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杨霖竖起手指,道:“那就别吵醒了她。”

    嘴上这么说,手却不安分起来,把李凝儿臊的俏颊阵阵羞红。

    杨霖一下子来了兴致,便让她伏在方妙怜卧榻前,掀起裙子忍住不敢出声,分外刺激——

    上京城,一片愁云惨淡。

    天祚帝耶律延禧御驾亲征,败的比赵匡义当年还惨。

    至少人家赵匡义,前期是按着契丹打的,而耶律延禧刚攻了几天城,就被女真人冲出城池,杀了个丢盔弃甲,战阵杀人比砍瓜剁菜还容易,七十万大军一败涂地,简直是丢人丢到了姥姥家。

    更为可怕的是,刚刚立国的完颜阿骨打,在金国最缺少物资的时候,耶律延禧给他送来了几十万俘虏和七十万大军的物资。

    屋漏偏逢连夜雨,耶律延禧亲征刚刚失败,他钦点的三军都尉东征军的副先锋元帅耶律章奴率领两千多骑兵北上拥护燕王耶律淳为帝。

    东征军渡过鸭子河后,几个野心家就神差鬼使地碰在一起,耶律章奴、萧敌里、萧延留竟然异想天开,趁天祚皇帝在前线,他们率领两千多辽军深夜逃往上京发动政变,企图推翻天祚皇帝,拥戴耶律淳为帝。

    燕王耶律淳也很懵逼,我没说要做皇帝啊,但是毕竟是帝位的诱惑,他岂能不动心。

    谋反这种大事被他们办成这个模样,若是搁在中原,简直如同笑话一般,但是在契丹却屡见不鲜。

    耶律淳是天祚皇帝的堂叔,封燕王,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现在两千多叛变趁天祚皇帝不在家,偷偷地拥戴他为帝,他的野心固然喜滋滋的,问题是如此叛变能成功吗?能成功才行哦!

    燕王的岳父、王妃的父亲害怕惹上灭族之祸,马上向天祚皇帝告密。

    这时候天祚帝身边的萧奉先终于干了一件正确的事,派使者及时赶到了耶律淳的府中。

    燕王耶律淳吓得脸如土色,这时候皇帝梦早就破碎了,赶紧磨亮了屠刀指向这三位背叛者,耶律章奴被逃跑,率军而去,萧敌里、萧延留成了刀下鬼。

    萧敌里是耶律淳的妻舅,无缘无故地死于非命,说起来契丹的贵族们,立国几百年都没有成为真正的贵族,大部分人骨子里还是当自己是当初的酋长、首领,视叛变、谋反如儿戏。

    天祚皇帝从护步答冈败回广平甸,看到眼前这位亲王老实巴交,觉得挺可怜的,就赦免他的罪,其实他本来就没有罪,当亲王好当,当乱世的亲王就难当,人家总是拿叛变找他合作,往往会无缘无故沾上叛乱之名。而这是轻易掉头脑的经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攸举。耶律淳命大福大,天祚皇帝和赵佶一样心胸宽阔,饶了他一死。

    谋反的头子耶律章奴逃走之后,和背叛完颜阿骨打的渤海人搞到了一起,在上京周围烧杀劫掠。又攻打祖州、庆州,这些都是契丹兴王之地,都建有宗庙,祖州是耶律阿保机兴起之地,太祖庙就是这里,耶律章奴在祖州、庆州祭祀诸庙,向祖先历数天祚皇帝的罪恶,陈述自己举兵叛变是大义所在。

    耶律章奴的叛军如无根的浮萍到处流荡,沦成流寇。而辽国在天祚帝和萧奉先的统治下黑暗和混乱,百姓流离失所,耶律章奴向各州县颁发檄文,这些檄文犹如革命的号角,那些活不下去的契丹人纷纷投靠叛军。叛军日益增多,人数达数万,声势浩大。

    这次叛乱闹剧,彻底拖垮了契丹的最后一口气,这个时候上京城外,来了一群衣着华丽,车马豪奢的客人。

    天祚帝对于大宋这个时候,还这么讲义气,派使者来的行为,大为感动,亲自设宴款待他们。

    宇文虚中、马扩、白时中、秦桧、高柄

    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有能打的将军,有能玩阴谋的超级间谍,有汴梁根正苗红的纨绔子弟,吃喝玩乐,打猎狎1妓的领袖,有溜须拍马,察言观色的班头




第三百二十五章 群魔乱舞祸上京
    一个宋人,在契丹能混成什么样?

    看看大宋使官们就知道了,混迹在上京才半个月,高柄、秦桧、白时中结交了耶律宗室和萧家十个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结成什么上京十三鹰,每日里酒席不断。

    高柄本来就是个会玩的主,从西北混了点军功,直接连升三级被调到了上京,成为大宋常驻契丹的使官之一。

    如今有了杨霖供应的无限金钱,让他敞开了挥霍,这小子快把上京的各个娱乐场所,都玩出花来了。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高柄一个人,契丹上京的青1楼妓1馆业务水平,进步了几十年不止。

    白时中虽然不如高柄会玩,但是他会说啊,这小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一群脑子不太灵光的契丹贵胄子弟,哄得如在云端。

    不开玩笑的说,原本历史上,再过十几年,白时中就将成为北宋唯一一个靠拍马屁,当上宰相的人。

    你想听什么,你听什么话开心,白时中一眼就能看出来。递话递到你的心窝里,捧你捧到云端上,这样的朋友谁不喜欢?

    秦桧跟着两位大哥,享受了一把前半生从未想过的风流富贵,也帮了不少的忙。这小子十分有眼色,办事得力,又是杨霖的好友,高柄乐得每次都带着他。

    宇文虚中,则潜心研究琢磨契丹如今的官场,专门分析哪些人需要重点结交,然后耳提面命让三人组去勾搭。

    经过上次一战,耶律延禧对打败女真已经不抱希望,常常跟身边的说,大不了逃到大宋去,还能安享富贵。

    在原本的时空中,他就在这个时候,发出了要逃到大宋或者西夏的惊世骇俗之语,成功把契丹上下的决心和意志给一举碾碎。

    同一个时代当世两大强国,竟然会同时出现赵佶和耶律延禧这两货,还真是非常难得。

    如今没有了西夏,耶律延禧的退路只有一个大宋,更加重视起这些使者来。

    有了皇帝的纵容,高柄和白时中、秦桧三个人,甚至比在汴梁还快活。

    说来可笑,契丹在摇摇欲坠之际,京城契丹贵族们反倒更加的糜烂起来。

    马扩则一门心思,帮助耶律延禧抵抗女真,并且取得了契丹朝中几个仅存的有志之士的认可。

    在他们的努力下,天祚帝将魏国王耶律淳进封为秦晋国王,为都元帅。上京留守萧兀纳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兼副元帅。

    在枢密院方面,除了提拔耶律大悲奴,还命萧察剌为同知枢密院使,又命南面宰相、执政吴庸、南院枢密使马人望、枢密直学士柴谊等人参议国家大事。

    让燕王耶律淳在辽东招募饥民,建立“怨军”,大约两万八千人,意图继续与女真作战。

    完颜阿骨打这个时候,也无意继续攻打契丹,派人前往上京和契丹和谈,自己反倒回头收拾自己的后方的渤海国去了。契丹的压力顿时一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该来的总还会来。

    萧奉先一看,天祚帝一连提拔了这么多老臣,自己的权势被分去大半。不得不佩服萧奉先这个奸相,这种时候还想着争权夺利,指使手下人在上京城编唱歌谣:

    “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

    传到天祚帝的耳中,天祚帝先是哈哈大笑,笑完之后觉得不是滋味,面对阿骨打抛来的不平等条约,五个老头自顾不暇,又拿什么抵挡呢?于是开始考虑罢黜这五个老头。

    很快,萧奉先恢复了北院枢密使的职位。萧察剌改任西京留守,吴庸、马人望、柴谊先后被罢黜,代以李处温、左企弓,如此以来,辽朝的军国大事再次把持在萧奉先的手中。

    马扩差点被气的吐血捶胸大骂这契丹活该灭亡,被宇文虚中一顿哂笑。

    “子充啊子充,你当恩师派我们来,真是解救契丹来了?我们是既没这个本事,也不该如此行事。嘿嘿,萧奉先复位又如何?他身边几个心腹,早就被我买通了。”

    马扩一脸落寞,道:“难怪恩师让我全听你的,看来他老人家早就料定这个结果了。”

    上京城群魔乱舞的时候,汴梁盛夏悄然而至。

    蝉声切切,绿树成荫,风一吹空气中都是棉花一般的杨柳絮。

    湖心亭的四周笼罩着纱帘,用黄金色芥子绳绑定,下面摆放了消暑用的冰块。

    杨霖一身贴身舒适的秀衫,胸襟微微敞开,懒洋洋脱了靴子,翘着腿半躺在一个藤椅上。

    李芸娘和李凝儿一左一右侍奉坐在身侧,一边剥着荔枝,喂到杨霖嘴里,一边说着大婚的事宜。

    杨霖一场大婚,本来不打算铺张大办,但是郑皇后却派人送来不少的礼物。

    郑皇后小门小户,虽然如今贵为皇后,但是依然为出身自卑。毕竟他们郑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亲戚,让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也时常因此自怨自艾。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厉害的妹夫,还不得使劲宣扬一番,让人知道自己在外廷也是有倚靠的人了。

    如此一来,杨霖倒不好再低调了,不过他眉头一皱,问道:“还是联系不到我爹么?”

    一说起这事,芸娘就愁眉紧锁,叹气道:“老爷他不知道去了哪里,只带了几十个庄客,府上的人说老爷出行从来没有目的地,都是一时兴起就到处乱去。

    再过几天,妙怜夫人就要产子了,老爷他应该会掐着日子回来吧。”

    杨霖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心道要不要先把徐月奴娶进来。

    虽然只是个小妾的名分,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她。他要是知道,徐进给自己的女儿准备了多少嫁妆,就不会想着一起娶进门了。

    虽说郑皇后为了面子,很是出了一笔血,给自己的爹爹让他准备的尽量体面。

    但是他们对于密州的土豪,高丽、东瀛和山东之间最大的走私头子,徐家庄的财力一无所知。

    这时候,徐赛月敛裾跑来,隔着帘子道:“大郎,外面来了些客人,说是大郎的学生,京兆府姚家兄弟。”

    杨霖站起身来,道:“就来了兄弟两个?还有其他人没有。”

    徐赛月一脸娇憨呆萌,摇了摇头道:“就来了两个人。”

    杨霖脸色一垮,站起身来,道:“可惜,可惜呐,走,去前院看看。”

    姚家兄弟二人,在昭德坊的花厅内,规规矩矩也不敢乱看,全然没有在京兆府那份潇洒。

    府上的下人端着茶盘上来,两个人都连声道谢,看来是在家中收到了长辈叮嘱,才让他们执礼甚躬。

    杨霖进来之后,两个人一起站起身来,上前行礼。

    “见过恩师。”

    抛开那个娇滴滴,明艳动人的小寡妇不谈,杨霖对这两个学生也很满意,尤其是姚平仲,十分对自己的脾性。

    能在猛人林立的西北之地,混出个小太尉的称号,让秦陇豪杰人人钦服,尤其是才这个年纪确实不凡。

    杨霖笑道:“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可曾找了住处?”

    姚平仲笑道:“我们三弟他在汴京有一处宅子,如今我们和叔母就住在那里。”

    心中咯噔一下,杨霖竖起耳朵,问道:“呵呵,姚夫人也来了?”

    “承蒙恩师看重,收了我等兄弟为弟子,姚家上下无不欢欣。过几日行了束脩之礼,姚家长辈少不得登门道谢。”

    如此一块美肉进了汴梁城,就相当于已经进了我杨霖的嘴里,这下是跑不掉了。

    再想到那堪称绝色的郑云瑶,身材逆天的徐月奴,看来阮小七的海狗1鞭又得吃起来了。

    杨霖脸上如沐春风,一扫阴霾,挥手道:“既入杨门,成了我的弟子,便要住在这昭德坊的外院,和你们师兄一道随我做学问,明道理。

    本来这事知会你们一声就行了,不过既然家中长辈到了,少不得我要去说道说道,免得他们担心。”



第三百二十六章 岂有人心似兽心
    海东盛国,迷之王朝。

    这是后世史学界给渤海国的八字评语,道出了这个强盛一时的帝国往日荣耀。

    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五十年后,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

    从此靺鞨族有了自己的国家,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成为东北一时的霸主。

    直到契丹崛起,渤海国位于契丹的肘腋之地,当然是契丹必争之地。

    已经传了十五代帝王的渤海国,早就君臣昏聩,风光不再,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灭亡。

    契丹的都城,就建在渤海国的旧都之上,仍然叫上京城。

    “金伐辽,渤海来归,盖其遗裔也”。

    女真和渤海人,实际上都是一脉相承,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渤海人云起相应。

    但是女真能打仗的兵,只有两万五千人,可是渤海人却有三十万大军。我人比你多十几倍,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太丢脸了,我自己干多好。

    趁着女真刚刚建国,还要应对辽人的时候,渤海贵族们拥护辽东京裨将、渤海人高永昌拥兵自立,占据辽东五十余州。

    焦头烂额的天祚帝,一边骂娘一边派张琳、耶律淳募兵镇压。

    高永昌见事不好,来了一个神操作,派遣使者去向完颜阿骨打求救,差点把完颜阿骨打气笑了

    我和辽人打得正酣的关键时候,你给我玩了一手自立,现在辽人打你了,你竟然还厚着脸皮求救,服了。

    被恶心到的完颜阿骨打,派出斡鲁统率内外诸军进攻高永昌。

    本来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的渤海人,突然发现金辽竟然同时派人征讨自己辽金这两个大哥,自己一个都打不过,更别提混合双打了,东西夹攻了。

    三方互相敌对,见面就打,整个辽东北打成了一锅粥。

    金朝悍将斡鲁率军南下,还没碰到要收拾的渤海军,先与辽军遇于沈州击败辽军,攻克沈州。

    高永昌率军二十万结阵于沃里活水以拒金军。金将阇母乘势率军强行渡河,大败永昌军于首山,永昌率残军败退东京城内。

    第二天,豁出去的高水昌尽发城中士卒与金军决战,又大败,金军乘胜攻占东京。

    短短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辽东五十余州,包括契丹东京在内,全都归了女真人。

    更可怕的是,金军占领东京后没有想着停下来歇息歇息,迅速率军西进,准备夺取辽上京。
1...125126127128129...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