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离开了汴梁的朝堂争斗漩涡,蔡京在家中颐养天年,不得不佩服他的定力和心性。
一般的人乍从高处跌落,失去了权势烘在云端的那种炙热,多半会郁郁不乐,满腹牢骚。
但是蔡京从宰执天下的太师,到现在困在乡间,儿子接连死了两个,却看不出一点愤世嫉俗的样子来。
门前,一个青衫文士正被一群粗壮的家奴连踢带打的赶出来。
那文士抱着双臂倒在地上,一边被打得连滚带爬,一边道:“我是来找蔡太师的,蔡太师一定会见我的。”
接连几个翻滚,文士好不容易才躲过那帮豪奴的拳脚,他一手捂住淌血的鼻子,青衣上满是鞋印,狼狈不堪。
院内的小楼上,蔡京看着外面这一幕,笑道:“这伙人也太蠢了,放弃了洞庭湖根基之地,却要到南方去个方七佛相争。一旦离开了洞庭湖,他们败的比王金刚还要惨。”
他身边一个中年人,仪表堂堂,俊逸之姿,捻须笑道:“这些人孜孜不倦的来见太师,足见太师在民间的威望,依旧是无人能敌。”
蔡京冷哼一声,道:“你少在这里胡言乱语,我那女儿如今是文渊的平妻,你看我这祖宅,够不够富丽?”
“着实不俗。”
“近乎花了我所有的积蓄,你们都尉府追邪教便是,不要多加猜忌,老夫半截身子已经入土,没有那个心劲跟着他们送死折腾。”蔡京背着手道。
“太师却是误会在下了,今日这人相信是自己上门,和太师没有关系。在下来此,是奉了少宰的旨意,请太师到汴京。”
蔡京神色一动,几个月前,他就收到消息,何粟已经出镇云内,那就是自己的铁杆心腹。
杨霖他,终于放下戒心了么?这一次的雷霆之胜,让他的地位稳如磐石,也渐渐降低了对自己的防范吧。
心中虽然波涛起伏,但是蔡京的脸上十分平静,问道:“老夫年迈,去汴梁何事?”
都尉府的这个中年人,笑道:“少宰准备重建通政司,要网罗天下文豪才士,太师声名威望无人能及,少宰当然忘不了您。”
()
第五百六十四章 谋朝篡位
京营禁军一战,打出了雷霆万钧的气势,也让杨霖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朝中的这些衮衮诸公,总算是消停了下来,敢触霉头的一个也无。
从秦陇灭西夏,到大理吐蕃内附,幽燕云内连番激战,大宋边关产生了无数的鳏寡孤独。
朝廷虽有蔡京留下的居养制度,但是用起来总是问题不断,不是统计有问题,就是拨款难到位。
这件事被人都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大小问题,就堆在杨霖的眼前,看得他头大如斗。
这就看出杨霖和蔡京的差距来了,他是真的处理不了这些事,无奈之下趁着自己声势如日中天,也不怕蔡京翻起什么浪来,便下令接他来汴梁。
蔡京第三次重回大宋权力中心,却不像上一次一样,引得世人侧目,事实上很少有人关注。
甚至都不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入京,迎接的人多。毕竟易安居士夫妇,只是文采闻名在外,并无什么根基。
要是来迎接蔡京,那可就敏感起来了。一辆马车载着他走在开封府的官路上,蔡京心怀跌宕。
掀开车帘,看着两边的景物,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马车缓缓驶向汴梁,蔡京问道:“还有多久能到?”
“老爷,估计今日申时能到。”
蔡京点了点头,放下车帘,扶着软塌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昭德坊内,一处小院布置的高雅大方,与众不同。书房是一处精致的暖阁,窗户是重新制作的,扩大了近一倍,采光极好,阳光充足时室内一片通明,却又光线柔和,毫不刺眼。
窗前花梨木的书桌前,左手旁一叠书籍诗卷,右手旁润墨莹然,一杆紫檀牛角杆的狼毫搁在触手可及的笔架处。
放眼整个杨府,有这个眼界的只有蔡京一手带大的小女儿蔡灵宝了,不过现在灵宝却不在。
李芸娘迈步走了进来,左右看了一眼,奇道:“大郎不在么,叫人家来找他,自己又不在?”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之后,从屏风后出来一个妇人,神色有些尴尬,红着脸道:“芸娘姐姐稍等,大郎这就出来。”
李芸娘定睛一看,发现时蔡灵宝的生母李凤,愕然道:“你怎么穿着灵宝的衣服?”
话音刚落,杨霖从里面走了出来,笑骂道:“就你事多,你现在马上去准备一些礼物,今日蔡太师回京,估计一个人也不敢去,岂不是寒了老公相的心,我必须得亲自去迎接一番。”
---
内侍省,杨戬躺在一个摇椅上,旁边站着几个干儿子小内侍。
杨戬年事已高,但是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没有继承人。
所以一把年纪,依然是顶在缉事厂和内侍省这两个衙门里,虽非事必躬亲,但是紧要事都要他亲自拍板。
看了一眼周围唯唯诺诺的几个干儿子,杨戬心里哀叹一声,自己的侄子杨讯愚笨,这几个货也拿不出台面。
同样是干儿子...要是给咱家一个杨天宁...
当初进京的时候,杨戬也见过那几个小子,真没有想到当初四个小光头,后来一个比一个狠。
这里是杨戬的老巢,他也没有必要再和当初一样,小心翼翼了。
毕竟皇城内,都是自己的心腹,杨戬知道自己就是杨霖用来看管皇帝和大宋皇族的。缉事厂地精干人物,慢慢抽离调去了都尉府,剩下的就是些侍卫和普通内侍番子。
杨戬心思玲珑剔透,如何不懂自己这个老弟的意思,看好皇族就是大功一件。
他看了一眼四个干儿子,叹气道:“咱家已经七十三了,还能再活几年?你们这些人,和杨少宰一点渊源也没有,咱家一旦没了,这内侍省还不知道要落到谁的手里。”
四个干儿子面面相觑,一言不发,心底都有些惶恐。
“干爹,您老人家一定会长命百岁。”
杨戬呵呵一笑,老脸上总算有点笑颜,道:“咱家知道你们孝顺,但是光孝顺没用,咱们都是残缺的人,是没有子孙的。你们能够叫咱家一声干爹,算是上天垂赐的一点缘分。咱家就是拼死,也保住内侍省这块交到你们手中,你们以后若是念着干爹的好,就帮咱家看觑着点讯哥儿。”
说到这里,四个干儿子都有些感动,杨戬低声道:“咱家现在之所以还能掌握内侍省和缉事厂,你们知道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那一夜,咱家往梁师成的身上,刺了一剑。想要保住富贵,唯有一件事...”
四个干儿子凑了上来,杨戬眼睛一眯道:“便是劝进杨少宰登基,改换了这大宋江山。”
噗的一声,四个干儿子里,有一个吓得蹲在了地上。其他三个,也都是唇色发白,手脚颤栗。自己这干爹越老说话越吓人,以前在宫内,就连大声咳嗦一声都不会发生。现在不知道吃了什么药,张嘴就是造反的大事。
杨戬眼里的厌恶一闪而逝,自己挑选他们的时候,光看着他们心地好,将来不会忘恩负义,可以帮衬着自己的侄子。
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这几个人的能力,属实是不行,别说跟自己比不行了,甚至还不如刘清水。
“不是从龙之功,等咱家没了以后,谁会记得你们是咱家的干儿子?”杨戬也不怕说破,左右现在内侍省铁板一块。
“别人都等得,可以等杨少宰自行决定,唯有咱们等不起了。这一回江南打得这么漂亮,此事的阻力又小了三分,眼下就是绝好的机会。”杨戬似乎是没有看到几个儿子的样子,继续侃侃而谈。
远远看去,好像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在午后的阳光下,跟自己的儿孙讲些故事一般寻常。
“听说杨少宰把蔡京调回来京城,这其中的含义,又岂是两三句话能讲明白的。”杨戬自信地一笑。
“你们几个,准备一番,跟咱家出城去迎接蔡京。别人都避着他,咱家却料定少宰一定会去,说不好我们三个还要小酌一杯为他接风洗尘呢。”
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进一步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恩相,好久不见。”
看着杨霖略微有些成熟的面孔,蔡京心中却突然平静下来,对着他轻轻一笑。
“文渊,我从岭南带来了一壶清酒,浓香甘冽,今日尝过之后,若是觉得还行,不妨给当地父老一条活路,将此列为贡酒。”
“有老公相这句话,今日学生便去面圣,正好杨老哥也在。”
“那我可就代家乡父老,谢过两位了。”
蔡京说完,吩咐老仆带上酒壶,跟着杨霖缓缓进城。
当初三个人进京,彻底改变了大宋的朝堂,如今少了一个太监,又多出一个太监,杨戬笑道:“既来汴梁,不能不登樊楼,咱家提前置办了一桌酒宴,两位”
“杨老哥的面子,却是拂不得,老公相,这边请。”
三个人一齐登上杨霖的马车,杨霖今日特地找了个亲卫赶车,没有带杨三出来丢人。
“带我们去樊楼。”
樊楼前永远是车水马龙,三个人下车之后,几个侍卫开道,来到院里的一个雅间。
杨霖左手搀扶着蔡京,右手搀着杨戬,这两个老东西都一把年纪了,向来真让人不胜唏嘘。
樊楼的这个雅间,周遭假山亭台,奇花乔木,乍一看倒像是大户人家的庭轩,不像是一个酒楼。
四周布置的清幽淡雅,而不是金碧辉煌,看上去好像不是很豪奢,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这里一个小盆内,栽植的也是价值不菲的名花。
至于周遭的墙壁上,更是充满了有宋以来,文豪大家的亲笔诗词。
潘家是大宋开国元勋,潘美何等英雄,曾几何时确实当得起与国同休四个大字。樊楼作为潘家的产业,从大宋开国到现在,越来越繁盛。
本以为驸马潘意死后,这里会逐渐凋落,没想到反而更上一层楼。毕竟这是杨霖给自己的姘头柔惠帝姬留下的,用来养活她的产业。
进到小院之后,几个侍女殷勤地接过两个老头,各自落座。杨霖推蔡京坐到上首,却遭到了蔡京和杨戬一起反对,生生把他推到上首。
杨霖心底一动,看了一眼杨戬,后者朝他轻微一笑。
老东西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心思,杨霖暗自琢磨,索性顺势坐到了上首。
他这一坐,蔡京的眼皮一动,心里一瞬间闪过了无数的想法。坐定之后,蔡京望向杨戬,对视一眼便低了头,各自心中已然有数。
接下来进到汴梁,该做什么,蔡京先前的打算就此彻底推翻,已经有一个新的大概的方向。
像是蔡京这种人,只要进了汴梁就是一个信号,根本不在于他就职在哪个衙门。
杨霖举起杯,道:“恩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学生先敬您一杯。”
蔡京身后的老仆,从暖笼里拿出暖了的酒壶,轻轻斟满。杨霖身后,陆谦也弯腰给他倒满,杨戬身后是一个小内侍。
不知为何,今日在场的,都是些三人心腹中的心腹,连个侍酒的美人都没。
这是杨戬安排的酒局,他的用心已经丝毫不加隐瞒。
暖胃过后,吃了不到两口,杨戬便开口道:“少宰,太师,咱们大宋几多风雨,实乃多事之秋。江南更是屡次生事,就算是平定了这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冒出几个来。说到底,还是人心浮动,不能安定。”
蔡京接过话茬,说道:“没错,人心浮动,多是在上皇登上堆玉楼之后。”
杨霖听着他们一唱一和,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他们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
一个权臣当道,势必会有人孜孜不倦地生事,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若是有机会,自己也必须得更进一步,因为不然的话,自己一旦没了,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不仅如此,所有跟着自己的亲信心腹,也断然不会有好下场。
但是现在真的是合适的时机么,眼前这两个都一把年纪了,他们的心情自己可以想到,就怕寿命限制赶不上了而已。那样的话,他们的家族或者说背后的势力,便会落了一等。
一想这个,杨霖就有些头疼,这种事全凭自己揣摩,没有个界限的。
杨戬最是心热,放下筷著,说道:“若是想名正言顺,咱家倒有一个办法。”
杨霖刚想制止,蔡京见机反应更快,已经笑道:“说来听听。”
杨戬笑道:“前者神宗皇帝有言,能收回幽燕的,当割地封王,是为燕王。如今杨少宰不仅收回幽燕,甚至拿回了完整的幽云十六州,却累辞王爵。依咱家看,有功不赏,虽然高洁,却有违神宗遗照,也难安天下人心。”
封王?杨霖舒了口气,心道当初是为了避嫌,推辞了王爵。不然现在试探性地进一步?
大宋的王爵,并不是十分稀罕,很多的宰相都封王了。这一次种师道死在疆场,杨霖便为他求了一个郡王的谥号。但是手握实权的王爵,还没有出现,要是自己没把童贯弄死,说不定他就是第一个
不过这事须得步步为营,万万心急不得,最好是把那几个心腹聚集起来,商议一下利弊得失。要是没什么大碍,先晋封王爵,也不是不行。
不能光听这两个老家伙的,尤其是现在,正是自己谋略的最紧要时刻,眼看就要收网,一不小心来一个天下大乱可不好。
王莽当初筹划几十年,不比自己的准备充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自己要是真的要走那一步,就必须有完全打算,总的来说就是即使天上下陨石砸死自己的几十万大军,也还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达到这种地步,才好走最后一步呢。
自己的倚仗,就是边关的几个大的兵团,韩世忠的长城兵团、新老西军、西北各族兵团、南方大理的乌蛮兵团
接下来,通政司的宣教,看来也得改变一下了。不止是深山的愚民,还有军中的将士都需要宣教呐。
杨戬和蔡京见他低头沉思,便不再言语,话点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了。
只要让他的心里,开始考虑这件事,便达到了目的。毕竟这种事,不是仓促之间,就能定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