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蔡京回头,让老仆倒上一杯温酒,老仆脸色有些为难,低声道:“老爷,已经喝了一杯了。”

    蔡京笑了笑,轻轻摆了摆手,不再饮酒。

    他看了一眼眉头紧锁的杨霖,心底暗道,老夫还是要保重身体,这小子谨慎胆小,没有十分的把握,绝对不可能出手。

    还不知道能不能呢个活到那天

    ps:中午耽误了一下,下午才更,抱歉,晚上更新番外,还没进全订群的抓紧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龙裔血脉
    江南腹心,越州,会稽山。

    一处隐秘的地下宫殿内,数名白袍人匍匐在祭坛石阶之下,不敢抬头。

    在祭坛上,是号称弥勒转世的教主王金刚,弥勒教发展到现在,有无数的分坛,都比较松散。

    从来没有一个宣称自己是教主,直到王金刚出现,虐杀了几个不服从的坛主,将弥勒教整合在一块。

    高高的石座上端坐着的王金刚,手中正把玩着一个银锭,沉声道:“打下了越州城,占了足足三天,你们就带来了这点银子?”

    “教主息怒,属下等逃走的时候仓促,来不及带上银子啊。”底下跪着的教徒连连磕头,却早就连肠子都悔青了。

    弥勒教不是明教,没有明教那样的底蕴,大部分都是近年入教的。

    像明教那样,在民间光明正大传播了很久,方腊没有举事的时候,甚至一度是合法的。所以明教徒比较忠心,也对教义深信不疑,但是弥勒教很多人,在杭州大败之后,已经不信狗屁弥勒转世了。

    “降罪?”王金刚冷笑道:“降罪之后,越州城能失而复得,还是这些银子可以成倍增加?”

    “属下等该死。”众人冷汗淋淋,伏地不起,额头紧贴着冰冷地面,不敢再言。

    王金刚站起身来,冷冰冰地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人,道:“你们几个出去,不管用什么法子,给我弄回一万两来,便饶了你们的死罪。”

    几个人叫苦不迭,只得起身,慢慢退了出去。

    教主现在喜怒无常,动辄杀人,地宫内弥漫着一股散不去的血腥味道。

    在地宫里面,吊着几个赤身**,浑身血淋淋的遍布鞭痕的人。

    他们面目狰狞,头脸都是血,被折磨的也看不出男女。

    这都是教中原本比较富裕的人家,被王金刚逼着,交出所有的积蓄。

    不肯交的,就是这个下场,地宫内的人都是犯了谋逆大罪,也不敢出去,只能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江南形势愈发严峻,这里也不知道能藏多久,到处都在抓人杀人,尤其是张叔夜已经调任汴梁,新来的巡抚兼任总督宇文虚中,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性,据传年纪轻轻,曾经到过金、辽两国,料想也不是什么善茬。

    张叔夜对反贼的打击,主要集中在剿杀他们背后的豪门,对于这些弥勒教徒来说,最怕的却是都尉府。

    这些人无孔不入,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外面伪装好的教内弟兄,就被他们掳去。

    王金刚狠戾的面容下,隐藏着深深的惊惧,并且在心里把霍成富和钟相骂了一万遍。

    这两个货,把自己卖了个通透,带着乌泱泱的洞庭湖大军,去救小明王了。

    “什么狗屁小明王,那是人家杨霖的儿子,你们的圣女早就被人玩够了。”王金刚咬着牙,咒骂道。

    还有那顾家,承诺的交趾大军也没到,自己现在才知道,交趾人连自己的国家都越不过来。

    被人堵在李朝国都升龙城,每天派去求和的使者就有好几波。更别提占婆海盗了,都成了海上逃命队了。

    这群猪一样的盟友,就没有一个可靠的。

    不过王金刚,现在根本没想要东山再起,他曾经纠集了十几万部众,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军,让他豪情万丈。

    满心以为天下尽在掌握,马上就可以推翻大宋,建立自己的江山。

    谁知道,两万骑兵,一冲之下,就把自己的美梦生生击碎。

    他现在只想敛取足够的钱财,逃到海外去逍遥。

    ---

    汴梁,将蔡京送走之后,杨霖顺道来到柔惠帝姬的宅子。

    樊楼是她的产业,自己去过樊楼她肯定知道,这帝姬有个少女心,最爱拈风吃醋,还是得时常浇灌着点好。

    潘意的家将早就被清洗干净,如今这里从丫鬟婆子,到护院小厮,全都是杨霖安排的人。

    杨霖大咧咧地从正门进来,再也不怕被人逼到桌子下面,碰个老大的红鼻子出去丢人现眼了。

    帝姬的闺房内,燃着两根红烛。

    整个房间被火龙熏得滚烫,让人昏昏欲睡。

    柔惠帝姬额前束着坠玉卧兔儿,披穿着天青色纱衣,宽大的衣袖从肘间垂下,露出两条雪藕般的手臂;衣襟开成心型,酥胸半露,白花花的荡人心魄。

    把房子内弄得这么热,偏偏她手里还捧着一个鎏金手炉,嘴角弯弯地牵挂着一抹笑容:“你来啦?”

    杨霖关上门,褪去外罩的袍服,早有帝姬的贴身丫鬟红雀拿来一件内穿的燕服。

    “怎么这么热?你还拿着一个手炉?”杨霖不耐烦地问道。

    柔惠帝姬脸色一红,她轻轻上前,忽然抬起脸在杨霖的唇角飞快地亲了一下。

    “你来看人家,人家很开心。”柔惠帝姬挽着他的胳膊,笑着说道。

    杨霖被她这么热情的表现,搞得摸不着头脑,坐下之后发现桌子上摆着一些小玩意。

    低头一看,是一对金麒麟、一副长命锁,还有小宝宝戴的小镯子、小脚铃。

    杨霖心底有些激动,问道:“这是?”

    “人家有了...小宝宝了。”

    杨霖哈哈一笑,把她揽在怀里,狠狠吻住。

    今年自己多子多福,虽然多有烦心小事,但是总能逢凶化吉。

    看来是本赤阳仙人,行善积德,有了福运了。

    柔惠帝姬靠在他的怀里,眼睛里闪烁着母性的光芒,她虽然已经年近三旬,但是却没有生育过。

    驸马府的一个女儿,还是潘意在外面的私生女,被柔惠帝姬接到府里当自己女儿养着。

    “你给我们的孩子取个名字好不好?”柔惠帝姬声音柔柔的,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抱着这么一个成熟又性感的身子,杨霖有些不自在,笑道:“今日蔡京回到了汴梁,这可是个文豪,等孩子出生了,我去请他取个名字。”

    柔惠帝姬不安分地在怀里扭来扭曲,畅想着一些生了孩子之后的琐事,胸腔内充满了期盼和憧憬。

    在她身下,杨霖也在暗想,刚想夺了你们赵家的江山,就有了帝姬怀了自己的骨血。

    这天下,合该落入我手啊。

    ps:今天第三更估计很晚,接下来要先写番外,提前说一哈



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汹涌,润物无声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汴河上的小船内,传来带着欢快的女声,足见船内女子心情大好。

    重回汴梁,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十分开心,毕竟在这个时代,汴梁和其他地方,如同是两个世界一般。

    因为西域商路和茶马古道的重启,汴河到洛阳和长安一带,也疏通了河渠。

    繁忙的汴河水面上,这一小船并不起眼,水青色的船帘被掀开,露出一个娇笑的笑靥。

    “终于又回到汴梁了”这新婚不久的小少妇伸了个腰,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几乎是同时收到的调令,李清照夫妇一路上游山玩水,竟然比蔡京来的还晚。要知道蔡京可是从岭南,长途跋涉而来。

    而他们夫妇在京兆府,乘船顺流东下,路程不知道少了多少。

    也难怪如此,毕竟蔡京心急难耐,这两个却十分悠闲。

    深秋之际,她身上穿着却不甚多,湖蓝色的蝶衣宽袖滑落,露出半截雪白圆滑的玉臂,一身合体的米稠色衫裙轻裹着**,胸部山峦随着船儿悠悠起伏波动,面容清丽。

    赵明诚宠溺地给她披上一个袍子,道:“你看你,也不怕着凉。”

    李清照回头做了个鬼脸,干脆披着衣裳又蹦跶到穿舱外,看着汴河的繁华景象。

    突然,两岸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大队的人马,卷起烟尘,奔向汴梁。

    这些将士人高马大,甲胄鲜明,虽然是疾驰行军,却甚有法度。

    路边的百姓们,自觉地让开,站在两侧指指点点,或拍手叫好。

    京营新军,打出了汴梁子弟的威风,已经取代了开封府蹴鞠队,成为汴梁百姓心中的新宠。

    李清照望着长长的骑兵,皱着鼻子道:“好多大头兵啊,以前汴梁可没这么多兵马。”

    赵明诚点了点头,道:“人嘶马鸣,乱糟糟地,我们进船吧。”

    风雨欲来,也只有这般吊儿郎当的官员,政治敏感度低到一定程度,才会如此淡定。

    近来枢密使宋江、北路兵马总指挥韩世忠、甚至连大理总督方七佛都赶回了汴梁。

    要知道,那大理和交趾激战正酣,还分兵北上,和钟相反贼兵马激战,这个档口方七佛都回来了。

    一来是南方的将士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两边开战的局面,并不十分紧张。

    第二个就是汴梁应该有大事发生,朝中衮衮诸公,对此讳莫如深。

    这些禁军进了城,马上就到了大营,近来殿帅高柄几乎是住在大营内了。

    往日里只有夜里晚饭之后的一个时辰,是进行文教的时候,其他时候都是操练或者休息。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京营新军文教时间提高到了两个时辰,除了教授将士们读书认字,剩下的就是一些杨学的概要。

    蔡京主政通政司之后,集中了一票文人,将杨霖的学说,有意无意地延伸到为政层面。

    这些细小的举动,正在通过邸报,传递到大宋的每一个郡县。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于少宰杨霖的看法

    民间和官场,一时间对于杨少宰,朝着个人崇拜的方向可控地发展着。

    杨霖有着足够的功绩可让人大书特书,也足够的传奇。状元及第,出将入相,开疆拓土,功高盖世。

    昭德坊内,杨霖最近是深居浅出,就出门也带足了侍卫。

    进城之后的赵明诚夫妇,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来拜访。

    来到昭德坊门前,却意外地发现,此地不同于以往那些朝中巨擘的府邸。

    以前的宰相,大抵是高门大户,等闲人等不让靠近。

    但是昭德坊的外院,简直就如同曾经最繁华的大相国寺,和如今最繁华的延庆观下的山门一样,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夫妻俩一时间愣在原地,一个红衣锦袍的侍卫,见他们这般作态,警惕地上前问道:“你们来此,有何贵干?”

    赵明诚拱了拱手,道:“本官通政司干办赵明诚,特来拜访杨少宰。”

    “有名帖么?”

    赵明诚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名帖,递了上去。

    侍卫道:“随我来吧,你们可到内院花厅稍等,我进去通报一声。”

    进到了内院,才算是安静了下来,赵明诚和李清照在厅内落座,马上有人端着茶盘来。

    李清照站起身来,打量着这墨香四溢的花厅,突然小嘴一张,哦的一声惊叫。

    赵明诚正在喝茶,被她吓了一跳,唬着脸道:“娘子,这是少宰府上,一惊一乍成何体统。”

    李清照却好似没有听到他说话,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墙上的一副书画。

    赵明诚知道自家娘子,最喜欢金士古玩,凑上前一看也瞪圆了眼睛。

    “王右军的草帖”

    两个人好似两个小穷鬼进了金山,馋猫进了美食园,双腿都迈不动道了。

    “娘子,你看这里,步辇图!阎立本的真迹!”

    “还有这个,莫不是洛神赋图?”

    “这幅画从表象和绢布色泽看来,应该是最近几年的画作,不知道当世哪个大家竟有这种水准。”

    夫妻俩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是少宰的花厅,物我两忘的境界,直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杨霖笑道:“此乃蔡太师手绘,崇宁三年,本官殿试夺魁,太师赠送的蟾宫折桂图。这府上虽有名画不少,唯独这一幅是我最爱。”

    赵明诚和李清照赶紧转过身来,赵明诚抱拳,李清照盈盈一拜。

    “两◇零零看书网◆位走的着实有些慢啊。”杨霖笑道。

    夫妻俩面色赧然,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么点路程,自己走了一个多月,按照以往官场的散漫,算是正常的,但是如今的官场习气,已经大有不同。

    杨霖十分忙碌,也没空和他们过多寒暄,说了些客气话,收下了李清照带来的一副带词书画。

    这画作放在这里,有些不太入流,但是词填的相当好,杨霖读了一遍脸色甚喜,吩咐身后的小丫鬟挂在厅内。

    若是禅让得来帝位,少不得要用这些文豪,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提前笼络住他们,也算是为后来的事铺好路先。

    赵明诚刚想带着娘子离开,只见外面几个人结伴而来。他们一个个身材魁梧,虬髯钩鼻,浑身都带着腥膻味道,虽然都穿着汉服,一看面相就知道不是汉人。
1...250251252253254...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