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张伯玉赶紧抬起头来,抹了一把眼泪,问道:“还请杨少宰明示。”

    “前几日,我们不是刚扶那小孩子登上王位么,就让他禅位于你,居于宫内,大杀四方,看谁还能杀进去不成?李朝到了现在,已经是尽失民心,有我大宋扶持,你有没有兴趣,当这个交趾之王?”

    张伯玉叫了一声天屈,心中不禁冒出一个想法,这几个刺客...莫非是...

    想到这里,他便不敢继续想下去,只是说道:“小人德薄,如何能当这王位。”

    杨霖笑道:“你能成为交趾郡王,和你的德行没有关系,和你的能力也无关,胜在你听话,听我的话。”

    张伯玉心里一动,若是能为王,将来等宋人走了...这李朝的江山,不就成了自己的了么。

    “小人永远为少宰牵马执鞭,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张伯玉赶紧大表忠心。

    仿佛是看到了他心里的想法,杨霖笑道:“李朝一共二三十万军队,内战已经损耗了一半以上,剩下的也都是些酒囊饭袋之辈。你们留下一万人,其余尽皆遣散,只保留衙役捕快,维持各地的治安。”

    张伯玉惊呼:“如此一来,朝中无兵无将,周遭番国岂不是都要来打。”

    “这个你放心,我能让你吃亏么,我已经上奏天子,请求永远驻兵交趾。有宋军庇护,谁敢来放肆,你只需在北宁、顺宋、山罗、化州四个地方,各自建造大营,自有我大宋兵马,为你们抵御外敌,震慑国内宵小。”

    张伯玉为了当皇帝,本来什么也不在乎了,但是一听这个,还是面带难色。

    杨霖瞪了他一眼,道:“怎么,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来。”

    想到昨晚的刺客的手段,张伯玉心底一振,道:“都听少宰的,少宰说的话,就是小人的圣旨一般。”

    杨霖站起身来,笑道:“你放心,我们是宗藩关系,大宋保护你们,非但是分文不取,还要帮助你们交趾。我准备在这几个地方,开设市舶司,鼓励大宋商户来此和南洋一带的番邦外国交易,互通有无。我已经打探清楚,那南边的占婆,和北边的占婆海贼,都是些喜欢饥劫掠来往商户的贼子。

    不过你放心,我们有南海水师,不日即将开来,到时候我们先拿占婆贼下手,肃清海面,还此地一个商路通畅,财源广来。”

    张伯玉一听,你驻军就算了,还要通商,这不是强盗么。尤其是你那个水师,以后交趾别说出兵侵宋了,这国王完全就跟一个巡抚差不多了。

    但是仔细一想,自己的王位要紧,没有他们的庇护,命都保不住了,还管这些作甚。再说了,毕竟是交趾国王,虽然要受宋人管制,但是自己帮他们统御这交趾子民,还不是可以在这里做土皇帝。

    只要伺候好了宋人,此地的百姓,都任我予取予求,也还不错。

    他一咬牙狠心道:“小人对这些事,不甚了解,全都听少宰决断便是。”

    这就是典型的卖国贼,杨霖突然有些了解,当初的石敬瑭了。

    这些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站在民族国家的角度去想。

    眼前这个人,就是活生生的交趾石敬瑭,早完这交趾,就像是幽云十六州,彻底归了契丹一样,要落到自己的手里。




第五百八十七章 开始谋国
    杨霖此番南征平定交趾之乱,顺带着把江南荆楚剿匪的功劳,也和他挂了钩。

    朝中开始造势,他人虽然还没回去,但是封王的传闻已经满天飞。

    皇城内,已经是十分寒冷,宫里的梅花树枝上,都挂着慢慢的白雪。

    春和殿前,摆着几个香炉,散发着袅袅香气。

    赵偲托着腮,有些无奈地看着自己的皇后。

    “杨少宰封王的呼声越来越高,朕是不在意给他一个王爵,可是就怕他还不知足啊。”

    皇后身穿一身的月白色的宫装,披着一件黑色大氅,给赵偲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道:“官家,你是说杨少宰有那个心思么?”

    赵偲竖指于唇,环顾四周,并没有宫女,才低声道:“小声点,宫内可都是杨戬的心腹。”

    皇后叹了口气,道:“这皇宫待得可真没意思,还不如当初在王府快活呢。”

    赵偲也是愁容不展,道:“谁说不是呢,宫里全都是杨戬的人,做什么都被监视一般。杨少宰...他怎么就偏偏选中了朕来做这个皇帝,早知道当初就不去扬州了。这要是在朕的手中,把这江山弄丢了,岂不是还要遗臭万年,名留在那青史中。”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都是无限心烦,低着头饮茶,也无心赏雪了。

    很快,两个小内侍,便蹑手蹑脚从殿外离开,直奔杨戬的内侍省。

    杨戬正在卧房内,眼看元旦将至,他的侄儿杨讯又到了京城,来和他一道过年。

    杨戬素来看重这个侄子,虽然说是资质一般,但是却是他们家族唯一一个读书还算是成器的。

    当初被杨霖取了字号,唤作良歌,杨戬对他的称呼就从讯哥儿,变成了“良哥儿”。

    听了小内侍的汇报,杨戬脸上不动声色,挥了挥手道:“去外面各领十两银子,就回去当值吧。”

    两个小内侍千恩万谢,走出了房门,杨戬马上闭目沉思起来。

    老赵家传到这一辈,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先前的上皇虽然喜欢玩耍,脾气轻佻,但是颇有心计。

    他把汴梁的大权握的牢牢地,以往几代嚣张跋扈的文臣,在他跟前老实的不行。

    可惜他毕竟是没有出过汴梁的富贵王爷,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还以为那都门六十万禁军,是开国时候的虎贲之师呢。

    殿帅高俅又惯会整一些花架子,和梁师成一道欺哄着他,让他信了都门禁军的厉害。

    万没曾想,杨霖领着秦陇、西北的军汉进了汴梁,这些都门禁军竟然如此不堪,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大宋传到这一代,合该是完蛋了,杨戬心中一阵冷笑。

    赵光胤就是欺负孤儿寡母,搞了一出黄桥兵变,夺了柴家的江山。

    本里就是得国不正,又有烛影摇红,赵光义更是名不正言不顺,登上了帝位。

    如今官家若是乖乖禅位,就杨老弟那个人,素来是个念旧的,也惯有容人的雅量,让他们一族像是柴氏一样保全富贵应该是不难。

    杨讯看着他一直没有说话,小心翼翼地叫道:“叔父?”

    杨戬睁开眼,看着他,笑道:“良哥儿,过了元旦之后,你也别回乡了,在叔父跟前待一年。”

    杨讯一听,大喜,终于可以在汴梁这种地方待着了。

    自家在乡里虽然豪富,但是那等小地方,如何能和汴梁相比。

    他也不问缘由,喜滋滋地答应下来。

    ---

    昭德坊内院,书斋。

    李芸娘穿着一件单薄的袍子,在房内的架子和书案间来回走动,腰臀的曲线清晰可见,走动时,纤腰轻扭,风姿绰约。

    一旁的秦情情、徐赛月和她,都是杨霖钦点的三个“大秘”,可以在书斋内帮自己处理一些书信往来的。尤其是不在汴梁的这段时间,很多书信都是通过这里,安排府上的人去做。

    秦情情托着香腮,问道:“我说芸娘姐姐,你到底要找些什么?走来走去的,晃得我眼都晕了。”

    李芸娘掀开一个坛子,拿着一个纸张,晃了晃道:“终于找到了。”

    她掐着腰喘着气,胸前剧烈地抖动,波涛跌宕,看得两个十六七岁的女孩都晕了。

    李芸娘没好气地白了她们一眼,然后展开纸张,上面是杨霖的笔迹。

    上面逐条逐例地交待好了,要给哪些官员多少的好处,要么是银票,要么是礼物清单。

    虽说如今杨霖的官位不高,但是他是位高权重的权臣,大权在握,按说应该别人给他送礼。

    但是杨霖手底下,有个袖楼,又有个万岁营的商业帝国,所以从来都是他接济自己的手下的亲腹。

    尤其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李芸娘最忙的时候,以前有杨天爱帮她,现在只能靠这两个一看就没啥用的小美人了。

    秦情情第一次接触这个,惊得小嘴圆张,咋舌道:“这么多钱...这是要把咱们家搬空么?”

    李芸娘笑了一声,道:“这才多少,你还没来时候,给蔡京和堆玉楼上那位官家,送的才多呢。”

    徐赛月从上面发现了自家的名字,赶紧笑道:“大郎可真是豪气。咦,这里有一个,说是已经准备好了。”

    芸娘低头一看,皇城司刘清水那,怎么今年多了这么多。

    而且还说已经封了箱子,三个人美目一对,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同仇敌忾地秘书组三美,来到书斋内,只见果然有几个箱子,打开之后里面装的都是被枕之物,质地极佳,摸在手中如同轻云,每一件都奢华得惊人。

    仿佛是打翻了醋坛子,三个人都有些气恼,突然芸娘惊叫一声,道:“那刘清水和大郎最是要好,我都跟着大郎去过他府上几次。刘府的老刘国舅就一儿一女,根本没有其他待字闺中的女儿...”

    她话里的意思十分明显,这些房中的床上之物,岂不就是给小刘贵妃的?

    “我的天,大郎胆子也太大了吧。”

    李芸娘冷哼一声,啐道:“没他不敢干的。”

    说完之后,又觉得这个“干”字,有些歧义。

    两个女孩久经杨霖的熏陶,早早就听了出来,都在眯着眼看她。

    芸娘大羞,笑着撕扯起来,不一会娇笑声一片。

    外面走过的小丫鬟一阵疑惑,大郎什么时候回来了?

    而此时在交趾,杨霖确实已经做好了回程的准备,此地虽然更适合过冬,但是毕竟不是汴梁。

    离京日久,对自己来说并非是好事,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段。

    谋国不同于其他,必须提起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可不给你机会从头再来,往往就是身死族灭。

    大宋,从上到下,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越王”的得胜归来。



第五百八十八章 当为异姓王
    杭州城,总督衙署。

    连日的北风呼号,下着凉意逼人的小雨,大堂上只剩下宇文虚中一个,正在看着公文。

    江南匪乱虽然平定了,但是恢复民生,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

    各地被教匪荼毒的地方,都是田园荒废,百姓十失二三。

    江南连续两次教乱,也给朝廷提了醒,各种宣教工作铺天盖地地展开,尤其是那些山坳之中。

    一阵冷风吹过,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也比较急促,看得出是冻得不轻。

    宇文虚中的小厮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个茶盘,进来之后先关上门跺了跺脚,“三郎,喝些热茶吧。”

    宇文虚中在族中排行老三,这小厮是自小带着的,便跟以前一样喊他三郎。大宋称呼男为郎女为娘,家中称呼,大抵如此。

    “放在那边就是,对了,今日的邸报来了么?”

    小厮将茶放好,才从怀里拿出三张纸,道:“邸报已经到了,来时驿卒还说,让各地官吏好生阅览。”

    宇文虚中眉间一动,难道又有什么重大的变革,他放下手中的公文,拿起邸报,只见上面依旧是熟悉的刊印字体。

    当先就是一篇诗文,名唤:承闻交趾平定少宰还朝欢喜口号绝句五首

    宇文虚中一看是关于恩师的文章,便坐直了身子,将茶盖掀开,准备细细品读。

    “威压幽燕计必安,蛮夷杂胡错相干。

    王师万骑北还日,汴梁文老恣宴欢。”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心中暗道,此乃恩师收复幽燕,击杀完颜希尹,解围汴梁旧事。

    “童男稚女多歌谣,秦陇将军尽入朝。

    诛尽奸邪乾纲正,堆玉楼上帝逍遥。”

    抿了一口茶,宇文虚中笑着对小厮说:“这是进汴梁清君侧,如今想来,依然是振奋人心。”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无闲人。

    锦绣被原何所望,祁天公寿一万春。”

    “恩师新政,朝中精简官吏,确实当得起这个绝句。”宇文虚中自觉地忽视掉一万春这个恭祝词,尽管它和万岁有点像。

    “祸乱荆楚一百州,万姓江南抱青丘。

    凛然英气扫山穴,屹起犹战荡江流。”

    长江以南,终迎安定,都是恩师在东京谋划得当,我等不过是按图索骥。宇文虚中没有说出口,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宇文虚中脸色,已经从冷的苍白,变得有些红润。也不知道是热茶的功效,还是文章对了他的心意。

    眼下还剩最后一首,宇文虚中挺直了腰板,细细读道:

    “崇宁年来多战场,谁令天威气煌煌。

    擎天不让白玉柱,功业当为异姓王。”

    放下邸报,宇文虚中站起身来,在堂内来回踱步。

    小厮不解地问道:“三郎,是不是要回府歇息?”

    宇文虚中停住脚步,凝声道:“马上派人,晓谕江南十府知府,着治下每一县出一篇文章,以颂大宋将士平定交趾之功。”

    “‘功业当为异姓王’,通政司已经发出了此等邸报,我必助恩师一臂之力。”

    ---

    通政司内,主事的虽然是袁庭植,但是大小事宜,几乎都是要和蔡京商议。

    蔡京是什么资历,就是袁庭植的恩师杨霖,在他面前也是一口一个学生。
1...260261262263264...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