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而且蔡京这厮毕竟老辣,他的眼光和政治嗅觉是错不了的,一旦决定帮助杨霖更进一步,来为自己的蔡氏谋取利益,便轻易不会出现纰漏。

    基调由蔡京来定,通政司又汇聚了一群惊才绝艳的文豪,连千古第一才女也收罗其中,成为了登记在册的官身。

    一封封邸报发出汴梁的那一刻,在各地掀起一股狂潮,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普通的一次南征,光辉瞬间增大百倍。

    似乎平定西夏,收复幽云,都不如拿下一个小小交趾来的重要了。

    海面上,风平浪静,一大一小两个人,正在甲板上钓鱼。

    杨霖捧着这个“承闻交趾平定少宰还朝欢喜口号绝句五首”,一时间哭笑不得。

    杨天宁晒得有些发黑,笑着问道:“义父,什么事这么开心?”

    “我现在是知道赵匡胤的感觉了,一旦你身后有一群人,希望你更进一步。那你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不是自己主动迈出的。”杨霖叹了口气道:“他们比我还心急。”

    杨天宁凑上前来,道:“如此一来,岂不是正好,义父安坐府上,看我等如何祝义父升龙。”

    杨霖一巴掌扇在他的帽檐,笑骂道:“那我不成了磨盘,不拉不走,你们且都消停点,我自由计较。对了,乐儿如今怎么样?”

    杨天宁双眼被帽子盖住,干脆脱下帽子,拿在手里,道:“义父无须担心,我让他跟着我做了几件大事,很是磨砺了一番。如今大了不敢说,至少也是个男儿汉,有些担当勇气了。”

    “乐儿生在颠沛流离中,却长于深闺妇人之手,是得跟着你们历练一番。说起来有些日子不见了,前番给我写信,也是寥寥数语,不会离得远了生分了吧。”

    杨天宁笑道:“近了不行,远了还不行,义父真会叫五郎为难。”

    杨霖抬脚就要踹他,被杨天宁笑着躲开了,只好骂骂咧咧继续钓鱼。

    交趾如今还是小皇帝当家,不过用不了多久,留在交趾的方七佛,就会帮助张伯玉登位。

    那时候,凡是反对的,都是死忠于李朝的官员。他们的宗族,他们的附庸,和他们的背后势力,肯定会被张伯玉一扫而空。自己见识过他的狠戾,动辄灭人一族。

    张伯玉的使命,就是把这些人清洗干净,这些人全都没了,张伯玉的所作所为,也注定了他不会有太多的拥趸。

    那时节,大宋如同救世主一般,从天而降。就是把交趾完全收回来的时候了,就好像当初段正淳屠尽大理土司一样,还是一样的手段,一样的配方。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杨霖上次吃的甜头不少,当然想再来一次。

    事实上,就连吐蕃,也是这个路数。不过吐蕃是自己陷入了这个怪圈,不是杨霖促成的。

    吐蕃人失去了自己的王室之后,四分五裂,互相攻伐,何止两百年。

    这段时间,让蕃人深恶痛绝,每日都要面对无穷的争斗。

    一旦内附大宋的机会到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在后世的历史上,他们也是这样内附元朝的。

    想要完全征服一片土地,首先得让这片土地上,流足够的血。

    然后大宋的光辉照耀之下,汉风浓烈,万众归心。

    杨霖斜躺在椅子上,看着万里波涛,一片浩渺,心中也仿佛开阔了不少。

    这片天地广阔,我辈还大有作为!




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风华
    一路风平浪静,来到华亭海港,转为陆地。

    杨霖马不停蹄,赶回汴梁,终于在元旦之前,回到了阔别许久的东京。

    汴梁城郊,早就挤满了人,等待着迎接杨霖和汴梁子弟兵凯旋归来。在城郊的官道两侧,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大宋对百姓,尤其是汴梁百姓,算是比较宽松的。上到天子,下到群臣,都喜欢与民同乐。

    不光是征战将士有赏,整个汴梁都跟着收益,非但文武百官有赏赐恩荫,汴梁城中只要你是六十以上老人,都会恩赏酒肉,蒙准提前上灯,直至上元佳节,宵夜不禁,烟花不管,尽情关扑,全城狂欢。

    要知道,这样大的城市,不实行宵禁,是很大的魄力。

    汴梁在大宋开国的时候,举城军民就有数十万,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大城。

    经过百十年的发展,这个数字早就破了百万。尤其在南面连同汴河水道方向,依附这个供应国都大动脉而新起的建筑最多。

    大宋又不和唐朝一样按照严格的坊巷制度,民居市场宫观栈房亭台错杂,更是显得热闹之极。

    神宗时候向南增筑城墙,将一片新起民居尽可能的保护在汴梁城防范围之内,但是到了此刻筑城墙外,又多了几万户百姓,十几万人口,绵延出去十几里远近地方。

    此时此刻,汴梁实际人口只怕已经远远超过两百万,达到接近三百万人的地步!这个数字,除了曾经的大辽之外,放在当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强盛大国的人口数字了。

    一城,可比一国。

    南征大军还没回来,汴梁城早就等不及了,已经陷入了狂热的躁动当中。百姓多有扶老携幼,在路边提前占道的。

    高柄带着人,亲自在城郊监工,早早地搭起高台。

    “南征之前,少宰豪言犹在耳边,未曾想今日果然应验。少宰真神人也!”高柄挑着大拇哥,跟在场的人使劲吹嘘。

    后面有看不惯的官员,脑袋凑到一块,窃窃私语:“你看他那样,好像杨霖是他亲爹。”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

    “出得我口,入了你耳,怕什么。”

    被他咬耳朵那位,扶了扶官帽,迈步和他拉开一段距离。心中暗道:都尉府的殷慕鸿刚刚回来汴梁,我跟你在这过什么嘴瘾,我们全族就出了我一个五品官,没来由跟你一道倒霉,还是好好地保住官位要紧。

    被孤立的那位,心底也一阵膈应,左右看了看,灰溜溜地挤进人群,不再说话。

    最前面的宋江,看着高柄,拉了拉他的衣角,道:“衙内,今日这场面,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高柄暂时收起了满嘴的赞美之词,伸出手背遮挡着嘴巴,低声道:“做什么规格的事,就要配什么场面,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放心吧。能见到这般场面的,不过汴梁城这数万百姓,那普通百姓,只是看个热闹,可是他们嘴巴会十倍夸张,传开来可就是万民空巷,锦绣盛世。”

    宋江默然不语,心中暗道,确是如此。

    武则天等人,当初造势,更是夸张。

    什么狗屁不通的祥瑞,她也敢坦然受之,老百姓只怕事情不玄,不出奇,不夸张,根本不会去思考揭穿。稍加挑动,汹涌如潮,合理疏导,势不可挡。

    朝廷宣教到位,他们会化身最好的工具,往大里吹嘘,传的神乎其神,传的煞有其事。

    要是真有几个敢站出来指摘的,反倒会成为众矢之的。

    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影像的时代,大场面全靠那本就带着浓郁夸张气息的诗词传颂,所以上层搞起这种事来更是肆无忌惮。

    有资格跟着高柄等人,在城外迎接的,几乎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

    再次一些,就是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可以登上宣德楼,居高临下观瞧此番盛事。

    那些没资格上宣德楼的士大夫,也不肯闲着,呼朋唤友,带着下人,占据了从南薰门到宣德楼这条大道上沿街地势高处,或酒楼或亭台,置一席酒,温几茶酒,高谈雍熙北伐,寇老西如何打出澶渊之盟约,童贯灭西夏,幽云大战,说古论今,以史下酒。

    在这一天,临街高处一个好的位置,已经卖出了几十贯的大价钱!就这样,还是一位难求。

    西域商道和茶马古道的开启,让汴梁涌进了不亚于当初长安的胡商,此时也都杂凑在人堆里面对着这般景象指指点点。

    有那些新到大宋来的胡商,对着如此景象,只是目眩神驰,随着人流被挤来挤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声金鼓响,让人群在爆发前沉寂了片刻,远处慢慢过来一队骑兵,看盔甲分明是京营新军,共有四万人在外作战,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折损。

    全师而还的景象,让百姓们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的欢呼,尤其是他们为首的几个,举着破破烂烂的交趾李朝军旗。

    本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百姓们,只见为首的小将,将军旗仍在汴梁的护城河外,一把火点着。

    不停地有后续的骑兵,将手里的敌军旌旗扔进火堆,反应过来的百姓们直接陷入了疯狂。

    这是何等的威风霸道,不由得让这些寂寞了许久的百姓,面红耳赤热血澎湃,仿佛亲身经历过这场实际意义上的灭国之战。

    杨霖也被吓了一跳,远远地望见前面的景象,心中一阵唏嘘。

    靖康浩劫之后,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在铁蹄下,化为北上五国城沿途耻辱的尘沙。从此这个星球上,再见东京这般的风华,只怕是唯有千年以后,借助科技爆炸,才又营建出这等大城,这等的风采或者文人的笔墨间,将这极盛的景象,累世传颂。

    “这是谁安排的,好俊的手笔。”杨霖啧啧称奇道。

    陆谦笑道:“属下听人说了,是高殿帅所为。”

    “衙内除了没有真本事,其他的样样不弱于人啊。”

    ps:明日起,每天四更天做不到,就在全订群中发五十红包。



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饮贺岁酒 月夜独尝酒家香
    区区四万大军入城,本来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完成,生生走到了傍晚时分。

    当然这些将士没有丝毫的怨言,谁不想风光这么一把,别说饿一天肚子了,就是饿三天也值得。

    杨霖显然不需要这样的过场,他和高柄宋江等人汇合之后,便匆匆从近路进了城。

    就算是善于搞大场面的杨霖,也被这汴梁的热情吓了一跳。说到底,还是民间有钱了,朝廷的新政已经度过了最难的瓶颈期。

    在最缺钱的时候,是袖楼出手,解了燃眉之急。让这此南征,可以耗费最少的钱粮,不占用本就入不敷出的朝廷财政。

    第一年过去之后,收入将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杨霖精心打通的东安西北纵横的商路,将会覆盖整个帝国。

    而整修过后的河渠,精简的官吏,稳定的局势和合理的赋税,以及今年隆冬的大雪,也会让来年耕地有好的收成。

    宋江低声道:“少宰,各地官员上表,请赐王爵,总共三万余份。”

    “怎么这么多?”杨霖不解地问道:“本官新政,不是裁撤精简官吏人数了么?”

    高柄抢着道:“少宰,江南总督宇文虚中,下令各县士子择优写文,一并上呈。各省争相模仿,所以这三万份并非都是官员,还有杨门士子的文章。”

    杨霖心中暗暗咋舌,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啊,中枢的一个举动,往往能在举国掀起狂潮。

    你的思想一旦跟仕途挂钩,就没有转不过来的陈旧观念。杨霖把控了取士之道以后,士林关于他的风评,那可真是一天一个样,都快捧成孔子第二了。

    “少宰,下一步怎么办?”高柄一肚子主意,但是眼前杨霖回京了,便不好再自作主张。

    他问的殷切,手掌来回搓动,显然是已经迫不及待。恨不得马上给杨霖披上龙袍,自己好更进一步。

    杨霖看了他一眼,扶着高柄的肩膀,道:“下一步,先吃点东西,我着实饿的不轻。”

    宋江笑道:“那就去我府上,小七前段时间,托人送来不少飞龙。”

    杨霖摇了摇头,在身后找出了刘清水,道:“去清水家怎么样,给我接风洗尘。”

    刘清水挤了半天,没有挤过高柄,老老实实跟在身后,一听这话先是一愣:“恁的要去我那?”

    “我一想起刘府的美酒,就馋的直流口水,我和伯父乃是忘年之交,来时从南方给伯父带来了些清酒,正好我们两个酒家去比较一番南北差异。”

    刘清水得意洋洋,道:“那好吧,我这就吩咐人前去准备,各位还请赏光。”

    刘清水带着这一群杨党铁杆心腹,从拥挤的人群走出,前去饮宴。

    整个汴梁,还沉浸在对英雄归来的欢腾中,四万将士挨个入城,接受东京的追捧和欢呼。

    刘府内,花厅。

    十余张长桌,被临时拼成缺一边的口字形,杨霖被人推着来到上首位置,和刘清水他爹老刘同坐。

    杨霖执杯起身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客套话我就不说了,如今恰逢岁末,我等又能欢聚,夫复何求。来,共饮此杯!”

    众人轰然应合,举杯共饮。

    杨霖派人叫来了袖楼王运,在席上加了一张桌子,把他感动的直抹眼泪。

    商会这一年,从发行纸钞银票开始,到开凿运河筹款,筹集运送粮食到战场,活跃在大宋的各个大事当中。

    宋本来就是对商人颇为开明友好的朝代,但是真的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在杨霖当政之后。

    杨霖笑着说道:“王会长,今年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明年我准备在全国各府,开办校舍,类似书院,却不是只读诗书。百姓子弟,只要花点小钱,皆可入校谋得一技之长。这件大事,难免还要王会长来操持。”

    王运对杨霖十分钦服,这个少宰安排下来的事,不管是什么,都不会让替他做事的人吃亏。

    商会承接这么大的工程,不说赚多少,肯定是不赔的。到时候袖楼的名声,远非现在能比,忙不迭站起身来,拍着胸膛保证。

    蔡京的居养制度,实际上是最早的比较健全的国家福利,杨霖打算在蔡京的基础上,在拔高一个台阶。

    交趾和西域商路的打通,足以支撑朝廷做这些惠民之举,总比留在手里挥霍浪费来的强。

    就像后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始航海,攫取了无数的财富,最后变成了贵族们奢侈的生活品,可谓是傻吊两只。

    入夜之后,汴梁已经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声响连成一片。整个汴梁,不知道有多少的富户,城中家家户户院中都挂着灯笼。

    众人放怀畅饮,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派热闹非凡。
1...261262263264265...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