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来1988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虾米

    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是公交公司的业务。

    心里不由得一振。

    因为陈凡上一世就是出租车司机,只不过是个体户而已。

    最后,陈凡还死在了岗位上。

    对于出租车,陈凡其实一直都有心结。

    陈凡苦笑了一下:“你们的出租车真是……”

    “很差是吧”

    “是有点不太方便。”

    “您这是客气的,打过车的都明白,咱们市的出租车那是相当的不方便。我们的一个个出租车司机就像老爷一样,乘客反而像孙子一样。”

    “确实服务有点差。”

    “那是相当差。”

    “哈哈哈哈,您倒不护短。”

    “有啥好护短的,这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的事儿。”

    “嗯,我觉得应该是体制的问题。”

    “没错!国营铁饭碗,旱涝保丰收。他们当然不卖力了。”

    “确实比较惰怠,招手都不带停的,天一擦黑他们就没影了。”

    “光惰怠也还好,他们还吃里扒外。一大早出去,直接把油卖给个体运输户了,然后跑个地方趴一天,再回来报销各种费用。我们公交公司现在有40辆出租车,没有一台赚钱的,平均每台每个月亏损2000元。当然,对您这样的大老板来说,一个月亏损2000元不算个事儿。”

    “没,没那么夸张。你可以从运行里程上控制他们啊就像各个单位的车队。”

    “出租车不一样啊,里程都比较短小密集,很难做到有效控制。”

    陈凡突然想起来了,这会儿的出租车都没有计价器,都是靠出租车司机大概估算路程收钱。所以,想要准确掌握出租车司机每日的营运情况确实比较困难。

    孟总说着说着有些激动了:“市里边也一直不满意。咱们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想彻底解决打车难,起码得有400辆出租车。可40辆就这个奶奶样,400辆不更要命了吗”

    “是啊。”

    &n




37、南方取经
    眼下,孟总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了,陈凡不由得信心暴涨。

    可以一试!可以一战啊!

    但陈凡还是不动声色地问道“孟总既然您自己已经有决心改变现状,您也有这个能力,为何还要与人合作呢”

    孟繁斌叹口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独立公司,很多事情反而不好管理,上下都有可能扯皮。”

    陈凡苦笑“是啊!现在哪里都一样。”

    “反正就是这么个情况,您考虑一下吧……”

    陈凡摆摆手“不用考虑了。”

    孟繁斌叹口气“这么快可惜了……”

    陈凡笑了“您可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

    孟繁斌大喜“您的意思,你决定给我们合作”

    陈凡点头“嗯,要大大地合作!”

    “好啊!太谢谢你了,咱们一起好好干,出租行业干好了,就是全市人民的福祉。”

    不过,干出租公司可没那么简单。

    陈凡干蓝都药业这种大公司都投入不大。

    土地是免费的,眼下的主要产品,基本都是保健品、中成药,甚至很多都是买来别人的产品贴自己的牌,投入不大,回本也快。

    瓶盖儿厂更不用说了,就是十万八万的投入。

    农机厂多点也顶多两三百万。

    其它的像蓝都药店、广告公司同样是借力发力、小投入大回报。

    跟开出租公司比,他们都是毛毛雨。

    蓝城市是县级市,不大也不小,城市人口有30万,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

    随着城市扩容,发展到100万都有可能。

    全市人口怎么得有400辆出租车,才能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而公交公司下属的这个出租车小队眼下只有40辆车。

    车子跟人一样不可能每天出满勤,隔三差五就得停下来维护保养。

    所以,每天能在路上跑着的出租车少的可怜。

    要不市里为何着急呢,都打算把营运执照卖给个人了。

    “咱们怎么得有300辆车吧”陈凡说。

    “先弄200辆吧。”孟繁斌说,“以后再慢慢增加。”

    眼下车子不便宜,200辆夏利就得2000多万。

    而且你还得准备几十辆好点的车吧,像桑塔纳、皇冠之类的。

    无论如何,这都是陈凡前所未有的一笔大投入。

    陈凡现在所能调集的资金顶多2000万。

    好在这是政府支持的大项目,三大行都会鼎力支持。

    孟繁斌拉陈凡入伙,当然也不是看中了陈凡的财力,而是看中了他的管理。

    “咱们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孟繁斌说。

    公交公司倒是有的是地盘,随便划拨一块儿,就足够蓝天捷运公司办公了。

    当然,条件简陋了些。

    “孟总你有啥想法”陈凡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了,但还是想先听听孟繁斌的。

    “您听说过份子钱没有”

    陈凡哪能不知道这个“就是类似于承包的形式吧”

    “是啊,每天固定交多少钱,我听说南方都已经开始实行了。”

    陈凡叹口气。

    上一世,陈凡没交过份子钱。

    先是个体营运,后来加入网约车,根本不用交份子钱。

    但他知道其他出租车司机的情况。

    交份子钱的司机太累了,就跟旧社会的骆驼祥子没什么两样。

    日国出租车就没有份子钱,出租车司机不那么累,服务态度也好。当然。价格也比较贵。

    但在这一国,不收份子钱还有别的办法吗

    或许是幸存者偏差的关系,这国人普遍很鸡贼,芝麻大的漏洞让他抓住了,就能把你搞的稀里哗啦。

    上一世,陈凡加入网约车晚了点,很多同僚都利用网约车的奖励机制薅足了羊毛。

    听说燕京的更离谱。

    &nbs



38、谁赞成谁反对
    这位中年人就是白云出租公司的老板刘耀柱,他是个港九人,1979年跟羊城当地合资成立了这家公司。

    寒暄了几句后,陈凡一眼看见他的桌子上放着个计价器,连忙上前询问一番。

    “听说这个计价器是日国出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你看啊,它是上链式的……”

    刘耀柱演示一番。

    原来,这个计价器就跟老式钟表一样,隔几天就要上一次弦。

    表上标注的里程和价格都可以自己调节。

    陈凡以前一直以为出租车上的计价器是接在发动机上的,根据转数来精确计算里程。

    这回打开仔细查看里面才明白,它的所谓里程其实是估算的,根据车辆的匀速大概估算。

    就跟若干年后手机计算步数一样,是根据时间大概估算的。

    只有gps定位系统出现以后,这个里程的计算才会变得准确起来。

    但不管怎么样,出租司机只要打表了,他每天接多少活儿,跑多少路程都会留存在这个计价器里。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学习你们的承包制,也就是燕京出租行业所说的份子钱。可既然有了这个计价器,就直接让司机拿提成不可以吗多干多拿,少干少拿,不干不拿。”

    刘耀柱无奈地叹息“刚开始,我们也想实行提成制度,可是……”

    “是不是他们私自修改这个计价器了”

    刘耀柱点点头“不光修改计价器,还私下里跟乘客商量不打表。司机贪,乘客也贪,那怎么控制得了。”

    “不打表的事儿抓住几个典型狠狠处罚,他们就老实了。修改计价器,从铅封上看不出来吗”

    “仔细看能看出来。可你还得派专人盯着这事儿,无形中不抬高了咱们的运营成本了吗最后还得均摊到乘客身上。”

    “是啊……”

    不知不觉,两人交流的时间就超过十分钟了。

    但刘耀柱显然挺喜欢跟陈凡交流,到了时间也没有不耐烦的表示。

    陈凡又趁机向他打听一下港九的情况。

    “我这一套管理模式就是从港九搬来的啊。”

    “港九份子钱是多少”

    “一般每天200元左右。”

    “那他们应该很悠闲啊。”

    “是啊,港九的出租车司机一般每个月工作2000个小时。”

    “休息的时候用交份子钱吗”

    “不用,只要交车了,就不用交份子钱。”

    “咱们公司好像一直得交份子钱哦,每天150元,不论刮风下雨……”

    刘耀柱有些尴尬“我们是24小时营业,而且司机们都想多赚点。他们要是像港九出租车那样运营,每个月也能赚五六百,可他们想赚一两千啊,就得多干。”

    陈凡也能理解刘耀柱,商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谁都不是来学的。

    关键有关部门得监督到位,违反劳动法被某怪力乱神分子吹成福报,全国各地不学才怪。

    不过这个时期的出租司机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像羊城、燕京、魔都这样的城市,出租司机一个月都能赚到1000多。

    而这会儿的普通工人每个月也就两三百块钱。

    了解一些白云公司的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后,陈凡这才离开羊城赶往鹏城跟童筝汇合了。

    这会儿,股东大会只剩下最后一天议程了。

    王石带领手下举行天景花园竣工仪式,陈凡、童筝和其他的大小股东现场参观。

    去年年初,童筝以400多万股本金入股万科集团,成为万科最大的自然人大股东。

    万科公开募集的社会资本金是2800万,童筝一个人就占了百分之十五。

    这两年,万科两次增资扩股,总股本已经达到2个亿了。童筝手里的股本也水涨船高,快到3000万了。

    &nb



39、阴影里的人
    “哎,哎,”童筝连忙提醒,“人家是生产电器的好吧,都出口好几个国家了。”

    何总笑了:“童老弟有所不知,我确实是生产瓶盖儿起家的。”

    何享健的瓶盖儿厂比老何的瓶盖儿厂可早多了。

    早在1968年的时候,何享健就带着23个乡亲集资5000元创建了瓶盖儿厂。

    不过,那会儿各行各业不太发达,他这种农村乡镇企业只能勉强维持。

    直到1980年,何享健开始生产电风扇了,从此进入了电器行业。

    最近几年他又开始生产空调了,开始远销海外。

    “何总您也是万科的股东”陈凡问。

    “稍买了一点,主要是想来看看隔壁老王的情况。”

    原来,听说王石把自己的公司交给郭嘉了,何享健也有点慌,犹豫着要不要把美的也交上去。

    “我感觉他交上去以后,反而更好过了。”

    何享健不无羡慕。

    “莫非何总您也想……”

    “是啊,不过我还是有些犹豫。听小童说你年龄不大,见多识广,所以就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个……”陈凡看看周围人有点多,暂时不好表态。

    童筝挥挥手:“走了,走了,散会了,咱们找个地方喝点下午茶。”

    三个人离开现场找了一个小酒楼坐下来吃一会儿下午茶。

    “何总您公司打算实行股份制是吧”

    “是啊,我们本来属于乡镇企业,经过多年努力走出了乡镇,成为市属企业,可我们要想走向世界就得实行股份制。”

    “就像万科这样”

    何享健叹口气:“万科这样咱达不到,人家属于全国002号上市企业。”
1...818283848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