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另外说一句,边子白是不吃狗肉的。不是以前不吃,而是发现这时代的狗吃屎的概率大的让人倒胃口,不敢吃了,被狗子连狗粮都没有混上的苦日子,给恶心到了。

    公孙鞅满满都是怨念的眼神,让边子白点心心悸的错觉,这位大爷又怎么了看人的眼神有点瘆人啊!

    情不自禁之下,问了一句:“公孙兄,虽然小弟也知道浪费是可耻的,但是你要理解,这肉是昨天的,都不新鲜了。另外,你不是也有一份吗,小弟还是劝你不要去吃。这人啊,运气是人家的,命才是自己的。”

    大难不死,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

    可落在自己的头上,还是不要有什么侥幸的心思。

    听边子白说话,有时候能把人给气死。边子白是中大夫,内史令,再不济,猪尾巴能分到一条吧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分到牛肉。他能说肉不好了,不要吃。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简直就是招人恨。

    可是公孙鞅呢他就是个来充数的小透明,别说猪尾巴了,就尾巴上的毛也捞不着,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这场夏祭,出现的人实在太多了。就算是太牢,牛羊猪三种祭品,




第323章 硬怼
    卜人,平日里像是夜壶,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权贵想到。

    祭祀,算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派到用场的地方了。

    而在这唯一能够让他们有存在价值的时候,还给储君心头上添堵,可想而知,这个卜人的心很大。或者说,他受到了比太子训更可怕人物的威胁。

    太子训脸色铁青,怨毒的眼神在卜人的脖子上流连,随后从后槽牙里吐出一句话来:“再问!”

    问,就是问天,问神灵。

    在上古时期,火师、雨师这些执掌人间和天地沟通的祭祀的权力很大,但是到了商周以后,全职法师的日子很不好过,以至于越来越边缘化了起来,反倒是职官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几乎占据了整个朝堂。卜人也是曾经的祭祀中地位不错的群体,他们依靠一套古老的传承,被赋予了和神灵沟通的权力。

    但是越来越尴尬的身份让他们彻底和巫觋混在了一起,地位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太子训在得到了不好的卜筮结果之后,敢对卜人动手的原因了。

    卜人无奈,从地上爬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想要继续登台。可是在场的有一个人不乐意了,这个人就是鲁公,姬奋。自从三桓被剪除之后,鲁国国力再一次焕发出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国君的权力比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穆公之后,鲁国的政权一直牢牢地控制在国君的手中。如今的姬奋是穆公之子,也是卫国公子岐的母舅,身份就不用说了,国君,第一等的阶级。尤其是鲁国的国力也在恢复,似乎有跳出二流诸侯,进入一流诸侯之列的可能。当然,这属于鲁公的臆想,鲁国想要成为一流诸侯,就要问齐国答不答应了。

    这时候的姬奋是意气风发的,是有脾气的,更是古板到让所有人都很无奈的一个半大老头子。担任这次祭祀的司礼,规格近乎和大盟会差不多了。可见卫国这次真的是露脸不小,但是请这位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周礼》三百,《曲礼》三千,作为道德君子的典范,礼仪的最大权威,他总是会在很不恰当的时候,指出他人行为不合礼数的地方。比如说现在:

    “太子,此举于理不合。神灵既有显示,再问亦是如此,反而是对神灵的不敬。”鲁公直接就阻拦了卜人。

    要是在平时,内王外圣的太子训,肯定要给鲁公面子。太子训的性格也就是耗子扛枪窝里横罢了,真要让他怼天怼地怼霸主,他连自己胆都能吓破了。就算是鲁公这样的二流国君,太子训该怂的时候,一样怂的一点都不含糊。

    可问题是,要分情况。

    今天是太子训第一次登上权力巅峰的舞台,他需要一个好的开始。任何不好的答案,他都不会接受,这关系到他在卫国的声望,也是他能够坐上卫公宝座的基础。这个时候他不能忍,也不会让,退一步可不是什么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所以,太子训走前一步,躬身道:“鲁公严重了,卫国的卜人学艺不精,没有领会神灵真正的意思,本太子只是为了能够真正的领会到神灵的旨意,不过是让卜人在去沟通一次神灵罢了。”

    “还请鲁公恕罪!”

    鲁公是耿直的人。当然如果换一个人,换一个场合,有一国之主做出这等荒唐回事,他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比如说魏国国君魏击,他要是认为卜人没带回来好消息,让他再去和神灵沟通一番,鲁公是绝对不会多嘴的,最多是事后在私下里哔哔两句。

    毕竟,鲁国就算是如今的国力已经开始有所恢复。但已经不是那个春秋时期的大国了,沦落成为二流诸侯的鲁国,已经没



第324章 分胙肉
    让人失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让人尊重,却要用一辈子的清誉去捍卫,人生没有终点,有的只是岔路。

    甚至人死后,也是如此。

    华夏人被名声所累,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对于鲁公来说,姬奋虽然对这个姐夫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当初姬颓政变成功之后,当时的鲁国国君穆公就出于卫国和鲁国一直都是兄弟之邦的考虑,选择了和姬颓联姻。实际上,卫国联姻的诸侯不多,主要还是鲁国,宋国,然后一些其他的小诸侯。

    而卫人,对于母族来自宋国的公子继承国君的抵触会很大,这是历史原因。因为卫国的存在是坚实以殷商为传承的宋国。虽然是邻邦,但感情上,并没有将宋国当成自己人。所以历代卫公基本上都不会是宋国公主所生的公子继位。

    鲁穆公原以为,他的这个选择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不过他年纪大了,看不到那一天了。于是将这份鲁卫的政治资本留给了儿子。但是姬奋却并不满意,他登基之后发现自己的妹妹在卫国并不如意,而外甥更是被排除在了储君的考虑之中。

    这让他对卫公多少有点怨气。

    但是在正式场合,以德服人鲁公姬奋是不会表现出内心的不满。反而对卫公能够低下头来向自己赔罪非常吃惊。看来太子训在姬颓的心目中拥有无法动摇的位置,自己原以为外甥公子岐是因为年轻而不被看重。恐怕个中不是那么简单。

    想到此处,姬奋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外甥考虑一番,就太子训和公子岐水火不容的关系,如果公子岐没有一份自保的能力,恐怕等到太子训登基之后,自己的外甥连带妹妹都有被牵连的可能。于是,他将这份念头埋在了心底,准备找一个机会好好和卫公姬颓提一下。这不算是干涉卫国的储君之争,而是对家人的关照。

    想到此处,姬奋微微欠身,脸上表情依旧不变,如同涂了蜡的苹果,芯子有些坏了,但脸上还是光彩照人,一副仁人君子的做派:“卫公,那问卜还要重来一次吗”

    “不必了,获罪于天,乃卫人之不幸,不敢乞恕于天,就此作罢!”

    姬颓也是心头一团烈火,他的这个儿子蠢的可以,卜人是否能够沟通神灵,他是不怎么相信的,因为经常问错。

    天神是不可能出错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卜人更本就没有沟通神灵的能力。事实上,贵族,尤其是顶级的大贵族们都会有一个非常纠结的人生过程,他们对于神灵是否拥有万能的神力持有怀疑的态度,但同时,未知和怕死,让他们对鬼神之说避之如虎,谈之色变。

    可真要是以为用巫蛊这种手段就能控制君王,那就大错特错了。

    姬奋也是如此,在他眼中,卜人是仪式的一部分,是礼的传承,仅此而已。见姬颓不再坚持,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担心姬颓和他儿子不醒目,这对于鲁公,甚至对背后的鲁国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硬怼。

    是开心了,可是一旦卫国就此怨恨上了鲁国,对姬奋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一个结果。好在姬颓及时出现,要是太子训一直死赖着和他过不去,连姬奋都可能下不来台。好在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姬奋也没有继续坚持的理由,作为司仪,盛大祭祀活动中最为瞩目的人之一,他对卫公点了点头,就开始了下一个流程。

    献黍。

    这是一个需要老农人带着地里新割来的麦子或者黍禾,安防在祭坛之上。

    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看着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地抱着地里长出来的麦穗,走到了祭坛边上,躬身对卫公说到:“君上,请看!”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这一首《尔雅大田》也不知道在多少个丰收的年景之中被传唱了,但是每一次以丰收作为目的祭祀活动,都免不了要传唱一遍。

    在场的不管是国君,还是普通的士卒随从,都陶醉在粮食丰收的场景之中,仿佛这一首歌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给予他们所乞求的一切幸福。

    而太子训躲在卫公姬颓的背后,也唱着这首对他来说很熟悉的歌谣,但是心情却跌落谷底。他曾经奢望的万众瞩目变成了河滩的一摊烂泥,他甚至连祭祀的主要部分没有到来之前,就被他的父亲剥夺了这项权利。这让他内心焦虑不已,同时也愤恨不已。

    鲁公!

    本太子和他根本就没有间隙,为何处处针对他

    或许只有一个人才能让鲁公这么做,就是他的二弟,公子岐。储君之位已经定下,难道这个家伙还是心不死吗越是靠近巅峰的时候,越是容易懈气的时候,同时也是最疑神疑鬼的时期。太子训也不能免俗,事实上,他的情况不妙,甚至比其他储君更加尴尬。

    一方面,他缺乏一个地位显赫的母族,至少和公子岐是无法比。

    另一方面,父亲姬颓一直对他非常挑剔,似乎做任何事都无法获得姬颓的褒奖。但是公子岐却很容易获得姬颓的赞赏。

    嫉妒就像是一根刺,扎进了太子训心头最软弱的地方。他攥这拳头,深怕自己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做出让姬颓不满的事来。尤其是姬颓之前还传出生病的传言,对,肯定是伪装,要不然姬颓怎么可能还出席夏祭

    甚至在夏祭之中一出现问题,他就出现了。显然,这是一场针对他的阴谋。原因就是当父亲的根本就不信任他。这让太子训非常绝望,他并不想做一个毫无建树的储君,也没有想过在卫公的位子上混等死。他也是有理想的人,当然,让他征战四方,扩大版图这是妄想了。但是太子训也不认为自己会做的比父亲姬颓差。

    人就是这样,在看人做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够比对方做的会更好。

    可是一旦做了同样的事,就开始怨天尤人。

    赞美丰收之后,接下来就是舞。

    这是对祖先庇佑的感恩,同时也是祭祀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六佾的舞者,唱着古老的唱词,跳着战舞缓缓地靠近祭台。

    一佾是八人。

    六佾的话,就是四十八个人的舞蹈方阵。

    当然,祭祀这么重要的活动,是不会让歌姬出现的,只能是宗学之中的士子担任这份庄重而又神圣的工作。

    不过,在队伍最前的一个小胖子不这么认为。

    干戚,铠甲,甚至是涂在脸上的颜料,都不能掩盖这家伙的一身肥肉。袒胸的情况下,一堆堆如同水波一样晃荡的肥肉,白皙的如同牛乳一样的辣眼睛。孙伯灵气喘如牛地跟着舞步的节奏,心头就只有一个念头:“小爷要减肥,一定要减肥成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宗学之中,学子的人数一直都不多。毕竟能够进入卫国最顶尖学府的子弟,都不是出身普通的小贵



第325章 阶级牛
    有人失望,当然就有人得意。

    在这次分胙肉的过程之中,得意的不多,失落却很多。主要是因为来的人很多,而且每个人都不能冷落。或许使团之中,只有赵国的庞爰可以去欺负一下,但是卫公又不是那种将等好恶和国事混为一谈的人。

    姬颓几十年的执政生涯获得的感悟,做事做人,想要一碗水端平,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是自己厌恶的人,至少也不能让所有人都看出来自己厌恶他。

    做国君就是这样。

    总有一群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故意跑到他的面前来恶心他。

    比如说太史句容就是曾经一直在卫公面前作死的家伙,之所以姬颓没有恼羞成怒将这个人弄死,主要是因为姬颓觉得,弄死了句容,恐怕会冒出来一个张容,赵容,本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与其跳出来一个不熟悉的家伙来恶心他,他更加倾向于和一个相识几十年的‘熟人’打交道。毕竟,对方所有的套路他都清楚,不会冷不丁的做出手忙脚乱的事来。

    “依某看,这牛最多才五百斤肉,骨头架子倒是挺大,可君上明知道来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找一头大一点地牛”

    “没错,听说楚国有一种水牛,能够长到四千斤,去掉皮和骨头等累赘,至少有一千五百斤肉。”

    “是啊,牛太小。”

    “诸位为什么不说羊也太小”边上一个同僚不解地问道,毕竟大家都是拿到了羊肉,也没有多少可以攀比的价值。

    可这家伙的问题,却引起了众怒:“废话,我们原本是能吃上牛肉的,为何要吃羊肉”

    “是啊!”另外有人不满道:“吃羊肉,回家照样能吃的到,何必等着国君的赏赐。”

    ……

    听到这些一个劲秀优越的官僚的聊天,边子白有点好笑。因为说话的都是他熟悉,或者认识的同僚,没想到平日里和和气气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牛羊猪的三个等级制度,这让他有点颇为好笑。

    按照边子白的身份,他就算是分不到牛肉,也不至于吃猪肉。可是他还在队伍之中,等待分肉,却迟迟没有轮到他。而羊本来就小,分起来很快的,边子白心中暗箱,他人生第一份胙肉,恐怕就是猪肉了。

    吃牛肉,还是羊肉,成了官僚阶级划分等级的显著特征。

    俗称,阶级牛,是高阶级的象征。

    分到羊肉的也不要沮丧,是中等阶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吃其他肉类的阶级,恐怕情况就不太好了,猪肉和狗肉都是低阶级的主要肉食。当然,能够吃上肉已经算是不错了,眼下的国人一脸菜色,春田的飨食之后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打个饱嗝,能散发出数种野菜味道的黔首,才是真正的底层阶级。

    毕竟对于大夫一级的贵族来说,羊肉很平常。只要家庭条件还算可以,就不会缺少嘴边的一口羊肉。因为每个月体面的大夫人家要杀两头羊,称之为‘告朔羊’,也就是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杀羊祭祀祖先。

    华夏的祭品一直以来都很丰富,基本上都是能吃的,好吃的食物才有资格成为祭品。这和西方世界截然不同,西方人根本就会允许让神灵和凡人分享祭品,所以,他们肆无忌惮的将一些根本就不会入口的东西当成神灵的祭品,有时候甚至会用人作为祭品。

    但华夏人不一样,华夏是一个懂得分享的民族。神灵喜欢的东西,凡人也是喜欢的,而且神灵也很亲民,会懂得和凡人分享。
1...110111112113114...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