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这就是愉悦的感觉,似乎每一个人都一样。
而大部分人对喜悦的表情,都差不多。
“边大夫,好才艺!”
“边大夫,来齐国一定来老夫的府上!”
“边大夫,还请来燕国的时候,一定帮忙调教寡人宫中!”
……
仿佛都有了约定,大殿里吃撑着了的大人物们一个个从边子白的面前路过,就像是真的路过一样,表现的那么不经意和意外。但每一个路过的国君、国相、公子,都留下一句热夸奖的话,或者强求帮忙的话。
可是听在人的耳里,却总不那么舒服。
这种不舒服仿佛像是一个满怀青春和梦想的年轻人,自以为天赋爆炸,可在旁人的眼中,完全是天赋被点错了。
这就尴尬了。
……
“边子白,看你干的好事!”
能够这么说边子白的,恐怕真没有别人了。整个宴会上只有列御寇会这么干。说老实话,列御寇一直对边子白的感觉不太好,现在就更差了。一开始,他觉得这小子的动机很不纯,倒不是说边子白是故意下套利用列御寇。而是在他看来,这小子对女儿的感情很不对劲。
哪里有选择老婆比自己大那么多的
边子白十六岁了,而他女儿路缦呢二十出头,可能二十四了。这话说的,列御寇也是心虚不已,他都忘记自己女儿多大了,可见他这个父亲当地也很不合格。
十六岁的少年,爱上二十多岁的少妇。
总不至于说边子白这个人爱好独特,喜欢啃一口老的,嚼不动的牛肉干吧这话说出去,连他自己都不信。甚至在列御寇看来,女儿虽然面相颇为不俗,但人高马大的,干活应该是一把好手,可嫁人……真没有太多选择。
这让列御寇很迷惑,边子白这小子到底图什么
难不成就喜欢老女人的成熟
不得不说,老神仙列御寇也很新潮。
不过,眼下他没心思去想这些。一来,女儿和女婿完婚在即,他就算是不满意,也不能做那个恶人,更何况女儿未必会听他的,万一被撅回来,很伤面子;其次就是,他也无法给女儿找一个好归宿,算了,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吧
可原本列御寇还觉得边子白就算是年纪小了一点,但名望和才学还行,至少能文且善于经营,以后女儿不会受苦。可是当边子白露出了吃货的属性之后,他彻底暴怒了,一个能够啃麦饼当名士的人,对于有口腹之欲的家伙是什么感情那是阶级敌人一般的对立场面啊!没办法,列御寇的江湖地位太高,就算是王诩也比不上他老人家,或许以后王诩的弟子叱诧风云之际,有后来居上的可能。但是在眼下,王诩根本就无法和列御寇相提并论。
女婿善于整治美食的这个属性,并没有让他高兴。反而让他有种如鲠在喉的难受,喜欢什么不好,喜欢吃
这有出息吗
边子白也很迷茫,躬身问;“岳丈,到底怎么了”
“发面是你整治出来的”
列御寇板着脸,痛侧心扉的样子不似伪装。而边子白在迟疑了一会儿之后,点头道:“没错。”
“碱面也是你整治出来的”
多次稀罕呢要是这时代有碱面和面条,他还用受这份累吗边子白心说,馒头和面条都没有的时代,简直生不如死。而且稻米也不是经常有,这让他对当下的饮食几乎抓狂。他可不想吃小米饭,拉出那种比土疙瘩都要硬的粑粑来,太考验自己的小雏菊了。
边子白坦然道:“没错。”
“然后宴会上的菜谱,也是你……”
“岳丈,你到底听到了什么”边子白觉得不太对劲已经有一些时间了,要不然哪些国君国相这样的高身份的人物,一个个疯了跑到自己面前来说自己好本事。
列御寇痛心疾首道:“你就没有想过这些会连累你的名声吗”
“名声”
边子白自问了一句,拥有一个好名声自然很重要。但对于他来说,什么样的名声才是好名声就有的说了,比如文教武功,都算是一个人的才能。但是如果一个怕死的人拥有了武功,一个莽撞的人拥有了文教的才能,并不能算是好事。
他对于名声的定义也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他刚开始想要名声的目的很不纯洁,是为了自保。想要在有保护的环境里,获得人生最大的自由。这很不容易,就算是在后世,也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事。后来他有了这份能力之后,就开始想着改变一下这个世界。
至于如何改变,他觉得先从饮食开始也未尝不可。
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这话还不是他说的,是司马迁说的。而和这句话相近的有,比如荀子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类的话,并不少见。甚至还有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词句。只有将名声深深的植入百姓的心中,这才是一个名士的最大荣耀。可以说,边子白想要当名士,而这个名士的侧重面和普遍的名士价值有点背道而驰,但他不在乎,并且似乎乐在其中。好吧,这算是他的一个借口。等到他把造纸术研究出来之后,有了擦屁股纸,天下才会明白这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管是司马迁,荀子,当然,这些人都还没出生。孟轲成了自己的小徒弟,才五岁,十年内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种思想并没有出现。
但并不是说这种思想完全没有根基,只是被时代所压了下来,毕竟如今是争霸的时代,民生问题都被君王们给忽略了,虽然他们也知道长期的高压是行不通的,但也架不住打仗太多,顾不上了。等到名不聊生的时候,自然会被人想起来。
边子白开口道:“五谷之中,以菽麦为最卑,菽之卑乃食之易伤脾胃,而麦卑乃口感不不佳,难以咽食。小子以为,天下万物必有其用,悯于百姓之苦,却束手无策。”
和讲道理的人说话,必须要在道理上让对方认同。边子白深谙其中三味,而列御寇以名士的姿态出现在世上,要是连他都不讲道理,这个世道还会有人去讲道理吗
听着边子白的解释,列御寇颇有感触,点头道;“不错,民之苦,难以言述。”
劳动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供需不平衡。即便有权贵锦衣玉食,可实际上,大多数小贵族只是比百姓也多了一个吃饱穿暖而已,不需要为生计奔波而已。可真要有人说平均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瞎扯。母系社会就是平均制下的产物,可一个部族也很难经受住自然的灾难。
就算是在战国时期,耕者有其田,但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水平低。想要吃饱,还是不容易。
尤其是农业上的落后和食物加工水平的地下,让食物一直成为最为精贵的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食物还要披上劣等的外衣,这就更加深了食物的匮乏。于是,边子白琢磨出了石磨,精面,发面和碱面,让原本并不受追捧的麦子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起来,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
列御寇也无法反驳。
边子白继续道:“菽一直以来都是以制酱为主,但小子发现,菽在泡发之后磨碎,加入少量的石膏可以成为一种对身体毫
第332章 好丑!
“吾儿,姬训!”
只要姬颓一开口这个腔调,太子训就知道卫公是要给他说很重要的事了。而且,在此之前所有的经验告诉他,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还请君父明示!”
太子训躬身道。他也清楚,自己在一群国君之中的存在感很弱,弱到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他的存在。这让他很受伤,同时也很憋屈。他也想要获得其他国君的认可,但是很不幸,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建树的储君,他恐怕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姬颓不用,他已经用自己的成功让其他国君看到了他的能力。作为一个通过政变才获得君权的国君,并在短期内牢牢控制了政权,就已经说明姬颓并非是一个只会依靠霸主的二流君主。他也有很强的能力,唯一限制他才能的是他的年龄。姬颓继位的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
姬颓乘着这么一个机会,想要让儿子介绍给其他君主,本来就存着很强的私心。
但是结果并么有人他满意,乘着休憩的时机,左右无人,他开始指点一些技巧给儿子:“吾儿可知边子白之才”
“善文,却不屑于处理政事;善武,却没有武功传名;善辩,却夸夸其谈……”老子指点儿子当国君,太子训就算是对这样的问答非常反感,也要集中起十二万分的精力去应对。对于边子白,太子训虽然功课做的不多,但是最近耳根子周围一直不清净,而且边子白这个人的名字一再出现,少不了也要了解一二。自然有些说道。
可即便这样,对他来说,也是搜肠刮肚般的描述。至于评价,恐怕多半也是道听途说而来。
姬颓微微皱眉,想起魏侯身边的公子缓,还有燕侯身边的公子简,看看人家的儿子,神光内敛,精明过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轮到自己,怎么就是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糟老头子
太子的年纪,要说太子训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也不算是过分,毕竟也是快五十岁的年纪了。都已经是快当爷爷的人了。
别人家的儿子!
这份差距一直让姬颓耿耿于怀在心里,可是看到自己家的日子,心都要凉了半截。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平静了一会儿心绪,卫公这才开口道:“吾儿,想要依靠道听途说,就能够用好臣子的才能,不啻于痴人说梦。边子白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你看出来没有,他并没有完全的展现出自己真正的才能。”
“不屑于处理政务,原因在寡人和国相这里,卫国在没有祭祀和战争,国内无为而治,外附霸主,但求无功既有功。不求彰显功绩,但求无过于百姓。而边子白的职位是内史令,中大夫。他的工作就应该是辅佐寡人处理政务,但是寡人如果对政务没有太多的期盼呢他该如何去做内史令看似位卑权重,但也仅仅是寡人和执政府的辅助,寡人和国相无为,他又能如何”
“这个……”
太子训闻听之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对于国君来说,他一没有变法的打算;二没有强国扩张的念头,卫国的官员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只要维持原本的次序就可以了。
这还真不是官员不上进导致的原因。
卫公继续道:“善武之名,更是道听途说,连边子白都没有承认过,你怎么就知道他善武当初赵国骑兵出现在帝丘城外,表明上看赵人蛮横,似乎难以匹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二百人的士卒,就算是再强大,在没有后勤,没有后援,抬头望去都是敌军的时候,会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边子白当时手中的士卒人数可一点都不少”
围歼当初突然闯入帝丘附近的这支赵国骑兵,太子训其实也参与了,只不过他率领的是援军主力,足足两个师,五千人。只不过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士卒走到城门附近,死活不肯出城作战。当然,太子训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就就坡下驴,干脆将出城迎战,变成了守城。
即便如此,太子训也清晰的记得当时的场景。禁军一个旅,五百人,在边子白的率领下,围歼了赵军骑兵。
对手全军覆灭,而禁军也付出了将近200人的伤亡。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禁军作战的实力。但结果是让他大失所望,认为禁军……甚至卫国的军队都难负重任。
在被老爹提起的那一刻,太子训怀疑了起来。难道他猜错了禁军其实还是很能打的,只是他这个太子没有看出来
“难道是禁军实力被庙堂之上忽视了”太子训惊奇道。
第333章 不怕被打死吗?
真不是故意丑化庞爰。手机端 m.
而是人在逆光之下,光鲜自然而然的出现极端的光影作用,任何一张精致的面孔都会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更何况……庞爰的长相真的不怎么样。
更让庞爰气地牙痒痒的是,旁边的胖子痴痴地说出了边子白的心声:“好丑!”
是丑,这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啊!
长相都是爹妈给的,做子女的没得挑。再说了,庞爰也不觉得自己长相这么不如人了,小时候,他母亲告诉他,自己很可爱来着。后来在战场他更是自信满满,做士卒的时候,需要冲锋陷阵,但是长相没有给他跌份,至少正面厮杀的对手都很配合的表现出了凝重和战意。只是庞爰心里还是有逼数的,自己长相真的不怎么样。,因为他成精照铜鉴的时候别自己的尊荣吓住过。但后来已经渐渐习惯了,觉得还行。
当然,如今庞爰的地位,恐怕已经没有人再对他的长相说三道四了。
突然走出国门之后,遇到这等事,确实很糟心。庞爰低头一看那个胖子,是那么的出众,那么的瞩目,心里忍不住吐槽,你长成猪的样子,还敢说我丑
可惜楚国是赵国的盟友,还是唯一的盟友。
而熊肥是楚国的平城君,在楚国之内也算是大贵族了。至少能够代表楚王来卫国观礼表明身份不简单。
作为赵国唯一的盟友,楚国的高官,庞爰还真不敢去得罪。破坏邦交的罪名是很大的,根本不是他一个连下卿身份都没有官员去干这等大事。尤其是在邦交场合之下,更是如此。毕竟赵国自从立国之后,一直很不受待见。真正和赵国建立邦交盟友关系的诸侯只有一个,是楚国。其他周围的诸侯都让赵国给得罪光了。
给魏国下绊子,欺负燕国,偷袭齐国,还对韩国指手画脚。要说郑国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之的搅屎棍混不吝的话,那么,赵国是战国时期的搅屎棍。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诸侯,对于拉仇恨值的本领都是杠杠的。只不过,郑国稍微强一点,郑国不需要盟友,对霸主也不虚。但是赵国和郑国相差远了,魏国要是全力对付赵国,赵国承受不起了。更不要说和郑国那样,到处作死,却还存活到如今。
“你不是平城君吗怎么会和卫国的臣子一起”
庞爰无奈之下,只要用询问的口气对平城君熊肥问道。处于利益的交换,楚人虽然在原诸侯的名声很差,但毕竟是盟友,面子还是要给。至于他为什么会吃惊,还是因为心里认定了边子白是佞臣,是靠着一手厨艺才获得国君青睐的幸大夫而已。眼神流露出满满的鄙视,认为边子白根本不配成为自己的对手。他是将军,是在战场搏杀出来的军功才获得如今的地位。他看不起厨子,更糟心的是他要和一个厨子在战场见分晓,这简直是对他军事生涯的侮辱。
熊肥翻了翻白眼,他眼珠子很小,眼睛也被肥硕的眼皮给遮挡了很多,看着像是一条缝。可是眼白白的瘆人,翻白眼的气势非常足,让人乍一看之下,有种心惊胆战的惊悚。
“熊……子白,是本封君的宗族兄弟,楚国王族。再说了,本封君在哪儿用膳还要和你告知吗”熊肥是这么霸气,反正南蛮子的标签在原诸侯眼是如此。他只是在意边子白的感受,毕竟刚才边子白口口声声说过,要是继续叫他熊二,他绝交。好在他没有说秃噜嘴,及时控制住了。
庞爰被怼了一下,有点口拙,他随即想到:不对啊!边子白怎么成了熊氏的族人,还是王族。这货不是很低贱的庖厨吗怎么一转眼,身份变了太不可理喻了,庞爰忽然觉得脑壳有点晕,他需要缓一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