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反正子思连赵国都无法应对,更不要说还抽调兵力去对付韩国了。卫国的心从来没有这般大过。

    再说了,卫公觉得鲁公这么说是一个托词而已。

    大家都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国君,谁也不比谁傻。鲁公真要是一心想要出兵对付韩国,就不会带上公子岐而来。

    他们两个可是母舅关系,加上卫公自己也知道鲁公似乎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姐夫。一来,年纪太大;二来,鲁阳公主自从嫁给卫公之后,从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变成了一个病秧子,这对于做大舅子的鲁公来说,肯定会认为是妹妹在卫国受气了。

    很快,子思也入宫。

    他脑子很活泛地想到了一个可能,鲁公大概是试图想要让自己的外甥有自保的能力。而自保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一支有实力的军队,下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下军原本的任务就是防范郑国和卫国的边境,这么一想,脑子就通透了起来。躬身道:“君上,鲁公!”

    “国相还请入座。”

    卫公早在子思准入宫的时候,在宫人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子思进入寝殿之后,只是在卫公的下首看了一眼在场的几个人。

    鲁公的出现,在他看来是来问罪的倒还差不多。至于太子训和公子岐,也非常正常。毕竟鲁公是公子岐的母舅,来给外甥要点好处,也说得过去。一个是太子,在祭祀的时候差点和鲁公闹僵,鲁公自然是对他有所不满。好在鲁公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太子一眼。

    子思落座之前,心中一片明顿,懂了。

    于是他




第342章 坏出冒烟的高度
    在鲁公看来,卫国肯定要凉了。

    就卫国的军队,面对赵军,什么时候赢过

    这并不是鲁公看不起卫国,而是将心比心,鲁国面对赵国的军队也要凉。毕竟,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而赵国是可以随便欺负齐国的存在。

    当然,吴起时代的鲁国也外强中干过,但也就打了一场胜仗而已,最后吴起还被自己的老师给吓跑了,因为不孝,所以他老师认为他肯定是不忠的混蛋,准备等吴起打赢了齐国之后,回来的时候杀年猪……自从吴起跑了之后,鲁国似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

    说得好听,三家攻韩,可实际上,卫国最多也就是出点粮食和武器,军队就不指望了。毕竟一个赵军就足够卫国将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还有什么实力抽调军队进攻韩国

    就鲁国和宋国的话……可能打得过韩**队吧

    鲁公心里有点没底,问国相子思道:“国相,韩**队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这取决于郑**队有多少投靠韩军。但是韩国能够动用的军队还是能够大致估算出来的,子思想了想开口道:“围困新郑的韩**队人数在十万多,如果郑国被灭国之后,军队都投降了韩国。再加上,韩国能够信任郑**队的话,极限出兵的话会不少于十五万人,最多可能二十万韩军。”

    “二十万”

    别以为二十万很多,围城之战需要的精兵不多,并非像是野战,军队素养要求比较高。毕竟,野战的复杂程度,是考验军队训练成果和军队指挥的一门艺术。一般中军的军队,都是长年训练的精兵,数量至少要达到一半左右。

    但是在围城之战之中,至少军队之间的配合不需要那么默契。尤其对手是郑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城邑和国土,只有一个国都摇摇欲坠的时候,更是如此。将军队中实力比较强的精兵放在城门附近的方向,其他外围的军队要求不那么高了。

    虽说战斗力不会高到一个让人绝望的程度,但是数量还是让鲁公脸上骤然变色,鲁国的军队五万,宋国的军队大概维持在七万左右,满打满算两个诸侯的所有军队只有十二万。当然,这是没有发动国内动员之前的数字。

    而且不管是鲁国也好,宋国也罢,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军队都抽调出来威胁韩国。毕竟,齐国和楚国也不消停,总要留下一半的兵力来应对特殊情况的出现。六万联军,对上二十万韩军,鲁公觉得把握有点渺茫,万一连裤衩子都输掉了,他这个联军发起人还怎么混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就是拿不定主意,他没有想到,一个韩国竟然有实力如同楚国一样,动员如此庞大的军队。原想他估计的韩**队数量在十万左右。大出他的意料之外,说话的底气也弱了下来:“这个国相,是弄错了”

    子思一愣,随即心底明镜似的明白了,鲁公要怂了。

    可对于卫国来说,边境上有几万宋鲁联军,可以分摊卫国很大一部分防御上的压力。鲁国要开口帮忙,卫国自然要支持一下,军队真拿不出来,但是下军可以放在联军之中。而且在子思看来,鲁公的提议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宋国不需要鲁公去动员,指多年前,韩人还在战场上俘虏了宋公,还被囚禁了起来。宋人对韩人的态度,无一不是恨得牙痒痒。有机会黑一把韩人,宋国没有理由要退缩。如果上升到了为宋公报仇,现任宋公根本就不敢阻拦。一旦阻扰,就是不孝之子,大逆不道。

    子思佯装迷惑,随后拍着大腿道:“老夫也是随口一说而已,实际上韩人能够动用的军队不足这么多。”

    鲁公差点鼻子都气歪了,你水口一说,老头子差点被吓出尿来可是子思的人品还是很不错的,当即表示,有人比他更了解:“韩郑交战的详情,内史府非常了解,不如这样,让我国内史令来为鲁公详细解释一番。”

    “如此甚好!另外,三国联军太少,我们要帮手。不知道秦国那个小子在宴会上说的到底是否是真心话”鲁公絮叨了两句,他也吃不准嬴渠梁的话是真是假。按理说,秦国地状况很不好,赢师隰虽然已经坐稳了秦公的位子。但是对于历代秦国国君来说,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加上赢师隰和卫公姬颓很像,都是少年时期流落在外,中年才回到国内主政。

    出任国君之后,年纪已经很大了。对于功绩的迫切程度也非常渴望。当年姬颓可是命令卫**队发动过一场对赵军的战役,虽然有齐国和魏国两个帮手在帮衬,但那次战役,战场上的主角是卫国。别以为他们是雄心壮志的国君,因为对于年过中年的国君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好的谥号,而中年之后再不拼一下,估计这辈子都要没有机会了。

    保不齐,秦公和当年的姬颓是一个心思,想要通过战场的胜利,竖立其国君在国内的威望,还有身后之名。

    子思笑道:“巧了,内史令边子白正是接待秦国公子梁的官员,对于公子梁在宴会上说的话,会有所判断。”

    “就是阳城君之子这是个人才,文章写的很好。”鲁公看人的角度就是这么清奇,永远是从道德品质文章才能上入手,就算是他想要了解的是战争。

    一扭头看到了自己的外甥公子岐,对他喊道:“还不快去请来”

    鲁公也是急了,有点分不清场合。当然卫公和子思不会在意,唯独不太满意的太子训接连被父亲的眼神威胁,干脆缩在一边装鸵鸟。再说了,在祭祀的场合上,太子训是完全被卜人给逼急了,关系到他在国人眼中的威望,不得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之后太子训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在平日里,他可没有胆量去和一个国君争执。这和他是否是卫国国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他性格如此。

    在他看来,战争太危险了,而是靡费太多。尤其是不一定能打赢,输掉了还不一样要赔钱嘛而且卫军输掉战争太正常了,赢了,才不正常呢!干脆,还不如出钱请人帮忙呢

    当然,也就是姬训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其他人都很明白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邦交也是实力和实力之间的比拼,要是一个诸侯连一丁点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成为附庸,要么被灭国。

    边子白被公子岐在路上一路催促,可是他家的马夫太气人,还是不紧不慢的赶着车。

    没办法,帝丘只有国君和公子



第343章 试探
    就赶路的这点时间,边子白就想到这么一个很毒的招数。

    说他是人才,那是埋汰他!

    于是,回去的时候,边子白享受到了让人羡慕的待遇,太子训亲自送到宫门口,这让躲在角落里,想要找个人撒气的贾弃吓了个半死。什么情况,怎么一转眼,这宫里宫外都是自己吃罪不起的人

    还有,临走的时候边子白还领到了一个任务,试探一下秦人的反应。

    毕竟嬴渠梁在宴会上说秦国愿意帮忙教训一下韩国,但是否是真有这个打算就很不好说了。万一到头来,大伙都准备妥当了,联军也抵达了卫郑边境,魏侯也捏着鼻子打开了函谷关,但是最后关键的秦国没有出手……

    真要闹出这等笑话,估计好几个国君都要脸面无存。

    最后恼羞成怒的一群国君,自然要找边子白这个始作俑者,到时候真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于情于理,他都需要上心一点。当然,风险大,收益更大。只要吧这件办成了,边子白基本上除了楚国和韩国对他不会有什么好感之外,随便到那个诸侯国,都是属于国君需要亲自出面来拉拢的顶级人才,到时候,想低调都不允许。

    接下来,和嬴渠梁沟通就成了边子白最大的任务。他不需要去专门拜访,宴会过后,嬴渠梁竟然在他家里住了下来,根本就没有要走的打算。这位秦国公子甚至还多了一个朋友,楚国平城君熊肥。对于两人能够玩到一起,边子白也有点不解。

    熊肥的能力堪忧,包括他老爹也是如此。能够将吴起留下的军队在宜城败给巴国,绝对不是什么友军不给力,战场环境不合适军队的发挥这种理由能搪塞过去。巴国的军队,要是拿到中原来比较的话,连活着混口饭吃的本事都没有。虽说吴起用兵,喜欢野战,所用兵种繁琐,阵法紧密。骑兵、弓兵、戈兵、战车、重步兵都上阵……这个时代很多将领都不敢这么玩,但是吴起却将这套阵法玩出了花来。唯一的缺陷就是偃月阵对战场地势要求很高,最适合投入的战场是平原。

    而宜城是山地环境,可能无法发挥阵法的优势。

    可不要忘了,吴起指挥下的军队训练要比同时期其他军队更加严苛,配合也更密切。加上对手还是巴国这样的西南部落蛮夷,任何失败都不能接收。可是老平城君却将吴起训练的一半精兵都消耗在这场对楚国来说闭着眼睛都能赢的战争之中,还打败了。无论谁做楚王,都不能接受这么一个结果。

    从头到尾看,平城君他老人家是个庸将。

    但是公子梁就不一样了,赢师隰指挥战争大开大合,战场之上更是气势如虹。最看不起的就是战斗力不怎么样的庸才。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多少也继承了父亲的一些特质,却能够意外成为朋友,足以让人称奇。

    临到家门,边子白还没有决定用那种说辞和嬴渠梁说起这件事。

    明着说,似乎也行。

    万一要被嬴渠梁拒绝了,或者说嬴渠梁根本就是少年轻狂,乱放地图炮,毕竟秦国说了算的还是秦公。就算是嬴渠梁已经是秦公最为喜爱的储君人选,也不太可能将国家大事交给儿子去决定。这关系到了秦国谁说了算的问题,赢师隰是根本不可能放手不管。

    下了马车,边子白还没有找嬴渠梁,没想到嬴渠梁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先生,是国有大事”

    嬴渠梁说的很隐晦,当然也让边子白为之一愣。细



第344章 论秦
    子贡出使乱五国。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这里面用到的计谋就多了去了,挑拨,离间,蛊惑,说服,恐吓,背后下刀子等等,仅仅从这次出使的效果来说,子贡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儒生,而是个满肚子阴谋诡计的谋士。他的才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国士无双。

    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做到这等效果的谋士,历数春秋战国数百年,也就是他了。

    面对这座高高在上的大神,边子白私下里也会暗自思索,这到底是这么做到的

    直到有一天,边子白似乎也走上了这条道路才恍然大悟,是需求。需求决定了他处方的四国国君都选择了子贡的建议。

    边子白从来都不敢小觑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或许这些人的眼见没有他宽广,但从智慧上来说,绝对是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看透的妖孽。

    正因为这方面的考虑,他觉得自己应该真诚一点,至少对秦国的态度上应该如此:“公子梁,冒然让秦国出兵,对于秦国来说太吃亏了,不知道公子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

    嬴渠梁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老爹恨不得双手吐唾沫,来中原大干一场,怎么还敢提要求他秦国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开放函谷关,让秦军出关,然后把韩国胖揍一顿,既立威,又刷了一次存在感,然后满意地掉转身,回家!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素朴的想法,还要什么提什么要求

    见嬴渠梁不说话,边子白解释道:“秦国有没有一些出兵的条件,首先说一点,粮食恐怕真办不到,不管是鲁国和宋国,就算是卫国,都是产量大国。但是想要将粮食运送到秦国,中间还隔着一个韩国,恐怕真办不到。但是其他方面是可以通融的。比如说武器,钱财。”

    “打仗能挣钱!”

    嬴渠梁愣住了,他感觉脑子有点乱,秦国打仗都是劳民伤财,什么时候有过回报回头钱,主要是靠战场的缴获,想到这些,嬴渠梁顿时有了一丝明悟,他还以为宋鲁联军还想分润秦国的缴获,顿时为难起来:“先生,秦国困顿,我父亲虽然贵为秦公,但想要发动一场战争,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战场缴获原本就是士卒和贵族最为看重的收益,如果放弃,恐怕无法交代。”

    哈哈……

    “公子会错意了,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战场缴获怎么可能会让秦军让出来”边子白笑道:“难道公子就没有想过,让秦公乘着这个机会,一方面和中原诸侯多了联系。另外一方面,不管是鲁公,还是卫公都是大方的人,拿出一点秦国需要的物资,也不是应该的吗”

    “这样也可以”嬴渠梁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狮子大开口,小心脏噗通噗通跳了一阵,紧张道:“两千支戈,可以吗”

    “这个……”边子白不知道怎么说嬴渠梁,这家伙不是带领秦国走上富强的明君吗怎么就米粒一般的眼界怒其不争道:“太少了。算了,你不要说出去,我给你斡旋。”

    边子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消除中原诸侯对秦国的芥蒂。

    和楚国一样,秦国在中原诸侯的眼中都不是什么好人。秦军出现在中原,必然会引起其他诸侯的恐慌。但如果是一个贪财的秦国,比一个什么都不要,一再表示高风亮节的秦军更加容易被诸侯接收。

    这就是人心。

    人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但要是帮助的人什么都不要,普通人会欠下人情,这还是基于双方都是亲朋的关系。但要是一个毫无联系的人帮人之后,什么也不要,免不了要让人怀疑,图啥!

    秦军出关教训韩国,劳民伤财之下,却什么也不要。图名声秦国地名声本来就不好,估计一时半伙也不会改变。

    要是想图染指中原,这就让中原诸侯会警惕起来。人都有排外的心思,更何况自以为优越感十足的中原诸侯,怎么可能允许秦国染指中原

    反而如果秦公贪财,就容易被人接受了。

    边子白将这里面的关键和嬴渠梁说过之后,后者大喜,他从来没有想过,打仗还能挣钱的路数,但同时也不免担忧起来:“先生,这样一来,是否会让诸侯不满”

    “不满肯定有,但不是鲁国和宋国。我认为,秦国想要获得中原诸侯的认可,必须要做出改变,至少在邦交上要如此,正所谓远交近攻,但是秦国想要染指中原事务,会引起诸侯的反感。唯独表现出贪婪的性格,才能消除诸侯对秦国的猜忌。恕我直言,秦国如今的问题不在外,而在内。”
1...11711811912012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