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应龙却淡笑道:“荣幸之至,不过你我恐怕要排在将主后面不少。”

    “将主之能,如同鬼神莫测,岂是我等能非议的道理”仲叔牙表情肃然而庄重,仿佛如同在宗庙之中谈论神灵的五体投地。

    应龙有点纳闷,自己在吹捧的能力上有点欠缺,要不要向仲叔牙等人学习先进的经验

    其实,一开始边子白在上军的影响力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

    对于边子白,上军的将领一开始持有怀疑的心思,而且很重,就算是苟变和仲叔牙其实也不看好边子白能够统帅上军和赵国的交战中获得可以全身而退的脸面。也就是说,上军将士对赵军在边子白出任上军将主的初期,毫无认同感。。但是……那时候的公孙鞅如同恶狼一般的眼神盯着他们,猩红的舌头舔着白森森的牙床,就等着有人犯错,好祭起他的军法处的鞭子,如果鞭子不能惩戒,还有屠刀……

    上军的将领都被吓傻了,无奈之下,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装聋作哑。

    第一次让上军的感觉到荣耀的是在帝丘城外的出征。

    一万多将士的演武,威慑住了两个来观礼的国君,鲁国国君姬奋,宋国国君子辟,虽说都不是能够在盟会上随意开口抢夺利益的豪强诸侯的国君,可毕竟鲁公和宋国也是曾经的大国。如今虽然没落了,但比起卫国的没落程度,要好很多。

    而且鲁国和宋国,其军事实力要比卫国强大很多。

    连他们都被震住了,可见,上军的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地步。可实际上,这支军队在边子白手里才只有一个月。

    之后的朝歌练兵,也持续了两个多月,将近三个月。

    直到最近的大野泽伏击战,一战而伏击赵军精锐骑兵6000,全歼其敌。此役过后,上军将彻底被折服,如果要问如今的上军士卒,军中谁最可以被信任,无一例外的回答就是——将主边子白。

    陶丘破城,最先发出预警的肯定是距离陶丘不过十多里的赵军烽火台。

    笔直的狼烟直冲云霄。

    应龙盯着远处的狼烟,心中暗笑:“这时候才发现,




第486章 话不投机
    打心底里,不相信陶丘被卫军攻击,但是身为大司马,赵穆却不敢忽视,毕竟烽火不会骗人,唯独让他生气的是,烟雾不会说话,烽火只不过让他知道陶丘方向可能受到了攻击。但也可能是陶丘东面的曲梁,或者是商任受到攻击,谁知道呢他根本就不知道赵国哪座城邑受到了攻击。

    无奈之下,只能从邯郸派遣了数支斥候,去打探消息。

    而且重点需要防范的竟然是——齐国。

    要是在临淄城的齐王宫内的齐侯知道他竟然成了赵国的怀疑对象,肯定会喊冤不已。

    齐侯肯定觉得很冤,没办法不冤啊!他什么也没做,祸从天降,你说冤不冤最近,齐侯想好和赵国打好关系来着。反正在齐国看来,赵国快凉了。倒不是说齐国不看好赵卫之战。对于这场战争,齐侯是彻底站在赵国一边的队友,他坚定的认为,卫国也要凉了。而且卫国要比赵国凉的更早一些,更快一些,更干脆一些。

    齐侯是不看好赵国君主在掳获大量卫国土地之后,所面临的危险。在他看来,这是纯属找死的行为。赵国竟然连魏国都招惹,还是主动招惹,谁给你的胆子。

    不管是齐国还是赵国,就算是加上楚国,秦国,战国有数的强国,自从魏文侯变法之后,就没有在魏国的身上占到便宜。魏国武卒唯一的一次失败是败在了魏国国君魏击自己的问题上,他无法容忍吴起的存在,迫使吴起只能投靠在了楚国。

    然后楚国在七八年前的州西大战之中,大败魏国。

    但这不能算是魏国的失败,吴起原本就是魏武卒的主帅,魏国武卒就是出自他之手训练出来的。被他打败,也在情理之中。吴起的出现已经让魏**队束手束脚,难以应付。加上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已经在他麾下整整训练了近十年的楚国精锐,魏国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赵国凭借什么底蕴,让魏国忍气吞声不仅如此,赵章的手段是放魏国大军去了中山郡平叛,然后将魏国大军的粮道给掐断。太卑鄙了,卑鄙到齐侯也想做,就是不敢做的事,让赵章不显山不露水的给偷偷做成了。

    这要是等魏国缓过神来,赵国将会遭受魏国最严厉的怒火。

    如果届时,魏侯从河西抽调一部分兵力的话,魏赵之战将是一场灭国之战。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国君都会在暗地里对赵章挑起大拇哥,面色欣慰的喊上一句:“真汉子!干得漂亮!”

    但也仅此而已,他们会在精神上支持赵国不畏强权,然后躲在一边看热闹。下场和魏国厮杀,这是万万不敢的,都被打怕了。

    卫军攻打陶丘,赵国人不相信,连周围看戏吃瓜的小伙伴也不相信。这也就罢了,消息传到了邺城,连自己人公孙鞅也不相信。

    这位自从苟变昨日抵达邺城之后,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有种生命要升华了般地不切实际。【…  &#免费阅读】

    怎么就胜了

    太不合理了。

    第二天夜里,陶丘被攻克的消息也传来。

    公孙鞅就抑郁了,如今的情况,他有点把握不住啊!边子白这是要飞啊!还不带着兄弟们飞,太不讲义气了。可是面对又一场足以轰动列国的胜利,他说什么也不敢忽视。对累瘫在地上的信使道:“来的时候,是否亲眼看到陶丘破城”

    “回禀司马,我军已经攻入城门,陶丘守将镰仓被刀君在城头砍杀,大军纵火之后应该离开了陶丘。在此之前,我受师帅之命来邺城传信。还有师帅已经决定往西行军,将邯郸守军牵制住,为盟主友军进驻荡阴拖延时间……”

    听到这里,公孙鞅不由得脸红了。

    边子白在之前就有过书信,要求魏国提供五千援军抵达荡阴。可是,这个要求被大司徒子南靳扣住了。之所以扣住是因为子南靳担心消息有假,万一边子白只是单纯的想要军队,增加自己的实力呢欺骗自己人,可以理解,毕竟上军兵力不足。可欺骗盟主,万一引起盟主不满就不好了。到时候不仅仅子南靳难辞其咎,就连国君都可能受到盟主的责难。

    而当苟变带着俘虏感到邺城的时候,子南靳太兴奋了,安排了酒宴,然后喝醉了。

    现在还没有醒来,这导致援军一直迟迟没有出动。这时候,苟变可真的急了,跳起来对公孙鞅道:“公孙兄,再不安排援军,我军主力危险了。荡阴是连接陶丘和大河渡口的唯一要地,如今虽然荒废了,但是城墙大部还在,稍加修葺,就能屯兵。如果有魏军驻守,我军后顾无忧矣。然大司徒迟迟未见行动,这会让我军置于险境,一旦将主不知,后路被赵军截断,上万将士皆要葬身鱼腹!”

    “可是大司徒大人他”

    公孙鞅确实很无奈,在邺城,谁认识他一个卫国的军法司马什么事情都需要让子南靳出面,才有可能办成功。

    如果出面的是他本人,恐怕连那些人的大门就进不去。

    “又在背后说我坏话!”子南靳在奴仆的搀扶下,进入了屋子,然后公孙鞅急忙将刚刚接到的密报递送给了子南靳。说实话,子南靳并不生气,反而挺高兴。面对上军的这些将领,他看到了卫国的希望。有种像是年纪大的人和年轻人在一起,有种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感觉年轻了一样。但是有一样,他需要警惕。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是太过目中无人,就是大忌。向盟主讨要援军,这事在往常早该如此,但是这一次,子南靳觉得没有必要,非但没有必要,而且还应该准备商谈退兵的事宜才是如今的头等要务。有一点他没有说,卫公快不行了,他离开帝丘的时候,姬颓已经卧床多日。这一次,不是作假,而是姬颓真的给人一种优等枯竭的感觉。

    卫国要做好准



第487章 公子府外闹事
    虽说挣扎是徒劳的,但是公孙鞅嘴巴可没有被堵住,试图用讲道理对苟变进行说服教育。

    对此,他非常有信心,因为他自喻为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好在这个念头他只不过存在心里,并没有说出来过。要不然上军一万多将士肯定不答应。在上军的将官们看来,公孙鞅是一条面带凶狠,盯着他们不放的走狗。

    说是军法司马。

    简直比特务头子都要可恨。

    当然,看在将主维护公孙鞅的面子上,大家就算是有怨气,也只能忍了。

    “苟变,轻一点,我的手,哎呦呦,我的苟副将,你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时辰了,就算是大人物们筹办宴席,这时辰也早就散场了。我们这时辰去,会惊扰了主人休憩,要是让公子着脑了,岂不是误了将主的大事在收了,某在邺城认识的达官贵人也不多,和城守打过几次交道。可在邺城,城守虽然在魏国有上大夫的官职,但是面对军国大事,他一个地方守臣,怎么可能说得上话”公孙鞅感觉到苟变拉他的力气似乎小了一点,顿时来劲了:“你看,在邺城,最有身份的人还是公子缓。他是魏国的公子,魏侯刻意磨练两个公子,这才有了公子缓带兵的机会。要是能够说动他,自然事半功倍。而且,邺城的魏队大部分都是他的嫡系,只要他点头,出兵不过是一道命令而已。”

    “那是自然。”苟变这种认死理的人,就算是回应了公孙鞅,也不会多说一句话!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公孙鞅继续道:“苟兄,你再看看这天,头顶是否有月亮如今都已经休憩了,要是惊扰了贵人,我们不被轰出去就已经不错了,更不要说借兵了。岂不是耽误了将主的军务明日,明日鞅一定陪着苟兄拜访公子缓,一定给老兄安排的妥妥当当,好让苟兄能立刻给将主去复命。”

    “你能进入公子缓府邸吗”

    苟变突然放开了公孙鞅,后者还以为自己讲道理成功,顿时胸堂一挺,傲然道:“某乃公子座上宾是也,别说是白天,就是三更登门,公子如此爱贤之人,必然倒履相迎。”

    苟变狐疑的盯着公孙鞅看了一阵,随即咧嘴道:“既然如此,你去叫门吧!”

    “叫门,什么叫门”

    苟变

    变努嘴对一座高门大院,道:“到地方了!”原来,在公孙鞅挣扎的时候,他就被苟变拉到了公子缓的府邸前。

    公孙鞅扭头定睛一看,顿时吓得一个趔趄,他承认自己刚才瞎哔哔了,说的话不经过脑子。但是他一个贵族怎么可以言而无信

    就算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他跪着也该撒完。可是,面对公子缓,公孙鞅很想说,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底气啊!要是换一个人,比如说边子白,南卓,他们倒是能够轻易进入公子缓的府邸,哪怕是在大半夜里。因为公子缓有过命令,边子白到访,任何人都不能阻拦,而且要开中门迎接。但是公孙鞅就悲剧了,他和公子缓没有交情。更不要说任何时候登门就会有给他开门的待遇了。

    得亏是在大半夜里,苟变看不到公孙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尴尬表情,公孙鞅有心拒绝,可是想到苟变这个家伙的性格,心头顿时有点懈气。

    也正是因为在夜里,公孙鞅才没有发现自己被苟变拉到了公子缓的府邸门前,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说出那等大言不惭的话来。要知道,他有数的两次见到公子缓,都是靠着子南靳的关系,才作为陪客出现在了宴会之中,说白了,就是小跟班,根本就没有被公子缓注意和重视的机会。

    尤其是,这家伙有时候表现出很傲娇的姿态,要是被承认了才华的名士,也就罢了。但是才能没有被认可,还傲娇,除非有吴起那样的武力值,要不然挨打的机会大大增加。

    “去吧,某相信你说的都是真话。”

    苟变其实根本就不信公孙鞅的信口雌黄,可问题是,他也找不到好办法见到公子缓。想着公孙鞅就算不入流,但至少也是卫国的大夫,加上他一个,筹码顿时多了一倍。虽然无法和子南靳的中卿身份相提并论,但是在信心上,增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啪啪啪!

    公孙鞅苦着脸,手掌拍打在厚实的大门上,打得生疼。但是动静却不大。

    这让性格有点冲动的苟变有点难受,主动上前帮忙,咚咚咚,大门被捶地震天响。

    果然,苟变出马,门内马上有人应声了。不过开口的声音似乎不像是门房该有的回答,而是中气十足的呵斥:“大胆,公子府邸,安敢造次!”

    还没开门,门内就传来

    来一个不满的声音。大门边上的一扇仅能探出一个脑袋的小门打开,随后就是火光之后照耀在两人的脸上,问道:“何人喧哗!”

    公孙鞅没想到还真引来人了,他根本就没有这等奢望,甚至也不希望有人来搭理他们两个半夜在大街上游荡的卫人。毕竟,要是遇到了宵禁巡查的官兵,他们也要被押解城府司马处押解一晚上,就算是靠着卫国大夫的身份,恐怕也要等到天亮之后才能被释放。

    魏国作为第一个变法的国家,且不说军力,朝政。就是法律的严密层度,也不是其他诸侯能够相提并论的。唯一可以通融的是,邺城不过是魏国的城邦,而不是魏国的国都。要是国都的话,恐怕更加严苛。

    公孙鞅凑近小门,好让对方能够看清一些,万一对方能认出自己呢到现在,他还在奢望:“不敢,不敢。我和同僚苟变,皆为卫国上军大夫,深夜登门是有军情要务和公子商议,还请通融一二。”说完,公孙鞅从兜里掏出一颗金豆子,有些肉痛的递了过去。

    要是边子白在边上,肯定会惊奇不已,公孙鞅这家伙竟然学会送礼了!

    公孙鞅也是无奈啊!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道理以前他不知道,但是吃过两次亏,他还能没有点逼数吗

    可是一张笑脸凑上去,却被对方无情落下的巴掌给扇了一巴掌,打落他手中的小金豆不说,还呲牙回了一个字:“滚!”

    随后,砰的一声小门关闭了。

    苟变指着公孙鞅,真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位,这就是你说的和公子缓很熟,就算是半夜到访也会开门迎接的待遇

    得亏小门开的不是地方,也太小,要不然放狗都有可能啊!

    公孙鞅倒是满不在乎,从地上将金豆子捡起来,放入衣袂之中的小袋子里。然后转身对苟变道:“主人睡下了,不方便。”

    就这份不要脸的劲,苟变立马对公孙鞅高看了一眼,都快赶上将主了。可是就公孙鞅的脸面,至少在魏国真不怎么样。甚至连看门的军士都能对他破口大骂。不得不说,公孙鞅的心态很好,他还能腆着脸说:主人睡下了,不方便。

    可这个结果,苟变肯定不能满意。想要冲上去继续拍门,公孙鞅见状吓了一跳,急忙保住苟变的大腿,没办

    办法,抱住腰的话,就苟变的力气,根本就不在乎,他还能行动自如的踢门闹事。刚才看守大门的军士说了一声:滚。估计也是看在公孙鞅是友邦大夫的面子上。再说了,他们俩出现的时机不对,排场也不对。

    哪里有大夫出行,连个家臣都不带的道理

    如果继续在公子缓门口闹事,恐怕等待他们的就不是一句——‘滚’了。而是打开府门之后,大队的士卒从门中跑出来,将他们看押起来了。甚至暴打一顿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邦交之臣,有邦交之臣的规矩。显然苟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培养,而公孙鞅却缺乏大贵族的礼仪教育,两个都是眼前一抹黑,但心忧不已的小人物。在中原第一大诸侯魏国公子的门前吃了一次闭门羹,这事不丢人。当然也不值得自吹自擂。需要的是他们适可而止的停止无休止的骚扰。

1...173174175176177...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