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可问题是,诸侯也不是傻子,单打独斗打不过,大不了就结盟,拉关系,然后赵国就发现自己想找人单挑,可是对手一个个都是下三滥,根本就不和他怎么玩。

    这也是为什么赵国多次差点被灭国,诸侯是在最后时间才决定出兵帮赵国活下来。出手帮忙并不是因为赵国人缘好,而是因为齐国等诸侯都知道一个事实,要是魏国吞并了赵国,他们也要一起跟着完蛋。

    可眼下的赵国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些,只是一味的抱怨,认为被魏国压着一头,以至于赵国根本就没有机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有后台有大哥的根本就不能惹,没有后台,没什么盟友的齐国,实力差不多,也不怕赵国。最后是狗咬刺猬,阵势摆的出奇的大,却发现没从下口,又是蹦又是跳,什么用都没有。

    即便在如此险恶的局势下,赵国还是把燕国揍了,齐国揍了,还连带着像是异族一样,每年都争取南下卫国来发财。就像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傻小子,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魏国按在地上一通暴揍。

    当然,赵国也想赢,赵侯赵章在邯郸的宫廷之中,做梦都想把魏国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可是赵国和魏国的较量,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人口财力上都尽显劣势。偷袭赢不了,堂而皇之的打一场,国都瞬间被围,根本就打不过。所以躲在邯郸的赵侯赵章想到去阴魏国,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边子白的办法是老成持重之法,可惜对于眼下的魏国来说,并不是适用。或者说,并不符合魏国君臣的心意。

    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保守派之说,在军力巅峰的魏国,甚至连王钟这样的佞臣,都不会在对外作战中选择妥协。硬碰硬的较量就能赢得战争,为什么还要去想阴谋诡计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再说了,正面交战,赢得堂堂正正,好过背地里的阴谋诡计,来的小家子气。魏国是霸主,霸主就应该显露出该有的霸气,这是一个大国该有的底蕴。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魏国无力发动一场声势浩大,并且摧枯拉朽的灭国之战。灭中山国,当时统帅是魏击,当然他是太子,挂名在军中也无可厚非。实际上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是乐毅和吴起,这两位当时最好的将领也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才攻破了中山国的国都。

    如果魏国想要灭赵,需要多久五年,还是十年

    尤其是赵国的实力可是中山国的数倍,魏国仅仅想要发动一场灭国战所需要的兵力都凑不齐,更何况齐国、秦国、韩国、楚国会看着魏国将赵国灭亡吗到时候一场混战下来,魏国将面对华夏最强大的几个诸侯国,一旦失败,霸主之位不保也就算了,国力都有可能消耗一空,最终的结局就是沦落成为一个二流诸侯,这是魏击根本就不敢看到的局面。

    因为他也知道,魏国有敌人,但没有一个敌人配作为魏国的对手。

    齐国、赵国、楚国、秦国都没有这份实力。但是只要两个敌人联合起来,魏国就只能干瞪眼,何况是所有敌人都联合起来呢

    王钟气冲冲地摆出一副将军求战的架势,恳求魏击道:“君上,赵人野心已显,陷害我数万将士于外,此风不可长,还请君上从河西、少梁抽调精锐之士,进攻赵国,兵围邯郸。”

    边子白嘴角抽抽了两下,他很怀疑,王钟这家伙是公子缓的仇人,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害死在中山作战的五万魏军。

    公子缓急忙开口道:“君父,此举不成,我大魏数万士卒还在险境,恐赵人狗急跳墙。”

    要是公孙痤那个阴险的家伙说这话也就算了,可王钟确实让他很失望,公子缓还有一个舅舅在中山平叛呢万一赵国狗急跳墙了,反正打不过魏国,干脆把中山的魏国大军给浇灭了,说不定还能发点小财。总好过让魏国按在地上一顿暴揍吧

    魏击也不敢鱼死网破,因为代价太大。

    另外他似乎还抱有一丝期待,中山是他父亲这辈子最大的功绩。河西之战是很辉煌,但是这是华夏诸侯内部的较量,属于窝里斗。但中山不一样,中山是异族,剿灭异族的功绩是被中原各个诸侯都称赞的义举。就像是齐桓公的功劳数不尽,可最大的攻击还是统帅诸侯联军击败了异族。这是不是功勋,而不是小小的一场战役。

    魏击眼神在大帐内扫过,顿时叹息不已。

     




第286章 平赵三策(中)
    “狂妄之极!”

    “无知小儿,岂不知天下英雄”

    王钟非但没有被边子白的气势震慑住,反而气地笑了起来。魏国不是对赵国没有想法,而是完全没有办法。当然,文侯时期魏国和赵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文侯一直努力想要维持‘三晋一体’的局面。虽然也有对赵国不满的时候,但总是尽力不让这种结盟彻底的瓦解。

    原因很简单,‘三晋一体’的魏国才拥有霸主的真正实力。至少‘三晋一体’时期,魏国不仅仅能够欺负日渐衰弱的秦国,还能同时欺负齐国,爽爆了。作为三晋之首的魏国,只有在统合了赵国和韩国的力量之后,才拥有对任何对手无视的实力。仅仅凭借魏国一家,恐怕连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都不见得能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自从魏击继承魏侯爵位之后,就发生了变化。

    韩国就不说了,没有什么存在感。尤其是自从三家分晋之后,韩国一直和郑国打的死去活来。而且韩**队经常打不过郑军,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连内乱不止的郑国都打不过,却拥有和魏国和赵国一样的身份,就连魏击都觉得韩屯蒙这个土鳖,越活越回去了,真他娘丢三晋的脸面。

    即便弱成了这副鬼样子,韩屯蒙竟然还派兵攻打过一次齐国,简直让人无法看懂这位韩侯的脑子里到底是长蛆了,还是灌浆了

    可魏击最恨的还是赵国,太不服从管束了,处处和魏国过不去,几次忍耐无果之后,魏击甚至一度有心剿灭了赵国。要不是实力不允许,他还真这么做了。等到两国的关系已经跌入冰点,甚至赵国在楚国的帮助下大败魏国之后,彻底成为了死敌。

    吞赵的心思越来越重,但是魏国君臣上下却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魏国的军队一直都有行军训练,还是诸侯军队之中最为严苛的。但是比起赵国的骑兵,步兵速度再快,能快的过四只脚的畜生

    虽然有万般的念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突然听到边子白说什么‘平赵三策’,魏击也觉得对方是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在他看来,这种不着边际的想法根本就是空谈而已。没有一点实施起来的可能性。顿时,魏击也兴趣寥寥起来。反倒是他的小儿子公子缓却很有兴趣,也可能是装的。毕竟饷食的时候就替边子白说了不少好话,这会儿功夫,总不至于变卦吧公子缓眉飞色舞道:“边大夫大才,还请不吝赐教!”

    儿子的表现尽收眼底,说不是失望,还是欣慰。魏击在心头也是暗笑:还是太年轻了,太容易被心绪所左右了。

    边子白也不在乎听众的不配合,开始说起他的办法,战略的部署其实很简单。赵国拥有的国土差不多是后世山西的中北部,且有太行山和太原谷地,但是邯郸和晋阳的道路,并不通畅,这就给他的计谋找到了突破口。针对赵国南北交通不便,赵国南部产粮,无法北运。但在北方边境赵国有很大的防御压力,主要是来源于草原异族的侵袭。尤其是赵国的国都邯郸在魏、卫、齐的交界处,防御压力本来就很大的弱点,从晋阳周围的粮食需求和使用,开始剖析起战争的部署。

    “赵地狭长,中部又有太行之险,阻碍了大魏东进的交通要道,但这也是赵国的致命弱点。赵国尚武,但并非是虎,而是狼。狼头虽坚硬无比,但是弱点就是腰太脆弱,一旦晋阳受困,赵国不得不从边境调兵。那么对于在中山的魏军来说,机会就来了。”

    “因为赵国根本就不敢冒着丢弃晋阳的威胁和魏国来一场正面的较量,这也是为什么打狼打腰的战术,原因就是攻克晋阳虽然很困难。但是对于魏国来说是有利的局面,而且还是最有理的局面。因为晋阳在赵国的中部,邯郸的赵军北上困难,还有国都抽调军队之后,国都空虚的担忧。”

    王钟还以为边子白有什么雄才大略,原来是对晋阳动手。

    难道魏国就没有想过这个办法

    不但想过,还多次讨论过。但是魏国君臣统一认识之后发现,魏国根本就没办法攻击晋阳,因为晋阳很久之前就是晋国的都城,城市规模也好,防御也罢,都会让攻城部队陷入绝望之中。损失太大,魏国甚至担心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会让魏国的国力达到伤筋动骨的局面,恐怕再也无力压制赵国。

    王钟呵斥道:“边子白,你也太想当然了,你知道晋阳城高几丈,护城河,城外沟壑有多深你根本就不清楚,不知兵事,却出口言兵,岂不知贻害无穷”

    王钟瞬间就给边子白按了一顶帽子,就差指着边子白的鼻子说他是个祸害了。

    魏击也点头认同道:“晋阳城高五丈,城外沟壑三丈有余,又有忻口之险,汾河之便利,依山伴水,易守难攻,虽有数十万大军,却难以逾越,大魏武卒虽有天下强军之名,却也难撼此等坚城,实乃不智之举。”

    他倒是很明白,就算是魏国武卒天下独步,也要在晋阳下吃瘪。

    晋阳曾经还是晋国的都城,营造数百年,城高壑深。就算是三家分晋之后,晋阳成为了赵国的大城,还一度将都城设在晋阳,原本就高墙坚城的晋阳还经过了多年的营造和修缮,规模更是超越以往,达到了历史最巅峰的状态。

    就算赵国后来定都中牟,被魏国胖揍一顿之后,选择邯郸作为都城。但晋阳还是赵国防御最好的城邑,其防御能力甚至超过邯郸。这也是赵国为什么敢在魏国家门口的邺城边上建立都城邯郸的原因,就算是邯郸被攻破了,他们还有晋阳。而建都邯郸地好处也太明显了,都城内必然是重兵囤积,这么多的军队如果放在晋阳,周围都是山,毛用都没有。

    但是放在邯郸就不一样了,赵国将军事重心南移之后,可以从容往东和南下扩张。

    而且赵人尚武,不停的攻城略地可以保持这种尚武的作风。这也是赵国数百年强大的秘诀。最近五十年很悲催的遇上了崛起的魏国,也是赵国自认倒霉。要不然,吞并卫国之后的赵国可能会将目标选择鲁国和齐国,真要是被赵国接连吞并数个大国,到时候恐怕楚国也拦不住赵国一统天下的趋势。

    说来说去,赵国君臣对晋阳的安全非常放心。

    可是边子白说晋阳,并不是让魏国去攻击晋阳啊!这只是一个幌子,一个消弱对手的幌子。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什么晋阳。他静静的听着王钟和魏击的评论,不置可否,却突然问道:“不知魏侯有没有信心攻下梗阳和榆次”

    “怎么可能……”

    王钟很想说:怎么可能攻的下来可忽然反应过来,边子白说的是梗阳和榆次,这是晋阳边上的两个小城邑,规模不大,但是城外是富饶的农田,是晋阳周围最大规模的产粮地。想到这里,王钟的脸色顿时古怪起来,这是两个小城邑,什么产出都没有,似乎只有种地还算凑合。翻着白眼道:“这等小城打下来有何意义”

    魏击表示打下两个城墙还不如他宫殿的围墙高的小城邑并不困难,自信道:“此事易尔。”

    “十万大军可让晋阳之兵不敢出城吗”边子白追问。

    “五万足以让赵军龟缩城内,惶惶不可终日。”魏击有种被边子白小瞧了的羞恼,说完自后,又补充了一句:“三万也可。”

    边子白煞有其事的点头,表示心中有数,然后开始了他的战术:“十万大军以驱狼吞虎之势,扫除晋阳以南的城邑,将城外百姓都赶入晋阳城。此举之下,晋阳城内的人口将比原来多一倍。然后十万大军分出一半来监视晋阳城内的赵军,其他军队和随军徭役将赵国的农田中种植一年之物,足以大军消耗。”

    “我大魏武卒是攻城拔寨的武士,不是去种地的。”王钟气地暴跳如雷,边子白的计谋在王钟看来简直就是丢尽了魏国的脸面。

    魏击也同样有些不满:“大魏武卒不屑种植。”

    好吧,真实的情况是魏国的精锐武卒基本上都不会种地。他们被选拔成为武卒之后,就享受了最大的优待,只要学习战场厮杀的本领和训练强健的体魄,根本就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奔走。所以,武卒士兵种地恐怕真有点强人所难。再说了,魏击也感觉到边子白的不靠谱。

    十万大



第287章 平赵三策(下)
    作为陪客,南卓感觉很没有存在感。

    但他不气馁,反正他已经习惯了静静的看着边子白装逼,嘚瑟……

    可这一次,他觉得边子白似乎嘚瑟的过头了,哄一哄魏侯差不多了,反正大家听着都觉得很高兴。南卓并没有觉得边子白的办法有多好,他是卫国人,既没有夺取卫国国君之位的野心;也没有叱诧风云,辅佐一代君王称霸中原的才华。

    反正,做一个快乐的公子哥,挺好。

    以至于他对卫国之外的很多消息都不感兴趣,毕竟山川地理这些东西,听听也就罢了,也不能挣钱,没多大的用处。所以,南卓根本就无法感受到魏国君臣之间的兴奋。

    再说了,魏国就算是把赵国灭了,关他一个卫国的臣子什么事

    反正魏国继续强大,强大到谁也限制不了的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是好事。就算是忠实小弟的卫国也是如此,毕竟吞并了赵国,就会想着将燕国也打下来,打下了燕国就开始对齐国有想法,最后卫国恐怕也逃不了。

    但这该是多少年之后的事

    五十年

    还是一百年

    南卓根本就没有兴趣去这么琢磨,那时候他还活着就是个问题。再说了,不管是谁统治了濮水一带,可南氏只要不去主动犯错,南氏还是戚邑的封君,这一点他深信不疑。不同于其他诸侯,卫国的战略似乎有种像是猫星人的路数,除非是遇到实在看不过眼的对手,比如说赵国,抢钱,抢粮,抢女人……这还是一个诸侯该有的气度吗简直和强盗有什么区别换一个对手,想要吞并卫国的话,基本上卫国就会爽快的躺下,然后露出肚皮,表情享受地等着抚摸……既然防抗无用,还不如享受当下。说不定因为表现的态度好,可以获得新主子更多的好处。唯一在灭国之战之中黯然神伤的,恐怕就只能是卫国的国君一个人了。

    毕竟一旦被灭国,国君就算是不想死,有时候也必须得死。这是一个贵族该有的气节和节操,不管有没有,反正总会有人要求他有,而且还是必须要有。

    至于卫国的士大夫阶层,谁也不好意思让卫国的士大夫们吃亏,因为下不去手,太配合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国见天来卫国抢东西,却激发了卫国的反抗情绪。就算是一头羊,遇到见天从身上薅羊毛的主,也会用仇视的眼神怼死他。何况,卫国还是一个人口百万的诸侯呢

    找了个由头,边子白和南卓离开了王帐,来到了外面,南卓语气恳求道:“子白,我们是来要援军的,不是来……当然,你掰扯的魏侯很高兴,但是贤弟,我们是不是该向魏国要援军了”

    南卓语气有点揶揄,但至少也表达了他的立场。卫国需要魏国的武力支持,但是边子白黑不提百不提的,尽说一些对戚邑毫无助益的事,让他着急了。当然,南卓也很佩服边子白睁着眼睛瞎掰的本事,就一顿饭的功夫,魏国的君臣都被他设想的一个远大战略撩拨了起来,还见鬼的竟然都信了。

    边子白急忙告罪道:“差点忘了,马上,马上就说这个事。”

    南卓这才松了一口气,随着边子白再一次进入王帐。其实,他也很有兴趣听边子白吹牛逼下去,赵国要是真的如此要灭掉,难道就没人看出来吗

    而王帐内,魏击和王钟等人窃窃私语,讨论的问题当然是对赵战略的得失。

    一下子吞并了赵国三分之二的领土,获得赵**略之中最为重要的代郡谷地。加上云中郡和雁门郡,加上晋阳谷地,实力至少上涨三分。别小看这三分的实力,在对齐国作战的时候,这三分的实力将是绝对实力,足以压垮齐国的主力军队。

    但是对于魏击君臣来说,吃独食恐怕难以成功,齐国和燕国都受到赵国长年的关照,基本上赵国国库里要是没钱了,就去齐国的地盘晃一圈,要是牛羊不足了,就去燕国。平日里这两个诸侯对赵国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可一旦他们发现赵国要被魏国灭了,恐怕再也恨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将直接和魏国在边境上接壤,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比赵国更加强大的邻居。用寝食难安来形容恐怕也不过如此。
1...96979899100...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