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放羊小星星

    其子杨慎就是那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后来因为大礼仪之争被嘉靖皇帝不喜,嘉靖皇帝朱厚熜乃是兄终弟及,按规章其生父不能享祀太庙,朱厚熜一意孤行,杨廷和父子连同诸多大臣坚决反对,最终杨廷和致仕,杨慎流放至云南,在滇南生活长达三十余年,最终客死异乡。

    林瀚下值回来见到李杰一家人也是十分高兴,李杰作为濂江林氏年轻一辈中最为出色的晚辈,林瀚对于他的事情十分上心,族内已经将李杰作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来培养,以李杰的资质在官场那是如鱼得水,以后入阁也不是不可以展望的。

    林振南见到林瀚时还是有点拘束,毕竟林瀚久在中枢身上自有一股威仪,晚宴时林振南吃的束手束脚的,平日里大口吃饭大碗喝酒的做派丝毫不敢表现出来,心里想着明日赶紧将房子定下来,要是在这里呆久了非得饿瘦了不可。晚宴结束后林瀚同李杰一起来到书房。

    “慎之,你此次回乡遇到的事情且说给我听听,我给你参详一二。”

    李杰将最近的一些事情娓娓道来,林瀚听完后沉吟半晌开口道“唉军民匠灶四大户属灶户最苦最难,开中一议朝中争论许久也不曾有定论,如今你一头扎进去想要脱身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你确定要蹚这趟浑水你尚且是官场新丁,怕是力有未逮啊。”

    李杰点了点头面露坚毅“二叔,慎之心意已决,虽千万人吾往矣”

    漕运、盐法是朝廷收入的两大支柱,如今盐法沮坏对于朝廷的财政收入影响巨大,其中利益集团错综复杂,自从见到了灶户的悲惨境遇,李杰心生震动,确确实实想要为灶户改变一下目前的境况。

    随后林瀚将李杰离京的这段时间朝廷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讲述给他,最后林瀚又提到了城南新房的事情。

    “慎之,明日你们要去看的房子是我好友谢铎的产业,他即将前去南京国子监担任祭酒,谢铎年事已高心中已有致仕之意,正好你也要置业,我便让他为你留下这处宅子,银钱的话你不用操心,只要你们明日看中了,届时银钱由族中支付。”

    翌日,林振南、王夫人起了个大早,购房不论古今都是一件大事,对于京中的房子林振南十分好奇。

    “平之,我听说京中房价挺高的,直接让族中花钱是不是不太好啊”

    李杰道“爹,放心好了,之前孩儿献给族中的酿酒秘方,说是价值万金也不为过,你和娘就心安理得的接受族中好意吧。”

    谢铎的宅院位于南城,毗邻长安街,对于李杰日后参加常朝来说十分便利,不用起那么早,房子足有三进比林瀚的宅子还要大,具体价格林瀚没有介绍,不过想来怕是价值不菲,管家带着众人来到目的地,宅子门口已经有一位年约三十许的青年男子在等候,见到一行人上前说道。

    “想必这位便是新科探花郎吧今日一见果然风姿绝世,小人是谢大人家的管事,谢大人如今正在交接无暇他顾,所以派了小人过来。”

    李杰闻言微微颔首,对于眼前之人既不热情也不冷漠,众人进入府中对方一路介绍道。

    “此处宅院共有三进,第一进为会客之用,有正堂一间、偏厅一间、厢房五间、厨房一间,另有马厩一间,后两进为主家居所,共有院子五座、书房二间、库房五间、会客厅两间、茶室一间、厨房三间,其中家具俱全,只需要添置部分日用品便可入住,要不是林大人与我家主人想交甚密恐怕这处宅子早就没了。”

    李杰对于这处宅子十分满意,院子东面还有一处花园,园中湖石假山错落有致,长廊环绕,曲径通幽,想来原先的主人谢铎也是一位高雅之士。

    园中布局同苏州园林十分相似,林振南一路上不时地称赞叫好,对于这处宅子十分满意,王夫人也是频频点头,李杰见状便同管家说道。

    “我们对于这处宅子十分满意,可以交割了。”

    管家闻言同谢铎府上管事前去衙门处理房契交割事宜,李杰一家三口留下继续看房子,打算过两日便搬进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职
    


    一切安顿好以后,李杰休息了一日,次日前往翰林院报道去了。

    翰林院与六部、鸿胪寺等衙门都在东长安街上,临近玉河位于皇城边缘,位于大明门至承天门之间的皇城外城。

    李杰穿上常服,常服就是官员日常工作时穿的衣服,翰林院编修秩正七品常服是青色的官服,胸口绣着鸂鶒朴子,带上乌纱帽和牙牌李杰便想着翰林院走去。

    牙牌是在京官员参加朝参时用的,相当于通行证,牙牌皆以象牙制成,参加朝参的官员必须佩戴牙牌不然不给入内,不得借于他人,牙牌上刻有持牌人的官署职位等信息方便检查。

    翰林是文翰如林的意思,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是天子的顾问机构,除了讲读之外,更重要的职责便是参予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诏翰林官解缙等人直入文渊阁,内阁中的阁便指的便是文渊阁。

    明太祖自胡惟庸谋反案之后废除了宰相制,由于日常事务太过繁杂,不得不通过其他人来分摊事务,作为天子近臣的翰林官自此地位直线上升。

    李杰算是正式踏入大明朝的官场,来到翰林院已有吏员前去通知前导官,负责李杰的恰巧是修撰杨廷和,如今的杨廷和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杨廷和对于李杰这位新科翰林也是十分好奇,同自己一样少年中举,而且中进士的年岁比自己还要小。

    杨廷和看到李杰和善的点了点头,先是带着李杰拜过圣人祠即孔子的牌位,拜完后又去了西边的韩昌黎祠。

    翰林院一共有三进,第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设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西边五间厅堂为读讲厅,专供侍读、侍讲办公的地点,杨廷和带着李杰去的则是东边的编检厅。

    编检厅是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以及从七品检讨的办公地点,主要负责修史,至于想要在皇上面前刷脸,那是讲官才有的专利,正六品的侍读、侍讲称之为讲官,负责为天子经筵日讲。

    李杰正好赶上了好时候,一般来说官员升迁需要经历考满,三年一考,一共考核三次,称职者提升官职,新皇帝登基之初会给前任皇帝修实录先朝的事务记载,正好目前翰林院正在修宪宗实录,通常在实录编撰完成后参与的官员或多或少都会提升官职。

    “你算是最晚一个到的了,钱福、刘存业二人前几日已经报道过了,这便是日后坐堂的地方了,先熟悉一下,待会我带你见掌院。”

    掌院一般由侍读学士兼任,翰林院的正官翰林学士一般都是兼任,有正职工作不怎么来官署,如今的翰林院学士便是已经入阁的刘健兼任,现任掌院正是之前充任会试同考官的李东阳。

    进入检讨厅,厅内其他翰林已经在值了,形制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众人都在一起工作,每位翰林官的桌子上都堆满了书册,实录编撰起来费时费力,因为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因此往往查资料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要长。

    伏案的众人闻声将目光投向了李杰,在座的众人对于李杰均是十分好奇,其中一人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是李杰还是从他的目光中感觉到了一丝敌意,看来翰林院内部也不是一片净土,细想入朝以来也就得罪过刘吉而已,这位首辅的手伸的可真长。

    杨廷和一边为他介绍目前的大致工作内容,一边手指一个榉木桌子“这个位子以后便是你办公用的,笔墨纸砚等物品自会有官署属吏为你置办。

    钱福看到李杰来了面露微笑,两人作为同年相比其他翰林关系还是要亲近几分。

    “慎之,你可算来了,前两天我和可久还在讨论你什么时候能到,可久自莞城东莞返京路途可比你还要远,我们还担心你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呢。”

    李杰心想是出了意外,不过自己来迟了倒不是因为途中遇袭。

    “此次返乡去了一趟新会,所以回返时间稍晚一些,你们可拜会过掌院”

    钱福点了点头,这时属吏来到李杰面前说道“林编修,掌院大人唤你去正堂。”

    李东阳本职工作乃是詹士府左春坊官员,然而目前孝宗还未有子嗣,朱厚照要到弘治四年方才降世,因此李东阳目前主要工作还是在翰林院,至于正官翰林学士刘健几乎不来官署,因此目前院中最大的话事人便是李东阳了。

    李杰早在入职前便与李东阳熟识,林瀚同他是仕途好友,而且又是李杰会试时的房师,有了这两层关系在翰林院的日子想不好都难,刘吉想在李杰工作上搞什么幺蛾子怕是不可能的。

    来到正堂,李东阳正坐在左手边的侍读学士专座上,李杰私底下虽然同李东阳关系很好,但是在公堂上还是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

    “翰林院编修林平之拜见学士”

    李东阳微笑地点了点头,示意李杰坐下说话。

    “慎之,想来你在报到之前亨大已经同你介绍过院内的诸多事宜了,一些常规的条例我就不在多做介绍了,如今你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编修实录,素闻你博闻强记,这份差事正适合你,目前主体部分已经整理完了,剩下的就是纠察矫正。”

    李杰心中暗道,这是给自己送资历啊,届时修实录的功劳簿上少不得自己的一笔,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估计其中少不了林瀚的助力。

    “恩,院中常例二叔同我说过,慎之一定用心做事”

    李东阳问道“听说你打算向徐阁老推荐使用晒盐法之前倒是一直不曾听说过,如果真的能够推广开来,对于盐户来说算是天大的福音。”

    李杰没想到李东阳也知道此事,而且言语间对于晒盐法已经了解过了,想来应该是林瀚同他说的。两人交流一番后李杰便回到了编检厅,正式开始他的翰林生涯。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消息传来(求推荐收藏)
    


    李杰在翰林院的当值生涯过得波澜不惊,辰入酉罢,即早上七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修史的工作枯燥且乏味,对于李杰来说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这天李杰收到徐溥府上管家传信,让李杰下值后前往阁老府上赴宴,李杰回乡这段时间朝中发生了诸多事件,鞑靼人寇边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英国公张懋被弘治皇帝紧急调往大同府。

    徐溥同内阁其他成员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调兵运粮,直到前线消息传来,鞑靼人虽然调集了十万大军,不过双方只是小规模的交战,鞑靼的主力并没有开战的意思,小王子派遣使臣言明如果不尽快开放封贡互市的话,他便率领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劫掠四方。

    前线的消息一传到京师,朝堂上文武百官顿时群情激奋,虽然有不少大臣都赞同封贡互市,但是前提条件是我给你你才能要,我不给你你却不能主动要。

    其中勋戚阵营最为振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了,他们闲的都要发霉了,不少将领纷纷请命与鞑靼在沙场上一决雌雄。

    翰林院内的众官员近日里讨论的最多的也是针对鞑靼用兵一事。

    “你说鞑靼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朝廷怎么还不发兵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话的正是张芮,他算是翰林院里面的主战派,自幼向往征战沙场,可惜的是老天爷没有给他一副好身体,虽然谈不上体弱多病,却也无法提枪上马。

    修撰武卫对于张芮的话并不认同,愤愤道“怎么能轻启战事这次开中的情形你没见到吗那些商贾唯利是图,朝廷已经言明此次开中优先兑支,但是那些商贾还是不为所动,直到将盐引价格一降再降才有人赴边,要我说就应该将这些毒瘤一一清除”

    张芮一脸惆怅的说道“唉,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鞑靼人实在欺人太甚希望英国公大人可以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听到张芮提到英国公,武卫语气崇拜的说道“英国公可是军中第一高手,有他坐镇边关那是固若金汤,听说这次小王子亲自领军,有英国公在他休想讨到便宜。”

    这样的讨论在近期的翰林院比比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的情形和嘉靖年间的俺答汗部凭借武力强行要求互市的情形何其相似,那次直接被鞑靼人杀到了京师,最终被迫答应了与鞑靼人互市,明朝与蒙古诸部的战争直到隆庆年间才得以解决。

    以朝廷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怕蒙古南侵,鞑靼人以游牧为主,虽然个个能骑善射军力强盛,不过经济结构单一而脆弱,无法支撑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只是朝中大臣大多畏惧于鞑靼人的兵锋,生怕土木之变重演,因此对于鞑靼人严加防范,那些不赞成封贡互市的官员就是怕一旦开启互市,缓解了鞑靼人的生存压力,相当于变相的资敌。

    如果有人给朝堂上的官员普及一下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估计那些官员就不会那么畏惧土木之变重演了,鞑靼人目前连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何谈让他们思考更多呢,你不给我那我只能靠抢的了。

    下值后李杰便向着徐溥的府上去了,路上一直思索该如何对答,前天上里盐场刚好传来消息,新式晒盐法试验已经成功了,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陈宾在信中说道,在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实在不敢相信,连夜派遣官吏前去确认,确认无误后方才写信向李杰报喜,盐场的灶户们得知是探花郎改进的晒盐法,对于李杰那是感激涕零,如今李杰在上里盐场的威望比主官钱大使还要高。

    徐府之前李杰已经去过多次熟门熟路,门房见到来人是李杰也不通报直接让人领他进去了,府前尚有前来拜会的官员均是面面相觑,对于阁老如此对待李杰心中暗自羡慕,这时门房走到门前向众人说道。

    “今日阁老不会客了,诸位大人请回吧”

    众官员听完神色诧异,顿时议论纷纷。

    “怎么就不会客了呢,难不成今日有重要人物到访”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小林探花倒是好运道,攀上了阁老的高枝。”

    “只怕扶摇直上之日不远了。”

    李杰对于门外众人的议论声已经免疫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跟着小吏一路穿过数道门房,行至会客厅外,小吏就入内禀报去了。

    片刻后小吏回返将李杰领入厅内,徐溥下值回家后已经换了一身蓝色圆领儒袍,见到李杰进来笑着道“在翰林院的日子可还适应”

    李杰行完礼答道“一切都好,学生挺喜欢署内氛围的。”

    徐溥轻抚胡须笑眯眯地说道“适应就好,这段时间边境不宁,近日一直忙着调粮事宜,商人们实在守支怕了,这次开中应者寥寥,上次你策问中提到的晒盐法这次好好与老夫说道说道。”

    李杰拿起手边的茶轻呡一口理了下思绪“晒盐法同煎盐法相比最大的好处在于省去了煎煮这一段工序,朝廷分配给盐场的荡地被侵占的厉害,可用柴薪越来越少,晒盐法用的乃是天时之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夫之力一日可得二百斤成盐。”

    徐溥听到一日一人可得二百斤时发问道“哦产量这么高”

    “是的,前日刚刚收到上里盐场的传信,学生回乡时改进了晒盐工序,现在的产量只高不低,各地海水的咸度不一也不是问题,只要人为淋卤提高咸度便可,至于私盐一事。”
1...3132333435...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