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放羊小星星
“看好了,下面我就给你演练七十二路辟邪剑法。”
不待说完林振南便在演武台上演示辟邪剑法,起初一招一式如同慢动作,每施展一招便将这招的具体如何发力解说给李杰听,第一遍完成后便开始渐渐加速,只见从林振南手中施展出的剑招不徐不疾,看起来平平无奇。
一个时辰后,林振南缓缓收功。
“平之,可记下剑招”
李杰回道:“孩儿只记下大半剑招,有些剑招记得不太清楚。”
闻言林振南便将李杰尚未记清楚的剑招重新演练,等到李杰熟记之后方才停止教学。
“平之,是不是觉得此剑法平平无奇,当不得绝学之称”林振南演练了完了之后语气之后微微带着喘息声。
“孩儿初学武艺不敢妄自评价。”李杰知道辟邪剑法真正的奥秘,所以对现在林振南施展出来的剑法毫无威力不觉得奇怪。
李杰早就猜测林振南是见过真正的辟邪剑谱的,林远图当年凭借辟邪剑法威震武林,而在其后人手里施展
第三十六章 县试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成化二十二年,两年时间的学习,书院的周秀才对于李杰的学习进度十分满意,打算让他参加今年的县试,他认为以李杰现在的水平拿下生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便让李杰参加县试。
另外,周秀才向李杰建议道,等考取生员取得功名后,前往广东白沙随陈献章继续修习学业,周秀才年轻时曾在白沙先生那里游学过一段时间。陈献章是当时岭南地区唯一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也叫白沙学派。
陈献章的思想打破了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朝心学先河,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关键人物。王阳明与其弟子湛若水相交莫逆、一见如故,在互相探讨中了解到白沙学派的核心理念即‘宗自然、贵自得’,也为后来创造的阳明心学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而此时的湛若水还尚未拜师,王阳明还笼罩在状元父亲的光环之下,目前正打算努力学习兵法报效朝廷,还没有萌生出质疑程朱理学的念头。
天还没亮林家便已是灯火通明,小翠早早就起床开始准备李杰科考所需之物,考蓝里已经备好了应考所需的笔、墨、砚台以及王夫人早上刚刚制好的吃食,小厮早已将马车停在门口。
王夫人来到李杰的房间外,敲了敲房门:“平之,平之,快点起来了,不然要来不及了!”
李杰闻言回道:“知道了,娘。”说着打开了房门,这两年李杰勤修内功,现在已经小有所成,在王夫人刚刚靠近院子时便已经察觉到脚步声,等到王夫人敲门时李杰已经穿戴好衣服了。
李杰走到饭厅,简单吃过早饭,林振南领着李杰上了马车赶往考场。车马缰绳一抖,车轮转起,小厮熟练的驾着马车载着父子二人前往考场。马车上林振南神色紧张,好像自己赴考一样,昨晚就没有睡着,顶着个硕大的黑眼圈,还不时笨拙的安慰着李杰。
“平之,在考场上不要紧张,你现在辟邪剑法已经小有所成,哪怕科举走不通也没有关系的。”
“放心吧,先生说我此次参加科举没有什么问题,以我现在的水平县试应该十拿九稳的。”李杰看着紧张的林振南有点哭笑不得,将周秀才的话转述给他,让林振南稍微安点心。
马车一路颠簸,行驶了一阵之后停了下来,帘子外面传来了小厮的声音。
“老爷、少爷,前面的路被前来送考的车子堵了,只能下车步行了。”
李杰打开车门,只见车辚辚、马萧萧,长街上全是前来送考的马车,将前方大街堵得水泄不通,见状林振南和李杰只能迈步走向考场了,拎着考蓝李杰二人走到考场附近。
放眼望去考场外面熙熙攘攘站满了人,人群中既有年近中年的儒生也有十几岁的少年,像李杰这样稚气未脱的孩童倒是不多,所有人被衙门的衙役引导着排起了长队。
考场外围李杰碰到了这次书院里同样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李杰和他们聚在一起稍微交谈了几句,不一会儿,就临到他们的队伍了。
“希望各位学子注意,禁止夹带!如若被查出夹带,县尊大人绝不轻饶!”不时走动维持秩序的衙役大声喊着,刚刚验查处一个年约十几岁的少年被查出夹带,福州城县试已经很久没有查出过夹带了。
不久后轮到李杰他们入场,搜过身之后,发现没有问题便放他们进入考场。
 
第三十七章 案首
明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具备严谨的结构,从破题、承题、起讲、入题等等,考官阅卷时从开头看,发现不合格的就不会对下看了,对于这份考卷来说就是打入冷宫不录取了,这样也减少了阅卷的时间,不然逐字逐句的看下去怕是看不完的。
明朝通过这种手段逼迫读书人死命的钻研儒家经典,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洗脑的效果,当然八股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要想写好八股文,写的出彩就必须具备绝佳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人看完之后对你的观点不得不信服,一步步引导出中心思想,有点像现在的辩论,你必须引据论典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别人信服你。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李杰用此作为承题,大意即是现代藏富于民的观念,百姓富足了国家自然而然的就富足了,有若将国家与百姓是一体的道理告诉了鲁哀公。
…………
…………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以此收官,彻法的确立本就是为了百姓着想的,国家用度足够的由来也是因为这个,又何必用加重赋税来求得国家富足呢,首尾呼应。
根据朱熹的传注、圣人的学说,文中将百姓足方能君足的道理灌输其中,宣扬了儒家“君民一体”的思想,正好挠到了当代儒生们的痒处,这篇文章肯定会让阅卷的考官击节称赞,只要后面的题目不出错哪怕中规中矩,取中是必然的,搞不好案首也有可能。
二月时分福州虽地处南方,清晨时分也免不得有点凉意,微风乍起,不少身体单薄的考生一阵激灵,微微发抖,李杰内功初成,对于这点寒意没多大感觉。
李杰在做完四书题之后,先将稿纸上写好的文章誊录到试卷上,随后开始写五经默读,李杰的记忆力向来出色,这种题目对他来说十拿九稳,书法有上个世界的绘画功底打底,来到这个世界后又一直苦练,再加上常年习武腕力充足,李杰此时的书法已经颇具风骨,周秀才对于李杰的书法水平赞不绝口,言道等在过些年就可以自成一派了。
五经题做完只剩下最后一道赋诗题了,五言八韵诗,诗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很难写出新意了,在唐宋时已经达到了巅峰,因为八股文的出现明朝对于诗文反而并不是看的太重,李杰根据韵脚中规中矩的写了一篇。
所幸最后一道赋诗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并不大,考官主要还是看第一道四书题,四书经义写的好,后面回答的不差基本上都会取中,科举想要考得好第一题必须做得好,第二题次之,诗文再次之,诗文写的再好第一题做不好也不会取中的。
等到李杰写完时间不过刚到晌午,摸了摸肚子有点饿了,李杰从考蓝中拿出了王夫人精心准备的吃食,有造型精致的糕点,也有塞满了肉食的大饼,还有一些果脯用来小食。李杰就着竹筒里面的水小口的吃着糕点,等到吃完后支起了考房中的火炉,将大饼置于上方加热,不一会儿考房中传来了阵阵香气。
周围的考生闻到了香味不由暗骂,吃就吃还要弄得这么香,索性见时间差不多了也开始准备吃起午饭来了,也没有心思继续答题了。
等到李杰吃完之后,看了眼天色离交卷时间还早,便在考房里倚靠着小小的眯了一觉,对面的考生见到李杰如此做派不由的摇头,暗想此子必定文墨不通,眼见毫无希望便自暴自弃了。
一觉睡醒,李杰先是检查了一遍有无错漏、忌讳之处,发现没有问题之后,便将五经题和赋诗题誊写到考卷上,等到誊写完毕之后,又仔细看了翻阅几遍,之后便静静的等待考试结束。
咚!咚!咚!
三声鼓响传来,衙役们也在甬道内四处游走高喊道。
“考试结束,请所有考生停笔,有序上交答卷!”
李杰交完考卷后,提着考蓝随着人潮离开了考场。县试的第一场为正场,如果考得好的话就不用参加后续考试,可以直接参加四月的府试。
李杰走出考场,正好看到翘首以待的林振南以及一旁的小厮
第三十八章 初啼 (求推荐、收藏)
小厮风风火火的赶到家中之后,李杰荣获案首的消息传遍了府中,林振南听到消息之后大手一挥人人有赏,下人们听闻有赏钱之后纷纷喜笑颜开,王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喃喃道:“我儿平之,有出息。。。我儿平之,有出息。”
林振南见王夫人哭哭啼啼的随后安慰道:“这是好事!大好事!别哭了,不吉利,不吉利!”
听到不吉利三个字之后王夫人立马收声,止住了泪水,向林振南说着等过两天去寺庙还愿,感谢菩萨保佑李杰。
李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微微意外,他知道此次的考试十拿九稳,对于案首他也只是有所臆测,毕竟古代科举考官的主观意识还是很重的,写的再好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头名。何况作为童子试第一场哪怕是拿了案首也没有什么好激动的,后续还有府试、院试,就算考上生员,也仅仅是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而已,后面还有会试、殿试,道路且慢且长。
随着县试发榜,一开始还有人对于林平之这个名不经传的稚子取得案首有所质疑,觉得里面有黑幕,不过随着县尊将李杰关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文章刊登出来之后,所有的质疑声消失不见了。
“我读了十几年书,所写的文章居然不如一个稚子”有儒生看到此文之后顿足捶胸失声嚎叫。
“吾不如其多矣!多矣!”也有人仰天长叹道。
“我福州城人杰地灵,又出一神童也!”随着众人的评价发散之后,福州城中突然流传出这个消息。
…………
除了考生们的议论之外,也有城中名士评价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林平之这三个字随着这次县试,大名哄传福州城,名噪一时!
李杰现在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不时有家长提着自家读书孩子的耳朵说着“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小小年纪便做的如此文章,在看看你小子。”说完便是一顿胖揍,林平之这三个字在万千蒙童的读书生涯中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最近我们的林振南林老爷,走路都带风了,迈着魔鬼的步伐横行,不时对结交的友人夸赞自己的儿子,张口闭口“我家有麒麟儿!”,搞得那些武人们耳朵磨起了茧子,最近这段时间看到林老爷纷纷不约而同的绕道而行,有个好儿子就这么显摆,不就是欺负我们生不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吗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林老爷对于之前李杰提出的五年之约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只觉得老子的儿子真牛逼。
李杰对于家人的祝贺,满城的议论并没有表现的多么激动,对于李杰来说这种众人夸赞的场面只能算是小场面,上个世界全国报道的盛况都经历过了,这种场面只能说洒洒水啦。
等到风波稍微平定之后,李杰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作息,之前备考县试时有一阵子没去书院,现在也恢复过来了,李杰到了书院先去拜会了周秀才。
周秀才看到毫无志得意满的李杰之后,止不住的满意,手捏胡须笑着道。
“好!好!好!胜而不骄,如此心态方能在科举上走的更远。”
“夫子,只是个小小的县试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李杰听到夫子的称赞随后谦虚的回道。
听到李杰的回答之后周秀才眉头一簇,随后说道:“平之,你对取得案首毫无骄躁之情,为师大为宽慰。但是你对于这种荣耀的轻视也不可取,须知骄不可取,傲也不可取。县试取得案首也不可等闲而视之,取得案首意味着你府试基本上必中,童生之功名唾手可得,想想多少考生望洋兴叹。”
听到周秀才语重心长的告诫,李杰心头一暖,虽然周秀才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但是李杰还是拱手作揖。
&nbs
第三十九章 府试
李杰经历过县试的搜检,这次已经驾轻就熟了,不过这次府试的检查比县试的要严格多了,考生们不仅要解衣脱鞋,就连考蓝中携带的物品也逃不过衙役们的仔细查验。
考生们携带的吃食被衙役掰开了仔细查验,有个别衙役手上不是很干净,只见一双手掰开雪白的馒头后,雪白的馒头上留下了一道黑漆漆的指印,临检的考生看到之后欲哭无泪,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衙役们很享受检验带来的乐趣,毕竟平时的读书人都高高在上完全看不起他们,只是这时考生们才能仍他们揉捏。
有一位考生被检查出夹带,被查到的考生们面若死灰,失魂落魄的被衙役带上枷具带走,走到一半时回过神来嚎啕大哭,只恨自己头脑一热居然干出如此事情,府试如果被查出夹带,那么对于作弊考生来说他的科举生涯就已经结束了,当地官府报备完成,后续府试中将永不录用这位考生。
后续考生看到前方有人被查出夹带,又见检查如此之严格,不少抱有侥幸心里的考生偷偷的将自己做的小抄仍在地上,顿时地上三三两两的就能看到一坨坨纸团,有些不注意仍的考生被其他人发现,一见周围的考生看向自己,羞得脸色通红,无地自容。
前面一队校验完毕后,便轮到了李杰他们这队,临到李杰时,衙役看到牌子上记载的案首,随意的检查了一番便放他进入考场。
果然,不论古今优等生始终能够获得优待。
一看自己的号牌,这次考场不出意外的安排在了条件最好的那一片考区,走到自己的考房之后,李杰将笔墨纸砚依次的置于案上,见准备妥当之后开始闭目养神。等到所有人入场之后,知府开始了考前训讲,都是一些套话和之前县试时候差不多。
咚!
随着咚的一声鼓响,考试正式开始,府试相对于县试来说,考题是事先抄录好的,鼓声响起后开始分发试卷。
试卷下发后,李杰大致的扫视了一番,府试有两道四书题,一道经义题以及两道赋诗题,题量相对于县试来说有所增加,对于第一次参考的学子来说会有点不适应,毕竟题量偏大。
看了眼第一道四书题,《不幸而有——宿焉》。
此时考场内不少考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嘶!第一题就是截搭题!”
听到考生们嗡嗡嗡的议论音,衙役们顿时大声呵斥。
“肃静!禁止喧哗!”
听到衙役的呵斥声,言语的考生不禁想到此刻正身处于考场之上,顿时神色一紧便赶忙停止了自言自语。
李杰看着题目回想了一下以往所学,随后便想起此题的出处,其原文出自《孟子》中的——《公孙丑下》。
原文是: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