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官军这边只是感到惊奇,虽然士兵们也有混乱,但很快就被军官们弹压住了。官军的军官都是老油条,对于弹压部下都颇有经验,而对于自己的直属下级来说,积威也还算重,故而能够轻易弹压住。
另外也有董卓的功劳,当时正好他的部下值夜,一看到士兵们有混乱,立刻施以雷霆手段,第一时间砍了无数首先惊叫的士兵,震慑住了众人。
但是叛军那边就不一样了,他们营地里顿时发生了大混乱,充满了大呼小叫,鸡飞狗跳的。
这时候叛军那边的弱点便顿时暴露出来:这些叛军虽然战斗力强,但那并非长期训练的结果,而单纯是个人战力彪悍而已。他们之中有羌人,有鲜卑人,有月氏人,有匈奴,有汉人。这些风俗各异的人群单纯因为叛乱而临时聚合起来,基本没有什么统一的调度可言。这样的军队在常规战斗中还可以凭借个人技艺发挥出不错的表现,而一旦遇到了突发事件,便会很容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再加上那些军官都是临时选拔出来的,大多没有多少弹压混乱的经验。一遇到这种景象,本应出来安抚士兵的军官们反而跟着一起乱喊乱叫,带头制造混乱,使得场面更加难以控制了。
董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一看有机可乘,立刻召集队伍,
(本章未完,请翻页)率领本部骑兵点起火把,对叛军营地发起了夜袭。结果就是轻易地攻破了敌人的营防,冲进敌营大杀特杀,边杀边放火,几乎把整个敌营都给烧了,敌军遂大溃,开始逃亡。
而右扶风鲍鸿亦积极响应,带领本部郡兵配合董卓,对叛军进行夹击。
张温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也不会继续睡下去了。他连夜召集袁滂、周慎和几个参军过来议事,经过简单商议后一致决定:对敌军进行追击,以扩大战果。
追击这事董卓他们已经在做了,而孙坚则进一步建议道:“贼势已溃,兵无战心。我军当趁此机会,直捣金城,一举奠定胜利!”
周慎亦支持孙坚的建议,表示自己愿意立刻出发,前往攻克金城郡。
袁滂和陶谦对此不置可否。袁滂不想担责任,表示遵从张温的决定,而陶谦似乎在思考别的事情。
于是张温最终命令董卓率骑兵继续追击敌军残部,而周慎带着孙坚率领三万步军轻装简从攻向敌人的老巢金城。剩下的部队则在后方接应。
现在大营里就只剩下张温、袁滂这俩主帅,以及陶谦和刚赶到这里的赵二了。
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张温便询问赵二接下来该如何动作,现在的张温十分信任他:
“双飞,依你看,我军现在应当如何”
赵二看了看地图,又想了想,觉得现在的状况应该是大势已定了吧,敌人主力都被打跑了,我这边也没什么可献策的了。不过,这次赢得也太侥幸了,居然有流星坠落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事情发生。通常来说,这种赢得太侥幸的状况,很容易使人大意,万一被
第一百零三章 瞬息万变
难道压根没流星,只是有人放了个烟花之类的这时候好像还没烟花……那就是用抛石机扔了个火球过去
算了,反正也错过了,不去想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二便跟在张温身边为其出谋划策,这张温对赵二则是一天比一天恭敬,几乎对赵二言听必从。至于在槐里那些训练到一半的士兵,赵二只能派人命令他们按照当前的训练内容继续重复下去,一切等他回去再说。
训练士兵这事,虽然说得很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需要搞的细节东西很多。那些练兵工作的执行人员被赵二分成了几个相互独立的组,这些组各司其职,之间的调度、配合工作都需要赵二亲自过问点头,出现了问题也是由赵二来决定处理。
这些都不是赵二远程传递几个命令就能继续下去的。
除非赵二专门写一本操典,把所有细节内容都写进去,然后让别人照着弄。但那又怎么可能这又不是赵二的私军。
而大部队在这期间的进展也很不错,官军先后收复了北地郡、安定郡、汉阳郡和陇西郡。并与凉州刺史部的杨刺史联络上了,双方约定一同进剿。
而陶谦的计策也初步显现了成果,不少羌人部落当即表示拥护朝廷,愿意出兵协助官军一同平叛。
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一个月后,前线传来消息:
周慎攻打榆中失败,因为不听孙坚意见,被敌人断了粮道,溃退而回,士兵十不存一。董卓亦陷入敌军埋伏,却用计得脱,得以全军而还。
还真是让赵二给说中了,这战场形势确实瞬息万变,难以预测。官军先后遭遇了劣势、大胜、大败三个阶段,哪个都出乎了众人意料。
所幸张温这边已经完成了对凉东四郡的占领,不然战况又要回到当初美阳对峙的状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先回来的是周慎他们,刚回来时灰头土脸的,十分狼狈。张温便让他们先下去休息。后回来的是董卓,这厮居然在打了败仗的情况下还趾高气扬的,好像他不是逃回来的,而是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一样。
不得不说,这霸气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霸气。
张温很不情愿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问董卓当时的情况如何,董卓便得意洋洋地叙述了他当时亲历的战况:
原本他和周慎的部队一直是保持联络的,毕竟一只纯粹的骑兵部队是很难单独作战的,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远高于步军。他的部队需要时不时地从周慎的后勤队里获取补给。
原本骑兵部队深入敌境,还是有就地取得补给这一途径的,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敌人是叛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哪还有余粮给他们取。
后来到了金城地界,周慎去围攻榆中,董卓则继续追着敌人主力屁股后头跑。
结果发现这金城郡不愧是敌人的大本营,到处都是敌军,光在野外遭遇到的就有数万。等到董卓发觉不妙时,已经陷入了敌军的包围。
不过董卓当时并不慌,他派人走小路去联络周慎,只要周慎能够与他配合,对敌军来个里应外合,中心开花,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没想到这周慎比他还不堪,居然被敌军给断了粮道,被断粮道也就罢了,还没能隐瞒住消息,让士兵们都知道了。这下军队立刻陷入了混乱,周慎不得不令军队退兵,而敌人一看周慎退兵了,便立即发起了攻击,周慎军大溃,周慎和孙坚只带着身边的少量部队仓皇逃窜回了雍州。
这样一来,董卓的处境就十分不妙了。
但董卓毕竟是董卓,他在西北地区的威望不是吹出来的。他没有惊慌,而是沉着老练地下达命令,稳住军心。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敌人自然对此感到莫名其妙,便派羌骑过来侦察。而董卓也没刻意隐瞒,故意放敌军的侦骑过来查看。那些羌骑发现大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叛军将领便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
第一百零四章 图样拿衣服
董卓依旧那副高人一等的样子,讽刺道:“之前本官不过晚来几天报道,就有人说要处死本官。现在某人打了败仗,反而想免罪也罢,反正不关本官的事,你们随便处理好了!”
嘴上说着随便处理,但那副表情可不像是不在意的样子。
孙坚则神色坚定地下跪行礼道:“请大人依律定夺!”
孙坚与周慎本来是没有仇怨的,而且如果真要依律的话,孙坚自己可能也要担责任。但是现在是战争期间,公事为重。如果主帅此时不能以赏罚确立威信,那么结果只会更糟。
本来就看张温不顺眼的陶谦则说得更直白:“为将者,当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大人赏罚不明,处置不公,实在不配居于统帅之位!”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不给张温留面子了。
“你!”张温大怒,想要训斥陶谦,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训斥之词,说他藐视主帅
而陶谦说得也确实没错,自己不能立威,下面人不服也是理所当然。
张温气呼呼地“哼”了一声,只得作罢。
他最后看向赵二,想知道赵参军的意见。
赵二看了看张温,又看了看其他人,终究决定不趟这趟浑水:
“请大人定夺。”
躬身一礼,意思是我不发表意见,你自己看着办吧!
军事上的事我多少还懂点,你请教我没问题。政治上的事……恕我无能为力啊!
张温无奈,只得向众人表示,自己会如实将事情原委上报朝廷,由朝廷定夺。
由朝廷来决定,这也是张温最好的办法。一方面这等同于甩锅,朝廷怎么判都怪不得自己,自己谁也不得罪。另一方面,如果是朝廷来办的话,周慎背后的家族势力可以从中活动一番,活动得好的话,应该可以保住周慎的性命。
赵二见此情形,也不得不感叹,这张温还真是没什么担当,摊上这么一个主帅,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本章未完,请翻页)散会后,孙坚来到赵二的帐篷里,问赵二道:
“双飞,你对张大人怎么看”
赵二虽然不知孙坚这么问有何用意,但还是如实回答道:“张大人……嗯,我觉得这人不太适合当统帅。没有威信,也缺乏担当。董卓轻慢他,他制不住,也不能严格执行军法。而到了打仗时,也只能仰仗别人,自己却没有什么主见……嗯,差不多就是这样。”
孙坚点了点头,“双飞所见与我相同。那么双飞以为,当前这场叛乱,还有平定的希望否”
哦,原来孙坚是对这场战争的胜利不抱希望了啊!看起来他是把主要的原因都归结在张温身上了吧
但是那又能怎样呢主帅又换不了。
赵二不管别的,只对当前这场战争分析道:“我觉得挺难的。首先官军的素质实在算不上强,在之前刚打完胜仗时尚还可以一用。现在打了败仗,士气一跌,我看连防守都有些勉强了。嗯……至少我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扭转局面。”
孙坚见赵二这么说,便对他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为兄就跟你说说我的想法吧!”
赵二俯首静听,只听孙坚说道:
“最初为兄在来西北之前,曾经查阅过朝廷关于凉州这边的记录。知道这片地区汉羌矛盾一直不断,我大汉朝与羌人的战争,自前汉末期便已经开始了,至今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百
第一百零五章 赴任金城太守……才怪
现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平定叛乱了,而时间长了,朝廷的制裁,可不一定会比皇甫嵩轻到哪去。那皇甫嵩被罢了官,削了爵,张温也很难好到哪去。至于自己……
本来官就不大,降职的话……基本就只能是白身了。
呃……“草民赵二拜见官老爷!”
“为何见官不跪来人,给本官打他一百棍!”
不要啊!
孙坚看赵二被惊出冷汗,便拍了拍赵二肩膀,安慰道:“双飞不必惊慌。那张大人的处罚肯定是免不了的,但咱们这些做下属的,却还不至于如此。”
赵二忙问道:“哦愿闻其详!”
孙坚微微一笑,分析道:“上次平叛,皇甫大人被免职,有个人却升了官,双飞忘了吗”
“董卓”
董卓在跟随皇甫嵩平乱时,官职为中郎将,而此次则升为破虏将军了。虽然俸禄上相差不大,一个秩比二千石,一个秩二千石(每月相差二十斛),但是地位上就相差很多了。
孙坚调侃道:“对,就是那位很欣赏你的董大人!”
董卓想召赵二为婿的事,赵二也跟孙坚说过。只不过赵二说自己敷衍过去了,并没有说自己假意答应了,毕竟这涉及到一个信誉问题,赵二肯定是不会娶董卓女儿的,如果对外公开说自己答应了,事后没有娶,这“公然悔婚”的名声可不好听。而董卓亦没有对外公开这点,不然在战争期间公然结党,这也是条罪名。
他董卓敢打张温的脸,却(暂时)不敢引起朝廷忌讳。
所以孙坚只调侃说是“欣赏”,而赵二也只是笑笑没说啥。
只听孙坚继续说道:
“那董卓身为本地极有权势之人,连朝廷也不得不重视他,每次在西北之地作战,必然征调董卓过来。所以朝廷免谁的职都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却不能不升他的职。为兄本想借张大人之手除掉他,无奈张大人没那个魄力,真是遗憾!那董卓可以不受胜败影响而升职,为兄虽然比不上他,但至少不因此而获罪却是能办到的。”
孙坚顿了顿,本想听对方问一句:“如何办到”或者“请文台教我!”之类的。
没想到赵二这混球居然不接话,就那么看着他,于是孙坚便也不卖关子,继续道:“要想免祸,方法无它,唯钱尔!为兄这次没有立什么功劳,只能平调到其他地方任职。而双飞你又是献策,又是练兵的,功劳多少还是有些的。而且张大人又器重你,只要在这次报告上替你说几句好话。那么让你至少官升一级还是没问题的。”
孙坚这话还是比较保守的说法,即是在不动用后台关系,不花钱贿赂的情况下。而实际上,以孙坚的手腕,又怎么可能只是平调
“不过,”孙坚说道,“一切的前提,是咱们能够提前抽身而走,赶在朝廷怪罪下来之前!”
赵二点点头,孙坚熟悉官场,说得话完全有道理,听他的肯定没错。
于是赵二表示道:“文台兄一言,如醍醐灌顶,令小弟茅塞顿开。旦凭文台兄安排!”
孙坚对于赵二一会儿文雅、一会粗俗也习惯了,便也没嘲笑他。
赵二想了想,忽然问道:“那张大人那边怎么办虽然他作为主帅是很差劲,但毕竟张大人对咱们还可以啊,咱们就这么抛下他……”
孙坚摇摇头,道:“这种事,张大人也能够理解的。我们在这里,于他无益
第一百零六章 鲍鸿的考验
本来孙坚还想说,双飞你要是去投靠,那边章必然拱手让出位置。不过那样玩笑就太过了,万一隔墙有耳,让外人听了去,那麻烦可大了。所以玩笑点到即止。
俩人又闲聊了会儿别的事情,孙坚便回去了,约好明天去找张温谈谈。
第二天例行军议结束后,孙坚、赵二两人便私下找到了张温,跟张温说起了这事。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孙坚过多分析,张温也能明白其中利害。
这张温别看在打仗方面没什么能力,但官场上的事,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不然也不会当上司空。他在原地走了几步,谨慎思考了一番后,便对孙坚说道:
“也好,文台你提前抽身是对的。说起来这事还是老夫连累你了,本想拉你过来立功,没想到却遇上这事。”张温才不会说什么‘你怎么能抛下我不管’、‘忘恩负义’、‘王八蛋,不是人!’之类的幼稚话,而是主动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给对方台阶下,让对方心存感激,以便日后能拉自己一把。在这种时候,埋怨对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让对方不舒服,把事情彻底搞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