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阿普杜拉将军,我国的钱塘制氧机厂在空气分离设备领域,绝对是国际领先水平的——希望您明白,我们不仅仅是性价比有优势,也并不是想卖便宜货给你们。而是我们的质量和全生命周期能耗竞争力,都比法国货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的制氦机甚至取得了美国能源部的订单,前两套设备都已经供货并且被美国人验收通过了。这都是有据可查的,您看,这是跟美国人的合同,这是验收后的回执

    包处长口干舌燥地跟一位伊拉克上校吹牛,从他的措辞里,可以看出已经有些不太恰当——对方明明是上校,他却要尊称将军。搞得当翻译的伊丝米娜雅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模糊处理。

    前侯赛因时期的伊拉克,军衔上还是比较克制的。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军人搞事情上去的中东国家,都喜欢在军衔上摆谦虚姿态。

    比如隔壁的卡扎菲,混到国家元首了还是个上校,一辈子上校到底,以示尊重军队授衔传统的严肃性,绝不在取得政权后,用自己的权力谋取晋升。

    这个阿普杜拉上校,大致相当于国内总装备部下属的科技订购部的常务负责人。

    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能源部的单子在前面扯虎皮拉大旗,让伊方多了几分看西洋镜的念头,包处长连这个上校都见不着。

    然而,对方只是对包处长的介绍表面赞许,实际上依然慢性子无动于衷:是挺不错的,先去吃饭吧,吃过饭再聊。超大型制氧机这种设备,我们军方目前的应用场景还不成熟,上面也没有任务,暂时不用急。

    上校包处长有些急。




第95章 无法复制的胜利
    我们不差钱,要买就买最好的——刚才听介绍,你们只是制氦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制氧机上,没看出比法液空好,这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技术领域,至少法液空的制冷技术就是比你们强。

    那个六万方级大制氧,还是贵国71年搞战略核导弹的时候配套开发的吧?那都是八年前的技术了。别说我们现在没需求,就算有需求,也要买全世界最好的,不可能买过时货。

    说完,阿普杜拉上校不再给任何质疑的机会,直接示意负责招待的人好好安排。

    这情况跟预想的不太对啊。包处长暗暗感慨。

    出国之前,他们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觉得己方的东西本来就有竞争优势,再加上5月份广交会时美国能源部的订单,给国内厂子的技术实力大大背书了一下,应该很容易谈。

    但是,伊拉克人这两天表现出来的土豪,完全出乎了包处长的意料。

    国内强调的性价比,伊拉克人看都不看,只强调最好最新。

    而仅靠一两次成功订单带来的业绩,即使客户是美国能源部,也依然不足以让国内企业的商业信誉和产品质量口碑直接碾压法液空。因此这张牌在无法配合价格战一起使用的情况下,就威力大减了。

    最致命的是,伊方对于什么时候配齐这些装备,**和动机不是很强烈,不急。

    顾骜倒是比包处长识时务得多。

    他早就知道伊拉克不差钱,也不赞成包处长这么稳扎稳打的胆小谈判策略,所以趁机怂恿:

    要不下午谈判的时候,就把话挑明了吧?直接暗示伊拉克人,如果买法液空的货,一旦伊拉克方面发展核武器的倾向显露出来,法国人肯定会断供。

    把这个点加入到谈判计划中,也是出国前就商量好的。

    但如果把这话挑明了,那就等于告诉伊拉克人我们觉得你们在发展核武器,一切就没有腾挪的余地了。

    所以包处长在最初的谈判中,一直就事论事,压着这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言论,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动用。

    也只有这样了。不过光这一点也不太够,你还有别的什么后续条件么。包处长为难地说。

    另外么,就是承诺明年年底之前供货,然后上九万方级别的大制样,比目前的能效规模都再提升一级——目前二炮用的,都是71年立项73年供货的,我们自己是觉得还不错的,但伊拉克人既然要追求‘最新’,就给他们看看诚意好了。

    过了六年,产品技术再升一级,以厂子目前的情况,估计也能做到,有钱就行。这样伊拉克人的面子也有了。法液空那边,目前也能造出九万方级别的了,我们确实比他们落后几年。

    包处长暗暗点头:如果技术上可以再改进一点,哪怕实质性进步不大,至少不让伊拉克人丢面子,这事儿就这么安排吧。唉,真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钱了。

    20多年前,中国和伊拉克建交的时候,包处长依稀记得那只是个第三世界的穷兄弟罢了。

    谁知对方跟你做了15年穷兄弟后,从第16年到第21年,突然就爆炸式有钱了,找谁说理去?

    午餐在友好祥和的氛围中结束。

    下午阿普杜拉上校另有别的事情,继续安排些小喽啰跟中方谈技术细节。

    包处长也只好转变策略,让顾骜先跟对方的技术官员侃侃装备技术升级。

    进展还算不错,至少弥合了一部分伊拉克人嫌弃档次太低的心理,算是挖掉了谈判中的一个障碍点。

    眼看快下班了,包处长好说歹说地斡旋,又争取到几分钟再向阿卜杜拉上校当面汇报进展的机会:

    上校,您觉得法国货更可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历史更悠久商誉更好。而贵国对我们的产品,则长期以来缺乏了解。但请您注意,六万方级别以上的大制氧设备,目前是国际上主流的弹道导弹地下基地标配。

    如果贵国以后在军事装备领域有新的部署,触动了西方世界的敏感神经,这些可能被挪用为战略配套的装备,可能都会面临禁运和售后中断,如果还想追加订单也追加不了

    包处长这番话还是很中肯的,已经算是揭盖子了。

    更何况,1979年的伊拉克,和美国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张的——要到一年多之后,两伊战争开打,美国才开始倾向于略微支持伊拉克。

    因为伊朗的霍梅尼在美国人看来更坏,他推翻了跟美国高度亲密的巴列维王朝。所以哪怕侯赛因将军也不被美国人喜欢,也只能捏着鼻子暂时给他们递刀子好让他们狗咬狗双输。

    (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对伊朗很好,甚至把1974年刚刚服役的f14熊猫战斗机都卖给他们了。)

    然而,这位阿普杜拉上校,似乎是挺知道国家的顶级机密,对侯赛因将军当上总统后,会跟伊朗开战搞好与西方的关系很有信心,所以并没有全盘被包处长唬住。

    只听他严肃地打着官腔:包先生!有些话可不能乱说。我们伊拉克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从来没有发展核武器和洲际导弹的计划!

    至于你觉得法液空会对我们禁运,不会是商业污蔑吧——我国的民用浓缩铀技术就是法国人提供的,你觉得他们呵呵。

    这番话倒是不假,伊拉克虽然一直没敢承认自己搞核弹,但对于拥有民用的实验性反应堆,还是承认的——

    那是3年前,也就是1976年,侯赛因将军向时任的少壮派法国总理希拉克买的,花了伊方3亿美元。(希拉克当过4年总理,后来又下去了,90年代又当了总统)

    这样一番唇枪舌剑后,顾骜也觉得自己的准备工作确实有点想当然。

    他只是依靠后世21世纪初国内制氧机厂利用西方制裁然后高价把大型制氧机卖给伊朗北棒这个事件,就逆向推导出如今也能在伊拉克努力一把。

    但对于后世那些事件,顾骜并不是亲历者,也就不知道当时的具体谈判技巧——他如今采用的一切谈判技巧,还是结合自己在外交学院的两年饱读,以及此前的几次实践经验。

    而如今伊拉克面临的禁运尺度,显然比后世的伊朗和北棒要宽松一些。这里面就有不少谈判技法无法直接复制硬套了。

    见包处长无法应付,顾骜也使出浑身解数劝说:阿普杜拉上校,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您应该知道,希拉克已经不是法国总理了——他从76年底就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如今反而成了巴黎市长!这说明法国现政府对他当初的激进少壮策略有所不满。

    所以禁运还是非常可能的!再说如果贵国问同一个国家买反应堆洲际导弹乃至导弹井的配套装备,这不是太显眼了嘛?会授人以柄的。不如分开采购,更容易巧立名目蒙混过关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会慢慢考察的。阿卜杜拉上校继续太极着。

    这帮伊拉克人怎么就这么墨迹!办事效率好低啊。好处利弊都分析尽了,进度推动咋就恁慢。

    一周的谈判结束后,包处长被彻底磨得没脾气了。

    他的口才和待人接物水平,并没有任何问题。在最初的不适后,也已经进入状态,彻底发挥出来了。

    顾骜的技术吹嘘能力,以及灵光一闪的小点子,也都把功夫用到了九成九,但偏偏差最后临门一脚。

    关键是这里面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导向差异,包处长觉得没法理解。

    顾骜分析道:我理解,伊拉克算是军事独裁国家,虽然侯赛因将军还没当上总统,但他就是无冕之王。这里的将军们做事唯一考量,就是如何讨好长官意志——

    反正现在又不是战争年代,他们不急。如果一件事既不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主动做好之后也难以讨好长官意志和邀功,效率自然低下了。

    包处长不甘心地说:那就是要好处了?我也好几次明示暗示过事成之后可以给

    还不够!顾骜诚恳地打断,这里的军官生活都非常优渥。我们国内纪律允许返的好处,根本打动不了。

    比如原先6万方级大制氧,全部成本90万美元,拟定卖120万一套,25利润。如果要提9万方级别,售价200万——你能按300万报然后返100万回扣么?

    包处长被这种胃口彻底吓了一跳。

    他觉得外国管理人员收好处,一辆车就顶天了,哪里见过100万美元的回扣!

    虽然这笔钱是上上下下全部加起来的打点,并不是给阿普杜拉上校一个人的。

    包处长:这不可能的,太夸张了。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唉,我就是说你高估对方的胃口了。

    顾骜内心哂笑:你是没见过后世招标层层加码的中间商

    就算我高估好了,再打个对折,账能做的过来么?能让这么优渥的军官铤而走险的,肯定不能是小利益。

    包处长叹息着抽了根烟,眉毛都拧成了川字:

    两手准备吧,我再密电专门向国内申请些尺度——这种脏活儿很难办的,明明是伊拉克人要回扣,到时候上面还查我查得很严,天地良心呐。

    不过你那边,也尽量想办法看看,有没有‘讨好长官意志’的办法。咱能不加好处把生意做下来,就不加好处吧。



第96章 长官意志
    包处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时外事官员真的很廉洁,最多只敢吃喝收点纪念品,但绝对不敢伸手现金。

    所以和资本注意国家打交道,这方面就要很谨慎。因为你一旦为对方的政府采购官员申请到大笔现金回扣,国内也容易有色眼镜看你——这人经手了这么多账面上看不见的钱,他本人会有吗?

    包处长是想在官场上再多多进步的,是真的希望晋升后做更多贡献。自然不想留下被人嚼舌头的隐患。

    而顾骜也不想留下瓜田李下的嫌疑。

    他希望将来时代背景允许后,功成身退做个堂堂正正的大亨。

    而且他知道,自己此行说不定会结交到一些朋友。如果花了钱,将来他也确实成了伊拉克人民的老朋友,会不会有花公家的钱买私人友谊的嫌疑?

    这种无形资产是彻底说不清的。

    不过包处长还挺仗义,在聊到回扣战术时,最后补了一句:小顾,你还前途远大,如果真要动到钱,我来经手——我反正是躲不过的,你就别脏手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无功而返,宁可不卖设备了。

    顾骜听了,微微有些感动。

    他一咬牙,吐露了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那就尽量别动钱吧,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直接讨好高层,建立起友谊。但是你需要给我权限,以及制造与高层见面的机会。

    他说的,就是出国前让伊丝米娜雅翻译的那几篇神秘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了。

    别觉得文科的论文不值钱,有时候一个历史研究的真相,可以让世界各国的外交局面发生剧烈波动。

    而顾骜要用的这个杀手锏,正是后世2008年一位名叫施罗默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教授公布的研究成果,名叫虚构的犹大民族,揭露了犹大人这个种族事实上根本并不存在——或者说犹大不是一个血统概念,而仅仅是一个宗教概念,是被人伪装成民族的。

    这个成果足以从根子上杀断以色列人抢夺巴勒斯坦土地的自古以来法理正当性,所以被任何一个中东国家的领导掌握,威力绝对大于物理层面的核弹。也足以让顾骜换取成为侯赛因将军的座上宾。

    成果的具体论证很复杂,暂且不赘述。

    而顾骜前世之所以知道这个成果,也并不奇怪,一来那一世他是08年金融危机后大学毕业的,自然恨死了金融狗族,所以犹大人的负面成果他都比较关注。二来么,这些劲爆的成果,稍微知识广博的人都会知道。

    码农永远是一类终生学习者,后世的顾骜也在罗胖子的得到app上订阅过付费学习课程,那上面有个每年300多块的《每天听本书栏目,是他前世每天坐地铁上下班路上都会听的,就听到了《虚构的犹大民族的详解。

    罗胖子的得到有2000万付费订阅用户,所以你只要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只要你的好学程度在十几亿人里能排到前2000万名,哪怕你是一个工科生码农,知道那些文科生都不知道的东西,也是顺理成章的,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你想干什么?包处长警惕地问。

    顾骜斟酌着措辞:侯赛因将军目前最想对付的是什么人?无非是伊朗,还有以色列。我可以私下里给他当智库,秘密指点些对付以色列的毒计。如果你授权,我就这么干——保证让他们保密,不泄露主意是我指点的,这样就不会影响邦交了。

    听他这么说,包处长反而不担心了:你开什么玩笑!人家国家的智库多了去了,计策这种东西,你想得到别人也想得到,能值这么多钱?

    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跑到对方门口指点江山的人了,肯定会被当成大谈炎炎的辣鸡轰出来的。

    不要小看我们学校,我们有和社科院一样完备的外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图书馆,我可是旁征博引做过很多功课的。顾骜还不想吐露细节,便用招牌为自己增加公信力,另外,如果不这么干,你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么?

    包处长一想也是,如今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

    你能保证,只是提一些秘密咨询意见么?不超出这个范围?不泄露国家机密?
1...6364656667...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