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矿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余甘由

    不一会儿,取东西的工人们回来了。

    铁生哈了哈热气,开始指挥抬着角钢和泥浆带的人员去预定位置。

    只见工人们用角钢隔着两米并排放置,角钢的尾部放置滑道运输车。设备维修人员将消防带接到消防栓上,开始对角钢形成的走廊放水。

    其他的组员则是盯着水,有人拿着铁锹,当有水超过划定范围时,迅速用砖块和石砂堆积成护坡。

    就这样,在大雪纷飞中,水一会儿就灌满了槽钢形成的水槽。

    冠城的12月已经是严寒天气了,出门不护住鼻子都可能冻出鼻涕来。所有人都穿着羽绒服,有人还在羽绒服里面加了真皮夹克来抵挡严寒。

    天气寒冷,消防栓里出来的水不过5度左右,刚抽取上来时还冒着冷气,可不一会儿就结成了冰。

    一层平整的冰面形成了,比周围的雪地高出了一截。

    “固定好这一层,以15度角度搭建斜坡,放水!工程部的人在冰块四周下桩!”铁生又下达了新命令。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以水为材料,浇筑成冰。

    随着一层层的水结成冰,一座冰桥渐渐形成了。

    晶莹剔透的冰桥从地面延伸,一端是早已固定好的滑道运输车,一端逐渐延伸到了货车端墙处。

    李河川惊讶不已,这才是人的智慧。

    和黑科技相比,人的智慧能够根据四周的情况作出最适宜的判断,从而完成机械都不能完成的任务。

    &




第59章 建材设备研发完毕
    当然,李河川只是开玩笑,给两个司机提供了住宿和食宿,并没有要他们的3万块钱。

    拉货的司机其实也不容易,大货车又不同于小汽车,算得上四处漏风,根本就没有一丝暖气,算得上对底层的劳动力了。

    而且经济疲软,煤炭、钢铁等产品滞销,能跑一趟重车挣个辛苦钱,也是苦了他们。

    两位司机对李河川就近提供食宿表示感谢,即便是面对戴安明开具的200元的住宿费发票,也觉得理所应当。毕竟你吃人家、住人家的嘛。

    大雪停止了,范一明开着一辆蓝色的越野车来到了李河川所在的煤矿公司。

    见这家伙开车逍遥,李河川忍不住问道:“你的车都开上了我的呢”

    范一明呵呵一笑,说道:“我们几个的车都到了,不过刘泉来和霍青玉跟着你到了这里,还没来得及提车,我就先把我的车和那辆小货车提了回去。至于你的嘛,估计在报关吧”

    “报关”李河川纳闷了,买一个车而已,报什么关

    霍青玉正好和苏毅一起进来,听到他的疑问,便说道:“给你定的车是进口的,现在已经到了海关了,等着吧,一周左右就能到了。”

    “随便买一辆车就行了,就是个代步工具而已。”李河川表示心累。

    “我不是随便的人。”霍青玉回了他一句,却没管这句话有歧义,让旁边的苏毅大为惊讶,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转。

    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他看了好几回,却没发现这两人有男女之间的那种东西,只能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说不定这两人关系好,但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好,看样子是自己想歪了,于是不再猜测。

    范一明看到苏毅在,便微笑着说道:“苏经理,我先来的,我就先说了,正好和你也有关系。”

    “嗯。”苏毅已经被李河川收拾服了,对范一明的老部下也是尊敬有加。

    他是管人事的,在加班通知那些没上班的人同时,也收集了一下李河川等人的资料,知道范一明是长林煤业的原总经理,对于这样的人,能归入李河川麾下,苏毅还是很服气的。

    范一明翻开随身带的笔记本,说道:“因为要研发三大件,研发人员先加班加点,完成了煤基建材制造设备的研发,这个技术并不是太复杂,现在已经模拟制造成功。”

    李河川并不意外,因为app早晨提醒了他。

    对于他投入10点名望值购买研发因子的事情,是他最大的秘密,断然不能告诉任何人的。即便是枕边人也不行,况且枕边也没人。

    所以即便范一明不来,他也要打电话问一下的。

    范一明接着说道:“kh-mjjc-1号煤基建材制造设备,总功率2400kw,额定效率为日产空心砖或多孔砖50万块,还可以生产轻质隔墙板120万平米,通过模具切换,可实现产品无间断输出,如果定制其他模具,也可输出其他诸如花砖、六角砖等产品。。设备分五大组建,其中三大组件可以采购通用件进行改造,两大件需要找钢铁厂定制进行组装,总计需要制造费100万元,经过竞价,北通钢铁厂愿意以90万元承揽制造任务。”

    “空心砖质量如何”李河川记得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某地空心砖质量不合格,导致承重墙开裂倒塌的事,于是便问道。

    “高于国标4倍。而且按照按行业正常水平测算,综合成本不到0.1元。”范一明呵呵笑道,“以目前的设计产能,我们同时投入2台机器,每天就能生产100万块空心砖,按照24墙一个平方128块、18墙一个平方96块计算,单日可生产9000平米左右的砖,基本上能供应30套100平米的房子使用。”

    霍青玉在一旁微笑着回答道:“那么一个月就能满足900套房子的使用了”

    “不愧是学会计的,算得就是快。”范一明开了一句霍青玉的玩笑,说道,“100万块的空心砖,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卖5角钱,纯利润就是40万元,一个月就是1200万元了。”

    &



第60章 员工培训
    范一明本身不擅长交际,开焦煤煤矿公司只不过是为了汇报工作,因此也没有苏毅打招呼的打算,只是和他点了一下头就开车走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一辆越野车的好处了,这么大的雪,还有冻层,居然说走就走。

    苏毅见范一明走了,便走上前来说道:“李总,实在抱歉,按照您的要求,我派人通知了所有在家的人,不过有一些人明确提出了要和公司解除合同,另外一些人还在观望之中,目前明确来上班的人只有150人左右。”

    霍青玉在一旁补充道:“苏经理却是尽力了,嗓子都哑了,的确不是他的问题。”

    李河川敲了敲老板桌台面,说道:“苏经理,你觉得那些人不来,是你的问题不,这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是他们没有看到矿海公司的未来。”

    霍青玉咧嘴一笑,说道:“李总,你又准备出什么方案”

    李河川看向苏毅,说道:“苏经理,你是人力资源部主管,应该知道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这样吧,150人就150人,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先开一条流水线。你先起草一个文件,就是这150人整体划转矿海装备的建材厂,看看焦煤集团的人怎么说。”

    苏毅眉头一皱,说道:“李总,这样做,恐怕焦煤集团不太同意吧”

    “不同意”李河川呵呵一笑,说道,“减少焦煤集团150人的编制,焦煤集团还会不高兴苏毅,你现在是我李河川的人,要想办法站到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否则的话,我为何会认为你站在我的船上”

    苏毅脸一红,他这几天的接触,已经知道了李河川的为人,说实话,如果李河川的实力在强劲一些,苏毅早就投诚了。

    焦煤集团毕竟是冠城县第三大煤炭企业,苏毅的归属感还是很强的。

    虽然说他也隐约听说李河川一年后会收购煤矿公司,不过那只是一年之后的一个计划,谁知道能不能兑现呢

    只是李河川问道了这里,他如果不能表现出与人力资源部经理相称的碎水平,恐怕李河川对他的印象会大打折扣。

    不同于霍青玉这样的元老,目前尽管苏毅人事关系还不归李河川管,但工资毕竟是人家开支的。

    他想了一下,说道:“李总,其实按照劳动法,这150人的划转,又帮助焦煤集团减轻了负担,其实还可以要求它给予450万的补偿金的。”

    “哦还有这回事”李河川心中暗喜,原本他没准备进行人员调整,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掌控住,他才提出了这个建议,这时听苏毅如此说,李河川还是挺感兴趣的,不过他仍然说道,“其实有300万就可以了,450万别说焦煤集团可能不给,就是给的话,估计也会使一些其他手段。我说苏经理,你可是焦煤集团的人,怎么能向着外人说话其实,300万就可以了”

    苏毅一咬牙,心中暗骂李河川的不要脸,说道:“我马上按照这个意见起草上行文,争取从焦煤集团身上撕下来一块300万的肉。”

    “苏经理说笑了,我和焦煤集团可是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很稳定的。”李河川郑重地说道。

    苏毅已经跟不上李河川的变脸速度了,连忙说道:“不管怎么说煤矿公司都是李总在经营,只要是能够提高产量,该采取的措施还是要采取的。”

    李河川放下手机,说道:“苏经理,建材厂的设备还没组装完毕,我希望你能联系煤基建材公司,把我们的人送去培训,争取一个月能学出什么来。除了派出财务人员,其他的所有岗位,甚至包括厂长都会向他们敞开。只要是有能力,岗位上不封顶。”

    苏毅睁大了眼睛,对李河川如此大魄力进行人员培训,感到不可思议。

    国内的企业,向来是以派系而分层治理,什么时候改成了能力高下而分了

    是自己这个人力资源经理太久不看书,落伍了吗

    不行,不学习,跟不上领导的思路啊。

    苏毅思考问题的同时,霍青玉在一旁补充道:“苏经理,建材厂那边需要操心,煤矿公司这边也要管着点。如今滚筒采煤机和液压支柱投入使用,我看技术部的人熬夜编制了作业指导书,下一步你可要组织好培训,争取矿工人人会操作设备,维修工能够实时处理故障啊。”

    &n



第61章 建材厂设备组装
    苏毅报上去的文件很快得到了批复,150名人员整体划转矿海煤业。

    没有员工闹意见,甚至在他们内部流传出一个消息,说李河川背景很深,在他的公司工作,前途要比焦煤集团大的多。

    甚至有人还托关系打听到苏毅那里,苏毅苦笑一声,却不作答。

    集团公司甩包袱的事情在私底下说就行了,拿到台面上,就有些打脸了。

    总之,这150名员工又被苏毅拆成了五个组,分别送到了几家建材厂和水泥厂,甚至还有一家化肥厂去学习。

    那些企业也愿意接收这样一群有工作经验、干活好不拿钱的员工,除了涉及到核心机密的东西不让他们学习外,也不遗余力的提供方便。

    众多员工知道,他们不同于那些更有本事的人,那些人可以放弃现在的工作,选择解除合同。他们不同,他们需要这份工作,原来的焦煤集团他们回去之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他们更愿意在这个新的公司有个全新的开始。

    因此他们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着煤基建材和化工类公司的知识,甚至有人通过结交朋友,悄悄吸收不被允许的知识。

    这一切,都是在李河川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实际上,他还是忽略了app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员工划入他的麾下,自然会受到系统的影响,进而主动学习。

    如今的李河川正看着建材设备研发组的孙华带着研发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开始组装机器。

    巨大的机器让学成归来的员工们感觉到了不一样,带来的视觉冲击更是震撼。

    别的建材厂制造空心砖的设备也就2米多高,运输带1米宽,还是半自动的,无论进料还是出成品,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去操作,甚至有的建材厂还是靠人力填充原材料。

    而自己家的设备高达7米,进口处的分拣设施采用了红外线感光筛检组件,而且入口和货车一样,自卸式货车可直接将煤矸石倒入入口。出口处采用了自动堆垛捆扎技术,形成了一个立方体,可直接用输送带运输到堆码区,如果货车高度合适的话,只需要一具平衡吊就能完成装车任务。

    这样的设备,看着就是高大上的,而且他们参与了设备的组装,了解了它们的性能,这绝对是颠覆性的产品,远不是别家建材厂的土设备。

    别人家的建材厂就是个脏活累活,自己家的却像是现代化工厂,大量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有种高科技的既视感。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一家煤基建材厂能建到高科技产业园里来了。

    这都不算高科技,还有什么能算

    手机芯片固然是高科技,但造砖炼铁的设备也是高科技。

    李河川看着设备组装,心中也是感叹着变化。

    自从系统与他绑定后,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现在,已经远远不是自己上学那时候说想象的未来了。

    谁能想到,他从一家濒临关门的煤矿公司起家,不但研发了两项重要的煤矿设备,而且还接管了一家产能达到200万的矿井。

    而现在,他又有一家建材厂快要投产了,这可是煤炭产业链上的一环。

    虽然这只是最初始的产业链延伸,但李河川相信,产业链上的征途还将会继续越走越远。

    而如今,他趁着这个好不容易有些温暖的上午,他来到建材厂看设备的安装。

    孙华跑过来,摘下安全帽,擦拭了一把汗水,说道:“李总,忘了告诉您一件事情。”

    “啥事”李河川看他气喘,也没有催他,说道,“戴好安全帽,别冻感冒了。”

    孙华的脸红扑扑的,呼吸着冷空气,让肺部舒服一些,说道:“本来范总要过来给剪裁的,不过他的研发组碰到了一个难题,昨晚加班到很晚,今天早晨根本就没醒来,赵继科说不要打扰范总,于是我就过来了。霍



第62章 环保临检
    实体经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建材厂设备先进、成本低廉,如果产品不能打开市场,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从这一点上将,建材厂发展前景绝对无限。

    李河川继续说道:“所以,从建材厂投产开始,你们所面临的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建材厂作为矿海装备的附属公司,我可以告诉大家,包括总经理、各个总监、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所有管理岗位向你们全部放开。只要你有能力,就算是总经理,我也让你来干!”

    “什么”

    “不会吧”

    自古以来,企业老板都是选择亲近的人当管理人员,即便一些家族企业选择了职业经理人,也像是防贼一样防着他,以至于在国内百年企业很少见,大部分因为近亲繁殖,导致了企业走向了灭亡。
1...1516171819...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