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矿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余甘由

    自从李安民告诉他,得罪同行会破坏好不容易形成的平衡的,李河川在扩张的时候就低调了很多。

    他现在的“重整山河”计划,和煤企不产生任何冲突,装备国产化项目甚至让他结交了一些同行。

    正是基于此,他的名望才增加了一些,让他可以继续进行研发。

    此刻,在矿海装备公司,范一明等人一脸震惊地盯着李河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经过前期的试手,我们在煤基化工项目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甚至可以制造10万吨级的反应设备。所以,下一步启动大化肥项目将是矿海装备的重心。”李河川咽了一口吐沫说道,“有困难,可以提,但我们的方向不会变。”

    范一明苦笑一声,说道“看来,又要挖人去了。”

    孙华挠了挠头说道“李总,我能问一下,为什么你要费力在煤炭上做文章呢”

    李河川吸了一口气,说道“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挖一点少一点的。可是国内绝大多数煤炭都是烧掉了,这是一种最初级的应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煤炭的产业链延长,我们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煤炭的价值,让这种几百万年才形成的乌金发挥出最大作用。”

    孙华翻看着笔记本,说道“煤基建材、煤化工、煤制油,我不知道李总是如何设想的,但这几乎是煤炭产业化的最大发展途径了。不过,煤化工投资很大,现在的矿海还没这个实力,更别说煤制油了,据说国外都鲜有成功的案例,这一切,可能短期出不来效益。”

    赵继科呵呵一笑,说道“得了吧,一个休息舱都能让老板卖出钱去,你敢肯定煤化工项目没效益”

    钱如海点点头说道“这回老赵说的对。扩大产能打价格战,可能面临所有的同行的反对,不过煤炭深加工,他们就没那么敌视了。”

    李河川点点头说道“我们要知道,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正在倒逼国内的企业想办法,或者说,谁能抢先占领新型煤化工领域,那么就会在煤炭行业处于顶尖位置。矿海开采煤炭只是其中的一小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才是我们的目的。”

    范一明扶了一下眼镜,说道“先不说合成氨、化肥之类已经发展起来的煤基产品,如果我们能够以煤为基础,研发出柴油、汽油、航空煤油、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甲醇和二甲醚等替代燃料,就能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从而使矿海进入新兴领域,这其中意义非凡!”

    孙华却说道“矿海集团每年出产煤才300万吨,即便合并了焦煤煤炭公司,也才是1000万吨的样子,这些煤炭产生的利润也仅仅够维持‘重整山河’的,咱们要研发新的化工项目,到时候如果煤炭是采购的,恐怕成本会不低的。“

    赵继科大嘴一咧,嘿嘿嘿笑起来,笑得孙华直瞪他。

    “你笑什么李总,我说的不对吗”孙华有着研究员的执著,他想不出来赵继科为什么发笑。

    范一明看不过去了,手底下的三员大将,赵继科技术集大成却总爱卖弄小聪明,钱如海专业很精尖却有些死脑筋,孙华大局观很强却有些木讷,这三人之间互相挑别人的不是挤兑,让他这个总经理感觉很是酸爽。

    “李总不是让你们观看过‘重整山河’计划的现场嘛,修复土壤是干什么用的”范一明问道。

    “种庄稼!”赵继科说道。

    “一边待着去。”范一明对孙华说道,“塌陷区回填后形成的土地所有权是归矿海集团的。”

    “那片塌陷区”孙华猛地一愣,忽然间明白了什么,说道,“李总准备在那里建煤化工基地”

    李河川这




第117章 榆铁公司的改制(求订阅,5更之3)
    安排好研发方向的事情,李河川草草吃了午饭,铁生早已在等他了。

    铁生找他,是因为榆铁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改制的问题。

    虽然在“重整山河”计划中已经对此做了详细的规划,县里也派人去做了工作,但真正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事情,还需要坐下来详谈。

    安排在下午的企业改制会议,参会的有三方人员。

    铁路局改革办,此次铁路改制的执行人,代表了铁路方向的利益。

    矿海集团,以订单为推手,促进企业从集体所有制转为股份制。

    企业职工代表,作为改制的收益或受损者,是决定改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力量。

    其实还有一方,那就是政府,不过政府只提供了场地和后勤保障,最终的改革会议,还是要这三方来谈。

    铁路局改革办是一个临时的议事协调机构,主任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老干部甘铁路,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其父母是早年的铁路职工,才给他起了这么个奇葩的名字。

    实际上,甘铁路的父母还真是铁路行业的,不过并非铁路职工,而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铁道兵。后来铁道兵整体转业成为铁道部的十多个工程局,甘铁路也成为铁路子弟,上了铁路子弟学校,毕业于铁路工程学院,最后又分配到了陕省铁路局。

    由他担任主任,一是他的身份地位足够起到协调铁路内部关系,二是他本身也是科班大学毕业,由系统学习过工商管理,在历次铁路改革中都能提出适宜的见解,因此担任改革办主任也是名至实归。

    为了协调各方关系,改革办的级别算是正处,估计处理完这事,甘副处长就会名正言顺的成为正处长了。在铁路系统论资排辈情况严重的大形势下,四十多岁的正处长并不多见。

    所以甘铁路听说是和矿海集团谈判时,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下定决心要谈出一个对铁路局有利的方案来。

    看到李河川如此年轻,他决定先抢占谈判的先机,从气势上压倒李河川。

    “铁路局三产是铁路最好的资产,榆铁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在这里,你也看得出来,它每年至少有1亿的营收。无论是工装设备流水线,还是人员素质,榆铁公司都价值5个亿之上。”他率先漫天要价,等着李河川就地还钱。

    不过他的话一出,榆铁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晓旺倒是率先一皱眉头,对甘铁路狮子大张口的做法有些不满。

    铁路改革,涉及到榆铁公司近400人的饭碗,就目前而言,也仅有矿海集团有意向,报价太高吓走了矿海,甘铁路就哭去吧。

    李河川微微一笑,打开手中的报表说道“榆铁公司每年的工资总额支出是2000万元,也就是说,出去人员这一块,榆铁公司价值48亿了”

    甘铁路一愣,李河川没有在榆铁公司价值上讨价还价,而是直接说起了人,这让他感觉有点不妙。“李总,账不能这么算。”他解释道,“榆铁公司每年销售配件、维修铁路轴承,能取得上亿的营收,人和设备是分不开的。”

    李河川看向张晓旺,淡淡地说道“张总,如果我保证将工人的工资总额提高到3000万元,你们能整体脱离铁路局吗”

    张晓旺心中一动,不过摇了摇头,说道“榆铁转制事关400职工的切身利益,铁路局是国企,矿海是私企,我个人倒是无所谓,但恐怕员工们不理解。”

    甘铁路也说道“人和设备是不能分开的,再说了,人员是铁路局辛苦培养出来的,从价格上说,也价值1亿,3000万,那只是工资而已。”

    甘铁路看过李河川的方案,是以订单为谈判的筹码,通过第三方审计报告,加上合理的转让价,一次性支付给铁路局一定的费用,将榆铁收购,进而完成股份制改造。

    铁路局也想通过这样的方案甩掉榆铁这个包袱,所谓的1亿营收,那只是铁路局车辆段为了避税,进行的内部走账而已。脱离了铁路局,榆铁公司能不亏损就不错了。

    &n



第118章 还缺少一点名望值(求订阅,5更之4)
    处理榆铁车辆配件有限公司的事情只是“重整山河”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后的操作由霍青玉一手操办,并且经过考察,大体上保留了原公司的管理团队,只是财务部经理换成了林成玉,因为这事,戴安明还和林成玉小小争执了一下,结果是一套中级会计师考试题,让戴安明心服口服。

    不过由于林成玉成为榆铁公司的财务部经理,顺理成章的让戴安明接掌了家里的财政大权。

    虽然两个人没结婚,却死乞百赖的要蹭一套小平房的房子,不过主抓凤凰山小区建设的孙华让他们拿出小红本,否则的话肯定把两人拆开。

    这两人也是体现了财务人员的高效率,竟然连夜回省城去民政局登记了。

    等两人周日回到冠城县,已经变成了已婚人士,顺理成章的备案到了夫妻房的序列中。

    因为凤凰山小区的分配政策,矿海集团的名声开始在众多姑娘中传播。谁都知道矿海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广,因此已经有工会开始牵头组织了和医院、学校等女性较多的单位进行了联谊,甚至当地的共青团和妇联也参与其中。当然了,也有些单位不可避免的打小报告,要求主管部门整治这种歪风邪气,不能让姑娘们都跑到矿海公司的单身狗那里。

    只可惜,这种趋势不是那种一两个声音所能阻挡的,矿海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吸收着周边的姑娘们,也成为众多丈母娘的优选目标。

    宅男是最受欢迎的,矿海装备的研究员大多不修边幅,不过在未来丈母娘眼中,那是有本事的象征,更别说这些研究员拿着比普通职工高一倍的工资了。这样的男人虽然宅,但眼中只有技术,是属于最好管理的,丈母娘面授机宜,让女儿将家庭第一的座椅牢牢坐在自己屁股底下。

    钱如海的媳妇丁雪梅在其中起到了月老的作用,她所在学校的年级组未婚的女性都被她推销了一个遍,其中有一半有进一步发展的迹象。

    不过关于家庭地位的问题,丁雪梅却知道一切要围绕中心转才行。钱如海就是他们家庭的中心,她始终维护着这个中心,让钱如海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经营家庭。

    她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有见识的女性的欢迎,与另一派甚至形成了针锋相对的观点,共青团甚至接着三八妇女节的名义,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虽然辩论赛的结果是女性独立,但接着这个话题,将矿海集团的名声推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的矿海公司,霍青玉主管下的人力资源板块成为最忙碌的部门,每天都有求职者投简历,甚至有猎头公司推荐人才。

    看着霍青玉忙的不可开交,让吴曦月对李河川很不满意,说他逮住一只羊使劲薅羊毛。

    李河川心怀愧意,也下定决心,将年前还需要考虑一下的一位副总的人选选了进来,主管人力资源工作,减轻霍青玉的压力。

    新来的人力资源总监的确有两把刷子,迅速梳理了矿海集团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并根据李河川提出的矿海发展计划,提出了近期煤化工人才招聘计划和远期铁路运输人才储备计划。

    由此,矿海集团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重点招聘在煤化工领域有一定成绩的技术能手、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同时进校园招聘毕业生,形成人才培养梯队。

    随着招聘计划的进行,李河川看到自己的名望值在不断攀升。

    自购买了治污设备研发因子之后,他的名望值就处于低位,随着吸收榆铁公司、单身破除计划和招聘人才活动,名望值终于触底反弹,重新到了一个高位。

    如今,名望值赫然达到了9950多点。

    李河川先后走了几个下属公司,期待将名望值送上10000点,可惜却不如愿。

    &nbs



第119章 打破铁路垄断(求订阅,5更之5)
    咳咳,李河川觉得自己的思维有点发散,知道是因为脑袋有点昏了。

    他喝了口酒,清醒一下脑子,说道“焦煤集团自然是生产焦炭的,冠城特钢是生产特种钢材嘛。”

    于占胜打开手机地图,说道“你看一下我们两个公司的位置,和……这里……这里……”

    李河川一愣,这幅地图他十分熟悉,矿海app上就有,而且还加载了3d形象。

    焦煤集团在西,顺着一条省道,穿过冠城特钢,在往东南,经过了梧桐河流域的塌陷区,终点止于冠城东站。

    于占胜指的两个地点,就是矿海正在修复的塌陷区和已经被人遗忘的冠城东站。

    “你们的意思是,修一条铁路专用线,从焦煤集团出发,一路经过冠城特钢和我的公司,到达铁路交界口”李河川突然明白了两人的意思。

    “或许,我们可以做的更多,毕竟途径的企业都有运输需求的。”董长生用手一指地图上的几个点说道。

    于占胜所说的那段铁路专用线,长度在10公里内,而且采用最近的距离接驳国铁。

    但董长生所指的地方却穿过国铁,继续向东,途径华夏电力的两个电厂,其长度已经超过了50公里。这么长的铁路,仅铁路工程造价就要20亿左右,再加上相应的机车车辆及监控设备,总造价估计要25亿。

    不过修建这样的铁路上报铁道部审批,而显然,这也是存在着风险的事情,毕竟如果铁路部门发现了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是不允许他们自行修建的。

    所以说,这是准备拉我下水了

    不过即便加上自己,三个臭皮匠所有的身价合计也超不过200亿,和几万亿身价的铁道部掰手腕,恐怕是以卵击石。

    李河川看了一眼林凤和另外一个叫王瑾的美女,心中有所明悟,说道“你们是准备利用舆论来向铁道部施压了”

    于占胜呵呵一笑,说道“铁道部垄断着全国的铁路网,甚至部分城市的城市轨道和地铁他都想涉足。不过现在正是铁路改革的时候,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打破垄断,推行市场化。铁路线路的审批权在发改委,我们可以联合起来,以修建能源外输通道为契机,让林凤和王瑾的公关公司从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等方面为我们进行舆论攻势,进而推动发改委批准以我们为主体的方案。”

    李河川心中博潮澎湃,于占胜所说的打破垄断,实现煤炭外运的设想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焦煤集团大部分焦煤被冠城特钢和钢铁厂消耗了,虽然高能耗的钢铁厂有关闭的趋势,但对它而言,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冠城特钢也一样,其实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并不大。

    反倒是自己,现在的煤炭产量是300万吨,很快他就会突破千万吨,两千万吨,甚至不远的将来,会突破亿吨。

    无论是冠城县、榆市还是陕省,根本就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煤炭,想要发展下去,必须解决运输的问题。

    百万吨左右,还可以用汽运来解决,可是一旦达到千万吨级,用铁路运输是最划算的。

    不但成本低,而且效率远比汽车要高,并且极端天气下也基本不影响运输。

    可是铁路的车皮是最难弄的,即便是榆煤公司,在和铁路局申请车皮是照样是请客、送礼、暗中回扣,但还不一定能申请到。

    李河川知道,铁路专用线恐怕只是普通按摩,也仅仅是能让自己爽一时,如果真要做,就要做全套的,车机工电辆,铁路的五大专业,最好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中,这种大宝剑才是自己期望的。
1...313233343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