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矿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余甘由

    不过矿海铁路也没有占他们的便宜,毕竟矿海对铁路的需求更迫切,要不然也不会比他们多出一倍多的资本才占股51。

    当然了,吴大律师联系的的评估公司功不可没,成功将榆铁车辆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拉高了好几倍。于占胜倒是有点怀疑,不过评估公司是业内大拿,很多资产并购案中都能见到这家公司的身影,口碑还很不错,所以他也不敢质疑。

    至此,矿海集团正式成立铁路板块,成为集团的另一个发展极。

    煤化工板块还在孵化中,铁路倒是先行了,这让李河川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新的公司总经理的人选经过商议,由铁生担任,榆铁车辆有限公司作为铁路公司的五大业务中的车辆业务模块的基础。

    这让榆铁车辆的员工有些振奋,甚至在铁路业内传起了小道消息,矿海铁路将成为国内第二家自主管理的铁路公司,不再受限于铁路局。

    铁路板块的人仿佛打了鸡血,效率出奇的快,在取得陕煤运输通道的主导权之后,铁生以金钱开道,迅速完成了前50公里试验段的勘探设计方案,环评、可研报告以出奇快的速度完成了批复,使得这个经过网红炒作的项目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候就得到了准予开建的批复。

    于是,五一劳动节刚过,矿海集团向外发布了矿海铁路施工、监理招标公告。

    施工方案中放弃了国内常用的19吨轴重的普通铁路,而是直接采用25吨轴重的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

    华铁工程总公司和华铁建工程总公司下属的二十多家有法人资格的铁路工程公司第一时间做出响应,想要积极应标,不过自家公司打架不合适,因此经过一系列沟通,最终由华铁工程第三工程公司和华铁建第十三工程公司分别应标第一标段和第二标段,而监理则被一家业内出名严格的公司拿到。

    对于此结果,李河川也有些无奈,国内有资格建设铁路的公司汇集到一起其实就两家,而且这两家渊源还颇深,想让他们打价格战,让矿海铁路节省资金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多花点钱用最严格的的监理公司保证工程质量了。

    这些事情李河川只做了原则性的意见,具体工作基本上都是铁生组织的。

    有矿海app的帮助,李河川也不怕铁生耍小聪明,而事实上,铁生的忠诚度在操作这些事情的同时正在稳步提高,说明他对矿海更加依赖,李河川自然放心。

    此时,霍青玉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递给李河川说道:“我发现财务总监比财务主管要忙的多。”

    “为什么怎么说”李河川顺手拿过一个呈批件,看了一眼说道,“你的意思是我盘剥你了”

    霍青玉咯咯一笑,说道:“不是。是矿海集团现在主要干的都是上千万的




第124章?事业部改革
    吴曦月点点头,给李河川解释道:“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构架是从国外学的。国外的企业经过了资本市场的考验,有的已经成为了百年企业,比如有他的独到之处。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也和这种管理架构有关。”

    霍青玉一拍脑门,说道:“我的中级考试资料上貌似有这样的描述,不过报的培训班说那是外国的方式,不会作为考试重点,因此我也没细看。”

    李河川对此是一窍不通,他这半年多来大多靠的是自觉和app的帮助,对于先进的管理方法、构架等还真是不清楚。

    吴曦月继续说道:“首先,矿海已经有了几块完全不同的业务,因此,可以从这里入手。矿海集团总部作为资本投资公司,下面依照业务分成煤炭事业部、煤化工事业部、铁路事业部,将来,如果有新的业务板块,可以顺次成立。”

    李河川眉头一皱,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全是专业的业务事业部,你像霍青玉这样的人,难道我只让她当一个总部的财务经理霍青玉跟了我这么长时间,这样做对她个人不公平吧”

    霍青玉的脸一下子变红了。

    “什么叫跟了你这么长时间你是不是还要说,花钱把我买下了”吴曦月白了李河川一眼,嗔道。

    李河川低声嘟囔道:“你这么想也行,我没意见。”

    吴曦月咳嗽了一声,正色说道:“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设置本部投资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和专业管理的正确匹配,而不是分权。总部专注投融资和资本效益最大化,事业部专注本专业的业务领域,这属于资本市场下的分工。霍青玉在这种管理构架下,自然不适宜担任总部的财务部,实际上,总部财务部甚至可以取消都没问题。”

    “取消财务”李河川不理解,说道,“那涉税、社保等问题怎么办”

    “既然你都设置事业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那么作为财务系统,也应该是专业的,而且是直接对董事长负责的。你需要设置一家财务核算中心,让霍青玉来管。”

    李河川眉头一皱,说道:“财务中心听起来没有财务部高大上呀。”

    霍青玉在一旁说道:“李总,我无所谓的,只要能给矿海服务,在哪工作都一样。”

    吴曦月看了一眼霍青玉,说道:“小玉玉,我怎么是坑你呢刚才说了财务中心直接对董事长负责,实际上,你的权利会扩大很多。首先,作为财务中心,是发挥资本效益的核心部门,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没有得到董事长的高度信任,绝不可能成为财务中心的负责人的。”

    “要不叫总监”李河川问道,“各个事业部的叫总裁,其实相当于总经理。财务中心的叫总监,听起来还算高大上。”

    “叫什么无所谓,最关键的是财务中心要分别向各个事业部派出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不受各事业部的领导,直接对财务中心负责。”吴曦月解释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到时候你只负责统筹就可以了。”

    “听起来貌似我能轻松不少”李河川说道,“这样的话,我可以授权各个事业部一定的自主权,授权财务中心更大的费用审批权”

    吴曦月淡淡地说道:“你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放权。不过这样一来,用人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了,人员上绝对不能有大的纰漏。”

    李河川放下心来,要说他对什么最有把握,一个是研发,另一个就是员工的能力和忠诚度。

    这就是开挂的人生才能享受到的。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么,我可以成立煤炭生产事业部,由刘泉来领导。矿山装备事业部,由范一明管理。铁路事业部,让铁生来吧。煤化工事业部,让姚科担任,谁让他是我高薪挖来的副总呢,得让他多干点活。财务中心,霍青玉来当总监。”

    “听起来,我只管理五个人,感觉好轻松的样子。”李河川大手一挥,说道,“各个事业部千万以下的经营活动和费用自行安排,由财务中心进行监督。五千万之下的,让霍青玉负责审核,我只负责五千万之上的。”

    霍青玉长大了嘴巴,李河川说的五个人中,数她最年轻,李河川却给了她最大的权限。要知道,就连榆煤公司那样的国企,财务总监能审批的权限不过百万而已。

    李河川却直接给了她五千万的权限,这是何等的信任!

    她的眼角有点湿润,想起了去年国庆节前,带着一丝小遗憾,投出新的简历的样子,那个时候的矿海,让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唯有离开才是唯一的选择。

    &nbs



第125章?运煤车翻车事故
    李河川召集了中层管理人员大会,宣布了事业部构架改制的事宜。

    事实证明,这种改制的确振奋人心,毕竟在陕省还没有这样管理模式的企业。

    一个民营企业老总,从规章制度上给予了下属极大的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所带来的不但是效率的提高,更是一种氛围。

    在矿海,只要你努力,就能获得更多,这就是所有员工内心的想法。

    于是,经过这一次事件,李河川的名望值达到了1000点,这是扩展了铁路板块后第一次过千点名望。

    不过名望值现在用处还是不大,毕竟随着矿海集团的发展,要研制的东西越来越值钱,名望值越来越不够用的了。

    小件的研发因子倒是有,不过李河川还没有仔细看,也不是太懂,app商城中的另一排货架上满满当当的,诸如“交叉杆”、“k2转向架”、“120阀”等等,李河川还真是一头雾水。

    现在事业部成为矿海的核心,加上范一明等人的确给力,倒是让他轻松了不少。

    只是这种轻松只持续了不到两周,他就被一件事情缠住了。

    好不容易申请的一列货车,每天装满000吨的低硫煤炭,可运了一周都安然无恙。今天却在发往丘市的途中发生了颠覆,三节车厢脱轨,造成了大量客车晚点。

    虽然经过紧急修复,逐渐恢复了列车通行,但货车却被甩在了一个四级站,等待事故调查组的调查。

    铁生作为货主,已经前去交涉了,不过在和铁路局交涉的现场,却看到了一个意外出现的人。

    张晓旺,榆铁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车辆专业的技术专家参加了调查组。

    这让李河川觉得挺有意思,自己又闲着没事,就让刘一顺开车带自己去逛逛。

    据说,丘市的水煮鱼特别好吃,李河川觉得自己可以忍住辣来一条。

    赶到丘市时,铁生直接找到他,情绪有些低落,说道:“事故调查组有点难缠。”

    “怎么了我们是货主,该是我们缠他们吧”李河川问道,“我们不向他们索赔就不错了。”

    铁生小声说道:“话是这么说,不过张晓旺给我发的消息是,调查组已经把超载和偏载计算到我们头上了。当然了,我是知道,为了保证买主收到的煤不缺金短两,特意多装了一些。”

    “靠,这不是让老实人吃亏吗我们多装也没有超过他标称的载重吧而且,他们自己也说没事的。”李河川很不理解,铁路局竟然在办完事之后不认账了。

    铁生哭丧着脸说道:“老板,我是从铁路出来的,自然知道那帮人是怎么办事的。早些年铁路局属于国家机关,很多人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习惯,因此就连看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有了问题,大概率是别人的问题,不会从自身找毛病的。”

    “咱们以后一定要杜绝这一点。”李河川说道。

    铁生点点头,说道:“领导放心,既然我们发展这一块业务,肯定要做到最好才行。张晓旺出来了!”

    李河川一看,头发有点白的张晓旺不知道嘟囔了一句什么,从宾馆出来了。

    见到李河川,他一愣,以为李河川是来问罪的,连忙快走几步,说道:“老板,基本上定下来了。铁路局说让我们各让一步,有市里的领导在,我不好说不,只说了一下专业上的意见。”

    “怎么个让法”李河川问道。

    “损失倒是没有损失。”张晓旺说道,“我作为车辆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师,也算是给铁路局找了个理由,这才算定下来调查结果的。首先,铁路局答应给我们多发一列货车,作为货物损失和延误的补偿。”

    “听起来还不错。”铁生在一旁说道,



第126章?交叉杆的研发
    转8a型转向架,是国内学习毛子的产物,也是我国大批货车运用的承载部件,其保有数量大概在0万件左右。

    李河川从张晓旺处得到这个信息,不由地心中一动。

    “如果采用交叉杆部件,将铁路货车运行速度从平均0公里提高到60公里左右,你觉得这个部件能卖多少钱”李河川沉思了一下问道。

    张晓旺看向铁生,说道:“铁总裁,你以前在计划处待过,更能评估出价格吧”

    铁生一摆手,说道:“张工,你还是别叫我总裁了,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

    两人以前在一个铁路局,因为配件采购的事情有过交道,加上性情相近,也算是相对熟络的朋友了,如今到了一个公司,一个成为事业部总裁,一个仍然是公司总经理,这称呼,却改了口。

    不过铁生叫张晓旺为张工,是因为张晓旺是高级工程师,叫这个更显得是对技术的尊重,而不是泛泛的张总之称。

    不过,张晓旺却只能叫铁生总裁,毕竟不管之前还是现在,铁生的级别都比他要高的。

    只是铁生不愿,张晓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铁生呵呵笑道:“要不,你还是叫我老铁吧。”

    李河川呵呵一笑,说道:“老铁,以前我还真不知道你被称作这个。”

    张晓旺在一旁调笑道:“老板你不知道,最早这个称呼是铁路局的一个女孩叫起来的。”

    “啊女的叫他老铁,那关系得有多铁”李河川想象着一个女的追在铁生的后面叫着老铁老铁,好有画面感。

    “那个女的,后来成了他的老婆。”张晓旺解开谜底。

    “那是够铁的。”李河川只能这样说道。

    铁生咳嗽了一声,说道:“还是说一下交叉杆吧。从我国的铁路货车进化途径来判断,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一倍,能将利润增加一倍还多,从整个摇枕侧架结构价值1万元来推断,这个交叉杆如果能实现对应的技术参数,那么卖1000块钱,不成问题!”

    李河川算了一下,交叉杆的纯利润绝对超过800元,0万套,那就是24亿。

    钱不算太多,但这只是一个产品,足够养活榆铁公司了。

    嗯,既然如此,那就买下来吧。

    想到了这里,李河川说道:“其实交叉杆不算复杂,矿海装备也有这方面的研发经验,我觉得一两个月研发出来应该没问题。”

    张晓旺眉头一皱,说道:“老板,榆铁公司的职工大多数铁路子弟,说实话,技术水平并没有多高,干个熟练工还成,让他们搞研发,你就是用钱砸死他们,他们也弄不出来的。”

    铁生在一旁说道:“除非,除非老板把矿海装备的技术大拿调过来几个,由他们做理论研究,技术工人进行实物打磨,这样才有可能。”

    李河川笑呵呵地说道:“这个好办,我让范一明把赵继科派过来,这家伙学机械的,大脑里的回路根本就不是沟沟,而是机械零件。”

    铁生一咧嘴,说道:“我听说范一明刚刚因为盾构机改进,奖励他两个月的工资。这种待遇很高的家伙,恐怕不愿意过来吧要不,算我们借调”

    “没事,这样吧,我来打电话,保准他痛痛快快地过来。”李河川掏出手机,先打开矿海app,购买了交叉杆的研发因子,而后拨打了赵继科的电话。

    “老板,你是老板你居然给我打电话了”赵继科的声音有些激动,似乎李河川给他打电话时一种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怎么了我就不能给你打电话”李河川问道。

    “不是,现在矿海集团这么大了,老板要处理的事情这么多,居然还想着我,让我有点小激动。你让我缓缓。”赵继科的话半真半假
1...333435363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