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东瀛某个诸侯国手下的船队,因为东瀛根本就造不出这么大的船来,只有大明才有这种楼船巨舰。
这支船队就是洪铁柱手下的海运船队了,他正是得了杨聪的密令,前来帮助毛利元就突袭严岛的。
杨聪为什么要帮助毛利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瀛地方豪族对抗东瀛有数的西国霸主大内氏本军呢?
这点,不但洪铁柱想不明白,就连一向智计百出的侯之坦都想不明白。
两人站在旗舰的船头,对着月光闪闪的海面,饶有兴致的讨论着。
洪铁柱有些憨憨的道:“猴子,你说大人到底看上了这毛利氏哪点呢?”
侯之坦微微笑道:“我哪知道,这毛利氏可以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东瀛随便拉个诸侯出来都比他们强,可能大人就是想锄强扶弱吧。”
这话说的,锄强扶弱,我还替天行道呢。
洪铁柱虽然外表憨憨的,脑子却一点都不笨,他忍不住笑骂道:“你当我们真是海盗啊,还锄强扶弱,大人就没跟你说过东瀛攻略什么的吗?”
侯之坦偷偷看了看一旁比洪铁柱还要憨的桂元澄,小心的道:“什么攻略,你可别乱说。”
桂元澄不懂汉语,这点他们已经确认过了,汪直还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个通译呢。
不过,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装的,毕竟,这家伙不久前才刚演了出诈降的戏码,把陶晴贤手底下的主力大军全都引严岛上去了。
洪铁柱同样偷偷的瞟了桂元澄一眼,随即对着那通译板着脸道:“小子,你可别私底下把我们说的话全翻译给他听了。”
那通译连忙解释道:“小的哪敢啊,将军不叫我翻译,我绝对不会告诉他一个字。”
洪铁柱微微点头道:“这家伙,看上去憨憨的,其实鬼精鬼精的,你小子可得机灵点,我们可不是真跟人家结盟了,你不要什么话都跟人家说。”
那通译连忙拱手道:“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这个时候桂元澄终于忍不住叽里呱啦问道:“将军阁下有什么吩咐吗?”
那通译没好气的道:“将军阁下问还有多远呢,这都在海上漂了大半夜了,怎么还没到地方啊?”
桂元澄闻言,连忙解释道:“快了快了,就几十里了,最多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他们去的地方并不是严岛,也不是广岛,而是广岛西边几十里的一个小渔港。
毛利元就也是胆肥,人家陶晴贤的主力都进驻严岛了,离广岛都不到三十里了,他竟然敢把主力全拉出来,如果陶晴贤得到消息,都不需要两三万人马,只要派个两三千人马便能轻轻松松拿下广岛城。
可惜,陶晴贤压根就不知道毛利元就的主力已经离开了广岛城,他还在拼命往严岛调集粮草辎重呢。
毕竟两三万人马的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他虽然忽略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粮草的重要性他还是相当了解的。
这也正是他先期拿下严岛的原因,因为他手底下的水军一次也就能运送两三千人马,而周防国到安艺国走水路的话最少需要半天时间,也就是说,他光是把两三万人马运送到安艺国就需要十来天。
他可不敢不管不顾直接率军在广岛附近登陆,要知道,毛利元就那也不是省油的等,如果他敢分批次每趟运送两三千人马在广岛附近登陆,毛利元就绝对会率军来围殴,到时候,先期登陆的人马可就危险了。
这占据了严岛就不一样了,因为严岛离广岛都不到三十里,差不多半个时辰就能打个来回,半天之内,他便能将两三万大军全部运送到广岛城外,要是毛利元就敢率军出城来阻击,他反倒可以一举将毛利元就的主力给歼灭。
他的算盘是打得啪啪响,只可惜,从一开始他便中了毛利元就的计,严岛这么重要一块跳板,毛利元就会让一个心怀不轨的将领驻守吗?
他如果仔细想想便会发现其中的猫腻,只可惜,他压根就没有细想。
这会儿两三万大军已然就位,就等粮草辎重运送全运送过来,他便能对广岛发起进攻了,他也没想过毛利元就会趁夜发动突袭,因为他占据严岛都快半个月了,毛利元就依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要毛利元就真有办法将人运到严岛来突袭,恐怕早就发动突袭了。
很简单一个道理,毛利元就手底下就两三千人马,肯定不敢硬钢他两三万大军,如果能突袭,自然是趁他人还没到齐发动突袭,两三千人突袭三四千人甚至是五六千人那都有可能成功,如果是突袭两三万人,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他哪里知道,毛利元就之所以不在他人马没到齐的时候发动突袭根本就不是因为没有办法登陆严岛,人家毛利元就是想一举将他的主力全部歼灭!
这种事情,他压根就没有想过,所以,他压根就没安排人在晚上严防死守,特别是两三万主力大军到齐之后,他心里更是踏实的不行了,一到晚上,他便舒舒坦坦的睡下了,至于值守什么的,自有手下人去安排。
毕竟,这又是率军登陆,又是调动粮草辎重,忙活了大半个月也挺累的,而且,接下来还要进攻广岛城,那可是一场大战,需要多少天,他心里也没底,这个时候再不好好休息,真正攻起城来可就没什么时间休息了。
他作为主帅都如此麻痹大意,手下将领自然更是大意的不行了,可能,大家都认为,两三万人马摆在这里,就算求人家毛利元就来突袭,人家都不敢来,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所以,一到晚上,整个严岛也是一片静溢,除了大营里面偶尔有几队人马在那里懒懒洋洋的来回晃荡,其他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七四章 午夜惊雷
夜已深,人也越来越困顿,陶晴贤大军营地就连巡夜的士卒都不再到处晃荡了,整个严岛宁静的就如同没有人烟一般,唯余海浪拍岸声还在远处不断回荡。
正是这个时候,严岛西北边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庞大的船队。
这个船队着实庞大无比,大小船只怕不有三百余艘,密密麻麻的,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话说洪铁柱的船队大小船只都不到两百艘呢,这船队为什么突然达到三百艘的规模了呢?
这个当然是毛利元就的“功劳”,毛利氏的确没有水军,不过,吉川氏和小早川氏有啊,或者说,毛利元就故意把自己的水军分散到吉川氏和小早川氏了,所以,毛利氏才会诡异的没有任何水军。
当然,不管是吉川氏和小早川氏的水军还是毛利氏的水军,他们的“战船”都没法跟洪铁柱手底下的战船相比,他们的“战船”说白了就是些改造过的渔船而已,最大的也不过几丈长,而且根本没配备火炮,洪铁柱手下的战船,最小的都有几丈长,火炮数量,那更是吓死个人。
毛利元就站在洪铁柱旗舰的船头,看似面无表情,其实内心却已经震撼到不行了,因为洪铁柱的船队着实太吓人了。
上次,他还只是粗略的在远处看了看,并没有登船细看,所以,还不知道洪铁柱手下的战船具体配备了多少火炮。
这一次,他可是亲自登上了洪铁柱的旗舰,暗地里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家伙,旗舰两侧几乎布满了与他买来的铁炮差不多大小的火炮,船头船尾的火炮更是大的惊人,光是这一艘旗舰上,火炮数量恐怕就不下三十门,这将近两百艘战船上到底有多少火炮?
这个问题,他并没有问,他站在那里假装沉思了一阵,这才小心的试探道:“洪将军,我想请你帮个忙,不知可否?”
洪铁柱闻言,客客气气的拱手道:“家主阁下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我们家主都交代了,要尽力帮你把严岛的陶晴贤军消灭干净。”
真是这样的吗?
毛利元就干脆直接了当道:“洪将军,陶晴贤军的布置我们已经查探清楚了,他们的大营就在严岛南边的渔港附近,离海岸还不足百步,也就是说,在海面上开炮,完全可以轰到陶晴贤军的大营。我是想劳烦将军阁下,将我们送上岸之后再绕到严岛南面,对着陶晴贤军的大营轰上几轮。”
这事杨聪还真跟洪铁柱说过,如果陶晴贤军的大营靠近海岸,帮他们轰一轰也可以,反正就浪费点炮弹而已。
洪铁柱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到时候家主阁下给我安排个向导便成。”
毛利元就闻言,脸上不由露出激动之色。
他这可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激动。
因为洪铁柱手底下的火炮数量最少上千,只要帮他轰上几轮,陶晴贤军最少要死伤好几千人,这样一来,他还不是必胜无疑!
他本就是突袭,只要陶晴贤军一乱,他基本上就胜利在望了,洪铁柱这几千发炮弹轰下去,陶晴贤军能不乱吗?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一个“乱”字可以形容的了。
他连忙鞠躬致礼道:“那就多谢将军阁下了。”
很快,船队的前锋便已靠近海滩,毛利元就一声令下,无数士卒便如同下饺子一般跳入水中。
毛利元就果然不愧战国第一智将之名,他手底下士卒虽然跟陶晴贤军士卒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执行力上却有着天渊之别,在行动速度上更是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些士卒跳入水中之后都不用人指挥,那一个个都如同上了发条一般,动作迅捷无比,离海滩远的,就那么奋力往海滩游去,离海滩近的,则是站在水中,排成一排又一排,将铁炮等辎重飞快的递送到岸上。
不到两刻钟时间,登陆竟然就这么奇迹般的完成了!
这里,可不是港口,也没什么码头,上万大军竟然能如此快速的登陆,着实不简单。
洪铁柱看着毛利元就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由一阵钦佩。
他这会儿总算明白杨聪为什么会选中这么个毫无名气的地方豪族了,这家伙,着实有几把刷子。
不过,这家伙太厉害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越厉害,到后面收拾起来就越麻烦。
大人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的扶持这家伙呢?
这家伙如果发展起来了怎么收拾呢?
他心中不禁充满了疑问。
当然,就算心中有再多的疑问,他也不会质疑杨聪的命令。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随即便示意船队转向,一路往严岛南部绕去。
洪铁柱才率船队刚刚离开,毛利元就这边已然亲自带着手下万余人马无声无息的向陶晴贤军大营摸去。
这严岛本就是毛利氏的地盘,他们自然是轻车熟路,就算是在夜间,他们行动起来也相当迅速,又是两刻钟不到,他们便已经摸到了离陶晴贤军大营不到一里处。
这个时候,陶晴贤军大营依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里面的人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即将遭受灭顶之灾。
毛利元就冷冷的看了看大营里面的情况,随即便小声道:“架铁炮,准备轰击,元春,隆景,带着你们的人,左右散开,待海上火炮声停住,我们便同时发动,一起冲进大营。”
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闻言,一齐喊了声“哈依”,随即便领着自己的手下向左右两边摸去。
不多久,两边便传来了一切准备就绪的信号,一百门铁炮也已经全部就位,并装填好炮弹。
毛利元就见状,毫不犹豫的挥手大喝道:“点火,开炮!”
夜空中突然出现这一声大喝,着实把陶晴贤大营里巡夜的士卒吓了一大跳,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轰轰轰”一阵巨响便如同惊雷般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很多营帐都被炮弹砸了个对穿,里面熟睡的士卒更是被砸的惨嚎不已。
这,还只是开始呢。
紧接着,又是一阵连绵不绝的巨响声自海面上传来,无数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大营,经久不息。
毛利元就原本以为,就算洪铁柱手底下有上千门火炮,最多也就能持续轰击一盏茶时间,不曾想,一刻钟时间都过去了,海面上的火炮轰鸣声还是一点停歇的迹象都没有。
这家伙手底下到底有多少火炮?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七五章 又一个战神
夜色中,惊雷般的火炮轰鸣声不断响起,漆黑的炮弹划破漆黑的夜空雨点般的砸向陶晴贤军大营,不知道多少营帐被砸毁,也不知道多少士卒被砸死砸伤,整个大营就如同炼狱一般充满了惊恐和绝望的哀嚎。
这个时候,不但被惊醒的陶晴贤吓得肝胆俱裂,就连躲在一旁看热闹的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父子都被吓得丢了魂。
这洪铁柱手里到底有多少火炮?
如果按一门火炮一发炮弹计算,洪铁柱手里头恐怕都不止一万门火炮!
因为海面上的火炮轰鸣声已然想了十轮都不止了,每一轮那最少都是上千门火炮一齐轰鸣,这一点毛利元就还是能听出来的。
那么,洪铁柱手里头到底有多少门火炮呢?
说上万门,那着实有点夸张了,不过,洪铁柱手里头几千门火炮还是有的,准确的说是三千门左右。
原本,洪铁柱手里头也就几百门火炮,每艘船上也就几门,应该说还算正常,不过,自从明军精锐开始换装之后,他手里头的火炮数量就越来越不正常了。
因为明军换下来的火炮几乎都被他收购了,而这会儿明军的换装速度是越来越快,所以,他手里头的火炮也是越来越多。
当然,他手里头基本都是几十斤重的虎蹲炮,数百斤甚至是上千斤的巨炮是相当稀少的。
不过,就这,也让汪直眼红的不行了。
汪直很想跟杨聪说,大人,您不带这么偏心的啊,好歹卖点给我好不好?
他对于朝廷制式的虎蹲炮那是垂涎已久,问题,杨聪压根就没打算卖给他,他也不敢跟杨聪提。
至于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杨聪不希望其他势力掌握这种能连发的子母炮技术,至少,短时间内,他不想其他势力掌控这门技术。
所以,他严格控制着新型火炮的流向,洪铁柱的船队,说白了就是他杨家的船队,装备这种火炮当然没问题。
汪直就不行了,这家伙,就没一点防范意识,东瀛的铁炮技术就是因为他的疏忽大意而流传出来的。
这会儿火炮铸造技术可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只要始终保持火炮的数量、射程以及装填速度上的优势,大明便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点,杨聪相当清楚。
所以,就算是想通过火炮疯狂赚取东瀛各路诸侯手里头的银子,他也只是让工部铸造最原始的铁炮,而且,数量还有严格的规定,一个月最多铸造一百门,一年最多铸造一千两百门,再多一门都不行。
为了防止东瀛各路诸侯手里铁炮数量多了之后联合起来反噬明军,他还特意命工部开始给明军精锐铸造两百多斤的大型虎蹲炮。
这种虎蹲炮,不但在射程上比普通的虎蹲炮和铁炮远了将近一倍,在装填速度上,那更是铁炮无法比拟的,因为这次,他给每门大型虎蹲炮都配备了十个子铳,也就是说,每门大型虎蹲炮都能十连发,一门就顶十门铁炮!
这会儿工部是没有特意去提高铁炮的产量,因为一个月铸造一百门铁炮,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般稀松平常,甚至组织一班学徒就能完成。
不过,他们也没闲着,从东瀛赚来的银子,他们几乎都用于新建铸造大型虎蹲炮的车间和生产线了。
所以,这会儿工部铸造大型虎蹲炮的速度相当之惊人,而撤换下来的普通虎蹲炮的数量也非常之多,这些,正好便宜了洪铁柱,一百两一门,他都收购了两千多门了。
这样一来,不但洪铁柱手下船队的实力大大增强了,大明工部又多了项收益,可谓皆大欢喜。
将近三千门虎蹲炮不间断的轰击,那着实相当的恐怖,每轮一千发炮弹,足足轰了十五轮,一万多发炮弹轰下来,整个陶晴贤军大营都快变成一片废墟了。
要知道,陶晴贤军主力也只有两万多人不到三万人,被洪铁柱这么一轰,他们伤亡差不多都过半了。
伤亡过半是什么概念呢?
按正常的战场逻辑,基本上伤亡超过三成以上,军心士气便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伤亡过半,而且还是突然之间莫名其妙的伤亡过半,对陶晴贤军的打击那简直是毁灭性的。
这个时候,陶晴贤军已然斗志全无,只想逃命,而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也已经吓得失魂落魄,甚至连突袭都给忘了,直到陶晴贤军幸存的士卒从大营跑出来,冲到他们跟前,他们才反应过来。
接下来的战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边是蓄谋已久,特地跑过来偷袭,一边是毫无察觉,被一顿猛轰,轰的死伤惨重,军心士气皆无,胜负已然没有一点悬念
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军刚一从暗处冲出来,陶晴贤军便被吓得不战而溃,根本就没一点抵抗的心思,只想逃命。
于是乎,小小的严岛便开始上演一出轰轰烈烈的追逃之战,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万余人马追,陶晴贤率幸存的一万多人马逃,双方士卒几乎把整个严岛都给跑遍了,甚至来来回回跑了好几回,直到天际露出曙光,视线慢慢变得清晰,陶晴贤军无处可躲也无处可逃,这场追逃战才慢慢接近尾声。
最终,这场“大战”毛利氏大获全胜,陶晴贤军几乎全军覆灭,除了被火炮轰死的万余人,剩余的一万多人几乎全被俘获,就连陶晴贤本人也因为反抗过于激烈而被毛利氏联军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大战过后,毛利元就特意在周防国的樱尾城举行一场检验仪式,名义上是检验陶晴贤的首级,看陶晴贤是不是真的已经伏诛,实际上却是在展示武功,警告大内氏所有属国的地方豪族,让他们看清形势,赶紧前来宣誓效忠。
其实,就算他不举行这场仪式大内氏所有属国的地方豪族也会认清形势,跑过来归附。
开玩笑呢,陶晴贤虽然表现的不堪一击,那也是有名有号“西国第一侍大将”,在整个东瀛那是相当有名的,这么一个名将在毛利元就手底下都不堪一击,还有谁敢不服。
毛利元就也因为此战而被奉为“西国第一战神”,以万余人马一夜之间全歼将近三万人马,他这个战神之名倒是名副其实。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七六章 石见银矿
毛利元就一战歼灭陶晴贤手下主力,并击杀大内氏当家权臣陶晴贤,威震东瀛,大内氏各国豪族纷纷归附,风光可谓一时无二。
这个时候,他不再隐藏自己的野心,在不断整合大内氏各国豪族势力的同时,他还对现任家主的继承权问题提出了质疑,因为现任家主大内义长根本就不是大内氏本家嫡系血脉,而是陶晴贤从旁支拉过来做傀儡的。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驱逐现任家主大内义长,自己再扶持个傀儡,甚至直接让自己的大儿子毛利隆元继承大内氏家主之位,至少,毛利隆元还是原大内氏家主大内义隆的外孙,从血统上来说,比个不知所谓的大内义长可纯正多了。
想要夺取这家主之位,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他十分清楚,现任家主大内义长并不是这场争夺的关键,关键是大内氏属下各国的豪族,比如,大内义隆的姐夫吉见正赖,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人家的儿子可比他儿子更有资格继承大内氏的正统。
这样的人,在大内氏属下各国还有很多,窥探大内氏家主之位的也不止他一个,这会儿人家之所以没有吭气,主要是因为他还没对家主之位下手,一旦他对家主之位下手,这些人极有可能跳出来联合其他地方豪族一起讨伐他,就如同他讨伐陶晴贤一般。
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只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从而强大到让人绝望,就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了。
毛利元就当然清楚这一点,击败陶晴贤之后,他便开始不断整合各地豪族,收编各国地方势力了。
这个时候,他的智计又体现出来了,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各国豪族很快便交出了手中的武力,不到两个月时间,他便将自己手下人马扩充到了三万多,他的权威甚至超过了陶晴贤当权之时。
随着手下人马日渐增多,他谋夺大内氏家主之位的时机也日渐成熟,不过,这个时候,他却遭遇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他没钱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无力养活手下三万多人马。
没办法,他毛利氏根本就不是什么传承几十年又或者上百年的诸侯,家中资产本就有限,再加上他当初咬牙买下了一百门铁炮,他手头更是捉襟见肘。
这会儿,在东瀛,要想养活三万多人马可不容易,因为东瀛物资太匮乏了,粮食什么的,都得从大明进购,而大明的粮食历经几千甚至上万里海路运到东瀛之后那可是相当贵的,就拿大米来说,最少也得五两银子一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三万多人马,光是粮食,一个月的消耗就是十多万两!
而他毛利氏、吉川氏、小早川氏都不是什么有钱的主,资产全部加起来也才几十万两,也就是说,他倾尽全力也就能维持三万多人马几个月的口粮。
这是个相当矛盾的问题,如果他不维持这么多人马,就无望夺取大内氏家主之位,什么野望,什么争霸都只是做梦而已,如果他维持这么多人马,银子又不够花,怎么办呢?
他想来想去,貌似唯有收复石见国,夺取石见银矿的掌控权这一途了。
这石见银矿可不得了,其规模之大,东瀛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没有哪个银矿能与之匹敌,东瀛之所以产银量如此之丰,跟石见银矿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石见银矿的产银量就占了整个东瀛的大半,也就是说,一个石见银矿的产银量足以占到整个世界产银量的两成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