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她犹豫了一阵,还是拎着包裹走到大堂,然后有些不舍的将包裹放到杨聪跟前,温言道:“杨公子,你这礼也太重了,老身受不起啊。”
杨聪并没有觉得奇怪,他微笑道:“伯母,别这么见外啊,您还是叫我清风吧。我特意登门拜访,这点薄礼您都不收下,我这怎么过意的去呢”
说罢,他又将包裹推到杨氏跟前。
杨氏虽然有些难舍,还是婉拒道:“清风,你这礼真太重了,老身不能收。”
说罢,她又要往回推。
杨聪却是飞快的抬手挡住,随即倔强道:“伯母,这点薄礼您一定要收下。”
杨氏这个奇怪啊,这位杨公子为什么一口咬定一百两银子是薄礼呢
她忍不住好奇道:“清风,你怕是拿错了吧,这里面可是一百余两银子。”
杨聪装天真道:“没错啊,是一百两银子啊,这么点银子不算薄礼算什么”
“啊!”杨氏难以置信道:“你真觉着一百两银子是薄礼!”
杨聪拿出富家子弟特有的表情,傲娇道:“那当然,伯母,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我们惠安杨家可是泉州有名的富商,家产不说太多,上百万两还是有的,这一百两银子对小侄来说真不算什么,小侄一个月的零花钱都是上千两。”
“嘶!”杨氏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家产上百万两,一个月零花钱就是上千两,这是豪门子弟啊!
看样子,这一百两看样子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但是,他也不可能无缘无故送人一百两银子啊。
杨氏想了想,干脆直接问道:“清风,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大猷帮忙啊”
杨聪装作毫无心机的道:“是啊,昨晚志辅兄是说要帮我个忙来着,小侄觉着白让人帮忙不好,起码也得给点报酬不是,不过,这兄弟之间谈钱又伤感情,所以,小侄今天特意来看您,您说,小侄聪明吧”
杨氏闻言不禁莞尔,这小家伙还真有点可爱啊。
不过,事关自己的儿子,可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应了人家,她忍不住继续试探道:“你想让大猷帮你办什么事啊”
杨聪继续假装毫无心机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龙溪陈氏的陈文杰欺负小侄,志辅兄的意思是去揍那姓陈的一顿,小侄以为这冤家宜解不宜结,只要志辅兄能跟我回去保护我一阵就行了,那姓陈的总不可能老是待在惠安是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在杨氏看来,小孩子之间打架很正常,看样子这清风是打不过那姓陈的,所以叫大猷去帮忙。
这种事,军户之间尤其常见,一般小孩子打架,大人是不会怎么管的,架都不敢打,以后怎么上战场杀敌,他们只有一个原则,不要把人打残了或者打死就行!
&nbs
第一卷 第十一章 感动俞大猷
这年头农村要置办一桌像样的酒菜可不容易,因为乡里根本就没专门的市场,什么鸡啊鱼啊都要现抓现杀,至于猪肉,那更麻烦,一头猪最少也有上百斤,人家可不会为了卖点肉专门杀头猪。
不过,这乡下也不是一点肉都买不到,一般哪个村子杀猪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村子都会收到消息,去得早一点,还是能买到肉的。
杨氏既然已经决定给自己的儿子和杨聪做顿好的了,便不再犹豫了,她直接跑到堂屋外大喊道:“狗蛋,狗剩,快点,过来。”
她的话刚落音,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便从外面看热闹的小孩堆里屁颠屁颠的跑进来,兴奋的道:“大娘,什么事啊”
杨氏毫不犹豫的对着那个大点的孩子道:“狗蛋,你去清源山把你大猷哥叫回来,就说他朋友清风来家里做客了。”
狗蛋闻言,回了一声“好勒”,随即便转身一溜烟跑了。
这濠格头村其实就挨着清源山,清源洞离村子也就十来里远,而这会儿农村的小孩,跑个十来里压根就不算什么,就是家里人不让他们到处乱跑而已。
这狗蛋早就想跑清源山里去玩玩了,就是怕家里人骂,现在得了俞家大娘的嘱托,家里人也不会骂他了,他自然跑的欢实的很。
杨氏看着他边跑边蹦的背影,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又对剩下的小家伙道:“狗剩,去田里叫你爹娘回来,就说大娘要几条鱼,另外还想托他们去买点肉。”
狗剩闻言,边叫着“今天吃鱼咯”,边蹦蹦跳跳的跑了。
他家虽然有鱼塘,也不可能天天吃鱼,只有在别人家要买鱼的时候他父母才会顺带多捞一条自己吃,所以他才会这么兴奋。
其他小孩见状,纷纷露出羡慕的表情,有的甚至口水都流出来了。
杨氏见状,摇头笑道:“好了好了,看把你们馋的,等下让狗剩他爹娘多买点肉,今天中午一人来夹一块,都玩去吧。”
院子外面的小孩闻言,立马一哄而散,大老远还能听见他们在那里欢呼“有肉吃咯,有肉吃咯。”
杨氏见小孩都散开了,这才在院子里四处张望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找到那只正在角落里翻虫子吃的大公鸡,她二话不说,上前逮住那只大公鸡,熟练的把其双翅往后一绞,随即便拎着往屋里走去。
这会儿农村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喂着鸡,家里富余点的就喂的多一点,家里穷点的就喂的少点,不过,一般人家都是拿鸡蛋当荤菜,除了过年,很少有人杀鸡吃。
杨氏原本就没喂几只鸡,这只大公鸡更是她家最后一只公鸡了,几只母鸡孵鸡仔还靠它呢,不过这会儿这些都不重要了,杨聪一挥手就是上百两银子,不知道能买多少鸡仔呢,她还能小气这只公鸡嘛。
杨聪这会儿正闲的无聊呢,他见杨氏拎着只大公鸡进来,下意识的撸起袖子就要跟上去帮忙。
这一下,不但是杨氏吓一跳,就连侍立在一边的侯之坦都大吃一惊。
倒不是说这会儿是个男人就不用干家务活,普通老百姓家里可不分什么男女,地里的活,女人也得去帮忙,家里的活,男人也的搭把手。
谁要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吃饭,那就是混子,全村人都会看不起。
问题这杨聪的身份不一样啊,他可是真正的富家子弟,公子哥儿,穿衣他能伸个手就算不错了,吃饭他不要人喂就算好的了,帮忙下厨,开什么玩笑!
杨氏当然是拒绝的,就连侯之坦都拉着他不让他去。
杨聪一看这情形,更要去了。
一开始,他是习惯使然,因为前世的他大多都是自己做饭,回家的时候帮父母做饭那也是必须的,他都习惯了。
这会儿杨氏一拒绝,再加上侯之坦情急之下一拉,他瞬间便有了想法。
要是俞大猷回来,看到自己帮他母亲干家务活,估计会感动的一塌糊涂吧。
 
第一卷 第十二章 令人头疼的案子
杨聪一趟濠市之行简直顺利的出奇,他不但如愿拿下了俞大猷,就连邓城和汤克宽也跟着下了水,成了他雇佣的临时“保镖”。
这下他总算你不用担心龙溪陈氏跟他动武了,有这三位猛人在,就算陈家派来几十个海盗都没用。
当天下午,他们便一起回了泉州城,杨聪还专门为他们置办马匹,以方便他们出行,而后他又在望江楼为三人订了套上房,请他们住下来,一起等候徐阶的消息。
不过,这世事有时候也不能尽如人意,俞大猷他是顺利拿下了,徐阶那边却出了问题,当天晚上,史文斋和史礼斋兄弟便带来了徐阶的消息。
很不幸,徐阶没空见他,至少这几天没空。
这并不是什么推脱,徐阶是真没空,因为他这几天遇到了一件令人头疼的案子,根本就无暇来管他的事。
这案子的来龙去脉史文斋兄弟也打听清楚了,起因很简单,就是府城西边的张坂乡有对李氏兄弟欠了当地乡绅艾万年的银子,艾万年想收了他们的地抵债,这对兄弟不愿意,结果双方就打起来了。
据说,双方打的很凶,总共伤了不下十人,而且还差点闹出了人命,徐阶因此头大如斗,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话说徐阶一个府衙通判,掌管着一府的刑罚,他为什么会为了这种平常的案子而头疼呢,直接令府衙捕快将两兄弟抓了,把他们的地罚没给乡绅艾万年不就得了,有什么好头疼的
他头疼的是这两兄弟的身份,因为这两兄弟并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是军户出身,他们的曾祖父曾经出任过崇武所的副千户,而且他们名下的地也不是泉州府下辖的农田,而是永宁卫崇武所下辖的屯田。
这案子着实让人头疼,徐阶甚至都不敢派捕快去抓李氏兄弟,因为府衙的捕快只是普通青壮,而李氏兄弟却是屯卫军户,而且他们还有崇武所军户相助,真要去抓人,整个府衙的捕快全派过去估计都会被人打回来!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他只要行文给永宁卫指挥使衙门,永宁卫自然会派镇抚司的人来协助处理。
这镇抚司指的可不是锦衣卫镇抚司,其实,所有大明所有卫所基本都有镇抚司,镇抚司主要负责本卫内部的刑名,而锦衣卫镇抚司之所以比较出名,是因为他们有两个镇抚司,其中南镇抚司是负责本卫刑名的,而北镇抚司却是专理诏狱的。
这永宁卫可是大明有数的大卫所,自然也有镇抚司。
永宁卫镇抚司的人一来,这两兄弟就算再能打也得趴下,因为镇抚司的人说白了就是专门收拾本卫兵痞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屯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能打的很,这两兄弟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当然,就为这点事,永宁卫镇抚司是不可能把这两兄弟给宰了的,最多也就是打顿军棍,然后罚没他们的屯田,到时候乡绅艾万年的债怎么处理还未可知,这两兄弟会将他恨之入骨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没了地,他们就没了活路啊。
徐阶一向都是温文尔雅,体恤民情的,这种把人往死里逼的事情,他着实下不去手,所以,这案子就这么僵住了。
杨聪听完史文斋兄弟的描述,眉头顿时皱成一团,这事真是麻烦了,徐阶就算通报永宁卫,请永宁卫镇抚司派人来协助处理,这来来回回行文协商最起码也得半个月,也就是说,他最少还要在这里等半个月时间。
陈文杰会等自己半个月吗
显然不会,这家伙一看就是个嚣张跋扈、没有耐心的主,如果自己几天不回去,他还不知道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怎么办呢,难道不求助徐阶,就靠俞大猷、邓城和汤克宽跟这家伙来硬的吗
这样肯定不行,要几个世袭百户就能收拾他们,龙溪陈氏早就被收拾了,根本就不可能屹立至今。
到底该怎么办呢
这下,杨聪都有点头疼了,送走史文斋兄弟和薛南塘之后,他依然愁眉不展
第一卷 第十三章 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清源山位于晋江下游,泉州府城东北侧,自古就因风景秀丽而备受文人骚客的青睐,山中不但有紫泽书院这一泉州有名的学堂,还有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清源洞等名胜。
千手岩就在清源山左峰,离泉州府城也就十余里远,骑马架车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第二天一早,卯时方至,杨聪便和俞大猷等人一起,骑着马驾着车直奔千手岩而去。
众人从北门出了府城,奔行不到一刻钟,前面便出现一座高耸的石峰,那石峰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一条条的石脉堆成,看上去就像无数手臂一齐伸向天际一般,千手岩之名大概便由此而来。
一行人还未来到山下,前面便传来一阵整齐的呼喝声,远处隐隐可见二三十个人正排成数排,手握长棍,整齐的舞动着,那呼喝之声正是从他们口中传出来的。
到了这里,俞大猷直接一抬手,让邓城和汤克宽一起下了马,随后又招呼杨聪下了马车,这才带着众人,牵着马匹,沿着山路向那群练武之人走去。
杨聪虽然不是专门前来游山玩水的,但是,第一次到了这清源山有名的胜境他仍然忍不住好奇,抬目四望起来。
他正在好奇的张望呢,那群练武之人却在好奇的看着他们,是谁竟然这么无聊的,一大清早就跑来打搅他们练武
站在前面教习棍法的李良钦尤其恼火,他在这传授棍法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跟这千手岩观音寺的主持是知交,而且在这边僧舍常住,他在这山下教习棍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有心想学的,都可以过来试试,他觉着资质不错的,都会留下来传授。
这帮人,一看就不是来学习棍法的,这又是车又是马的,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
他本待上来将这帮人喝走,以免打搅他授徒,但是,看清楚领头之人后,他却拎起棍子疾步上前,对着那人当头就是一棍。
俞大猷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好呢,那棍头都快扑他脸上了,他连忙侧身一闪,随即大喊道:“师傅,师傅,你老人家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大猷啊!”
李良钦边持棍攻击,边喝骂道:“你小子,翅膀硬了是吧,棍法学成之后就没见你来过了。”
俞大猷连连躲闪道:“师傅息怒啊,我这不是参加武举乡试去了吗。”
李良钦依旧边打边喝骂道:“你还好意思说,乡试夺魁也没见你来报个喜。”
俞大猷这会儿脸都红了,他的确是忘了来报喜了,因为乡试夺魁之后他名气就大了,找他的人也多了,像邓城和汤克宽都主动找上门来跟他切磋兵法武艺,他这一来劲,就把这老师傅给忘了。
他是不敢还手,但当着这么多好友的面他也不能被师傅给揍一顿啊,躲了一阵,他才瞅准一个破绽,一把抓住李良钦的棍头,随即赔笑道:“师傅,我家不是离这远嘛,四五十里地呢,来一趟不容易啊。”
李良钦倒不是真想揍他,只是这个得意弟子一直不来看他,他心中有点不平而已,这会儿打了几棍虽然没打着人,他怨念却是消得差不多了。
这俞大猷一抓住他的棍头,他也不往回夺,反而忍不住赞叹道:“你小子,功夫又有精进了啊,竟然连师傅的棍子都能抓住。”
俞大猷松开手憨笑道:“这次去参加乡试遇到好多高手,与他们切磋之后略微有些心得。”
李良钦拍着他的肩膀欣慰道:“你小子果然是个练武奇才,不错不错,对了,你今天怎么跑过来了还有,这些小家伙都是来干嘛的啊”
第一卷 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
这李建江和李建林兄弟是真的倒霉,原本他们背靠泉州李氏再加上有个崇武所副千户的曾祖父,生活不说大富大贵,混个温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惜,泉州李氏并不是什么官宦世家,而他们的曾祖父也不是世袭千户或者百户,而是靠军功提升上去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曾祖父去世之后,他们家又变成了普通军户,只能靠种田过活。
原本他们家的屯田还是比较多的,一个因军功提升的副千户,就算不贪不占再怎么样也能分个上百亩屯田,要养活一家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