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讨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小慎

    狠地扔在地上,骂道:“蔡希德真是蠢笨如猪,没看出史思明的诈伤脱身之计,竟然还上表替史思明说话。”

    时高尚在侧,听严庄如此说,遂宽慰道:“史思明虽走,但其兵马却留了下来。也算是有得有失,蔡希德正好指挥史思明的兵马攻城,使之消耗兵力。”

    严庄苦笑道:“史思明的兵马,除非史思明在,试问谁能调动兵马。有探子来报,唐军朔方兵马正在集结,目标很有可能是蒲州河东郡。一旦唐军夺下河东郡的话,我军在太原的兵马就被前后夹击。史思明的兵马不受制,反而会拖累太原的进程。”

    高尚眉头微皱,轻捶桌案叹道:“史思明真是狡诈,现在该怎么做”

    严庄叹息一声道:“为今之计,只有命史朝义将史思明的兵马带回,其余兵马继续围困太原,务必夺下太原。”

    严庄的如意算盘是,夺下太原,进而威胁朔方。如此一来,朔方军就不敢轻易进军河东。失去朔方军的支援,肃宗夺取长安的计划,只能无奈地搁置。

    这个谋略,固然深长。但是抵不过前线的变化,随着史思明的精兵撤去,叛军气势就弱了几分。

    李光弼敏锐地察觉到这点,立刻组织死士。自己亲自带领,趁着蔡希德兵马的士气尚未恢复,指挥尚未清晰的时候出城激战。

    是日,双方奋力厮杀。唐军无不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在李光弼的旗下浴血奋战。叛军本就士气低落,又一时缺乏有力指挥,被打得大败。斩首七万,取得太原之战的大胜。

    蔡希德只得率叛军撤退,退回上党。

    自此太原之围解开。李光弼取得以少胜多,十分重要的一战。李光弼的地道战略和惊人的胆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例。

    肃宗闻讯大喜,授李光弼司空,领武部尚书,进封魏国公。

    有了太原大胜的垫底,朔方军进攻河东,胜算大增。这是第一喜,第二喜是安禄山之死传到凤翔郡。

    李俶当时在自己的府邸里用膳,得知此事喜不自胜。放下碗筷,就往外走。

    独孤无垢忙问道:“殿下要去哪里请用完膳再去啊。”

    李俶笑道:“我去三弟的府上,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啊……”独孤无垢本想出声提醒,却又不忍心。

    李俶听见登时愣住,忽然想起自己的三弟已经不在了。迟疑片刻,李俶迈步出去。

    独孤无垢看李俶想起李倓之死,却继续往外走。起身到屋门口追问道:“殿下何往建宁王已经……”

    李俶头也不回地道:“我去三弟的坟茔,告诉他这个大好的消息。”

    独孤无垢望着李俶远去的背影,一声轻叹。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杨铣随朔方军破河东
    次日平明,杨铣升帐议事,部署下一步作战指挥。

    杨铣命道:“仆固将军率兵攻城池东面,本将自领一军攻西面,高睿将军率兵攻北面,葛逻支率军埋伏于南面,看到有叛军士兵逃出,即刻拦截之。祝将点校所部兵马,立刻生火做饭,午时攻城。”

    仆固怀恩进言道:“叛军盘踞坊州,城池颇为坚固。不如迟缓攻城,命军士砍伐附近树木,制成云梯,再攻城则城可破。”

    杨铣道:“将军之言甚善。然本将昨夜观察许久,见叛军守城多有懈怠,城内灯火昏暗。可见叛军何等的不得民心,本将要飞速夺城,以此震慑其他诸郡的叛军,同时鼓舞心怀大唐吏民的信心,为日后夺城打下基础。此正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也。”

    仆固怀恩遂不再言。

    朔方军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几乎遮盖了半边天。叛军惊疑未定,都不敢擅自出城偷袭。

    正午时分,唐军围三缺一,从东、北、西三面攻打坊州城。杨铣设中军营帐于小山丘,命众兵士擂鼓助战,一时间鼓声大作。

    朔方军人马以刀盾兵为前阵,排矛兵居后。扛简易云梯和少量的冲城车,喝声震天,准备攻城。

    杨铣亲自擂鼓助战,三军感奋猛烈攻城。

    只见城上流矢如雨,檑木滚石不断落下。然而朔方军攻城如故,用简易云梯登城而战。城门也在冲城车的冲击之下,摇摇欲坠。

    不多时,仆固怀恩率兵亲自登城成功,一路厮杀斩将夺旗。仆固敏接过父亲的兵权,指挥兵马源源不断的从父亲刚才走过的路,登城成功。

    叛军四散而逃,从南面逃走。被葛逻支的骑兵尽数截获,全部杀死。由此夺下坊州城,凡是被胁从者,没有手染百姓血迹的一律放归。凡是手染鲜血者,视情节轻重量刑而予以处罚。重大罪责者,于百姓之前斩首立威。至于胡人一个不留,全部坑杀。

    杨铣随着时间的积累,终于不再像以前一样,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后果的行事。紧接着放出被关押的可怜百姓,大加宣慰,以此彰显朝廷之德。

    完成上述工作后,杨铣重新暂时委任官吏,然后率军继续南下,准备收复白水城。

    白水城官吏闻讯设计杀了守城将领,开城迎接唐军的到来。

    杨铣率大军入城前,再三申明军纪,然后入城休整。两日后,南下兵锋直指冯翊郡。

    当此之时,叛军在西线的主要大将各有职责,安守忠守着长安城,崔乾佑守着河东郡,李归仁守潼关,安太清被调到河北接应惨败的蔡希德。因此杨铣所面临的将领,都是叛军的二线将领。

    杨铣此时年纪尚轻,指挥用兵还远没有日后那样娴熟,但是也算是准一线的大将。面对着这群将

    领,加上心怀大唐的百姓相助。杨铣可以说是一路上摧枯拉朽一般,长驱直入,一口气夺下了冯翊郡。

    夺下冯翊郡后,又往东行军与郭子仪大军成功汇合于河东郡城下。

    郭子仪亲自出营迎接,拉着杨铣的手笑道:“将军用兵比以前娴熟许多,对百姓的安抚和敌军的处理,也强了许多。如今一路所向披靡,收复数座城池,真是大功一件。”

    杨铣惭愧道:“末将所遇之将,都不是叛军大将。兵马也是拼凑而来,不敢自称大功。”

    郭子仪笑道:“不日,本帅就上奏天子,为将军及诸将士请功。这是将军应得的,万勿推辞。”

    说完,郭子仪又向其余将领庆贺。

    话说镇守河东郡的叛军大将崔乾佑,见唐军势大,于是准备据城死守。

    有河东司户韩旻,屈身事贼,心怀大唐。他曲意逢迎崔乾佑,成功博得崔乾佑的信任,使韩旻有机会接触到叛军兵马。

    司户是执掌民户的官,叛军之中不少是被胁迫的人。韩旻暗中与之来往,约定了举兵的时日。

    当晚,韩旻举火把为号,叛军登时大乱。有叛军为唐军大开城门,郭子仪领军杀入城中。

    崔乾佑正在巡城,忽然见西面杀声震天。又望见是有兵马朝着自己这边奔来了,立刻让亲兵在前抵挡。

    崔乾佑借着火光看见领兵之人是韩旻,大怒问道:“我待尔等不薄,何故反我!”

    韩旻答道:“吾乃大唐之臣,屈身事贼,正为今日!”

    崔乾佑骂道:“韩旻小儿,我誓杀汝。”

    两军交锋,崔乾佑亲兵虽少战斗力极强,韩旻手下人虽多,但韩旻并非指挥之才,又没有威望,渐渐不支。

    眼看着韩旻的兵马倒地,崔乾佑就要率军杀了韩旻之时。突然两支羽箭飞速而来,杀死了最前的两名崔乾佑亲兵。

    崔乾佑举目一望,只见火光中,一男一女,一人身着明光铠,一人一身红色铠甲。在火光下,绽放着刺人的寒芒。

    此二人正是杨铣和仆固敏,他们在郭子仪后面入城,登城清剿叛军。正好遇上此事,立刻射箭杀贼。

    杨铣和仆固敏又弯弓搭箭,对着崔乾佑的手下亲兵,挨个点名射杀。

    崔乾佑心知不是对手,回头看见身后也是唐军。于是一咬牙,从城墙上跳了下来,就地一滚,趁着夜色一瘸一拐的逃走了。

    当时夜色很浓,人跳了下去后,就看不见了。

    杨铣和仆固敏命兵士将崔乾佑的亲兵全数杀死,再走近一看,此时才知道崔乾佑跑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肃宗心急反逢败
    叛军骑兵和回纥骑兵在两军交锋的西面,出现对攻的局面。与意料中的旗鼓相当不同,回纥骑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叛军打得大败。

    随着叛军骑兵的败退,回纥骑兵立刻绕道叛军的身后,发起进攻。

    安守忠见状,只得率军撤退。

    随着叛军的败退,郭子仪立刻催动三军追赶,将安守忠率领的叛军斩杀八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

    唐军取得防守河东的胜利。

    连场大捷,冲昏了肃宗的头脑。肃宗下诏命唐军出兵攻打潼关,务必彻底切断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李泌谏道:“我军连战连捷,朔方兵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再攻潼关,无疑是以驱犬羊与虎豹斗,胜负可期。”

    李辅国呛声道:“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不趁此良机夺取潼关,更待何时。”

    李泌反驳道:“潼关易守难攻,昔日叛军以十数万之众累日攻打潼关,哥舒翰只以少量兵马就能遏制险要。如今攻守双方转换,我军也难攻克潼关。”

    李辅国指责道:“李泌分明是动摇我军心,请陛下降罪。”

    李俶看肃宗面有不豫之色,怕肃宗真的降罪李泌。忙上前一步奏道:“启奏陛下:先生是一片忠心,请陛下不要怪罪。”

    肃宗冷声道:“只是议论而已,何必言罪。至于先生之言虽善,但终究不是正论。”旋即下敕书给郭子仪,命其进军潼关。

    敕书很快到朔方军驻守的河东郡,郭子仪接敕书后,召来杨铣,将此敕书递给杨铣看。

    杨铣看罢,急道:“我军久战疲惫,不宜再进军。况且潼关易守难攻,实在是不宜在没有夺取长安的情况下进军。”

    郭子仪叹气道:“陛下敕书,谁敢违抗。我军少不得出兵攻打潼关,再相机行事。”

    杨铣忙道:“不如这样。末将立刻写表章上奏朝廷,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郭子仪摇摇头,低声道:“陛下连近在身边李泌的话都不听,如何肯听你我之言呢。此番将军驻守河东郡,我自引军攻打潼关。”

    杨铣自荐道:“既然胜败难料,主帅乃是国家栋梁。不如由末将领兵攻打潼关,若不胜,陛下只会怪罪末将。末将好歹是陛下的驸马,或许能因此免祸。”

    郭子仪当即拒绝道:“明知胜败难料,岂有让将军担责之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将军请不用再说。”

    杨铣还想再劝说,郭子仪下了逐客令。杨铣见郭子仪心意已决,只得退出帅府。

    数日后,郭子仪发布出征诏令。召诸将在大帅府里议事,以其次子郭旰为前部先锋,仆固怀恩为第二队,李韶光为第三队,王祚为第四队,自领大军为中军发兵七万攻打潼关。

    同时命杨铣率剩余的朔方

    兵马及回纥骑兵守河东郡,浑释之率所部兵马与杨铣并力守城。仆固敏因杨铣在河东郡,于是自请留在河东郡,她的父亲仆固怀恩准了。

    河东郡南城门大开,杨铣亲自在城头为郭子仪擂鼓送别。望着一望无际的唐军,杨铣心里没底,不知道此战能否取胜。

    潼关就在河东郡的正南方,而在潼关和河东郡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所在:永丰仓。这是一座大粮仓,以前的唐军和以后的叛军都在永丰仓驻军,并且运里面的粮食充作军粮。

    因此永丰仓对叛军来说很重要,断不能失去。

    严庄得知唐军南下,第一个想到的是永丰仓。于是以安庆绪的名义下诏,命安守忠无论如何要守住永丰仓。

    安守忠刚刚大败,士无战心。但是敕令之下不敢违抗,于是率军支援。这回安守忠是把压箱底的兵马都拉了出来,连李归仁都调来了。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李归仁见唐军前锋不是杨铣,于是对安守忠进言道:“唐军久战疲惫,我军与之相比并无太大差距。此番郭子仪用其次子做前锋,我听闻郭旰骁勇异常,但冲动易怒。将军何不诈败,诱敌深入再围而攻之大破唐军前锋,则胜利可期。”

    安守忠深以为然,于是遣李归仁为前锋邀战唐军。

    郭旰见叛军兵少且多老弱病残,回报主帅郭子仪,请求出战。

    郭子仪不许:“叛军精锐尽出,却只以老弱士卒示弱,是在诱我军深入。不可出战。”

    郭旰道:“我军远道而来,本就是取潼关。今叛军连战皆败,不固守永丰仓反而出战,是自取其祸。请父帅同意末将出征,打败叛军。”

    郭子仪还是不许。

    唐军固守营寨,没有出战。

    安守忠见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遣李归仁率大军邀战,这回精锐尽出,在唐军营前耀武扬威。

    郭旰见状,再次请求出战。

    这回郭子仪准许,但是命郭旰千万记住穷寇莫追。

    郭旰率领前军出寨进攻叛军,两军初交锋,李归仁即刻率军后撤,并做出败退的样子。郭旰不知是计,率军追击李归仁兵马。

    此事传到郭子仪的耳中,郭子仪拍案道:“吾儿死矣。”于是亲自领军,前往接应郭旰。

    唐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南下。安守忠亲自领军,阻挡郭子仪,以此截断郭旰所领兵马和郭子仪兵马的联系。

    与此同时,李归仁成功将郭旰骗入包围圈,登时伏兵四起围攻郭旰的前锋兵马。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白下狱前因后果
    李白被关押与永王李璘有重大干系,也正是永王的擅自引兵东征,企图效法东晋的故事,才给李白招来大祸。

    说起此事,容我从头说起。

    话说李白在江陵时,看江陵长史、辅佐永王的李岘竟然称病逃走,便察觉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为时已晚,自己身在永王的幕府里,已经被定成同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己是逃不掉。

1...6263646566...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