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司马季点头,司马冏的大军很大部分是一路投靠过来的散兵游勇,既然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范阳王的大军都是来自于许昌,自然不会被掺进这么多沙子。
现在诸王联军势大,从各地前来的勤王之师还陆续有来,随时都在补充进入诸王联军当中,有这个前提,司马冏当然对麾下士卒一点都不心疼,随时消耗随时补充,能够早一点进入洛阳,就有在分蛋糕的时候获得最大的一块。
“出去看看,本王也不好太敷衍。”司马季说的敷衍,并不是自己出工不出力,这一点还真不怪燕王,人家齐王现在是中原武林盟主,手下精兵强将二十多万,看不上他燕王的三万大军,再说自己的军队还是骑兵。
而是表现出来一个态度,齐王看不上司马季三万用不上的骑兵,司马季至少也要亲临前线,表明自己是站在齐王一边的,这是态度问题。
司马乂都知道帮忙调配粮草呢,他总不能躲在大营里面喝酒撸串,虽然他南征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做的。
这么说也有些太过分了,其实司马季还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联络其他方向的藩王,进行战场情报工作,不过司州虽然不大,八关的情况也不可能会这么快传过来,所以齐王、范阳王挥师攻城,常山王调配粮草,他这个燕王暂时屁事没有,带来的三万骑兵,还没有司马乂的三千人有用。
“可惜司马伦不敢出来,不然就让他见识见识本王的铁骑,本王纵横草原大漠,就是靠着三万铁骑。”司马季牛皮吹的震天响,反正现在用不上,随便他怎么说。
“嗯嗯……”站在战车上的司马冏嗯嗯啊啊,目不斜视的看着虎牢关的方向,态度要多敷衍有多敷衍,暂且先不论三万铁骑是不是像司马季说的那样,就现在虎牢关的高大关隘,用得着三万铁骑么
司马冏心想你的铁骑能下马步战么,如果不能还是站在一边看着比较好。他并不知道,燕王的这三万铁骑还真能步战。
战鼓隆隆,战场的气氛又为之一变,司马冏也紧紧地盯着前方,不在理会自吹自擂的燕王,同时随着冲霄的战鼓声响起,一座座云梯搭在了虎牢关城楼上,诸王联军的士卒已经开始前仆后继的爬上了云梯,朝城楼上冲来。
“倒油,点火!”上军将军孙辅高声大喊道,一架架盛满了油水的大锅在城楼上冒了出来。几个禁军士卒将油锅中滚烫的油水朝城楼下倒了下去,滚烫的油水从天而降,泼在士兵身上顿时,惨厉的嘶吼声,惨叫声从城楼下响起,所有被油水泼到的士卒身上起了水泡,剧烈的疼痛使得被油水烫伤的士卒在地上四下翻滚嚎叫。可越是如此,水泡被磨裂之后,更加的痛入骨髓。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以迎王师?
“我们几个藩王手中足有大军近四十万,攻克虎牢关轻而易举,并不需要扬州军过来勤王,王雍你要知道,孙吴覆灭才不过二十年,这二十年朝廷对孙吴旧地从来没征过税,现在中原大乱,虽然本王有信心不让乱局持续时间太长,但此时正是孙吴旧地反补朝廷之时,你率领扬州军北返,万一孙吴旧地出了乱子,你担得起责任么”司马季冷着脸逼问着王雍,还有一众扬州军的将校。
到了现在八王之乱开始,武帝免除孙吴旧地赋税二十年的时间才刚过,时间是真巧,司马季并不知道历史上会发展的如何,但就八王之乱后期朝廷的拮据来看,应该是没空关心这回事了。
“要知道孙氏覆灭,仍然有孙氏子孙流落民间,江东士族和中原士族的矛盾还在,你就不怕有江东士族来一场复辟。”司马季强调这件事的严重性,他记得好像就出现过这种事,只不过八王之乱还没进行到后期,各大藩王还有余力,才扑灭了这场叛乱。
很多人以为八王之乱是北方的胡人首先发难,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就荆襄和扬州首先开始乱,晋朝统一天下才二十年,这种隐患同样存在。
“燕王是让我们回到扬州,以防不测”王雍有些为难的开口道,“可是将士们的家眷都在中原,难免心有所属,再者为军者都喜欢建功立业。”
“保证扬州无事,就是建功立业,扬州要是有事的话,你们一个个都会被连坐,这点不是本王在吓唬你们。”司马季微微昂头也算是做出了妥协道,“这样吧,本王进入京师之后,会专门关心一下扬州军家眷的事情,本王南征的时候见识过占州的气候,深知炎热潮湿的煎熬,马上会给幽州写信准备一批蚊帐,海运送到建康,但你们必须回去。”
扬州军必须回到扬州,这件事是不能妥协的,一旦当地晋军离开时间长了,难免不会有人蠢蠢欲动,中原士族谁都瞧不起,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所谓的江东士族,可刘渊、慕容廆的区别没这么大。
“张达,带着二百亲卫,一万骑兵跟着扬州军回去。”司马季好说歹说之后直接开始文攻武吓,直接转头对着张达下令,带着一万女真骑兵跟着扬州军回去。
王雍要是在这里多废话一句,赵王逆党的名单还要加长,燕王的耐心是有限的,一直都信奉最有效的手段,那就是杀人,死人是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
在回去路上,司马季绝对相信在野外,张达可以率领女真骑兵让扬州军变成丧家之犬。
“好吧,王雍马上和众将校告知燕王的意思。”王雍还是一咬牙答应下来,司马季只是开口告诉他决策,并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身为参军他能分辨出来。
司马季看着王雍等人离开军帐,转头对张达微微歪了一下脖子,后者心领神会的凑到跟前低头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跟着扬州军回去,到了建康,先杀了扬州刺史郗隆全家,罪名就是和司马伦过从甚密,为赵王一党,反正又没有冤枉他,老规矩,男丁一个都不要放过。”司马季的双眼闪过一丝狠色吩咐道,“事成之后,直接给我抄家,所获得财物送回幽州,这事不是第一次做了,你亲自跑一趟,本王比较放心。”
郗隆他的门第也不低,先祖郗虑是汉末的御史大夫。入仕之后,郗隆被两次免官,幸好他与司马伦是老交情,从小相识,司马伦加九锡之后,任命郗隆为扬州刺史。
司马季当然没有冤枉对方,要知道郗隆都被软禁了,一旦诸王联军攻入洛阳,很快就会下令把郗隆诛三族,司马季只是把这一步提早而已,其他藩王也断然不会反对。
“殿下想要轻罪重罚除了为赵王逆党之外,还有别的理由么都告诉末将,到时候末将心里有底,就明白如何办事了。”张达在暗处可为了司马季杀了不少人,一听就知道燕王是要借乱生事,但以前都是在幽平二州做事,这一次去江南难免就多问了两句。
司马季也知道张达这种心态,自然也就没有生气,想了一下道,“凝聚江东人心当然是最好不过,就说扬州刺史郗隆,为官嚣张跋扈,轻视江东士族,对江东才俊多有轻慢之色,杀了他全家之后,将消息散布江东民间以凝聚人心。”
“殿下思虑周详,张达此去就知道怎么做了。”张达听完之后满是拜服的道。
“思虑周祥哎,这主要看你的能力,本王的设想并不一定全对。”司马季一声苦笑挥手让张达离开,司马季夏季伯操作的事情多了,但不是每一件都成功。一厢情愿的事也做了不少,最后不得不屈从于现实。
 
第四百五十六章 宫变
面对百万大军压境,洛阳的朝臣现在觉得必须自救,这要是司马季肯定不担心,因为他带来的女真骑兵,根本不是知道百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十万人几乎都是女真人理解不了数字,在往上的数字他们同样无动于衷。
禁军分守八关,可以算是随时都会崩溃,既然已经决意动手,那么就不能在犹豫下去,真正打动司马漼的原因,还是孙秀想要放手一搏,征召在京所有四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投军,听到这个消息他就知道,现在司马伦和孙秀已经引起众怒了。
百姓的民心当然是民心,士族的民心更是民心,当整个洛阳的士族子弟都想要杀孙秀而后快的时候,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王舆将军,我知道你心中所想,出兵的八王当中只要有一个藩王想要株连,你就很危险,所以现在想要表明诚意,非下狠手不可。”既然决定动手,司马漼也显现出来了司马氏的另一面,平时可以人畜无害,真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心狠手辣,“所有赵王一党都在诛杀当中,只有用他们的鲜血,才能保住你还有很多朝臣的性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相信将军也明白,似乎有几个将领平时和将军关系不错,不知道这个时候会如何抉择”
王舆一怔,陷入了矛盾当中,想要反戈一击必须要做出一番功绩,这个时候容不得任何交情,哪怕对好友大开杀戒,最后王舆一狠心道,“王舆知道怎么做,一旦动手自然是毫不留情,所有赵王一党都在斩杀当中。”
“好,王舆将军忠君护国,到时候催愿意为将军说话,相信八王一定会既往不咎。”司马漼见到王舆已经有了决断,便大喜的宽慰道,“谁能活下来都不如自己活下来更好。”
“广陵公教训的是!”王舆强笑着应承着,这个决心并不是这么好下的,但既然下了,就开弓没有回头箭,王舆直接告辞回去联络旧部。
遍布洛阳的禁军伤兵哀嚎、惨叫可以作证,全体朝臣想要倒戈相向绝对不是一句虚言,王舆回去之后直接就把自己麾下的将校叫到府中,还有三部司马的人,开门见山的说出心中所想,“现在诸王联军高达百万,京畿八关之外都有诸王大军,只要任何一个关隘都攻破,我们都死无葬身之地,是为了司马伦殉葬,还是死中求活,保全性命,都在诸公的一念之间。”
王舆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不过是自从东汉中期以来禁军经常做的事情,政变!禁军参与政变的次数,甚至都比出征打仗的次数更多。
现在洛阳人心浮动,朝臣都人人自危,这自然也包括来到王舆家中的将校,就算是当中有人受了司马伦的提拔,可就这种大环境,就算是举报王舆也是没用的,诸王大军冲进洛阳,他们一样还是要死,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于是纷纷表明态度道,“愿意听将军号令,诛杀奸佞,迎回天子。”
“好,事不宜迟,诸公马上回去,今晚动手,很多宗室早已经准备妥当,还是本将念及诸公的性命才告知各位,能不能拨乱反正,就看诸公了。”到了最后王舆还不忘记把宗室这杆大旗拉出来,要知道八关之外就是诸王联军,宗室这杆大旗在此时还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是威胁自己麾下的部将,不要打着出府就举报的主意。
这个威胁十分管用,两个时辰之内没有殿中禁军过来抓他,趁着这段时间王舆抓紧时间休息一下,等待晚上的行动,和以前的政变相比,这次的发难已经算是十分仓促,阵容也不算是庞大,司马漼甚至还没有被封王,剩下的主力不过是一个左卫将军,可没有办法,两人必须抢时间,晚一天,就可能是诸王自己率领大军冲进来了。
司马伦很累、孙秀同样很累,尤其是孙秀还有和司马伦紧紧绑在一起的党人,几乎都不在自己的府邸,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他们都不敢出现在皇宫之外,只有在皇宫高达墙壁和殿中禁军的保护之下,才能睡得着觉。
尤其是最近几日,随着八关的形势危急,急报也来越多,更大府邸成了菜市场,各公府掾属行入行出,几乎一刻钟内就会有十数份诏令发放出来,传往城中各方。诸多宿卫禁军卒行入行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主将的带领下绕着洛阳打转,根本不知道自己该被派往何处。
而另外一边就是遍布全城的禁军伤兵在哀嚎,洛阳早已经失去了大晋心脏的雍容华贵,无险可守的窘迫感在此刻表露无遗,京师百姓也出现了逃亡,纷纷出城寻找安静之处,可整个司州都已经被包围,他们又能上哪去呢
当然更多的百姓只是内心惶恐,他们表面平静,其实只是不知道要逃到哪的被动反应。
这一切都给了司马漼和王舆大展身手的机会,赵王一党都在皇宫,目标很是集中,也不用担心战斗蔓延全城,毕竟他们手中的直属力量也并不多。
午夜三更天,皇宫南掖门之外,广陵公司马漼和左卫将军王舆悄然而出,身后则跟着近千名刀枪齐备但却寂静无声的禁军士卒。
&n
第四百五十七章 劫掠钱财侵略如火
.司马越看着遍地的尸骸,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知道司马伦被控制住了,心中松了一口气道,“现在必须马上派人去八关报信,同时向诸王请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打是打不下去了,现在只能这么做。”
“我马上让人去做。”司马漼想了一下,也知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等等,孙秀也杀了么”司马越像是刚想起来什么,把司马漼叫了回来问道。
“还没有,这毕竟是司马伦一党的重要人物,按照律例还是要廷尉审理。”司马漼疑惑的看着司马越,似乎觉得对方的问题很没道理。
司马越一听脸色一下大变,急切的道,“赶紧杀了他,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要是落在诸王的手里,可能死的人还要更多。”
孙秀要是活着落到诸王手中,很可能会牵连一大批朝臣,现在局势不明,没人知道这些出镇的藩王是怎么想的,按照最坏的打算,如果为了麾下效力的军士考虑,进入洛阳屠城都不是不可能的,最近一段时日百姓纷纷出城避难,就是心中恐惧出现屠城。
“本王立刻去金墉城,把天子迎回,天子还在的话,诸王入城可能还不敢太过分。”司马越说到这赶紧让几个禁军士卒跟着自己去金墉城,现在也对诸王进行威胁的,也只有司马衷这个天子了,西边函谷关的司马柬、司马颖、东边虎牢关外的司马都是天子的弟弟,有这些兄弟在,其他藩王会收敛一点。
整个皇宫都乱糟糟的,有人指挥让禁军收拾尸骸,清理地面。有人派探马向八关报信,对关外的诸王请降,还有人跟着司马越去金墉城迎回司马衷,当然还有十分必要的一步,走个程序让司马伦退位。
皇宫大殿就是个屠宰场,遍地血泊尸首,充满死亡的味道。宗室亲贵们入宫之后无处下脚,只能坐在殿东阶梯前的大树下。赵王黯然下诏退位:“吾为孙秀等所误,以怒八王。今已诛秀,其迎太上复位,吾归老于农亩。”
现在司马伦的命运已经不再自己手中,他的命运也不关在场宗室的事,如果外面的诸王进入洛阳,他们就把司马伦交出去,任凭处置。
司马越来到金墉城,挥手让守卫的禁军散开,便迈步走入了金墉城,金墉城高墙绝壁,里面的人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见到一位藩王进来都有些不知所措,还以为是过来找麻烦的,一个个宫娥都不敢出声,就像是大难临头。
按照一贯的套路,新皇登基之后,自然会找麻烦把老皇帝找个借口收拾掉。
“陛下还在休息么”司马越看着出来的内宦放缓腔调道,“臣司马越代表忠义之士,请陛下还朝,请陛下一见。”
一脸紧张的内宦一愣,赶紧一路小跑还不忘回头喜形于色道,“东海王请稍等片刻,奴婢立刻将大喜之事告知陛下。”
等到司马衷出来的时候,司马越身后已经出现了王舆带领的数千禁军,一见到司马衷出现立刻下跪道,“恭
迎陛下回朝”
金墉城本在宫城北部,王舆簇拥着司马衷有意绕宫城一圈,从正南方向的端门入宫,沿途百姓山呼万岁,响彻云霄。所有的呼声都是真心实意的,天子毕竟是一个象征,尤其是现在百万大军压境,只有司马衷这个天子出现,才能让洛阳百姓心中出现一丝藉慰。
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
司马季并没有要把其他藩王甩掉的想法,这一系列的操作只是为了自己的骑兵争取半个时辰时间,这样也可以说的过去,要是直接甩开其他藩王,那就太得罪人了。
派人把其他藩王叫醒,司马冏、司马颙、司马虓、司马乂全部都是一脸疲惫的出现,强瞪着眼睛询问司马季到底是什么事,心里面还有所不满,你这个燕王带着一堆骑兵,天天屁事没有,晚上还过来折腾我们
“洛阳宫变,司马伦已经被软禁。”司马季开口就让这些藩王全都清醒了,“本王已经集结骑兵前往虎牢关接手关隘,这才把你们叫起来,诸位看看是整军准备一下,以最强的军容前往洛阳,还是现在就出发。”
司马季的语速不紧不慢,一点也不着急,反正他的骑兵已经出营了,他麾下全部都是骑兵,别人想要追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完全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
“嗯!”睡眼朦胧的司马冏一个激灵,大声下令道,“传令麾下骑兵集结,前往虎牢关,步卒待命,明日一早出发,跟随本王入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