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臣下也不知道,听说是一个寺庙,里面崇拜火。”颜严不慌不忙的开口解释,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

    “什么袄教的寺庙”司马季一下子炸了,他南征时期对着婆罗门教教徒这么狠,不就是打着收拾宗教的主意,现在竟然连自己的大本营都被立了这么一个玩意差点抓住颜严的领子,咬着牙道,“谁让建造的,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让一群骗子在蓟城扎根”

    “殿下,是主母同意了的,你有几个波斯姬妾想家了,腹中有殿下的子嗣,主母也就通融了一下,臣下哪敢阻止主母的想法,你临走时候说过,蓟城一切都听主母的。”颜严一个战术后仰躲开司马季暴怒的目光,结结巴巴的解释道。

    “啊,看起来还挺好看的,思乡之情么,也可以理解。记着百姓不要过来,给几个女孩弄个庙宇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本王又不是盖不起。”司马季双手一摊,对着其他几个封国官吏询问道,“你们说是不是”

    “是啊是啊,都是殿下的姬妾,能够求得一份心里安宁,没什么不好。”冯吉、童江几人都纷纷称是,开始狂拍马屁,对着正在建立的庙宇评头论足起来,“这番邦的东西看着很有意思,臣下几人总算是明白了殿下的教诲,增长了见识”

    你们几个去过波斯帝国司马季看着几个一本正经的封臣,心中一片狐疑。




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心可用
    “本王也不讳言,煤炭归入盐铁专营,为的就是增加应变的实力。这一点主簿应该知晓,十万大军可不是这么好养的。”司马季毫无自觉的开口道,“现阶段要抓住一切能够抓的财源,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商队方面的利润如何了”

    “一些货物的出售力度有所下跌,很多家族都对幽州的货物进行了仿制。”颜严轻声回答道,“毕竟,这些大户当中也能找到需要的人手。”

    “倒是不意外!”司马季脸色不好看的嘟哝了一句,一件产品出来被仿制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好几次想要张嘴想想最终还是算了。专利法这种东西可能不太适用于古代,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无法生产,自始至终处于垄断的地位。

    至于人家能不能买得起,这和司马季无关,买不起他也不会降价,可惜现阶段还是要应该以服务百姓为主,等到帝国百姓都接受了这种东西,离不开了,在想办法抢回来生产权也不迟。

    抓住所有一切能够抓住的财源,置于行政部门的手中进行调配,这种模式当然是国企。不管土地还是商品,自然都是国家的,普通的商人和地主不管属性的人,可以作为国企的挑战者出现,司马季也不会故意去限制。

    本质的原因当然也是司马季这个燕王,他骨子里也是重农抑商的藩王。他建立幽州商队的目的简单的很,就是为了敛财而已,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目的。

    重商从来就不在他的考虑当中,他不主动按死商人比起各朝都已经是进步了,幽州境内的商人至少不用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把商品贴在脑袋上,不被称呼贱商,经商环境不是比大晋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好。

    “等到腾出手来之后,任何一个所谓高门,都不是本王的对手,现在先让他们吃一点甜头。”司马季活动了一下脖子有些疲惫的道,“本王刚回蓟城,先歇歇,你们去办事。”

    “是,殿下!”几个人躬身目送司马季离开,顺便拉走了还在混混沌沌的杜锡。

    “内史请留步!”快走到王府的大门,走在杜锡身后的颜严把杜锡叫停,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才道,“内史是否觉得殿下做事太狠,而且怕代郡的豪强反弹”

    杜锡点头,静等着颜严的下文,他现在知道这个不起眼的记事,其实是被司马季一把提起来带入王府的,不然以对方的学识,连一个县的刀笔吏都无法胜任。

    “内史来到幽州时间不长,很多情况还一知半解,咱们幽州本身因为靠近鲜卑,并没有多少豪强存在,除了范阳卢氏在范阳国境内。燕王继位以来一直是一言九鼎,裁判封国一切事物,对所有的豪强并不友好。只不过以前的手段会隐蔽一点,现在天下局势莫测,殿下可能不会这么慢慢磨了。”颜严不徐不疾的开口讲解道,“你我在这里等待片刻,不出半个时辰,肯定有一位将军入殿,内史敢不敢和在下打一个赌”

    说罢颜严又说了另外一件事,开口询问道,“内史对幽州的安全评价如何”

    “从各郡的禀报来看,应该属于匪患猖獗。”杜锡微微摇头,



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军备竞赛
    司马季和司马颖自然都是为了获得一些军心,毕竟麾下将士为你卖命,可不都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爱国之心当然也很重要,可没有其他来的更实在。

    揉着有些疲惫的双眼,司马季暗叹前世水平底下,无法断定煤炭的价格到底多少才是合适,步履蹒跚的杨馨进来正好看见这一幕,双眸当中闪过一丝心疼之色,挺着肚子来到司马季身边道,“夫君何必亲力亲为呢,交给下面的官吏去做就是了。”

    “这涉及到很多事情,当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可制定的人是为夫。”司马季强笑了一声,伸手放在杨馨的肚皮上道,“为夫当然也希望齐王能够力挽狂澜,可各地已经隐隐有了割据之态,如果为夫看不到这一点,如何在乱世当中安身立命如果为夫和秦王一样,连个后代都没有,自然敢舍命一搏,可现在有顾忌。”

    “是啊,幽州人口比冀州差了不少,必须要在开源上面想想办法。”杨馨很是认可,随即一片赞叹之色道,“馨儿相信,河间王非夫君之敌,夫君的幽平二州只有待时间长了,才知道当中蕴含的力量,夫君抓住了煤炭,可让盐铁专营更加强大。”

    “强大和大杂烩不同,盐铁专营并非不可像是现在这样,全部抓在手中,以后还是要分开!”司马季呵呵一笑捏着杨馨的下巴道,“任何一个产业,都要扶持起来两个相同职责的部门,让他们自己竞争,就算不这么做,也不可以跨行业发展,不是涉及的越多,力量就越大。至于这种部门,应该掌控在朝廷手中。”

    司马季也重农抑商,只是没有表现怎么明显,非要通过法令歧视商人群体,但也肯定对他们没这么上心,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国家让商人去引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去人人经商,农民和手工业者永远是人口的绝大部分。而且不能像是后世西方那样,少数城邦承担引领整个区域经济的职责。

    中国自从战国时代之后,就没有出现过类似商业城邦的东西,共和制更是听都没听说过。而共和制、寡头制在西方社会,断断续续都一直存在。不提古希腊、罗马早期的共和国,中世纪欧洲也存在共和制,威尼斯共和国的建立时间和唐朝建立的时间差不多。

    中国这边自从战国之后,早就一统天下了,要是非要创造和欧洲差不多的环境,那司马季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晋朝就具备分封制的特征。可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分封制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除了自相残杀,什么都没捞到。

    欧洲固然迟到了各国竞争的争相发展,可在这个阶段之后,欧洲国家本身都是中等国家,面对中美俄这种面积巨大的国家,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无法统一应对,总是被各个击破。

    中美俄三国当中,其实前后都进行过拓土,帝俄在寒带一路东进,美国进行西进运动,清朝其实也往西打过,康熙时期占领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雍正用兵青海,乾隆用兵西北,终于干掉了这个面积不次于自己的准格尔汗国,当然它后期又丢了不少。

    只是后世的中国历史,比较侧重于自古以来,就好像准格尔就是一个小盆地一样,不大点的部落叛乱。既然是自古以来,那就不能宣扬仇恨,在这点上政府也没有双标,汉人内战,和谐!汉人占领南方,和谐!游牧民族打汉人,和谐!汉人打游牧,和谐!

    连渔猎打游牧,游牧打渔猎,人家自相残杀都要和谐,结果就是,中国的领土好像都是谈判谈出来的。

    司马季口中的大杂烩就是日韩的那些财阀,包括住友、三井、三星这种什么都做,各行各业都要插手的公司。西方文化和中国不同,西方自古以来就处在各自为政当中,中国自古就是中央集权,中国采取西方的制度是什么结果,因为没有发生过,谁都不知道。

    不过可以从日韩身上看出来,日韩都是美国重点扶持的中国周边国家,扶持的欧洲国家都在俄罗斯旁边,故意立一个榜样。

    日韩都是财阀模式下的国家,财阀模式大同小异,什么都做,各行各业都要插手。扶持出来了一批大杂烩财阀,这种财阀制度下,日韩一个人出生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一辈子都在为他们打工,而且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如果中国和日韩一样有钱的话,日韩出生的人几乎肯定比中国人更早撞天花板,大学毕业就可以看出来他一辈子的轨迹。

    其实除了中国和越南之外,所有黄种人的国家都这样,只不过东南亚国家一般都是华人做起了财阀,而且这种大杂烩模式的财阀,其实没想象当中的强大。

    中国在刚开放的时候,曾经想要立几个样本,学习一下日韩,才刚刚有这种想法,然后一场亚洲经济危机,韩国十大财阀全被打垮,都被华尔街给控股,整个韩国几十年的辛苦培育出来的财阀,都成



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
    在诸王先后撤军之后,司马冏也忙活了很长时间,先是整编禁军,然后是平反历次政变的受害者,司马冏当初也在京师,自然知道当中的是非曲直,首先当然是照顾宗室的感情,楚王和淮南王的冤死令世人惋惜,算是顺应民心。

    长沙王作为楚王的弟弟都回到洛阳复爵,所有人都知道给楚王平反是迟早事情,楚王司马玮被追赠为骠骑将军,淮南王司马允被追赠为司徒,按王的礼节改葬,淮南王的三个儿子与父亲一起死于洛阳街头,于是齐王就将自已的儿子司马超过继给淮南王,延续淮南王香火。

    纠正以往历届执政犯下的过失,给前事来个总结,然后一切重新开始,在历次政变中罹难,并且得到世人同情的臣子都被恢复了名誉。甚至连被诛杀的杨氏,也因为司马柬的关系,不再被责难。随后司马冏又派人去找张华与裴頠回朝辅政。

    一顿忙碌巩固权力的司马冏,到现在才刚刚喘口气的功夫,就接到了河北的报信,说河间王和燕王敌意甚浓,如果不调和的话,可能会兵戎相见。

    “诸公以为如何”司马冏抚着有些胀痛的额头,很是心累的征求意见。自己这边收拾烂摊子,黄河以北两个藩王竟然要打起来了,这天下才刚刚有点平稳的意思,难道转眼之间又要再起兵戈

    其他藩王可能喜欢混乱的局面,这样好浑水摸鱼。那是别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真坐上了辅政的地位,他们才会明白,保持平稳的局面多么不容易。

    司马冏自然和司马颖、司马颙完全不一样,这次战事之后他大获全胜,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司马冏下意识的选择就是求稳,既得利益者都会这么选择。但显然现在有人不想安稳。

    安乡公刘真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殿下,河间王和燕王的争端,在于燕王大军占领了常山国和赵国,所以河间王的奏疏当中对此不满,两国属于冀州,河间王的不满也算是理所应当,幽州大军占着冀州的地方,确实于理不合。”

    “司马颙有什么不满的,为人首鼠两端,过来抢功劳倒是快。要不是一切进展顺利,谁说不能率领邺城大军帮着司马伦打本王看到本王必胜了,才磨磨蹭蹭的率领大军赶来,他走的时候心有不甘,还准备联合司马颖和本王争权呢。”司马冏一声冷笑道,“本王顾念大局,甚至同意了他举荐的王浚任为并州刺史,现在又来上疏,难道冀州是他的么”

    司马冏提及此事还有些愤恨,前面的一切他都可以原谅,但联合司马颖准备发难,这件事也就是因为司马颖后退一步作罢,不然肯定是战场上见。

    司马冏说出这么一番话,几个心腹就明白齐王到底是什么态度了,本想趁机阴燕王一下的几个人,当然是偃旗息鼓,站在司马冏的态度一边,韩泰不慌不忙的开口道,“殿下,一切的根本无非就是一个制衡,司马颙的邺城大军给了他底气,被殿下赶出京师可能也心中不满,正好见到燕王大军不撤出冀州,便找了一个由头发泄。”

    “韩公说的没错,河间王虽然兵强马壮,但燕王也不是好惹的,燕王对王浚此人的态度可见一斑,现在王浚为并州刺史,燕王也知道双方



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优势很大
    啊……一声抑扬顿挫的哈欠声之后,司马季看着眼前的几个封臣,懒洋洋道,“记着,煤炭一旦并入盐铁专营当中,蓟城周围的百姓不能在随意伐木,除了开垦耕地之外,不可伐山林,不可围河造田,违令者按照老规矩处理。要是真有有毅力的百姓,要是能围海造田,那本王绝对不反对,各郡县典狱吏给我盯紧点。”

    “臣下明白,不过有人会围海造田么”罗永显示答应下来,但还是觉得燕王想得有点多,“愚公移山的人真的存在”

    “天下这么大,什么人都有。”司马季呵呵一笑,他还真知道一个冷门历史,自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罕见军力不行的宋朝,让静海军节度使独立,越南在靠近广西的海域一直有一个飞地,叫做京族三岛,一直到清朝签订了中法条约之前,那里一直都是越南的一部分,但中法条约之后这三个岛就成了中国的一部分,新中国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三个岛都填了和大陆相连,省的越南总是惦记。

    “记着盯着山林和河岸,平地本王不管。”司马季再次强调道,“先这么做,以后大河沿线同样照此办理。”他口中的大河自然是黄河沿线,对黄河燕王一直保持着敬畏,真不自量力,黄河也是真决口改道给你看啊。

    目前来讲黄河一线的植被属于还不错,不过黄河能不能稳定,并不取决于下游的州郡。关键还是上有的雍秦之地,就是长安周围的地方。长安虽然有地利,但八百里秦川毕竟面积不大,能够支撑一个汉唐任何一个王朝都勉为其难,唐朝之后再也恢复不过来。

    经过唐朝的开发,黄土高原的植被也破坏的很严重,自从唐末开始,黄河便开始桀骜不驯起来,在经过宋朝三次人定胜天,彻底控制不住。

    冯吉、颜严、童江几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大河沿线燕王这句话,明显不是局限于幽州一地,看样子心里对冀州动了脑筋。

    “主簿、记事、录事,你们也关心一下这方面,山林除了修长城之外,不可砍伐。用最少的土地做最大的事情,封山令进行已经数年,仍然要以严刑峻法威胁,不然百姓不知敬畏。”几个人交换眼色,没有被司马季忽略,还以为几个封臣领会了燕王的精神,又多啰嗦了两句。

    “殿下,臣等明白了。”眼见着司马季又喝了一口茶,有再补充补充的趋势,几个人赶忙开口,表示燕王的精神已经全部吸收,不用在开会研究了。

    “你们真听明白了好吧!”司马季吧唧吧唧嘴,一副意犹未尽之态,挥手让几个人下去,翻越代郡的地契,为何就没有豪强兴兵作乱呢燕王都已经准备好铡刀了,真没劲。

    一抬头见到罗永并没有随着几个人离开,司马季一边翻越一边问道,“有事就说,本王的时间多么宝贵,连府中女眷都快造反了。”

    “是有一件事,涉及到了不少人。”罗永沉吟一下开口道,“带方郡拦截了一批人,是山阳公刘秋的族弟刘阿知率领两千人想要出海,被截获,涉及到山阳公的事情,臣下不敢专断。”

    拿着地契的手微微一滞,司马季悠然道,“确实比较难办哈毕竟是汉皇宗亲,人数也不少,这样吧,大部分就让他们住在带方郡。刘阿知有辱汉皇宗亲的名声,心怀不轨,里通外国,斩……”

    “要不要将此事上报给京师”罗永心里有些没底,毕竟大晋还是对二王三恪很优待的。

    “不用了,又不是刘秋的事情,一个族人而已。”司马季不耐烦的挥挥手道,“你就看着办就是了,诛首恶即可,大部族人可以放过,本王忙着呢。”

    司马季都替刘阿知惋惜,跑你不跑聪明点,竟然还被截住了。既然被截住了,燕王每天法家都挂在嘴边上,总不能当做没看见,只能借他的脑袋彰显大晋威严了,汉皇宗亲竟然要跑到国外去,这传出去影响多坏。

    几天之后,齐王的训斥圣旨便到了蓟城,不过司马季没空看,他正躲在燕王府偷偷写贪污刑罚,先推国企、后推条例,省的以后给忘了,先留起来备用。

    他对国企是寄予厚望的,虽然受制于时代有些优势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但一些国企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国企可以上交除了成本之外,几乎全部的利润。这不代表国企就一定赚钱,目前幽州下辖的船队就一直在赔钱当中。

    从准备讨伐司马伦开始,幽州的海运一直都在运粮食,粮食对战事的支撑很重要,战争破坏生产,时间延长可能会产生饥荒,司马季哪敢不重视。可粮食虽然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它也是确实不值钱的,何况这是在做军粮准备。
1...108109110111112...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