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请燕王示下!”曹乾感觉自己像是抓到了一点要领,却还没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司马季呵呵一笑道,“国子学学子出身太高,各个都是官宦之后,他们对民间的生活清楚不多,太学的学子倒是有部分学子可能会民间疾苦了解,但是也正是因为出身,他们参加的人数肯定不如国子学的学子,最乐观的情况是,代表儒学和玄学的学子,全部出身于国子学,他们这些不识人间疾苦的人,一旦辩论贴近于实际,应该不是你们的对手。”

    这些国子学的学子在司马季眼中,那就是一群成年巨婴,脑子里面想的东西统统不切实际,遇到具体问题绝不是自己学生的对手。这就简单了,他一定开始就把辩论内容往实际情况上面引,这就相当于一场考试,考题都是法家内容。

    宗室方面肯定不是问题,司马季早已经通过种种手段,又是画饼又是讲理,背靠手下大军成了新一代的宗室领袖,让宗室诸王明白了,士族存在就是分宗室的权利,士族隐蔽人口朝廷就没钱




第六百一十二章 甩饵钓鱼
    “你怎么这么急啊!”羊献容挥手招呼外面的宫娥进来,拿着书文去天子的寝宫盖印,然后才说道,“从来到京师,除了换人和颁发政令就不做别的事情了。”

    “本王怎么不急,已过而立之年,还不知道现在是距离出生近还是距离死近呢,可本王谋划的事情还有很多都没做。”司马季切了一声,他说的可是完完全全的大实话,古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他现在这个岁数三十多岁,也就是说他已经接近古人的平均寿命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些重要的谋划不趁着现在就赶紧,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时间。

    “怎么总说这种话,妾看燕王正是鼎盛。”羊献容吓了一跳,她可不希望司马季的话变成现实,现在她对自己的皇后地位很是满意。万一司马季一下没了,谁知道掌控天下的藩王换了一个还会不会对她这么好,再者羊献容还没有孩子,总是受制于人。

    万一燕王下一个继承着,觉得对建立霸府并不满意,想要自己当皇帝,她以后会是什么命运,想到这羊献容也顾不得刚刚的怄气,对司马季和颜悦色起来,“燕王要是去了,妾怎么办”

    “中宫比本王小十几岁,你怕什么看看,中宫现在不就是在和本王谈感情么”司马季抓住了羊献容的话柄,自得的说道,“可见本王并没有说错。”

    “是啊,妾是在和燕王谈感情。”羊献容好言相劝,连对天子都没有这么曲意奉承过,此时却在一个藩王面前这样,“你也要来看看妾才对,宫中如此寂寥,你让妾自己一个人天天如此,不觉得狠心么。”

    “宗室都看着呢,本王怎么来要是被发现了,这事可大可小,后患无穷。”司马季一副你也不能怪我的表情,要是有机会他会不愿意总入宫么,男人的阴暗心理该有的他全都有,妾不如偷的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可现在他还真有很多事情比入宫睡皇后重要,没人明白这种急迫的心情。

    “今日过来也是找中宫商量一件事,本王已经决定调理调理京师的学子,不然他们总给本王找不自在。”司马季安抚了一下羊献容,就说到了正事。

    “是因为四部鲜卑的首领封王的事情”羊献容了然的点头,轻启朱唇道,“他们不过是手无寸铁的学子,能对你造成什么威胁,是不是太过于谨慎了。”

    “一点都不谨慎,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本王就偏好法家,比谁都明白这些不谙世事的学子会带来什么后果,先用国情教育教育他们,以后才是栋梁,这也是做善事。”司马季疲惫的靠在床侧悠然道,“揍他们也是为他们好,棍棒之下出孝子,别说只是一帮学子,就算本王亲子,也不能这么干,反正本王有的是儿子,大不了就换。”

    这种事司马季绝对不留情,他的子嗣并不多,大概现在已经有三十个出生了,名字都快起不过来,这种批量生产的结果,就是他对子嗣并不重视。能有所成就固然好,不能的话赶紧让道,后面有的是人等着。

    他可是知道,学子这个群体在后世可是总被利用出来搞事,有点苗头不对立刻就要动手收拾,为了封建帝国主义的未来,下狠手也是应该的。

    杀一部分人拯救大多数人,确实比较残忍,在古代社会却无可厚非。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司马季才觉得对东南亚大开杀戒也是做善事,第一符合他内战内行的特质,第二杀了这些东南亚土著,就省的以后这些小国出现面对一个永远不可能战胜的中国,燕王明明是在帮助这些土著的后代解决困扰一辈子的烦恼,这不是做善事么。

    你说后世东南亚国家人民多上火,天天看着北方邻居越来越强,担心自己的国家成为傀儡,可他们的国家还没本事反抗,天天对着中国骂,中国人又听不到,自己憋一肚子气。现在大军南征不就一切都解决了么,如果他们的祖先运气好,没准就能活下来,成为我大晋的一份子,再说除了高棉人,哪个不是从古代中国领土上南逃的失败者,说不定高棉人都是,上古时代就开过战,现在只不过是时隔千年再次开战,本质是内战,追杀失败者不行么

    司马季都已经保护了现在大晋疆域内的民族,宁州再往南的,就不归他管了。

    “只有法家才略微体现了一点一视同仁,宁州以南的土地当地部族都信奉一种叫婆罗门的教派,这个教派本王很不喜欢,一定要在征战过程当中灭了它。反过来说,只有法家在大晋占据主导地位,才没有这种教派的生存空间。”司马季解释了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低声道,“儒学和玄学教育百姓还是有用的,朝廷施政还是讲点实际的东西最好,依法治国。”

    “这个招贤令,就是讲各地的才俊吸引到京师,然后看着法家学子成为朝廷主流。”羊献容面露思索



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边有奸佞
    天下的州郡官职是有数的,一旦出现一个可以和国子学太学并立的法家学府,这些天之骄子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属于自己的蛋糕将会被切掉一块,谁都不会愿意。

    很多人都喜欢没事就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但这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喜欢竞争,所有具备资源的人喜欢的都是垄断,哪怕是人类希望灯塔国也是如此。你比人家差很多的时候,人家会鼓励你,其实也就是灌灌毒鸡汤,等你真的产生了威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来到京师没多长时间的左长史张宾,搬着海量的国子学学子上疏来到燕王府的时候。正见到司马季和随时可能成为新一任廷尉的罗永,正在讨论士农工商的问题。

    “虽然本王讨厌商人,但天下还是需要商人这个职业,任何职业存在都有道理。”司马季见到张宾捧着一摞上疏进来,指着旁边的桌案示意,继续对着罗永道,“不能再大晋律里面并且士农工商的等级,任何职业之间都可以自由流通,像是原来侮辱商人的做法需要废除,其实对整个帝国而言,农工两者远远超过士和商的贡献,工农是基础,这两个群体不存在,其他一切都不存在,搞定了工农,自然不会有人造反。”

    “燕王说的是,不过商人这个阶层,还是太容易引起敌视。”罗永频频点头,对此深以为然,商人占据百姓群体总数的微乎其微,引起敌视在正常不过。

    “引起敌视非常正常,商人这种食利阶层不引起敌视,说明百姓已经蠢到家了。这就相当于本王出去强抢民女,民女的男人帮着本王守门。”司马季作为一个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之下的存在,要是连基本层面对商人阶层连警惕性都没有,简直枉费多年的共和国培养,“但是,商人售卖自己生产的东西这无可厚非,本王说的是商人当中的另外一个群体,他们本身不生产东西,只不过是在低买高卖,一定要把这种人明确的指出来,这种商人本王幽州商队下面就有很多,你也应该有所了解。”

    “燕王说的是买办”罗永恍然大悟,他是知道幽州商队下属有这么一群人存在的,不过这可是燕王府的助力,燕王是准备对这些人进行管控。

    当然要管控,不管控还了得就连我大清都知道买办不是好东西,买办一职,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随着发展买办阶层就成为垄断各地贸易的中间商,一些人逐渐失去公平的立场,趋附外国侵略势力,欺压中国商人。

    后来清朝崩盘,民国那短短的历史证明,失去了控制的买办阶层,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造不如买大行其道,司马季看的紧吗,买办的利润能都紧追燕王府财富的积累,他要是看的不紧,这些中间商还不得上天

    司马季控制一个幽州,生产物品要是没有这些中间商赚钱的话,买办阶层就会反客为主,反过来摧毁产业,这都是民国时期都已经存在的事实。

    “所以商人阶层可以和其他阶层平等,但是要将买办的定义明确写进大晋律当中,如何管控自然也要明确写进去,他们能够为帝国



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诏
    “现在等候在宫外的学子足有上千人,倒是称得上是声势浩大。”羊献容略微有些担忧的道,不要说是晋朝,就算是前朝这种事也不多见。

    “他们以为脱离了他们,我大晋就没法治国了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错觉。”司马季不以为意,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而已。这个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就如同后世的婚姻问题,自由恋爱地时候女人比较占优势,而相亲市场又是女人抢男人,实际上目的都是一个,就是结婚,可两个市场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因为一般的女人都考虑男人的经济实力,可有经济实力地男人什么都考虑,年龄、学历、门当户对等等,燕王考虑的就很简单,年轻漂亮,其他的优点在燕王面前,只能证明这个女人算是一个人,不能当做视而不见,除开年轻漂亮,女人在他眼中就和男人没区别。

    连最为基本的男女关系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学子以为离开他们帝国就玩不转,纯粹就是异想天开,有点过于高看了自己的地位。

    “其实为何要争夺出来一个主导权来呢,前汉宣帝曾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羊献容不明白司马季为何要确定法家为主导,在她来看可以完全多种学说并立,为何要争谁是主导呢。

    “霸道王道杂之,这对法家其实是不利的,因为儒学在中庸此道当中无人能及,时间长久儒学一定会占据优势,必须要确立法家为主,而且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一点。”

    司马季摇头,并不同意羊献容和稀泥的想法,就这位皇后和稀泥的想法,就是儒学所擅长的一面,汉朝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儒皮法骨,西汉酷吏盛行并且当朝官员都以此为荣,因为他们认为残酷的刑罚可以更好的管理社会治安,后世的大汉十大酷吏赫赫有名。

    汉宣帝说霸王道杂之,确实也是当时的实情,不过要是把之后的王朝都算上,就能明显的看出来儒学越来越强,因为篡汉出现的玄学也是烂泥扶不上墙,根本对儒学无法制衡。

    儒皮法骨,最终经过一个又一个王朝,皮最后把骨给渗透没了,司马季就觉得,不分出来一个谁是主导,法家可能还真不是儒家的对手,儒家可以再时间的掩护下,取得最后的胜利。

    “那就让天子下诏,召集学子展开辩论”羊献容凤目一撇,轻启朱唇道,“这不正是燕王的目的么,宗室诸王相信也是支持你的决定。”

    “不错,本王已经取得了宗室的支持。这件事由不得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胡闹。”司马季点头,在他看来确立法家的主导地位和南征是一件事。他还准备挥动法家大旗,铲除东南亚的印度痕迹。

    平心而论,中国文化的传播面积和印度文化相比,其实并不占优。在东南亚尤其是这样,距离远近并不能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限制,中南半岛距离中国和印度差不多远,但除了在后世的越南之外,印度文化几乎都是占据优势。

    司马季觉得儒学和玄学都不能起到消灭印度文化的作用,既然法家暴戾的名声在外,能不能吞了土地又消灭了外来文化,就只能指望法家了。

    战国时代天下混乱,各国纷纷富国强兵,虽然不好对比,但现在八王之乱已经结束,司马季已经让宗室诸王认识到了,燕王是怎么发家致富,最终在逆境当中掌控天下。毫不讳言一切都源于南征期间的抢劫,司马季的第一桶金就是在当时积累起来的。

    燕王的成功可以激起宗室诸王的效仿,向南开战已经不可避免。司马季搞定了宗室诸王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剩下就是最为适合战争的法家思想给予支持。

    今时今日司马季躲在边塞养大的法家,已经和战国时期的法家完全不同,至少原没有当初的法家死板一刀切,兼具了一部分灵活性。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
    “法家经过大汉四百年早已经消失了,一些主张多和酷吏挂钩,燕王重新扶持法家,肯定是心中对官场十分不满,甚至可能整个宗室都是这么想的。”王衍看着两个族弟苦口婆心的道,“你们两个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天子亲临、太庙辩论,这件事的传播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燕王绝对不会让法家输的。”

    “燕王是要让儒学和玄学被法家代替”王敦眉毛一挑面带异色的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并非是阴谋还是阳谋。”

    “你们看知道,法家反士大夫却不反王权,之所以在战国时期大行其道,就是因为这个特点,相反法家一派的代表人物,都是王权的拥护者。”王衍长出一口气,微微摇头道,“燕王不过是放下了屠刀,选择了更加文明的做法,目的和出兵参战的时候一样,是对着士族来的,结果还是一样的。”

    如果有人问王衍对此怎么看,王衍当然心里是不舒服的,因为琅琊王氏也是士族的一员,但不舒服又能怎么办不服燕王举兵对抗的士族高门,现在不是十室九空了么。

    “燕王为何对我们如此痛恨兄长,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么”王导自然也能很清晰的感觉到琅琊王氏的超然地位,以后可能会被削弱,作为家族一员他当然不愿意。

    “如果宗室诸王真的完全被燕王劝说成功,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只能做一个见证者。”王衍苦笑一声道,“大晋最强大的力量,从来都是宗室,贾后当初之所以成事,那是因为宗室形不成合力,但最后贾后仍然死于宗室之手。真要像是为兄所猜测,宗室应该已经认可燕王此举,觉得燕王这么做对宗室有利。”

    “也许燕王并没有征求宗室的意见,天下兵马尽在燕王之手,燕王完全可以独自坐决断。”王敦听到着张口询问道,“燕王不是一直都一言九鼎,从不被别人干扰么。”

    “是不是得到了宗室的支持,到了那一天,一切都一清二楚。”王衍看着绞尽脑汁的两个族弟,吩咐道,“总之,我们绝不可和宗室作对。”

    “宗室方面你不要担心!”燕王府的司马季此事也正好说到宗室的事情,他自然是不知道京师之内还有个老狐狸早已经洞悉一切,不过知道又能怎样,真正的聪明人看透不说透,明哲保身比谁都熟练,政治上盟友固然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强大。

    当然面对明显的弱鸡,也可以像是人类希望国一样,纠集几十个狐朋狗友撑场面摆摆阔。可老毛子单枪匹马上阵一样可以达到目的,这种事全看自己怎么选择。

    整个宗室的诸王,现在就是燕王的狐朋狗友,现在京师有王爵的宗室,一共有二十八个,全部出面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更何况天子亲临。

    “整个京师这几天就会讨论这件事,本王让你对出面的学生吩咐几句话,第一,开口一定要契合实际,务虚你们并非玄学、儒学学子的对手。第二,说百姓能听懂的话,本王会让人将所有一切的辩论都记录下来,辩论结束立刻张榜公告京师,相信很快就能传遍天下。辩论胜利只不过是第一步,要让百姓的民心为我所用。不要纠缠不切实际的问题,说不定在辩论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对方比你们想象的好对付,注意别陷入诡辩当中就行了。现在人选安排的怎么样了”

    “燕王放心,末将从大军当中挑选了能言善辩者,各个出身于燕山大营,每个人投军之前,都曾经在山野之间做过保长甲长,或者是县刀笔吏,绝无一人是庸才。”曹乾拍着胸脯保证道,“还有几人是罗永带来的典狱吏,揣摩人心不在话下,就是不知道对方准备的如何了”

    “没准对方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呢毕竟比起你们,儒学已经昌盛数百年,玄学最近数十年也颇有拥趸。”司马季呵呵一笑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的人多得很,人们总爱总过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场战国官司
    “天下纷乱都是朕的责任,大晋俊才犹如大江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众爱卿以为然否”祭奠完祖先之后,司马衷带着默然的表情慢吞吞的开口,虽然语速很慢,似乎每一字都在仔细思量,意思还是很明白的。

    “臣等羞愧万分,此次乱起,宗室有部分责任,其中有野心之人作祟,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臣等浴血奋战,终于还是还天下一个安定。这也是陛下人心所向。”在诸王前面的司马季上前一步微微欠身,然后开口道,“天理昭昭,今日之果便是昨日之花,相信不光是诸王和在座朝臣,就连再次的学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以前的混乱不过是参天大树之内的虫子,这些虫子死了,大晋这棵树会更加的枝繁叶茂。”
1...138139140141142...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