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事关南征大军的结果,我如果不出声此次南征可能真的会没有结果就此班师!”司马季摇头,现在他就很奇怪一点,他现在名声都这么臭了,到底是谁看出来燕王对朝廷还有良心的呢怎么就确定他会上疏反对撤军

    洛阳城内,永安里,杨柳随风而动,以大晋王朝的首都而言,这里永远都是这么安宁。一对长相相似的青年,长袖飘飘,只不过神态各不相同。

    司马炜最终还是忍不住道,“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正常来说消息已经到了幽州。燕王真的会上疏反对撤军么他的封地在幽州,怎么看都与此无关啊。”

    “兄长有些急躁了!”司马乂闻言示意稍安勿躁,沉吟片刻道,“将此消息告诉燕王,并非是燕王一定会反对南征大军撤军。而是他不得不反对。”

    “愿闻其详!”司马炜开口,他也知道自己在谋略上不如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所以哪怕一般人都不敢在自己面前出声,他却一直对司马乂爱护有加,一直不加以苛责。

    &




第七十五章 陷害忠良
    确认过眼神,这是宗室和外戚的事情,不关咱们的事情。这些老油条是什么人,扒下来一根头发丝都是空的,不少朝臣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后退一个碎步。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犹如老僧入定一般站在原地,大殿鸦雀无声,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这个杨骏会怎么对付燕王呢”很多朝臣在心里嘀咕,甚至对罕见的长篇奏疏充耳不闻。推恩令别闹了,燕王司马机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的燕王才十六连孩子都没有,用推恩令这招一点作用都没有。

    司马季长居幽州,自己老哥一个至今没去过别的封国。根本不知道晋朝也有推恩令,而且实行的相当早,司马炎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推行了。所以还在纳闷,怎么齐国五个县就能起兵和中央禁军对垒,根本忘记了齐国从司马攸死后,都已经经过了一轮推恩令了。

    司马囧虽然不是长子,但能力比自己的大哥强得多。对原来齐国分出来的封地都埋好了地雷,只要等到时机成熟,瞬间就能捏成一个强大的齐国。

    削了宗室的封地燕王连孩子都没有,杨骏要是没有理由就削了司马季的封地。估计整个宗室都炸了,洛阳十几万的中央禁军的确在杨骏手中,可遍布整个晋朝的大军,他们的统帅可都姓司马。

    “泱泱大国,征发水陆军四万,抢粮无数,另有交州临近作为基地,征伐半州之地,不是大胜都算败北。何况区区小胜林邑范逸暂时上表朝贡,能抵得上大军出征所耗费之钱粮”司马季最后在奏疏当中道,“如若只是让林邑停止劫掠,上表朝贡,四万大军有何用更何须出征之前大为传颂如若就此停战,臣弟不才,我上我也行。就算臣弟暂时不能脱身幽州,栓条狗坐镇广州,相信都不会比这个结果更差!”

    我上我也行!不少朝臣都扑哧一声乐出来,但后一句就是明显的对杨氏进行攻击了。一些笑出声的朝臣未免有些尴尬,假惺惺的出言道,“燕王殿下此言未免有些粗俗。”

    “是的是的,燕王和胡人为伍,沾染上了一些蛮夷之气。”一些朝臣大义凛然的站出来对司马季进行指责,但言语指责仅限于里面的字句,至于宗室和外戚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本身众多朝臣出声杨骏心里还能高兴一下,结果只是抓住字眼口诛笔伐,根本没有站在自己一边的意思,气的胡子都翘起来,刚想发言,太子太保杨济站出来道,“南征大军撤回只是一些朝臣私下议论,既没有陛下的同意,太尉也没有下定决心。”

    “燕王此疏毫无道理,因为一件没有确定的事情对太尉进行指责。”杨济不慌不忙的道,“其实以征南大将军的上疏所说,以雷霆之力解决林邑国,太尉并非不同意,只不过击败容易,令其归心却难,燕王年龄未及弱冠,思虑未免不周。”

    “陛下,应对燕王小惩大诫,去侍中之服。”杨骏上前一步建言道。

    杨济愣在原地,一双手青筋暴露,一脸的生无可恋,兄长你就不能不出声么可杨骏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根本没看自己弟弟的表情。

    “这就是纯粹的猪队友啊!”一直在亏本从来没赚过的司马季,看着信上的信



第七十六章 放屁
    “殿下,还有就是棉花田,产出犹如杯水车薪,可以说八成田地都绝收了。”颜严沉吟着开口,“这当然是不出殿下所料,不知明年!”

    “明年继续种,又不是全死了。还要扩种”司马季摇晃着脖子,巧惜会意走上来不轻不重的揉捏着,继续道,“北平郡新过来的三千户胡汉各半,一定要分的开。你都办妥了吧杨英没在这件事上找麻烦”

    “没有,封国之地都是如此。这点内史樊兆已经和杨英说过了。再者殿下的规划确实令人过目不忘,连范阳王都要效仿,杨英没有理由反对。”颜严躬身的禀告。

    “那就好,没事情你就继续忙去吧。”司马季想了一下没什么大事需要操心,很多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事情,去年做过的,今年再做一遍就好了。

    这个时节,四部鲜卑应该正在提兵北上,在蒙古高原上扫荡。杀人越货干着无本买卖,就等到秋天把抢掠的人口牲畜压到幽州来换粮食。今年司马季在杨英来到幽州之前,就屯了不少北平郡的海盐,相信利润应该会比去年更好。

    至于南方,司马季做出头鸟还是有作用的,并不是白白被杨骏去了侍中之服。至少南征大军没有被撤回,不过么,南征大军也是倒霉,被夹在宗室和外戚当中,如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估计非战斗减员应该不会少的。

    不过也应该没这么严重,毕竟交州还在晋朝手中,是可以作为一个基地让大军驻扎的,可时打时和,到底是一举灭国还是见好就收都没确定,南征大军就晾在那,确实也成了宗室和外戚的牺牲品,幸亏现在距离三国并不远,晋朝的官吏还没忘记军垦是怎么回事,杨珧就地命令南征大军分出来人军垦。

    司马季最近都低调的很,就算是出来拉仇恨差不多也就行了。身为宗室让洛阳的司马氏坑了一次他也认了,还要怎么样让他出面诛杀杨骏不好意思,除了二百多护卫,燕国只剩下那些十岁的孩子了。

    当初司马季就防着这一手,绝对不能太早掌控军队,不然贾南风扫来扫去再让自己动手去杀杨骏,到时候被卸磨杀驴的就是他了。

    洛阳那不是什么好地方,他呆在幽州君子动口不动手两句,杨骏不能把他怎么样,洛阳光禁军大小将领就一千多个,谁能保证这里面的将领都早就被谁收买了

    再说了想要杀杨骏的只是贾南风么她有什么资本杀杨骏,司马季可记得诛杀杨骏的时候领兵的都姓司马,那都是宗室力量的一部分。

    “我应该给自己找点事干,省的被洛阳那帮人惦记!要不要查查私盐不行,在等等!”司马季想了片刻,还是要装作一副本王很忙,不要打搅的样子才安全。

    剿匪!司马季一拍脑袋,他不是去年就要在平州剿匪么这又的上疏了!又过了几天,司马季的奏疏被驳回,因为杨骏觉得他这个时候调动平州兵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准就是脑袋一热以为自己几千边军,就能和洛阳十几万禁军对垒呢。

    最近几个月,司马季不断给杨骏上眼药,终于到了杨骏的格外关照。幽州刺史许猛直接让人把燕王府看起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燕王被软禁了。



第七十七章 就抱他女儿
    嗖嗖!两支利箭先后发出,司马季将弓箭放下,走到挂在前方不远处横梁上的一扇猪肉前面,伸出两根手指夹住了刺入猪肉的箭头,往外一拔丈量着刺入的尺寸。伸手让护卫把木雕的人体模型抬过来。

    直接上手把的前胸打开,捏着箭头对着胸口的皮肤继续丈量,最后微微摇头。显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抛去自己可能是个废柴没拉满弓的原因之外。他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

    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民间弩是被禁止使用的。因为弩的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射击技巧,平民很容易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不论是刚开始的弓箭还是第二个弩箭,和他想象当中的都不太一样,开口道,“把那扇猪肉套上鱼鳞甲,你们谁臂力最大,给我射上十箭,我要看看!慢点,别把手指弄伤了。”

    张达一摆手,出来一个护卫,虽然没有甲胄在身,却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等闲之辈,体型上下一般粗,按照司马季的家乡话来说,这就是个车轴汉子。

    如果刺史府的这时候来到燕王府,没准会以为司马季已经准备孤注一掷要造反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他又没有嫌命长,舍不得这上千女眷,非要去刀口舔血。

    他就是想要试试晋军的武器和护具,制造一个数字模型估计一下战场上,可能会出现的伤亡,虽说他现在连剿匪都做不到,可有备无患总要准备一下。

    三国混战虽然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直接从六千万人口变成晋朝开国一千六百万人,什么蒙古南下,满洲入主中原,按比例都往后靠边站吧!因此在晋朝武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晋军一般都穿圆头靴,靴尖不起翘。铠甲和戎服外均束带。左侧为铁制筒袖铠,是一种胸背相连、短袖,用鱼鳞性甲片编缀而成,从头上套穿,这种筒袖铠坚硬无比。胄基本沿袭东汉的形制,胄顶高高地竖有缨饰。

    不过这个防护力么也许是司马季被电视剧骗了的原因,反正他感觉不怎么样。当然这个不怎么样也要参照物,一年来也有不少胡商弄来了其他国家的盔甲,比如贵霜和波斯的盔甲,和这些盔甲相比,我大晋还是领先一筹的。

    西亚那片大沙漠南亚那个维度,穿盔甲绝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西亚国家的军队武器明显比护具要发展的快很多,上次提拉伽曾经提到过一种带着花纹的宝刀,说再来的时候要带过来几柄送给司马季,司马季猜想这就是大马士革钢刀的祖先,波斯宝刀。

    至于除了晋朝还有哪里的盔甲还可以,司马季也不是谦虚,估计就是游牧民族了。从东欧大草原到蒙古高原这一块,是比较适合盔甲发展的。

    给猪肉套上的鱼鳞甲就是现在晋军的盔甲,虽然燕王府有其他文明的盔甲。不过数量只在收藏品的范畴之内,护卫连续射了十箭之后。六枝箭被鱼鳞甲当中,剩下的从缝隙之间穿进,经过一比对,司马季估计如果是个人的话,凶多吉少。

    “鱼鳞甲还是不足以让我满意!”司马季摇着头心里念叨,整体性板甲开始出现是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嗯,和欧洲冶金技术超过中国的时间差不多。大概就是南宋灭亡之后的百年时间



第七十八章 兄弟
    但随后他又把布帛重新系上,继续抓侍女声色犬马。不就是近千女眷么又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石崇府邸不是更多么石崇什么都不是,他还是藩王呢。

    也不能说石崇什么都不是,石崇是寒门!虽然他爹是大司马石苞,但仍然是一个寒门。这个士族的标准么世袭两千担!起源是东汉开国的六大家族,刘秀依靠豪强势力建立的东汉,代表豪强地主的利益。豪族大姓往往世代高官,有众多的“门生”、故吏和私家武装,实际上控制着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毒杀皇帝的大将军梁冀,就是六大家族之一。

    三国时期开始的州牧就是两千担、比如刘焉、刘表、袁绍、袁术都够得上世袭两千担的标准。至于石崇,他爹是大司马他又不是,所以石崇仍然是出身寒门。就相当于你爹是一个高官,但你家不是几代都是世袭高官,所以你是寒门。

    石崇要是也成了大司马,他儿子他孙子也同样达到标准,人丁兴旺估计就能变成士族了。至于司马季最先遇到的范阳卢氏,在幽州算是士族高门,放在整个晋朝无足轻重。

    后来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一刀就剁了石崇。但是和弘农杨氏齐名的琅琊王氏,司马伦就好言招抚,琅琊王氏也没惯着司马伦,直接在地方辅助各路宗室进攻洛阳杀了司马伦。这就是士族和寒门不一样的地方。

    比起被禁足的司马季,洛阳的宗室就自由多了。一样声色犬马,但不是只在府中声色犬马。比如聚众来点五石散,来个敞袍裸奔,彰显大晋帝国的豪放,给其他蛮夷一个震慑。

    郊外密林,一队骑兵来回呼喝,这些骑兵都是楚王司马炜的心腹,跟随楚王来到洛阳,现在算来时间已经不短了,楚王勇武镇守荆襄,很受部下们的爱戴。

    今日又是一副满载而归样子,自城门而入,守城禁军并没有发现异常。领头返回的便是楚王长沙王两兄弟,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似乎对今日的收获很是满意。

    时至深夜,府中宾客尽散,只有一些奴婢在收拾残骸。内室当中,一张案头两边司马炜和司马乂两兄弟正对着席地而坐,案头灯光昏暗左摇右摆,兄弟二人久久不语。

    虽然已经饮酒,司马炜的眼睛还很是清明,像是发问也像是自问道,“现今在宗室当中,本王的威望几何”

    “无出其左右,就算是被禁足的燕王也多有不如!”司马乂沉吟片刻认真的道,“兄长既然发问,乂便实话实说不敢有半分隐瞒。本来宗室对汝南王寄予厚望,可惜,他太令人失望了,这份希望现在全变成了失望。”

    如若不是汝南王司马亮懦弱,司马氏怎么会直接丢了中枢大权,看着杨骏在朝堂上表演时过境迁,武帝殡天的几天时间的事情到现在都已经被捋顺了。

    武帝死前把禁军交给了一向与杨氏不和的琅琊王氏王佑,王佑的态度目前不明朗,但是可以肯定他不会倒向杨骏这一边。汝南王的长子司马矩当时任屯骑校尉,麾下有好几千人,汝南王即使



第七十九章 杀羊、杀杨
    “这什么时候,夺权成了没有风险的事情了”因为司马乂是自己的亲弟弟,司马炜仍然没有拿出对别人的盛气凌人,而是怅然的道,“你想高平陵之变如果我司马氏任何一步行差踏错,今天早就成了北邙山的一堆枯骨了。而我们当时所依仗的,无非是景帝豢养的三千死士!”

    看着司马乂,如果说到了现在司马炜还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就是这个亲弟弟了。两人为一母同胞,从小感情相当好。一旦夺权失败,两人很可能一起共赴黄泉路。所以他才让司马乂找机会回到封国。

    但显然这个努力刚刚就失败了,司马乂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一旦自己离开,司马炜这一方会更加的势单力薄,从古到今以兵刃夺权,发起者都是势单力孤的一方。如果不是势单力孤也不用付之于刀兵了,而最近的例子就是司马氏发起的高平陵之变。

    “你要记着啊!”司马炜脑中一个闪念,正好和司马乂有关,便直白的道,“我知你礼贤下士,喜好结交朋友,待人以诚。但可一定要小心啊,你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天下太平这是件好事,但一旦局势不稳,你一定要小心你身边的人,你可一定要记住兄长的话,为兄不能保护你一辈子!身边的人不可相信,他们可能会出卖你。”

    “兄长,为什么说这种话!要不我们离开洛阳,回到封国足以保自己平安。”司马乂心里一惊,第一个想法就是认为,司马炜也知道夺权九死一生。

    “回不去了,大权旁落,身为武帝之子,我责无旁贷。宗室对我寄予厚望,再者太明显了,这反而会让杨骏注意到。”司马炜重重的摇头道,“但你不同,所以我才想让你离开洛阳!”

    “兄长不走,乂绝对不会离开的!”司马乂不为所动,闭目片刻重新展开双目,当中满是神光,“兄长,现在说说你的想法吧!我们怎么干!”

    “自古以来,夺权需要两个东西,皇帝的首肯,还有就是兵权。”司马炜沉吟一下便和盘托出,虽然他刚刚教育司马乂不可轻信他人,但这是自己的亲弟弟,如果连司马乂都不相信,他就没有人可以相信了,“陛下的首肯其实并不难,我来洛阳本身就是贾后派人来送书信,所以缺少的就是兵权,杨骏大权在握。”

    夺权当然需要皇帝的支持,这样就有了话语权。但只有话语权肯定是不够的,不能用话语权去批判兵权,把批判当成武力是不够的,而是把武力当成批判,这样才能位于不败之地。

    “洛阳周围之军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城内的内军和外军,以及东宫太子卫队。如果兵贵神速的话,外军的事情暂时不用担心。所虑者内军之兵,还有东宫的太子卫队。”司马炜慢悠悠的道,“杨骏虽然安插了众多心腹,但重外军而轻内军。内军一些将校可和他不是一条心!”

    “我比较忌惮杨济啊,他是太子太保,东宫可是近万人的卫队,足以改变一切局面。”司马乂听完之后有些忧虑,太子司马遹是武帝的隔代传人,爱护有加。武帝还活着的时候,所有人就已经知道未来天下的主人是谁了。
1...141516171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