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燕王的正经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话锋一转又道,“本王中了瘴气,晚上你的照顾我。”

    “希望以后南北方的人别相差太远,不然这未来的地图炮应该更大。”司马季还是想通了这点,该占领还是要占领,不能因为喝水能呛死人就不喝水。不然中国人还应该在长江以北晃悠,还往南方迁移个屁。

    万里之外的洛阳,飞骑进入城门大喊道,“燕王十万大军南征,现已灭林邑国,斩杀林邑王范逸,快让开,不要挡路!”

    城门的禁军问询赶忙让开,旁边的军士一脸好奇的问道,“中郎将,林邑国在什么地方”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中郎将轻轻咳嗽了一声矜持的道,“在交州南方,此去一万多里,本将有个小兄弟就在南征大军当中,我告诉你啊……”

    几个军士赶紧围了过来,听着自己的老大讲述,时不时的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让中郎将的虚荣心产生居大的满足感。

    司马季灭掉林邑的奏疏终于到了洛阳,不过此时的洛阳又不同了。找他麻烦的太宰司马亮被诛杀,楚王自尽。最后的胜利者是贾南风,但这个庞大帝国名义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是蒸馏?
    “中书监,你看呢!”听到司马季可能中了瘴气的消息,贾南风虽然面上不动神色,心里也暗自叹了一口气,越是这种含含糊糊的消息,在场的人越愿意相信。

    南征大军表面上的安静,以及司马季静养的消息,在这些经过好几轮政变夺权人的眼中,很容易和秘不发丧,安定军心扯上关系。谁让三个辅政大臣加上贾南风,都是玩阴谋的行家里手呢,一碰到这种事情,第一个选择就是往这边想。

    “燕王灭掉林邑值得封赏!”张华沉默了一下,立此大功当然是值得封赏的。不过怎么封赏却是一个问题,众所周知,燕王没有兄弟,没有成亲,现在年轻的很,连孩子都没有。

    这样封赏的选择余地就小了很多,身为宗室王侯,无非就是从财富和封地上进行封赏。可现在有一个问题,太保卫瓘和太宰司马亮刚死不久,朝廷才刚刚进行完补偿。光是铜钱就给了三百万,现今国库有些空虚。

    那就只有从封地上想办法了,可这好像也有点问题。首先从封国面积上来说,燕国占据三郡十九县,食邑两万户。一个封国占地面积就占了幽州三分之二,两万户又已经是一等封国的食邑,作为一个宗室远亲,真的已经不少了。

    显然两个方面好像都不太好,一时之间几个辅政大臣都想不出来好办法,张华有些为难的道,“要不可以适当的考虑,将辽西郡下属阳乐县、肥如县、海阳县三个规划燕国管辖。

    只不过三个县的户数,才只有四千户,只是面积大而已。如若将代郡划归燕国,那幽州除了辽西郡就只有四个县还在刺史手中了。当然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

    不过这样一来,整个幽州就变成了范阳国占据八个县,幽州刺史管辖代郡四个县,剩下二十二各县全部归属燕国,是不是太不平衡一点

    几个辅政大臣都有些犹豫,似乎在权衡当中的利弊。不过幽州地处偏远,是一个苦寒之地,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

    只听说人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但人不能从未来当中吸取教训,而现在几个辅政大臣从历史当中吸取的教训就是,幽州不是作乱之地。能够割据的地方无非是吴蜀之地,能定鼎天下的除了关中,就是冀州。

    一想到整个冀州都是宗室封国,冀州刺史下属一块自己的土地都没有,这么一想之下,似乎幽州的问题也不大,幽州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能改变天下的力量。

    “老臣赞成!”王戎、裴楷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对方的目光当中猜出来心中所想,齐齐开口道,“将辽西郡划归到燕国治下,作为剿灭林邑的封赏,彰显陛下的恩惠。”

    “那就这样吧!”贾南风想了一下也不觉得会出问题,何况几个辅政大臣都同意了,贾南风刚刚掌控朝廷,对几个辅政大臣还是相当尊重的。

    他们看不见未来,当然不知道幽州在唐朝之后,就是这个天下的钥匙,只要占据这里,统一天下就是早晚的事情,但在这之前,幽州不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经过三个辅政大臣的同意,皇后贾南风的首肯,等到皇帝司马衷盖章定论,这件事就定下来了,为表彰燕王司马季南征剿灭林邑有功,赏钱两百万,将辽西郡下属阳乐县、肥如县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道的扶南
    这不重要,司马季要看看是不是有用。如果有用的话,他就不用拿低度酒消毒了,一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上次缝合是治死的人多,还是治活的人多。不过这不是大事,按照战争理论,士兵本身就是消耗品,不用太过于在意。

    死的多了,再去征壮丁就是了,敢反抗就杀,不用像是现代社会还得做思想工作,古代最好的思想工作就是砍头。

    “此炉能排出去杂质,所以更见功效”盯着炼丹炉半天,司马季才把目光重新放在陆机身上,带着不太确定的口气问道。

    “殿下,陆机在南方略有薄名,想来龙虎山不至于骗我的。”陆机还是很自得这一点,可惜他的名声仅限于原来吴国境内,北方士族根本不吃这套。

    龙虎山嘛,南张北孔,两个中国最成功的世家。司马季当然是知道的,不过晋朝龙虎山天师道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孔家倒是传承多年,不过我大晋玄学当道。儒家的精神领袖先从后面歇一会,所以说这两家在晋朝,也就这么回事。

    “那本王就收下了!”司马季准备用点粮食酿酒了,但话锋一转就询问陆机现在外面的情况,燕王现在中了瘴气,当然不太适合抛头露面。

    南征尚未结束,蛰伏时间出了什么乱子就不好了。所以找到机会就问问,从战争准备到军中军士对土人女人好不好,不管有用没用都要问。

    “本王的意思是,此次南征可以进攻扶南国,当然最基本的目标是和扶南国以河为界。如果顺利的话,当然还是能消灭就消灭。”司马季话锋一转道,“这次广州水师,可不是运送胡骑加粮草了,必须能够一次性运送五万名士兵,山越军留下屯田,禁军和交州军合兵进攻,不知道现在的战船打造如何了。”

    “军中工匠昼夜打造,不过距离两千艘战船还要一段时间。但应该在百日之内完成,到时候可以支援渡江作战。”陆机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应该没有问题。

    司马季点头,这就好!在没有开战之前,先想想打败仗之后如何。能灭了林邑就能灭扶南战争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然哪还有什么以少胜多,光比动员力就行了。

    不能因为林邑和扶南习俗一样,就认为打败林邑,打扶南就轻而易举。这么想的人肯定都相信一个脑补的结论,汉朝打匈奴、匈奴打日耳曼,日耳曼灭了西罗马,所以汉朝肯定能赢罗马!

    先不说根本没证据证明北匈奴真到了欧洲,按照这个脑补,蒙古灭了金朝用了二十多年,灭南宋用了四十多年,但进攻越南和rb失败了,rb、越南比南宋和金朝强只能打防守反击的南宋,比正面决战输掉的金朝强

    “从军中找到会酿酒的军士,还有最近不要来打扰本王炼丹。”在陆机临走之时,司马季这么吩咐道,他现在准备研究研究这个炼丹炉了。

    燕王对酿酒一窍不通,不过我大晋十万大军,人人都是人才。他就不相信找不到一个会酿酒的人,难道古代军中携带的酒都是自备的

    “听说了么,大王中了瘴气,最近一直在王宫炼丹,我告诉你们,听说是天师道的天师亲自拿出了不传的炼丹炉,一旦成功,那一炉丹药,能让人延寿十年。”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班师回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司马季前面都不用管,但最后一步却需要试验,失败多了总会成功,反正赏出去,有的是人想喝。

    最近几天王宫里面弥漫着一股酒香,朱门酒肉臭,也不知道燕王祸害了多少粮食,弄的跟在身边的侍女,有两个都迷迷糊糊的,看人的时候都有一股媚意,眼神很是勾人。

    “燕王先请!”几个会酿酒的军士一见到司马季过来,赶紧躬身作揖,还盛出来一勺美酒,酒香四溢,只是一闻就能把好酒之人的馋虫勾出来。

    司马季的脑袋不由得微微后仰,虚情假意的道,“各位军士辛苦了,本王并非好酒之人,几十天来,众多军士忙里忙外,你们先请。”

    谁知道龙虎山这炼丹炉沉淀了多少重金属又有多少重金属被丹炉吸收了没人知道,司马季可以做到泰山崩于面前不改色,前提是别崩到自己。

    经过来回几轮相让,司马季终于把燕王先请,变成了军士先请,然后看着对方一口一口喝了下去,为了进步,总要有人为了科学献身,燕王就很佩服这种人。

    “味道如何,那还有前几天酿造的,不要着急!你们几个给军中壮士倒酒!”回头对着身后侍女吩咐,已经把对方当成是小白鼠的司马季,体现了礼贤下士一般的关心,对着其他几个军士一人指派一天蒸馏出来的酒。因为这些酒使用的时间不同,味道上也不一样,所以必须要让人喝下去试一试。

    司马季闪到一边,默默地记录这些酒量差不多的军士,什么时候开始耍酒疯。所谓的土法自酿酒,这玩意司马季虽然懂得不多,但他可以分析一下,不可能比工业化生产出来的酒要好,说好的都是扯淡。

    酿酒牵涉到很多东西,从原料,发酵,酒体风味的控制等每一个环节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一不小心还可以出大问题--自酿酒里面的有害物质基本都超标的,有些有害物质还超标的特别离谱,加上有龙虎山珍品炼丹炉的加成,司马季绝对不敢自己上阵尝试。

    自酿,无非是想喝口好酒,好点的酒从酿造到成品起码得几年的时间,自酿酒说好的都是自认为,按照时髦话来说,就是注入灵魂。可酿出来就喝点,这和生吃猪肉一点区别都没有。

    “殿下,龙虎山的炼丹炉啊,出来的好酒这是便宜那些军士了。”巧惜很是替司马季打抱不平的道,“殿下也应该给自己留一点享用嘛。”

    “本王不是好酒之人,你去让别人拿汽转球烧点水给我喝!”司马季不咸不淡的转移话题,毒死本王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不一个个都得守寡

    司马季要漱口,因为他还是把不同的酒放在嘴里尝了尝,只不过后来又吐了。什么勾兑蒸馏,一点区别都没有。

    对扶南司马季一直都下不定决心,倒不是别的问题。他在交广二州横征暴敛,无非是想要多带着一些人南下,但他也只是带过来了十万人。十万人在百年之后的林邑国,都不能算多,撒在这里屯田一点水花都没有,绝对的地广人稀。

    要是一般的王朝,最好是我大清,这就不是问题了,有的是人,移民过来就可以了。可恰恰晋朝是人口不足的朝代,本土都地广人稀呢,想要移民过来千难万难。他想要把人口从广州移过来,广州刺史王毅肯定不会答应。



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
    “也就是说,殿下以班师回朝为名,水师出发之后转到南下,朝着扶南国进发”祖逖沉吟一下问道,“是全部大军登船么,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

    大军全部登船,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大海不是大陆,其中的不可预测太多了。所以一听到这种设想,祖逖心里就有些没底,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北方人。

    一见到祖逖的沉吟司马季心中就叹了一口气,中原人对海洋还真是有一点畏惧。历史上中国似乎就没出现什么海洋帝国,海洋帝国也并非是西欧独有。南印度朱罗帝国,曾经占领过马来半岛,阿拉伯的阿曼曾经占领过南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都和本土距离几千公里。

    不过朱罗帝国的扩张,等于保障了南宋的海运路线,让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受益。

    “禁军、胡骑和交州军登船,山越军留下,祖逖将军在陆地上对付林邑的那些属国,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也差不多摸清了这些属国的位置。所以此次的进攻分为两个部分。”大海玩不明白就玩大陆,司马季并非一根筋的人,“时间到了之后,本王随同五万大军,祖逖将军则留守在陆地,本王进攻扶南,祖逖将军进攻林邑属国。”

    “殿下,祖逖并非畏惧海洋,一样可以登船作战。”祖逖显然误解了司马季的意思,马上就开口道,“难道山越军就不能进入海洋么。”

    “祖逖将军,总要有人留在陆地上,不可能十万大军都上船,不然打下来的州郡谁来防守呢!”陆机开口劝解道,“殿下率领五万军出动,已经是很大的一股力量了。”

    “陆机将军说的对,之所以留下山越军。也是因为山越军虽然是从江南招募,但毕竟江南和象林这里还是有所不同。再往南山越军可能就会出现伤病,这并非本王所愿。交州军则是交州本土人,对扶南的天气有所适应。”司马季也开口,表示自己并非是瞧不起对方,相反这是祖逖独当一面的机会。

    谁说林邑的这些属国、附属部落就好对付了。加起来并不一定比林邑国差。何况这已经不是当初的正面对决了,下一个阶段的战争,晋军必须要进入到密林当中。

    “殿下,胡骑好像是更北方的人,你就不怕他们水土不服么!”祖逖看了一眼从来就不主动说话的慕容运,心想司马季不是在骗自己吧

    “胡骑身体强健,不一样的!”司马季也不需要过多解释,胡人的土地不能种地,只能吃肉。中原人以粮食为生,吃多少粮食能顶上一顿肉,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晋朝的主粮基本上在后世都被认为是粗粮。

    当然这也是游牧民族人口一直上不来的原因,有得必有失,草原供不起太多人吃肉。

    再者胡骑和其他军队是不一样的,这是司马季自己掏钱雇来的,他可以掏钱,允许对方劫掠甚至屠城,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胡骑必须给我站出来,他又不是掏钱给自己找大爷。

    “还是那句话,要么不动,动手就要雷霆万钧,从第一场战斗开始到取得决定性胜利,本王希望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要知道本王已经给了这么长的休息时间,不管是多么疲惫、劳累,都



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
    等到几个人离开,司马季又翻看起来关于扶南国的记载,在脑海里面有个印象,用来规划战略,心里面他把这次进攻扶南国,定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目标。

    最为放卫星的目标当然是一口吞了扶南国,为此次南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就班师回朝。如果做不到,那就建立一个傀儡国,作为藩属进行缓冲,但必须要抹掉印度文化的传播,如果连这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清缴澜沧江以东的土人部落,和扶南以澜沧江为界。

    回忆着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司马季就断定,新州的首府象林是绝对撑不起来的。交州只有红河平原是适合耕作的地方,象林以南是山地为主。想要再找到一处适合作为首府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符合作为首府的条件,那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后世的胡志明市。

    很熟悉吧,这就是我大晋的印度支那计划,燕王把越南的印度支那计划盗版回来了。以目前灭掉林邑占领的地区,加上交州,就和后世的越南领土形状极为相似。

    这个形状像是一个扁担,两头宽中间窄,而且中间还有横山关这种山地关隘。大晋向南行动不便,如果有敌人从西面过来,则极其容易将交州和新州拦腰斩断,南北不便横山以南还是容易列土封疆。

    后世越南也是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心想要改变这种首尾不相顾的困境,尝试合并柬埔寨和老挝,拓展出来足够的战略纵深。

    现在这个问题出现在了司马季面前,他面对的困境和越南没有区别。如果现在就班师回朝,先不提敌人会不会从西面进攻,横山关以南还是很容易丢掉。

    治理新州上面,以后肯定要以广州为中心,牵制交州和新设立的州。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再没有实现之前,有一个州比广州更加重要,那就是西晋在后世yn设立的宁州。

    对中国版图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云贵高原这个词汇,宁州就是如此。

    宁州是西晋建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州,是晋朝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此,是这样记载的:宁州,于汉魏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益州之建宁、兴古、yn、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户八万三千。
1...242526272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