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以司马季在后世的眼光来看,什么珍珠玛瑙在他眼中的价值还比不上铜钱。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玩意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不过对山越军就不能给钱了,他们最好留在这里屯田,分田地开荒比给钱更好。
如果现在占领的土地能流传到后世,司马季可以断定,未来的广州应该比他的那个世界更强大,未来中国的经济中心无非就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利真的占据了很大的因素。未来还有红河三角、澜沧江三角。
这也就是引申出来了长久的地图炮攻击之一,帝都魔都谁才是中国第一。现在连红河平原以及澜沧江口都被占领了,以后的经济中心会更多。如果广州能影响这两个新河口,估计影响力会比魔都更大。
至于哪个城市是第一,司马季认为谁是首都谁就是第一。而且经济中心增多,首都可以更加从容的调整政策进行平衡。以后就不会出现魔都攻击帝都吃政策,却忘记了自己在中国内部仅仅比帝都吃的少,却远远比其他城市受到的扶持大,几个河口城市估计会更加平衡一点。
“这次就先占这些,等我下次再来,基础会更好。”正在给扶南新都画图的燕王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现在他无法有足够的人口支撑,但不到十年,这种情况就会大为缓解。他下次再来,就可以把中南半岛一口吞下。
扶南王宫之外,这几天禁军都处在忙碌当中。和在林邑的时候一样,贯彻着彻底摧毁婆罗门教影响力的任务,不论是石雕木雕都在摧毁之列,什么,又是玉雕赶紧送到王宫来,不知道燕王是一个很热爱艺术的人么
当然这是表面工作,还有一个暗处做的工作就是,将扶南王国的大部分官吏处理掉。换上真心低头听话的角色。扶南王国比林邑受到的中原影响更小,所以这件事的重要性更加明显,绝对不能马虎。
不过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司马季还是对女人网开一面。以他对战争时期女人的了解,女人是记不住仇恨的,危险性比同时代的男人要小的多。就算是危险性相同,她们又能怎么样呢是能下煤矿还是能上战场都不能,那就是不危险。
“殿下,吃……”哈莫尼磕磕巴巴的端着饭菜上来,让司马季用饭,不远处的禁军护卫瞟了一眼全当做没看见,他们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前扶南王的宠妾,万一盯不紧,燕王在被一个女人毒死了,我大晋的脸往哪放
“以后学用筷子,别学用手抓饭!”司马季看了一眼哈莫尼,面色平淡的拿起一双筷子,让对方和自己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迁
“中书监,不知道朝臣们是怎么说的。”贾南风合上了盒子,走出来正好见到张华,就开始询问朝会上的情景,她此时是春风得意,宗室杨氏全部倒下,整个晋朝都已经在自己手里,南征的燕王也很本分,并没有像是一些流言蜚语说的,聚兵十万图谋不轨。
“朝臣都是赞同的,相信运河很快就能启动。”张华微微低头的把朝会上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简直是团结一致其乐融融。
贾南风嘴角微微翘起,这一点都不意外!晋朝名士都非常有钱。除了石崇、王恺,还有裴楷、乐广、王衍、庾敳、王澄、阮瞻、卫玠、谢鲲,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没有一个是穷人。
大名士王衍虽然超凡脱俗,嫌谈钱俗,鄙夷的将之称为“阿堵物”,但家里的钱可以堆满卧室,堵住出路。和张华同时辅政的大名士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还有,王济王武子吃饭都用琉璃器,有百馀个婢子,穿差绫罗绸缎服侍,做菜用的猪都用人奶喂大。
洛阳名士众多,非富即贵,圈地建宅,仅仅是洛阳本地的土地,当然有些撑不住这么多大名士的花销,淮南粮食对洛阳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名士太有钱了,显得国库都有些空虚,也是因为他们太有钱了,显得洛阳的商品有些撑不起他们的消费。
王侯都是有食邑的,这些食邑都是从国家土地里划出去的。食邑上的物产原本要交归国库,现在都归侯爵等个人所有,所以食邑的数量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遍地侯爵、公爵,在富了个人的同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是国力的减弱。
“这些名士都同意,少见的意见一致。”贾南风很是想笑的道,“看来青玄时间不长就要班师回朝了,可惜他回来,汝南王已经不再了,不然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司马季之所以南征就是被太宰汝南王司马走的,要是司马亮现在还活着。少不了又是一番针锋相对,张华默然不语,并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发言。
“不过燕王奏疏当中说,要修建两座城池之后在回来,一座用于做占州首府,定名为澜沧,隔江对面则是扶南国的国都,燕王此举很玄妙。”张华开口详细的说了司马季的计划,并且告诉贾南风,燕王可能短时间内海回不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在这个时间,鲜卑骑兵分成许多小队,四处出击,对整个扶南国进行扫荡,一直远至那澜沧江上游地区,专门抢掠劫杀牛羊等物资,给了当地各部落沉重的打击。
鲜卑骑兵绕过城池,专门在野外对落单的小村落下手,首先也不杀人,专门抢东西。使得各部人口虽然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牛羊、粮食和生活物资却损失惨重。
等到东西抢完了,才是抓人的时候,这不是仅仅是慕容运自己这么做。如果把视线放在扶南国都,人们就会发现,司马季根本不比慕容运强多少,只不过是胡骑在野外这么做,他在扶南国都这么做。
“南迁必定要进行,不同意都给我杀了。杀几个人让扶南人看看,他们自然就会拥护南迁了,不然呢,还是不长记性。”司马季面不改色的对禁军士卒下令,用实际行动证明,胡骑这点道行算个屁,他比胡人还狠。
他有的是船,两千五百搜大船足够搞定扶南人了,如果不够没关系,砍树再造,原料都是现成的,走水路还提高效率,减少沿途的病患。
澜沧江东侧,祖逖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同样是在对还没有发现的部落进行勘察。只不过没有燕王这边这么直接,长山山脉以西,澜沧江以东,都是祖逖扫荡的地区。
中南半岛主要山脉,湄公河与南海水系的分水岭,与海岸并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缓和弧形,是越南与老挝的分界山岭。山脉的地质构造复杂。在后世这是越南的西部边界,长山山脉阻挡了越南西进的步伐。
如果越南用拟人化比喻,长山山脉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横山关就在长山山脉的中间。
“祖逖将军说,别的都好说,就是山中的部落不容易接触,这简单,赢得不是就来怀柔的,封官给印!”听着祖逖派来的信使,司马季一想到长山山脉的地形,也是一筹莫展。
理论上燕王当然也希望国家越统一越好,最好连语言差异都消灭掉那才是好事,全国看起来一样最好不过。可实行起来就呵呵了,根本不可能成功。
就江南这个碎片化的地形,现在又加上中南半岛这种更碎片化的地形。几乎注定了十里不同音的事情还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割据的风险是有的,统一天下就不能指望他们,他班师回朝之后,以后在华北大平原和东北想想办法吧。
搞定了东北华北,其他版块就算是作乱,也能控制住。因为华北和东北是两个完整的版块。至于变成日韩那种单一族群社会,那更是想都不用想。一个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
此次南迁,南征军汇集扶南所部三十余万人,当然这并不全部是迁徙的平民,还有很多南征军的战俘,这些战俘的目的地就不是澜沧江河口了,而是晋朝。
反正数百年来,内迁的胡人也不计其数,司马季完全是债多不压身,再乱又能乱到哪里去,再说扶南、林邑加上那些属国的十几万战俘,到底能活下来多少还没准呢。
这种迁徙顿时形成了一个无比浩荡的洪流。这个洪流的前头到达了千里之外澜沧江河口时,队尾才刚刚出发,这倒不是人有这么多,主要是牲畜。不要以为扶南不是草原,这里的人就不养动物,虽说一个劲的被慕容运扒皮,但就剩下的来说,仍然是浩大的洪流。
发誓不再坐船的司马季又坐船了,顺着澜沧江而下,置身在满是财富的船舱当中。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燕王从来不挑食,南下以来能吃的全部尝个遍。中南半岛的后世保护动物数量略微有些下降,不过这没关系,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不是又把动物的最大仇敌人类给南迁了么,用不了几年时间大部分的扶南国土,就会变成动物的天堂。
此次燕王雁过拔毛,光大象就杀了两千多头,连象牙带象皮全要,什么犀牛、鳄鱼也在诛杀之列,光这些动物的皮就装了二十船。大部分南征军的士卒,一辈子吃的肉都不会比南征期间吃的肉多,可惜东南亚没有河马。
司马季此次把在各国所掠夺的铜器全部分给禁军、南征军的士卒。银器则准备上交国库,至于金器么,幽州乃苦寒之地,燕王需要钱为自己的封国发展。
这种分配也是有深刻原因的,金银铜虽然在古代都起到了货币的作用。但价值上是完全不同的,两汉四百年,汉五铢钱存世量极大。加上中原人口锐减,以及等等原因,导致了铜钱的价值大打折扣,但其实汉五铢钱还算是硬通货,至于某些人私铸的钱,还不如五铢钱。
司马季印象当中某地水灾,用钱堵决口,因为当时不少钱是铁铸造的。
金银在古代是同一个级别的金属,金并不一定比银更有价值。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等于一万文铜钱。
实际上有时候的银子和黄金对话远远不到十,五兑一也是经常事。后世是因为美洲银矿被发现,才造成了银价暴跌。所以在晋朝人眼中,银子和金子是一个等级的金属。
还有一点就是,汉五铢发行量极大,现在又人口锐减,导致铜钱不值钱,所以为了敛财,私人铸钱盛行,铜钱的主要材质,有红铜、青铜、黄铜、白铜等等。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白铜是铜锡合金。把好好的足值铜钱融化了,多掺进铅和锡,再缩小一点重新铸,钱就平白无故生出另外许多钱了。
晋朝的士族有钱的很,但民间缺乏货币,而且因为假钱太多,民间也不认可了。谁都知道黄金是值钱的,不愿意拿出来继续流通。但钱荒不能一直不解决,于是在晋朝之前不受重视的白银,起到了代替黄金的作用,价值急剧上升直追黄金。
晋朝是第一个重视白银的朝代,希望白银负担起铜钱缺失的作用。所以燕王将银器上交,跟上缴黄金差不多,一口气把所有抢劫过来的白银全部上缴。希望能缓解一下晋朝的货币压力,反正总数也不是很多,两船而已。
燕王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家里倒是有五千万钱,但只要放出去,顶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收走,全国士族都这样,他一个人再有钱也干不过全国的士族,晋朝士族还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有钱。
等到燕王船队南下的时候,澜沧江口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广州水师没有参与到清缴的战斗当中,但接到了砍树的命令。砍树就砍树,总比上战场强,于是澜沧江河口两边,在南迁开始的时候,木料已经堆积如山。
新的扶南国都和新的占州首府,相隔一条大江,在同时施工当中。广州水师此时的任务,则成了沟通两边的信息,加上扶南人,数十万人同时动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至于燕王也有自己的工作,编辑历法,扶南原本的历法是受到三哥影响的,使用推算天文历法时采用诃利纪年。南征本身的目的就是灭掉印度文化对这里的影响,所以绝对不能留。
但用晋朝本身的历法行不行呢,其实要说可以也可以。但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因素,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是一个维度,使用三哥的历法没什么冲突。但晋朝在中南半岛的北方,很多晋朝历法当中存在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放在扶南国就多此一举。
司马季对
第一百四十八章 女王柳叶
另一个士族还不会感谢自己,给禁军士卒人家好歹令自己的情,说不定以后还能得到好处,至于那些天天嗑药的家伙,他想了半天都没发现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如果抄家也算的话,以后他可以试试。
燕王很喜欢这个地方,虽然落后,但同样也好灌输自己的想法进去,而且还没有人会反对,这要是在晋朝内就别想了。对于的大晋现在的状况让司马季感到很头疼,晋朝是以士族为主,而那些百姓则是地位低下。
一旦把在扶南的操作搬到晋朝,一些政令就会威胁到了那些士族的利益,结果就会容易让士族对司马季进行全殴。
当然他也可以展开铁血手段,让对方知道司马季是谁,表明燕王不会受这些士族的威胁,直接施展铁血手段,派出军队镇压,只要敢反抗直接全族诛杀,让大晋血流成河,不过这些都是士族,本来那些士族都组织起来想要造反。
歪歪就是爽,司马季心情就好了很多,他拿什么收拾士族五千没长大的娃娃兵所以说这种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扶南这里燕王一手遮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殿下,所有的宁州军都准备回去了!”唐沈刚一进来就见到一只禽兽,怀中抱着一个**岁的女孩,毫无大晋宗室的体统。
“回去就回去了,难道本王还送他们”抱着小姑娘的燕王一抬头,表情尽显刻薄寡恩,对宁州军的态度,简直就像是鞋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宁州军这次南下也没少抢东西,还想怎么样。他还给了宁州军两百艘大船,这就不是赏赐么,不知道南征消耗巨大,燕王还要开源节流么
司马季真是把常凯申元帅的精髓学到了极点,时刻都不忘记中央军、地方军、嫡系和杂牌军的区别,南征期间还不忘记仔细区分,禁军应该做什么,交州军应该做什么。一般心思都用在攘外必先安内身上。
这也就是晋朝的实力远远超过扶南和林邑,要是某天他和波斯帝国开战,还这么搞没准阵前倒戈的事情就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当年大流士不就是一着不慎,被亚历山大大帝直接揍得缓过不来气么。
“对了,本王给女王起了一个名字,就用扶南第一代女王的名字柳叶,这是我写的扶南历史!”司马季把怀抱里面的女孩放下,把自己写的东西给唐沈,然后等着对方拍马屁。
两百多年前,扶南的许多部落之间征伐不断,民不聊生,人们都期待着救世主的降临。此时,一位名叫柳叶的女子脱颖而出。她年少美貌、体格健壮,天生睿智,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当时的扶南社会妇女地位相当高。于是,各部落一致推举柳叶为领袖。
柳叶成为柬埔寨一国之君后,发挥聪明才智,治国有方,颇有建树。尤其是和北方的汉朝关系和睦,两国往来经久不息,边民和睦相处,女王柳叶听闻汉朝内乱,尽其所能的帮助汉朝,直到后汉建立。
在此期间柳叶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汉朝的一位藩王情投意合。但在此时厄运降临,侵略者出现了,这些侵略者面貌黝黑、领头的将领率领一支军队自西面过来从海上航行至澜沧江河口,逆水而上,突然出现在扶南国腹地。柳叶女王看到后仓促率军应战。
因为侵略者冷血残忍,最后为了扶南国民,寡不敌众的柳叶不得不投降,将王位让了出来,并且嫁给了领头的将领,但在柳叶的支持下,扶南还是和后汉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坐船从澜沧江口逆流而上”唐沈脸色古怪的看着司马季,又放在他身边的小女孩身上,心中腹诽道,“殿下,你这写的是扶南历史还是在写你自己南征大军不就是逆流而上攻克扶南国都的么”
“怎么样本王的文笔还行吧”司马季很是自得的开口道,“一个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啊,尤其是柳叶委身下嫁侵略者,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不得已和汉朝宗室分开,滋滋……感动……”
“殿下,我们也是从河口逆流而上。”唐沈有些难以启齿的开口,要是平时他肯定不会多嘴,可这次不同,这个既视感太强烈了。宣威将军的脸皮还是不够厚,无法和燕王殿下一样,刚把对方打的死去活来,马上就这么干。
“你懂个屁,我这是拨乱反正。”司马季不耐烦的挥挥手道,“就说吧,先别考虑是不是真实的,也别考虑我们刚打进来,单纯这个故事怎么样”
“但从这个故事是没问题,柳叶女王命运坎坷,为了扶南献出了一切。”唐沈犹犹豫豫的评价道,“不过么……”
“没什么不过,扶南自古以来就是和我中原交好,那些黑不溜秋的侵略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司马季直接打断了唐沈的话,继续道,“这些侵略者是从西面来的!”
中南半岛的西面当然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