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慕容运想的到是比较周全,为了防止后面的大军找不到自己,坐下了标记指路。可就不能做一点正常的标记么,非要把杀掉的土人做成路标看着就恶心。
原来如此,唐沈点头,顺着司马季的话道,“这胡人就是如此的野蛮,殿下真不应该让他们出动,要是我们禁军奔袭的话,绝对不会如此。”
还惦记屠城的事呢司马季瞟了唐沈一眼也不搭话,就剩下的五千多禁军能比胡骑跑得快要知道禁军其实不都是骑兵,无码薄码一半一半,怎么奔袭
这么一打岔,司马季就把绑腿的事情给忘了,就算是他早就想到,说不定也不会采用。布帛在晋朝是硬通货,其价值比铜钱高多了。贾南风安抚汝南王司马亮,赏了三百万钱,但才赏了三百匹布帛。
五万大军一人弄两个绑腿出来,这得多少匹布才够用估计能把幽州燕王府搬空了。
心急火燎朝着扶南国都进发的可不只是司马季和慕容运两个人,还有险些被我方友军痛击的宁州军,李毅还不知道自己捡了一条命。这支被分出来进入大江的水师,已经和扶南水师打过照面了,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扶南水军比真腊水军强点也有限,根本没对跨海而来的广州水师造成什么困扰。要知道广州水师先是杨珧在广州督促制造战船,后来又有陆机在象林的补充,各种装备一应俱全。这种情况下,扶南的水军下场可想而知。
现在宁州军已经上岸,知道了南征大军的动静之后,李毅询问了真腊的俘虏后,便加入到了朝着扶南国都禁军的行列当中,不过他的运气不太好,宁州军的行踪早就暴露了。
刚刚上岸就遭到了扶南军队的拦截,燕王正统率大队军马跟随慕容运的脚步向扶南国都下进发,因为兵马实在太多
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圣旨是吧?
“你是想说,现在城外的晋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将这名打铁不看火候的夷帅踹到,范盛余怒未消的大骂道。
以骑兵偷袭一国之都,这也确实是强人所难。慕容运临近扶南国都的时候还是被发现了,事不可为,慕容运便退而求其次,以骑兵封锁各处道路,防止国都的扶南人出城报信。
“出城者死,掠夺所有附近村落的粮食,我不相信扶南一个国都能坚持太长时间。”用白布擦干净了染血的腰刀,慕容运又仔细的看了一下,确认没有留下血迹,才继续道,“以一个国都的配置来说,这个城池和中原的不太一样,只能等待燕王大军想办法了。”
“我已经命令,在出城道路旁边守候,一旦发现有人出城报信,就地射杀。”段勿泽马上接口道,“保证不让人成为漏网之鱼。”
“仅仅是路口是不够的,一个人想要跑,不是路也能跑出来路。”慕容运微微摇头道,“拉开安全距离,要耳聪目明者监视,如果有人翻墙而出第一个要活捉,之后的就地格杀。一定要等到跑出了城池守军的视线之外才能诛杀,给扶南人一种已经成功送信的错觉,如果出城就射杀,里面的人不会死心的。”
“将军,发现燕王大军前锋,已经接近我部。”就在此时,外面的一名军士进来禀报道。
“这么快”慕容运暗道,随后开口吩咐道,“随我迎接燕王!”
片刻之后慕容运已经出营迎接,果然就是大军的禁军前锋,而且五万大军相距不远,半日之后一定能赶到,这令所有胡骑的将领感到惊讶,要知道这五万大军可都是步行的,虽说密林无法让慕容运提升到最大速度,也不应该被步兵追上才对。
“燕王安好!”自慕容运一下数十名胡骑将校全部微微欠身,对着司马季行礼道。
“还好,还活着!”司马季下马示意不必多礼,仍然保持着平静之色,准备待会找个没人的地方看看,屁股是不是磨掉皮了。
“燕王用步兵奔袭,能有这么快的速度,让运十分钦佩!”慕容运神色真挚,完全是有感而发,他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种事。
嗯!司马季矜持的点头,还是那副意义不明、不明所以的表情,当然喜欢拍马屁的人都把这种样子叫高深莫测,他当然可以做到,只不过一路上都在有人掉队,能按时到这里的士卒谁知道有多少,“本王令行禁止,不必多说。”
在司马季看来不过是步行十日能到的目标,一支军队当然应该能够按时到达。他就不比较现代军队,例如苏联红军,解放军的行军记录。更不需要从西方战例当中寻找答案。
他认为光从行军艰难上来说,福康安领军在三十九天内从西宁出发,横跨青藏高原攻入尼泊尔境内,应该是近代艰苦环境作战的最高难度。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难度,和福康安相比,这个难度差的太远了。
福康安的青藏突击,在世界史上也是很有名的,被不少军校都收录到了教材当中。
说罢众将进入大营,这是慕容运从附近村落抢的材料,因为时间仓促,让这些胡骑弄出来一个似模似样的大营也不现实,好在燕王也不是矫情的人。每次环境艰难的时候,他就会回忆一下后世的高楼大厦,这是他独有的心灵鸡汤,一番回忆之后果然好多了。
不少将校还是在赞叹燕王的行军速度,司马季坐下休息一会儿便问道,“将军说,扶南国都的城墙为砖石所造”
“是的,大王,看起来十分坚固。”慕容运回想了一下道,“在行踪暴露之后,运就知道事不可为,我部都是骑兵,失去了突然性,对这种城池没有办法。”
“砖石城墙!”司马季看了一下上方,这应该和东南亚的天气有关系。这边一到了雨季,这个降水量对夯土城墙应该是十分不友好的。
夯土城墙有一个弱点,就是怕水。战国晚年,秦军进攻魏国,对大梁的高大城墙毫无办法,最后水淹大梁,证明了最好不要把国都建立在河边。
不过夯土城墙的好处就是结实,对水这种渗透夯土没什么办法。但在面对投石机这种攻城器具的时候,它的表现比砖石城墙好得多。砖石城墙一旦塌了,就是一个大缺口,夯土城墙可没这么容易塌陷。
“看来要等待一下后军了,现在先把扶南国都给我团团围住,本王会派探马报信,水师的大船上有拆开的投石机,运过来在攻城。”司马季叹了一口气,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广州水师可是两千五百搜大船,难道一艘船里面平均只装下了二十个士卒肯定不是这样的,粮食、战马、攻城器具都在其中,不要以为司马季开着空船来的。
接下来的时间,
第一百四十章 合兵攻城
保持着最后一点上国威仪,司马季还是让来使回到了国都,没有把对方脖子上的大金饰抢过来,随后不耐烦看着唐沈道,“你没看见我的眼神没领会我的意思”
“殿下,我们哪有讨伐扶南国的圣旨假传圣旨是要处斩的!”唐沈赶紧低头认罪,你是藩王我不是啊,我这种升斗小民,别让我干这么有难度的活好吧。
“我不过是让你出声,证明前汉时候有这么一道圣旨存在,你怕什么前汉都灭亡多长时间了”司马季长出了一口气,假传圣旨他也不敢,不过要是假传前朝的圣旨,倒也不是不能干。
还有这种操作唐沈一副惊疑的样子,低声道,“殿下,这不是用前朝的圣旨,来问本朝的罪么这样行么”
“对我大晋有利就行,不利就不行。在这件事上么”司马季沉吟了一下,用前朝的尚方宝剑斩本朝的官怎么就不行了前朝皇帝就不是皇帝么
“殿下,不过你刚刚说,是要让柳叶女王的后人统领扶南么谁知道他们还存在么。”唐沈感觉自己几日行军的功夫,似乎又无法和燕王处在同一个思维上了。
“这件事再议!”司马季愁眉不展,他其实从来没想到要怎么处理好扶南国。首先要南下的时候就是对着林邑而来,后来则想的是以澜沧江为界,先消化掉得手的土地,等到十年二十年后,才图进展。
这种想法主要是比照的唐朝,司马季感觉唐朝就是外戚、宗室和藩镇都弱化版的晋朝。唐朝的内部矛盾,晋朝没一个比他弱的,各个都比唐朝强。
唐朝的内部矛盾绝对影响了唐朝的成功,在对外战争上就能看出来。唐朝的版图剧烈变化,简直跟中国股市大跌时候,股民的心电图一样。
所以唐朝军队牛的时候,短短开国几十年就吊打一切,版图极具扩大。然后就进入到了心电图模式,打下来土地守不住,还是在年年打仗,就是不知道在打什么。
晋朝的问题只有比唐朝更严重,所以司马季最担心的就是打下来土地守不住。所以一直在克制着出兵的野心,不想一次就打出来太多的土地,然后又丢了。
晋朝的人口连长江以北的土地都没感受到压力,连江南都没有开发,根本没有余力占领太大的地方,不过人口增长是很快的,这个问题是暂时的。在等到一代人成长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真的胜利,司马季倒是可以让宁州的人口南下,可这样做后患也很大。宁州的夷人是大多数,宁州本身矛盾就很大,万一扩撒到更大的地方。评定起来就更加困难。
司马季看宁州就和看交州一样,都是属于要重点防备的对象,至少现在绝对是。
“立女王也不是不行,女人好对付一点,过几年随便找个借口就吞并了。”司马季插着腰,投石机什么时候才能到
只要能打赢,柳叶的后人早就没了又怎么样,这也是一个问题随便抓一个女孩子,最好只有几岁扶上王位,燕王说她是前朝皇族,她就是前朝皇族。
再过个十年八年,就把这个女人送给皇帝,顺理成章合并扶南,这样想才能长远,乃至超出!
太阳再一次在关隘山头升起,漫山遍野都是被血染红的泥土,丛林的树枝已经被烧得光秃秃的,仍旧“噼噼啪啪”爆着响声,各路夷帅的士卒正在满山遍野捡拾着装备,弓箭、刀剑、盾牌、甚至是衣服,宁州的夷帅手下没这么多毛病,他们不像是李毅手下的军士那样挑剔,能收集的东西都在捡拾之列。
一队队高举着双手的扶南士卒被押往后方,他们都是扶南守军撤退时没来得及撤走的,藤甲兵冲阵成功之后,守军便壮士断腕,当机立断地选择了撤退,将自己的同袍丢在身后,撂下一句等待援军之后便跑没影了。
已蓄势待发宁州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了总攻,潮水般的兵力瞬间淹没了扶南守军已经寥寥无几的反抗力量。
进入关隘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绿树掩映中的一座座高脚屋。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地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绣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竹席,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竹席上。
上面住人,下面住牲畜,战国时代,很多中原人的家里也是这种布置,只不过到了晋朝这种布置就比较少见了。
这种高脚楼,宁州也存在,李毅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他都想要一把火把这里烧了,杀人放火这种事干的最熟练的,其实就是军队。
“校尉,此去扶南国都的路上,已经再无关隘了。”雍约这时候走了进来,他刚刚是去询问扶
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城
咚咚咚!战鼓响起以壮声势,极具穿透力的战鼓声响彻整个战场,三十个投石机被拉伸到极限,随着周处一声令下,包裹着干草被点燃的石头,带着完美的弧线飞射而出,狠狠地砸向对面,第一轮的攻击不算成功,但没关系,有时间迟早会发挥效力。
扶南守军的士卒都听到了从头顶空中传来的破空声,可谁都不敢抬头,只是在想着这是什么东西。
“大就是美,多就是好!看来扶南人不是很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手中握着两个核桃的司马季,此时倒是有了一点的运筹帷幄之心,体会了一把谈笑间敌酋灰飞烟灭的感觉。
“殿下围三缺一,充分彰显了信心,相信扶南小儿心中正在纠结当中吧。”南夷校尉李毅是时候的出来说话,在司马季这边刷一点好感出来。毕竟这么短时间,他还没忘记燕王对自己破口大骂的事情。
围三缺一,在战场尤其是攻城的时候是常见的,这并不是攻城的主帅仁慈,对敌人网开一面,而是希望漏出一个空挡,让对手忍不住突围。
司马季这么做就简单了,他比较害怕扶南王范盛是一个真汉子,万一事不可为来个自杀殉国,一把火把王宫烧了他上哪搜刮宝物去给对方留一个念想,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一个机会,至于士卒的死伤,和金银财宝相比,并不让燕王多心疼。
当然大军军阵最前方的还是鲜卑人,身着重甲等待投石机砸开一个缺口。这些重甲不使用太浪费了,辽东那块地方就出这种披坚执锐的重甲兵,就算是不用骑马一样可以战斗。金朝的铁浮屠和宋朝的步人甲有什么区别没区别,重量制造都差不多,就是一个有机动力一个没机动力。
在此之前,慕容运曾率领胡骑来这里周围打劫过。慕容运以惯用的手段,如疾风般把这里的扫了一遍,抢的这里的扶南人叫苦连天。因为重甲在抢劫过程当中比较浪费,也就没有使用,现在正好,攻城的时候用。
“还是那句话,将所有力道都集中再一次的进攻当中。这样固然可能会承受一些损失,但和旷日持久的拉锯相比,仍然是值得的。”司马季终于把看抛物线的目光收回来道,“所以雷霆一击,必须把扶南国都给我攻破。一旦陷在这里,本王固然难受,你们也同样如此。”
说罢司马季回头看向周围的各路将校,有禁军的、有交州的、有胡人、有夷帅,不过都没有关系,现在都是自己人。
说不定现在城中有不少都在诅咒燕王,这个没有道德的侵略者。但这又怎么样呢他又听不见,何况诅咒根本不能改变这些扶南人的命运。
带着火焰的巨石,被投石机不断的抛出,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命中目标,但少数砸中城墙的巨石,仍然带起一股地动山摇之感。
投石机对于这个国土上大部分都是森林的小国来说,还是过于震撼了。而且这种攻城器具,扶南本来也没有了解的必要,还是几个婆罗门大师见多识广,告诉了扶南军队这种器具,可没用,早干嘛去了,不提早制造出来还能互相扔一扔。
“一旦攻破扶南国都,敢出现在街道上的人都在诛杀之列,这个时候出现在街道上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所有官宦家庭的男丁一个都不能放过,彻底摧毁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这样我们以后就好办得多,对了几个婆罗门嘛,如果能抓住的话,本王要和他们聊聊!”司马季把马努招呼过来道,“城破之后,你跟着一些禁军进城去找人,明白么!”
扶南国都在燕王眼中已经是囊中之物,不会有任何变数,唯一值得考虑的就是,扶南王室会不会突围,其他胡骑已经在西边等着他们了。
终于,在投石机的打击下,正南面的城墙开裂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趋势。砖石城墙一旦开裂,是十分不好修补的,而且一点被破坏就是一个大缺口。
这边的守军心急如焚,却也没有办法,只有夷帅不停的叫骂,让士卒们躲避,等会一定要给这些侵略者一个厉害等等之类的话。
“报,南面城墙出现开裂,不知道何时动手!”
“报,东面城墙出现缺口!”不断有探马从各方向的军阵当中,对中军大帐汇报最新的信息,所有将校都看向不为所动的燕王。
司马季面色如常像是没有听到一样,怎么也要等到投石机把石头打没了再说吧。一个个探马继续来报,带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好,投石机攻击的三面城墙都已经出现了大缺口,这个时候司马季不在老神在在,拔出手中的长剑直接插在面前的地上,喊道,“傍晚时间,大军要进城,不可延误!”
“是,大王、殿下!”回禀确实有点乱糟糟的,毕竟都不是中原人。司马季也就没有多言语,目送这些将校回到自己的部队指挥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之君
事不宜迟,反正突围的兵力范盛早就已经备下了,一直犹豫不决只不过想要等待奇迹的发生,显然上天没有听到他的祈祷,也没准是感冒了,而扶南王现在需要做的是赶紧跑路,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畅想一下东山再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