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你不懂!没什么可看的,回去吧。”司马季牵着杨馨的手微微摇头,幽州这块地方就怕被抄后路。幽州想要天下无敌,必须东北华北同时在手,东北没了幽州就压力巨大。幽州一旦再没了,整个华北平原都守不住。

    “殿下既然未雨绸缪,其实有一处好地方,地域广大可以发展。”回去的马车上,杨馨看着司马季愁眉苦脸,一边想一边说自己的想法。

    “你说的是高句丽旧地,我还真一直想办法怎么处理那里。不过一直下不定决心。”司马季打着哈欠道,“地方是够大,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燕王对东北当然是无比的熟悉,这不仅只是在环境当中,其实他对历史也挺熟的。因为东北本身就是中国的边缘地带,很晚才建立稳固的统治。所以生活在那里,想要读地方史书,那肯定都是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

    适合当地的制度,那肯定是历史上出现不止一次的兵民合一制度。唐朝府兵、辽**山、金国猛安谋克,清朝八旗都是此类。看过的历史小说当中也有不少主角用过八旗制度,作为自己手中的利刃铲除对手。

    可司马季看过的小说里面对八旗的建立使用,可以说只要是主角死了,这就是六镇叛乱源头,又想保持战斗力使用的得心应手,又想对方永远忠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像清朝一样,对自己的家族也一视同仁编入这种制度当中。

    如果一个人能下这种狠心,把自己的家族绑入这种制度当中和它同生共死就罢了,可燕王还有点豁不出去,进去容易出来就困难,这是他一直纠结的地方。

    杨馨沉默了一下轻声道,“边疆不稳,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调兵驻守。”

    “你的意思是让国家必须要用得到我们,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真把高句丽旧地平定了,幽州的地位也就不重要了。”司马季明白了杨馨的意思,养寇自重。

    这都不需要举例,我大晋的奠基者宣皇帝司马懿,在和蜀国对峙的后期就很有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中别有洞天
    “人数其实不宜过多,多了可能超出控制的能力,我要五千能打的骑兵,一旦他们不再是贼寇的那天,立刻就能上战场。”司马季一回头觉得杨馨和自己的距离有点远,一把扣住女人的肩膀拉入自己的怀中,杨馨本能的挣扎一下,后来还是顺从的安于现状,听着司马季交代对这件事的看法。

    “慕容氏有重骑三千,我们怎么也不能比他少不是么,不管怎么说我一个王侯,比不过一个大都督,这也说不过去!”司马季像是征求支持率一样搂着女人询问道。

    想要种田暴兵,要么有人要么有资源,最好是两样都有。目前司马季处于一个有资源,但人力略有不足这么一个状况当中,但是资源么可以某种情况下补充人力上的不足。

    如果看后世的东北,可能很难想象农业时代这块地方,很长时间内人口都不如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多,可这是事实。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后来在东北发展起来的势力,往往迅速就开始制定制度吞噬人口进入制度当中,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这么少的人口,这片土地还能让他们崛起,这就必须要感谢这片土地上的资源了。司马季不指望能爆出来六万八旗军,那来个五千人使用,他觉得自己的要求一点不过分。

    晚上他们就回到了天津庄园,一路上司马季疯狂暗示没有得到回应,最后让哈莫尼洗白白过来陪自己睡觉,夫人这不是有的是么,不一定非要姓杨。

    杨馨确实很忙,想办法把燕王养寇自重的设想变成现实,这首先要对高句丽旧地的一些部落进行了解,所以正好眼不见心不烦,放任司马季放浪形骸。

    这倒是冤枉他了,司马季绝对没有忘了正事,亲自过问了棉花的种植情况,经过几年的适应,棉花终于有了大量种植的基础。棉花很重要,不过更重要的事情还有别的。

    等到杨馨稍微理清头绪回府的时候,燕王领着哈莫尼失联了,谁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只知道是和颜严一起出去,至于去哪了,没人知道。

    司马季此时正在群山当中陶冶情操,仰望着远近的郁郁葱葱,感慨祖国的山河壮丽,随后长叹一声道,“是一个隐蔽的好地方,人迹罕至,唯一担心的就是别被野兽袭击了。除此之外应该没什么可担心的地方。”

    哈莫尼站在司马季身边好奇的看着不远处的一片亭台楼阁,还以为这是燕王又找到了一个风景不错之处,修建自己的秘密花园。这怎么可能,他又不是石崇,不会做出这种浪费资源的事情。

    不过他也确实打着修园子的名义,在这个矿山起了这些建筑,但绝对不是给自己住的。而是给这些常驻此地的铁匠居住的,隐蔽的地方还有一座座高炉,。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这一技术在汉朝已经出现。

    并不需要司马季不过装大尾巴狼,何况他根本不会,燕王所能帮助的就是找到环境最为合适的地方,解决掉铁匠们的后顾之忧,然后你们给我干就是了。

    “按照殿下的吩咐,此处有一条河流,水流湍急,落差很大。已经建造好了水车,殿下的构思就连工匠们都钦佩不已啊!”颜严一边介绍山中的情况,一边不忘拍马屁。

    司马季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时代的水车其实还很简陋,后世应用的水车从唐朝开始,明清才算是达到巅峰。他为什么要倒吸一股凉气呢,因为这张图他就是随便画画的,根本没指望能造出来,说不定很多地方都不对。这种情况下工匠都能改进出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劳苦大众的智慧抵消了封建地主的瞎指挥。

    “这都是小道!”倒吸一口凉气之后,司马季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将勤奋劳动人民的智慧收为己用,这很正常大海航行靠舵手,没有燕王英明正确的领导,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呢。

    这个功劳归司马季身上只能说当仁不让,当然燕王也没忘记对具体制造的工匠进行了勉励,“虽然水车改进是本王提出来的,但工匠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每人赏三匹布帛。”

    “殿下真是爱民如子啊,封国境内全部都敬仰殿下的认得之名。”颜严一副生逢明主的样子感叹道,“过一会,臣下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制造水车的工匠。”

    “这自然之力变幻莫测,远非人力所及啊!”司马季装逼装上瘾,加快步伐走到水车旁边,一边感叹一边指点江山,就差来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让李二专美于前。



第二百一十六章 男女平等
    “一个月之内,本王要见到成品,不管失败多少次,其中的损失本王都担着。”司马季看着眼前的琉璃工匠,但是注意力却在颜严身上,问道,“对了,你那批探矿的人呢”

    “已经让他们回家了!”颜严楞了一下回答道,“这些佃户离家日久,对自己的家眷都有些想念,再者既然已经找到了,这些佃户自然可以回去了。”

    谁告诉你他们可以回家了司马季一脸我很不中意你的表情直勾勾的盯着颜严,但他还是压住了不悦,轻声道,“三天后都给我找回来,天下这么大,这些群山有铁矿,其他群山当中就没有东西了么好不容易把这批人锻炼出来,就这么放回去不是浪费”

    “殿下,这是颜严的疏忽!”颜严连忙告罪表示自己有疏忽,这才让司马季消了气。

    “给我去平州探矿,平州探完了,就给我北上!”司马季语气当中很是无奈的道,东北气候恶劣,没有一些令人心动的东西,他真怕自己死后,洛阳一个脑洞大开就把东北一扔,这在中国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农业时代南方的土地可以承载大量的人口,潜力比北方大的多。可一旦进了工业时代,中国的煤铁石油不敢说全部,绝大部分都在北方,南方比较多的是有色金属。而没有了最基础的煤铁石油,有色金属只能卖原材料。

    想想后世的南非,南非可不是开采金矿形成非洲强国基础的,南非之所以被欧洲人选中重点经营,是因为南非的煤矿是非洲最大,还有足够支撑工业的铁矿。如果只是有贵重金属,也不过就是刚果的下场,原材料价格回落,国家就完蛋。

    就拿平州境内来说,本溪就在平州境内,本溪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再往北蒙东占据后世中国五大露天煤矿的三个,连带着呼伦贝尔大草原这处绝佳的养马地。

    这要是在一个不次于中原王朝的文明手中,就是对中原的灭顶之灾,幸亏当地民族比较纯朴,有时候多想想其他文明的缺点,司马季看胡人都觉得可爱起来。

    现在燕王手中煤铁齐备,北平郡还有盐场,平州他还放着养马场,加上洗劫了三个小国,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应变能力,现在只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积累自己的实力。

    “可别把今天看到的事情说出去!”司马季侧着头看着一直跟着自己的哈莫尼,似乎想要在这个女人身上看出来一点什么,这堡垒往往被内部攻破。

    “不,不会!哈莫尼是殿下的女人。”哈莫尼赶紧往司马季手臂上蹭了蹭,表示她和司马季是一体的,结结巴巴的道,“要不我们生孩子吧……”

    咳……司马季一边咳嗽一边笑,无奈的道,“这种事情私下说!”然后看向周围的众人似乎在询问道,“你们听见了什么没有”

    “没有,什么都没有听到!”众人赶紧摆手,四下张望,用实际行动表明什么叫睁眼瞎。

    “要不,再挖一条运河”司马季比对了一下位置心里盘算道,运河当然重要,汉末以来,淮南地区一直是国家最重要的产粮区,淮南、江南产出的稻米等作物都是通过漕运抵达洛阳,漕运路线是由淮水入汴水,北上



第二百一十七章 扶余王朝贡
    “对了,这几天你干嘛去了”杨馨并不是刚想到司马季消失了几天,而是不好意思直接问,说完正事之后就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

    “到处转转!”司马季面色平淡的扯谎道,他是好色没错,可也没到肚里面装不住事的程度,他认为杨馨不应该知道一些布置,那就绝对不会告诉对方,转而道,“扶余王这次亲自去洛阳朝贡,幽州是必经之路,这几天就应该会到了,到时候给蓟城的徭役放几天假。”

    “这是为什么!”杨馨有些惊讶,她眼中的燕王就是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王侯,什么时候竟然开始发善心起来了,追问道,“也包括高句丽的俘虏么”

    “当然包括!”司马季肯定的回答道,“你以为我只知道压榨百姓么,这么认为当然也没错,不过我心里有一个平衡。随意放假是不可能的,借着扶余王朝贡的事情放假合情合理。”

    扶余王亲自朝贡,这个规格已经很高了。一般的小国来朝贡,一国之主是不会亲自过来的,西域众多小国也没有几个这样的。扶余王这么有诚意,当然主要归功于高句丽的灭亡。

    燕王灭了高句丽本来是要给六部鲜卑提个醒,这个醒六部鲜卑是不是感受到了目前还不得而知,扶余王明显感到了我大晋天威浩荡,所以才有了此行。

    这就证明司马季没白打这一仗,他当然也想要抹平胡汉之间的界限,并且一直在努力。不过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中原人去塞外也的穿兽皮,仅仅是因为暖和。这就和进入中原的胡人最终都被同化一样,但留在草原的胡人就不会被同化,汉人去了草原只会变成胡人的打扮。

    如果努力到最后没有成功,他还可以退而求其次,割裂东北和蒙古两大板块的的联系。两大板块的势力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并不是一个喜欢重装一个喜欢骑射的区别。

    司马季眼中这两股势力战力上没有高下之分,蒙古崛起的时候最强的对手应该算是金国了,然而金国三线作战还和南宋西夏死磕。司马季就没见过历史上有这么自信的王朝末期,等到了智商在线的皇帝上线,局势已经糜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已经通过灭亡高句丽展现了上国的雷霆之怒,那么现在就到了怀柔的阶段了。八王之乱带来的大规模混战已经没有几年,司马季也没空继续北上,不是有句话么,攘外必先安内,常公兵法是不会骗人的。

    从进入平州开始,扶余王的使团就有平州东夷校尉府的军队沿途保护,司马季并不是没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这个前提是必须要真的弱,目前的扶余国就处在这个范围当中。

    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辽西走廊,沿途的杂草堆当中,不乏几个月以前队伍当中留下的森森白骨,默默地为来自同一方向的使团行注目礼。

    “大王,再往前就是幽州了,是镇东大将军燕王司马季的封国。”缓缓行驶的马车当中,跟在扶余王依罗身侧的大臣轻声提醒道,“燕王年龄不到二十,身材修长,平时身着黑色紧身装,大半个幽州都是其封国,所接壤之四部鲜卑全部慑服,慕容氏、宇文氏、段氏、拓跋氏都不敢太过于放肆。”

    “一战灭掉我们的百年大患,竟然还不到二十岁!”扶余王依罗轻叹了一口气道,“中原上国强大如斯,听闻类似的王侯足有几十个,是真的还是假的。”

    “领重军的王侯不到十人,燕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听说很多王侯的大军人数,都远远在燕王之上!”大臣低着头回答道,“这一次来到大晋,大王可以就近看看。”

    依罗点头,他并没有去过洛阳,虽说他就是被晋武帝司马炎亲手册立的扶余王,但那一次依罗见到只是刚刚到任的东夷校尉何龙,没有见到远在洛阳的皇帝。所以对这个把自己扶上王位的上国,只能从使团的成员当中了解。

    这也正常的很,不要说依罗只是一个小邦的王,更有势力的刘渊、慕容廆见到大晋当朝皇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依罗在晋朝眼中,顶多就算是和吴国灭亡之后的所谓江南士族一样,陆机那样的太子洗马大概就是扶余王的位置。

    燕王自然也不用屈尊降贵来个出城相迎,不过可以安排沿途百姓夹道欢迎。反正他已经命令徭役放假几天,闲着也是闲着。这样已经算是很给扶余王面子了,出了幽州依罗连这种待遇估计都不会有。

    “府中有扶余人的侍女么”人才到用时方恨少,司马季不能指望所有小邦的大王都会说中原话,等到了对方的使团都进了蓟城,才想起来互相交谈怎么办。

    可惜没有,因为扶余国小势微,原来总是被慕容氏劫掠买到中原来当奴隶,导致晋武帝司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
    目前燕王需要的是周边稳定,谁让幽州本身就是边陲呢,和中原大州无法相比。就算参与到八王之乱当中,别的王侯敢率领大军倾巢出动,他燕王就不敢。

    地缘优势这个东西就看是怎么用了,同样一个幽州,塞外是晋朝的幽州就是天下咽喉,塞外不是晋朝的,幽州就是一个普通的军事重地。要是几年内塞外和平,对司马季是十分有利的,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发挥幽州的潜力。

    如果北方不宁,到时候必然南方不利,南北纠缠就会陷入顾头不顾尾的恶性循环当中。那么只能暂避锋芒,韬光养晦,择时而起,这样外部环境就变得无比重要了。

    眼下的当务之急,并非在外部,而是如何在不死不休的八王之乱当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什么匡扶天下,执掌大权,首先需要活着,不能死在胡人手中的前提是他不能首先死在晋人的手中,不然一切都是空。

    “夫君对一个小邦竟然如此尊重!”安排扶余使团在驿馆住下,杨馨搀扶着几乎要上天的司马季回到后殿当中,刚刚燕王明显又贪杯了。

    “尊重是可怜!在绝对强势的时候怀柔,这并不是尊重。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可惜啊,现在大晋没有这个环境。”司马季打了一个酒嗝,微微摇头道,“士族越是表现出来对胡人的蔑视,越是能证明,他们也知道自己本身并不是非常强大的,强大不用在嘴上侮辱胡人,不用以用多少胡人奴婢为光荣,站在那里一句话不说,胡人就知道你不好惹,前汉不就是这样么,现在的朝堂可不是这样。”

    司马季口中对现在的士族很不屑一顾,连带着汉末的大规模自杀也没好感。反正胡人内迁并不是晋朝做的,源头算东汉、算魏国,就是算不到晋朝身上。

    “夫君怎么看待士族”杨馨沉默不语,斟酌了一番轻声问道。

    “呵呵!”司马季直勾勾的看着杨馨,然后脑袋一歪哼哼唧唧道,“喝多了,想睡觉!”

    士族有人才,不过整体上是什么德行,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司马季一直都不怎么对白人种群感冒,尤其是那些老欧洲。从古到今欧洲白人平民从来没翻身过,真敢说把普通人能力发挥出来的白人群体,一个是移民到北美去的那批,一个是东欧的斯拉夫人。
1...4748495051...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