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对垒是有原因的,至于老欧洲那批一脑子封建思想的群体,慢慢腐烂就是他们的下场,都这样了,欧洲还敢说斯拉夫人是奴隶,说美利坚是暴发户,真不知道哪来的脸。
“夫君”司马季的睡眠质量很高,杨馨一副委屈的神色自语道,“妾还拉拢平州以北的部落,有些不顺利的事情想要问问夫君呢。”
话音刚落司马季又醒了过来,一副你怎么不早说的表情开口道,“什么地方不顺利”
杨馨的困难无非就是千头万绪不好下手,这个问题目前最棘手的还不是塞外,而是宁州,毕竟宁州五十八路夷帅不是什么好特色。后世中国不但少数民族最多是云贵,而且绝大多数的未识别民族也在那里,要是全承
认可不止五十六朵花,还牵扯到跨境问题。
司马季女人的困难类似,想要捏合成一个可以使用的整体并不容易。既然是偷偷去做,就不能使用大晋的名义强行捏合,那怎么做呢
司马季听完女人的抱怨,微微想了一下道,“无非
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
上谷居庸,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
司马季站在半山腰巨石之上,俯视山下郡城,烟雾渺渺,将老郡城笼罩在其中。上谷郡的郡城有两座,分别在两个县当中,这是因为魏国时期郡城在居庸,到了晋朝又迁徙到了沮阳县,隔了好久他才把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放下,递给了后面跟着的张达。
“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看着张达爱不释手的把玩,司马季不在意的开口道。
“此物有登高望远的功效,臣下怎敢要殿下之物”张达虽然喜欢,却赶忙告罪不敢张口相要,显然他知道望远镜的珍贵。
“现在珍贵不代表以后珍贵,而且你总是在外,比本王更加用得上。”司马季不慌不忙的开口,珍贵么,目前倒还算是珍贵,目前琉璃还达不到他希望的强度,这个望远镜是用他在南征时期抢夺的水晶制作而成,最后达到晶莹剔透的程度,是工匠不间断用了鹿皮摩擦半年方告完成。
司马季记得中国国土之内没有储量巨大的水晶矿,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印度坐拥已知世界当中存在的钻石和水晶产地,印度珠宝已经很早就文明古代。
很多后世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在古代并非制造不出来。很小的时候司马季看了一部港剧,里面的方德为了战胜外商,找到了天下第一针做双面刺绣,然而天下第一针的出马也不敌外商手中的织布机,这就是效率的差别了。
只不过处在漩涡当中的人们一般看不到,就像女人喜欢钻石一样,却不知道钻石人工合成的技术已经成熟,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人工钻石产地。男人喜欢机械手表,却不知道机械手表早在精细度上败给了石英表,这两种产品分别对男女进行了智商嘲讽,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方德聪明,被嘲讽了也不知道。
“殿下,要不要下去老郡城去看看”李山像是没看见张达手中的望远镜一样,而是转而提议要不要进去郡城看看,燕王不正好是出来私访的么
“本王刚刚已经看到了!”司马季微微摇头道,“没有看到衣不遮体的人群,这就很好。我们人和牲口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要穿衣服!”
身后百名护卫都认可的点头,似乎燕王说的没什么不对,牲口要吃东西人也要吃,似乎人和牲口最大的区别,还真就只是穿衣服。衣食住行当中,衣排第一位不是没有道理的。布帛在货币没有公信力的时候代替货币作用,不就是如此么。
燕王府最早的护卫,早就被司马季洗脑了。不要以为东北只出黑社会和朝九晚五的国企工人,东北还有一批小品演员和改开早期的传销大师、邪教头子、那些人可都是玩嘴的。所以讲理的东北人比动手的厉害多了,很不巧,燕王就是讲理的。
“去周边村寨,城中我们是不去的,村寨的佃户才是真正的幽州。”司马季一挥手让护卫们上马,消失在郡城之外,朝着野外进发。
司马季最关心的还是村寨层次上,到底有没有拆掉形成大户的土壤。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防止造反。他要是一个草莽英雄,当然也希望振臂一呼从者云集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身为一个反动封建主的代言人,这个前景就不是这么美妙了,要从根源上让民间没有反抗朝廷的能力,这么一想,士族显得更加的讨厌,他们有能力造反。
索性幽州没什么强大的士族,而且还都在范阳国境内,司马季的封国距离鲜卑太近,士族也是趋利避害的,就像是平州自从公孙氏之后不再存在士族一样,都是一个道理。
燕王并不反感乾纲独断的独裁集权,后世言及民主似乎已成为政治正确的选择,但集权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高效。乱世之中,谁能更快更有效的调动力量,谁就是王者。
此时天色渐暗,张达带着几个护卫从村寨中走出,来到燕王车驾面前下马禀报道,“启禀殿下,两个保长都识字,我分别拿出了蓟城的两张告示,他们全不能看明白。今天一天没有碰到不识字的保长。”
“嗯,还不错!”说话间司马季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道,“今天就在这里休息!”
这个村寨的位置已经十分接近边界,几十里外就是长城所在,只不过修缮长城的工作是从东面开始,目前还没有到这里。这个村寨和封国的村寨没有明显不同,毕竟经过燕王一顿疯狂操作之后,整个封国的村寨大体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样子了。
村寨户数略微过百,对这支超过百人的队伍来说显得有些渺小,如果此时司马季想要体会一下暴君的感觉,今天晚上过后这个村寨必定会消失。
稍微近了一点,
第二百二十章 历练
“正是这个字,小人从一个识字的小吏那里看过,绝对不会错的!”这个村民辨认了一下点头道。
“你们那里称呼胡人为什么”司马季看向地上的羯字,意味莫名的对着村民询问道,“上党的胡人有多少人”
“就称呼是杂胡啊,我们县城的县尉曾经征徭役的时候说过,上党有一千多户杂胡。”这个村民怕司马季听不明白,还多解释了这么两句。
杂胡,才一千多户这样看来并州的胡人问题也并不严重,事实上也不严重,到目前为止让洛阳头疼的胡人族群,实际上西北羌人的居住地和关中。其他方向的胡人老实得很,司马季都要污蔑高句丽人才能出兵。
司马季挥挥手让护卫把人带了下去,然后又问了一句,“胡人占据上党的多少,三个人里面有一个么当地百姓和胡人通婚么”
村民点头说差不多就是这样,这样看来上党有三四千户人,杂胡占据了三分之一。虽然没聊多长时间,司马季也大体得知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并州胡人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与汉人几无差别。但众多下层牧民由于脱离部落,放弃传统的畜牧业,如同汉族编户,勉强从事农耕,沦人贫穷,更有许多为偿债卖身为奴。
这点司马季倒是知道一二,谁让胡人奴隶便宜呢,而且不是中原人用起来更肆无忌惮。燕王不是也在做奴隶买卖么,不过当地的胡人竟然没有名字,只是被称为笼统的称为杂胡,这倒是和河套那边的混居情况差不多。
至于通婚情况,底层百姓哪懂这么多,能有老婆就不错了,还挑就明显想多了。不过大户当中应该是不通婚的,买点女人做侍妾倒是很可能,洛阳很多大户家中都有胡人的侍妾。
杂胡当中的杂包括任何族群,其实就已经包括了通婚的汉人在内,河套那边就是如此。这么一看后来的羯人,应该是家乡在武乡羯室居住的人。
石勒早期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悲惨,直到跟着一个汉人牧民才算是进入军事生涯,在老大下面打下手的石勒,连同他自己在内,号称十八骑!只不过他的汉人老大运气不太好,成了晋军的刀下亡魂。
司马季知道并州匈奴下面有十九个附属部落,武乡羯室的杂胡不过是其中之一。南匈奴户籍五万左右,武乡羯室不过是十九个附属部落当中的一个,根本没资格有自己的名字,幸亏出现了石勒这个人,不然没资格在历史上留下记载。
羯人应该是石勒做大之后才有的名字,司马季一想到这点感觉历史在嘲讽晋朝,武乡羯室的杂胡可能都没有来到晋朝的西域胡商人数多,也就类似宁州五十八路夷帅之一,没有石勒都不能列入五胡当中,结果竟然成了第一波胜利者。
这种规模的人口怪不得石勒死后一个变故就一蹶不振,司马季想到了石勒这个在正史和网络上风评完全不同的奴隶国王。
“我找你们麻烦,还不如直接找刘渊麻烦呢。”司马季一想八王之乱的趋势,他完全可以在石勒没登场之前就干掉刘渊,反正肯定会有宗室吸收匈奴做打手的,也不错,他对鲜卑怀柔不也是打着用鲜卑对冲匈奴的主意么。
“分什么汉人胡人,晋人农民、晋人牧民这个分法还有些道理。”有点脑壳疼的司马季很无奈,要是根据生活习惯分胡汉,往后一千年中原王朝也无法在草原站稳脚跟,因为汉人去了草原也只能放牧,那里也不能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东北攻略
“这几天多陪陪家里人,本王要挑选新护卫了。”司马季挥手让两个护卫头子下去,他一直在抓紧任何机会补充新鲜血液,谁让自己手中军队的人数,和其他几个宗室王侯数量相差的有点远呢。
现在司马季狂打擦边球,待在封国绝不出镇。一方面是因为舍不得封国的军队,一旦出镇封**队必然要解散,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几个重镇都已经名花有主,剩下的地方实力并不比平州强多少,平州其实并非也真正意义上的军镇,他挂着镇东将军节制的其实是东夷校尉府,而不是都督平州。
先王司马机病重时候的招募的护卫,到了现在已经有数年时间,张达李山这些护卫不能永远呆在王府当中,至于更早以前被司马季换掉的护卫,当时还是世子的司马季把他们推荐到了幽州军当中,后来嫁出去的侍女,不少也是嫁给那批老护卫。
那个时候燕王府的环境比较特殊,司马季虽然是世子,燕王尚在却病重不起,他借着病重的燕王完成了轮换,谁见到司马机随时归西的样子都不会过多的在意。要是现在的话,司马季已经成了燕王,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往幽州军掺沙子了,做挡箭牌的司马机已经病逝。
到了现在,司马季已经开始准备招募第三批人,将张达李山这批人轮换掉。
司马季和杨馨去了后殿,一路无话,气氛很是恬静,让杨馨留在房内,司马季表示去去就来,时间不长就拿回了一张地图,上面大致画着东北的地形,并且都标注着大江和山脉的名字,后世后世的名字,有些自嘲道,“我这个王侯如此失败,办事的时候总是想要让女人出马,可我手中也真没人。”
“其实夫君可以招募一些士族当中……不得志的人!”杨馨说到这犹豫了一下,她能看出来能司马季虽然和士族能够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但心里却一直都有排斥。
“这!以后再说吧!”司马季不想多谈这个问题,翻开八王之乱之后的历史,为胡人效力的汉人谋士比比皆是,石勒刘渊在那些谋士的眼中,和三国时期的袁术、刘表也没什么不同,很多汉人谋士都是主动上门的。
这一点都不合理,要知道在晋朝之前,汉朝时期的匈奴虽然把汉朝拖得筋疲力尽,可最后的胜利者仍然是汉朝。至少中原王朝在此前是没有败过的。这些谋士竟然主动投入胡人阵营,无非就是因为士族已经建立起来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在这个天花板之下,只要没有出身,有才能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上升通道。
晋朝士族强大却人口凋零,人口不足的时候撞天花板的感觉是十分明显的,日韩比中国有钱平均自杀率却高出一大块,就是明显碰到天花板的反应。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印度,印度出国的留学生几乎都不会再回国,能在印度种姓制度下有出国机会的肯定是人才,这些人都一去不回显然是对国家已经失望了。
这种情况下,那些有才但是没有出身的谋士,管你什么朝廷,主动上门帮助胡人起势一展所学比什么都重要,不过现在没有出身的人才,一般都在各大宗室王侯的王府当中,暂时还不会去找胡人一展所学。
要是辅助诸王搏前程没有成功的话,才会进入第二个阶段,那个时候就到刘渊石勒、慕容廆了,以及各州的刺史门下,只不过后来胡人赢了,王俊那种汉人军阀输了,投身在各大刺史门下的谋士,自然没有留下名字。
杨馨一边观看地图一边询问,很是惊讶为什么司马季手中竟然有这么一副草图,虽然很笼统,身为一个聪慧的女子,她秀眉微皱抬头看了一眼忽悠天外的司马季,问道,“夫君是想让馨儿把这副草图更详细的补充上”
“嗯,这只是一张地势图!让他成为真正的地图还要有人去探测,其实这件事本身不应该你去,可我如果不在封国的话,目标太大了。”司马季慢吞吞的道,能有这种程度就不错了,这还是他初中做地理课代表留下的功底。
“馨儿知道夫君的难处,愿意为夫君分忧。”杨馨伸出一双素手捏住了司马季的手,美眸当中全都是郑重,“高句丽以灭,身上当中的部落应该不难对付。”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之后司马季反而担心的道,“你可千万不要轻举妄
动,那些在高山密林当中的部落,可不好对付,能编户能收买的话,不要动兵。”
在司马季看来,匈奴突厥虽然势大,但汉唐中原的生产力碾压还是很明显的,匈奴突厥虽说号称数十万控弦之士,但其中多少人披甲,多少人装备齐全都是未知数。能拉弓就算控弦之士,那和几十万牧民也没啥区别。
所以燕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钱家
“你最多去两个月,只是起到一个主心骨的作用,冬天来之前切不可在当地停留。张达李山他们毕竟出身平民,见识不多,不然我也不会让你去。”搂着怀中的玉体,完事之后的司马季享受着温存。懒洋洋的道,“只要上了正规,自然就回来,府中不能没有女人照料家事!”
“馨儿一定把夫君说的事情办好,至于府中的事情,馨儿不是善妒之人,但有一点事情想说!”杨馨在司马季怀中蹭了蹭,幽幽地道,“和夫君坦诚相见的时候,馨儿只想有自己一个人,不想其他人在场。”
这个男人的荒唐,杨馨已经有些了解了,招进来两个或者更多的女人进来侍寝是家常便饭,侍女们都习以为常,可杨馨自认还不能接受,她和这些侍女毕竟是不同的。
“你是夫人么,这样也是对你的尊重,好!”司马季点头,确实也不能不分场合的荒唐,以杨馨的出身肯定不能接受,提出这个要求也属正常范畴。
“馨儿的两个兄长,真的不能启用么夫君”一见到枕头风有奇效,杨馨赶紧抓住机会,为自己的两个兄长说话。
“淮南水灾,洪水决堤!寿春地震,城墙倒塌!你的两个兄长能治理能修城”司马季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我举荐,你认为朝廷能启用杨氏的人做官,一些旁支的可能会启用,你们家和杨骏杨济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吧,谁敢启用”
“后军将军贾谧是贾皇后妹妹的儿子,是贾充的嗣孙;侍中、右卫将军郭彰是贾皇后的从舅;侍中贾模是贾皇后的从兄;侍中、右军、左军将军裴頠的从母,就是贾皇后的母亲郭槐;中护军东武公司马澹,他的妻子是贾皇后的内妹;尚书左仆射王戎,是裴頠的岳父;北军中候王衍,他的妻子郭氏是贾皇后的姨妈,洛阳大军都在皇后亲属手中,谁敢放肆”
至于淮南对洛阳的重要性就不提了,五月淮南寿春洪水决堤,山崩地陷,毁坏了城池官府及百姓庐舍。才仅仅过了一个月洪水还没退一下去,又来了一场大地震。虽说这么大的国土天灾随时发生属于正常,可今年的淮南确实运气也差到了极点。
“你的两个兄长注定是不能做官了!这点本王也帮不了!”司马季一副无可奈何的口气,但脑中灵光一闪道,“但要做一些事情倒不是不可能,除了官还有商呢。”
“商人”杨馨有些不依的开口道,“夫君,商人被人瞧不起,被士族所不耻。还不如回到弘农做一个富家翁呢。”
“这点我倒是真没看出来!”司马季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他这么多年就没看到士族对商人不耻,连嘴上不耻的人都很少,大多数士族恨不得钻进钱眼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