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张华一愣,沉思片刻好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随即就退到了一边不在掺和。

    这时候司马季也觉得不对了,这招好像有点熟啊,形容一下就是以势压人,这不是自己经常用的招么,忽然一笑对着贾南风疑问道,“皇嫂想让我挂帅”

    “就像是你说的,赵王梁王岁数都这么大了,并不适合挂帅,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贾南风轻笑,也不隐瞒的道,“青玄,多年以来皇嫂待你如何”

    “皇嫂,好像从继任燕王之后,季似乎年年都在打仗,范阳王、河间王都是统帅之才,本身出镇统领大军。”司马季苦笑道,“我只想歇息一年。”

    “皇嫂其实不是很喜欢杨馨那个女人!”贾南风自怨自艾的道,“但也不是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范阳王、河间王并不适合统领禁军,中央禁军护卫京畿,非一般人可以动用。难道让你带着平州军回来么似乎平州军现在没多少人了吧其实违禁出塞并非一个大问题,杨氏的一个女人也不是大问题,就看青玄怎么做。”

    贾南风这是软硬兼施,他不希望任何一个王侯统领洛阳禁军,如果非要选择一个人选,这个人选最好是一个对洛阳不感兴趣的藩王,这种藩王并不多,还能领兵的就更少了。

    这一番女人、王位、地位的组合拳下来,司马季也办法不多,认命的点点头道,“本王愿意挂帅,统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路向西
    “燕王殿下,你叫我”半个时辰之后,积弩将军孟观赶到外军大营,直接进入中军大帐,就见到司马季端坐在中间,看样子就是在等待自己。

    司马季也不废话,直接拿出诏书给孟观看,指着上面的玺印轻声道,“积弩将军孟观接旨!”

    “积弩将军孟观叩拜接旨!”孟观原来在内宫待过,一眼就看出来上面的玺印是真的,直接下跪在司马季面前领旨。

    “关中匪患丛生,百姓流离失所,贼首齐万年祸乱关中,现今已经聚贼兵数万。陛下已经任命你为征讨大将军,随本王西征,破齐万年,还关中一个太平。”司马季拿着圣旨大概宣读了一下上面的意思,古文水平一般就只能说了。

    “臣孟观领旨!”孟观心中满是欢喜,虽然助贾南风诛杀杨骏有功,可现在的孟观还只是一个五品官,在九品中正制里面并不算什么显赫的官职。远远不是平息进步之心的时候,现在的孟观也需要一个机会表现,所以知道圣旨任命自己为征讨大将军,不但心中没有一丝恐惧,反而颇为振奋。

    此时正式建功立业之时,司马季一眼就从对方的表情上看出来,孟观几乎就是在等着这个机会,而正常环境下是没有这种机会的,怪不得历史上孟观从开始就连战连捷,直至将齐万年生擒,缺乏上升渠道的人是多么可怕。

    “随我一起等候其他将领!”司马季把孟观扶起来,四五万大军出征怎么可能就带这么几个将军,不多时安西将军夏侯骏和振威将军卢播连觉而来。

    夏侯骏是夏侯威长子,一看姓氏就知道,和曹氏的交情非浅,早先就是并州刺史,随后在司马氏面前果断低头,没有遭到夏侯氏另外一个俊杰夏侯玄的下场。

    卢播则是早年自荐司马昭的文人,两人唯一的相同点就是老成持重,直白说就是年龄很大,和孟观以及司马季相比尤其如此。

    “两位将军请坐,本王也没等多长时间。”司马季叹了一口气,伸手示意落座,而后慢吞吞的开口,“陛下对大军此次胜利期待很大,不知道将军们有何良策啊”

    “有燕王统帅中央禁军,关中有秦王的关中军,只要我们互相配合,齐万年这个贼首必将灰飞烟灭!”振威将军卢播一开口就是一套和稀泥的标准套词,司马季听了直挠头,随后把目光放在安西将军夏侯骏的身上,准备听听这个老头子有什么真知灼见。

    还真没令司马季失望,夏侯骏从时节谈到山川地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至于怎么打仗,倒是一点都没谈,燕王还是头一次碰见比自己更像是赵括的人。

    这时候司马季也知道,指望这两个老头子纯属想太多,能听话就行了,关键时刻还是自己和孟观商议对策比较好,“两位将军说的不错!”司马季平淡的对两人勉励一番,这种人留着干什么,要不找个机会在战场把两人弄死得了。

    “将军觉得,禁军宿卫兵战力如何啊”是夜,司马季巡视大营,身边跟着孟观,两人一路上边走边聊,谈及禁军的时候司马季心中还是有点没底,人们都是说洛阳的中央禁军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战斗力在其他军镇之上,可他毕竟没见过,



第二百八十九章 长安城外
    中央禁军西征,步兵三万骑兵一万,远远望去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大军广布探马斥候,大军刚刚离开洛阳城,出征的消息便已经传扬出去。三天后,潼关前面车水马龙,中央禁军由此进入关中。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关中和中原要冲之地。形势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战国之后函谷关的作用大大降低,潼关便取代了天下第一雄关的地位,潼关守军正是秦王司马柬麾下的关中军。“是洛阳的禁军,统帅是燕王,这次还带着这么多的粮草,听说从蜀中征调的粮草还没到,幽州这么远,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一些关中军军士窃窃私语,关中近几年年景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然也不会无法迅速集结大军出兵,现在见到中央禁军出动,心中未免有些复杂。

    “过了潼关之后,殿下准备如何布置”孟观骑在马上遥望着潼关之险要,亦步亦趋的问道,“本将认为,先剿灭关中的小股匪患,安定八百里秦川,在出萧关平定叛军。”

    “一个安定的后方确实很重要,本王先要去长安一趟,和秦王商议片刻。此战禁军和关中军不生芥蒂,才是最大的胜利保障,这点希望将军明白。”司马季面不改色的开口道,“主要要看秦王是如何想的,两军合作,还未开战便先赢一半。”

    现在又不是后来各大藩王拥兵自重的时候,至少在现在,理论上还都是我大晋的国防力量,如果互相扯后腿,这件事就难办了。

    “至于先剿灭小股匪患,使之不和齐万年同流合污,相信将军不会令本王失望,算是大战之前的开胃菜。”司马季和孟观闲聊之时,不知不觉已经抵达潼关之前。

    长安城内,大街上军士来往不息,从郝散叛乱开始,直到齐万年被拥立,长安城便加强了戒备,随着贼势浩大,城中也出现风声鹤唳之态,所以军士上街也是随时准备弹压城中的混乱局面,防止宵小作乱。

    王宫当中,秦王司马柬放下手中的檄文,沉默片刻道,“是燕王领兵么本王和青玄不熟悉,不过多年以来青玄都在率军征战,现在被朝廷启用属于意料之中。”

    “秦王殿下,万一鸠占鹊巢呢还是不可不防啊。”下首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些担忧的道,“数万中央禁军进入关中,到底是什么目的,这说不好。”

    “叛乱骤起,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如果燕王非要对本王不利,本王当然也会做准备。”司马柬伸出手示意稍安勿躁,不疾不徐的道,“现在最大的事情,还是要剿灭叛乱。”

    司马季从洛阳入潼关,进而进入关中的消息,并不仅仅是传进了司马柬的耳中,没过几天消息便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雍秦二州,自然也传到了齐万年的耳中。

    “此次洛阳禁军来袭,挂帅者燕王司马季,众位以为如何啊”实在听不下去乱哄哄的争论,齐万年才咳嗽一声,做出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问道。

    &nb



第二百九十章 秦燕之好
    让军士把秦王司马柬的使者送走,司马季让人把孟观叫来吩咐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关中安定,明天一早就可以分兵清缴关中小股乱军,不过在我军北上之前,所有派出的队伍都要收回来,本王在大战的时候是从来不分兵的。”

    八百里秦川地势险要,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四个重要的关隘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保护关中,四关不失关中无虞,现在关中出现的乱兵,并没有影响到大局。只要关中不乱,蜀中也不会受到冲击,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北上萧关之前,关中必须要安稳,不然后方不稳,中央禁军打起来也束手束脚。

    “殿下,不知道秦王是如何看我们禁军的,殿下入城会不会有什么不测”孟观怎么说都是为贾南风政变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自然明白秦王司马柬之所以一直待在长安的原因,长安和洛阳关系比较微妙,此时便出声提醒司马季要小心。

    “想多了,心有芥蒂是存在的,但秦王不会放着好好的王侯不做,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司马季轻轻一笑拍了拍孟观的肩膀,郑重的道,“我很看好你,此战说不定就是将军飞黄腾达的机会,不要让本王和皇嫂失望,最重要的是,别让陛下失望。”

    不管皇帝司马衷本身有什么问题,这个天下仍然是天子临朝,正牌皇帝在那坐着,谁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造反,司马氏的诸王尤其如此。司马柬可不是齐万年那种脑子一热的人,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这么想的人肯定是没少喝。

    司马柬心中的提防在于,他怕洛阳禁军进入关中之后就赖着不走,设身处地的想想,司马季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难处,如果蓟城之外有一支洛阳禁军天天立在那,自己的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本将挑选一些亲卫护送殿下入城,不知道殿下需要多少。”孟观可做不到司马季这么豁达,他豁出来是要立功的,要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主帅出点什么事情,他哭都来不及。

    “你的部曲私军吧随便找个百人就行了。”司马季暗暗一叹,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这些做属下的都有自己的难处,南征林邑的时候,南征军也怕自己出事,亲临战阵这种事情,仅限于部下把贼首五花大绑之后,交给燕王剁掉脑袋。

    对关中的镇守藩王示好,其目的在于化解掉司马柬的芥蒂,司马季不谈民族大义,不谈天下太平,这种话对位高权重的秦王、定军大将军司马柬是没用的。只有谈权势、地位比较有用,那样司马柬才会上上心。

    巍峨长安城,司马季边走边遥遥望着这座古代中国的心脏,如果说后一千年的中国心脏是北京,那前一千年的中国心脏就在长安和洛阳当中徘徊。司马季对长安这座城池心中也是有一股执念的,但直到现在才第一次亲眼见到。

    晋代的长安大概有二十余万人居住,虽说不足以和人口接近五十万的洛阳相提并论,却仍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城,就算是整个欧亚大陆,也只有几个帝国的首都可以媲美。

    &nb



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
    司马季再这以史为诫,说到了秦王的心里面,时过千年,现在的局势和战国当然有了很大不同,可他仍然能在历史当中找到一些经验,用来让司马柬放下敌意。

    战国有的封号,我大晋全都有,秦王的领地仍然是关中,燕王的领地仍然是幽州辽东,两人都面对洛阳的强大禁军。现在固然没有春秋战国的天下霸主晋国,但局势也是差不多的,身为藩王两人面对中间的洛阳,就和当时秦燕面对三晋联盟差不多。

    “本王相信,青玄不会对本王不利,现在本王下令大军平息关中的乱匪,那青玄是否能够告知本王,此战如何打。”司马柬转头看向司马季,诚意已经拿出来了,燕王总不能什么都不说,空手套白狼吧

    “这次我要分兵,集中一处齐万年是不敢和我决战的。我议以振威将军卢播、安西将军夏侯骏,分兵向西开进,一部去萧关、一部去三关,但他们率领的部队,是关中大军。本王对将分兵的消息散播出去,而后和征讨大将军孟观率军北上。”司马季负手而立侃侃而谈,“这样我手中的兵力不变,对外则宣称为两万到三万人,不知道齐万年可敢和我决战。”

    “齐万年聚贼兵五六万人,不可小视。”司马柬看向夜空明月,怔怔的道,“燕王是想要引诱齐万年和你决战么很险啊。”

    “一群乌合之众,在百姓亮了两天刀,真以为自己多能打”司马季轻哼一声,毫不掩饰的道,“只要秦王对我不生芥蒂,他还能怎么样”

    司马季觉得就算自己不被贾南风套路,这次的齐万年之乱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历史上司马柬死的不明不白,后来坐镇关中的王侯,赵王、梁王都呆的时间不长,关中对两人也属于陌生之地,而现在不同司马柬活得好好的,在关中的布置也算是稳固,齐万年是不可能起势的,司马季来了,只不过是把事情的负面影响压小。

    “好,让两人各领五千士卒出发,其他本王应该做的,绝对不会推辞。”司马柬听罢,认可的点头,“青玄就在城中休息,明日你我在商议具体的布置。”

    第二天,振威将军卢播、安西将军夏侯骏便各领一军出发,扫荡关中贼寇。司马季则回到大营,从很远处就能看到从营地里徐徐升起的炊烟。看着整整齐齐驻扎着几百座白色营帐,从中穿梭着数对人马来回巡视。

    “夏侯骏和卢播各领一军,对我们而言也是好事,他们两个都太老了。只是希望两人将分兵的消息成功散播出去,这就好,不能指望他们做太多。”巡视大营没发现什么状况,司马季便开口道,“希望齐万年是一个聪明人,不然我们主动告诉对方我们分兵了,就怕对方不相信,这种事情最好是对方很聪明,自己从蛛丝马迹当中发现最好。”

    “其实我们可以做几个胡人细作,将我们分兵的事情泄露出去。”孟观想了一下道,“不知道殿下以为此计可行么”

    “试一下未尝不可,不过在这之前,我先写一份招抚令,别这么看着我,咱们大晋总要师出有名的,齐万年是不会同意投降的,他根本不相信我们,招抚令只不过是糊弄糊弄他属下的普通胡人士卒。”从口气上就知道司马季绝对对此不抱希望,只不过是来一个必要的程序,至于齐万年投降不投降,他爱投降不投降。

    如果没有之前诱杀胡人首领的事情,没准齐万年还会考虑考虑,可现在么,就算是司马季设身处地的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对于齐万年的处境,燕王可以理解,不过这和他没关系,司马季现在的角色就是帝国鹰犬,别说你已经造反,你就是真的老实巴交的种地,只要朝廷有令,他也照杀不误。

    “咱们先等一个星期,蜀道艰难,粮草输送比较慢。到时候在北上萧关,送招抚令也需要时间呢。”司马季打着哈欠懒洋洋的道,“此时勤加操练兵马,哪怕临阵磨枪也是有效果的。”

    “孟观领命!”孟观迅速就找过来心腹耳语一番,随后示意对方退下。

    司马季随后几天就是一阵写信,这种内部叛乱有一点好处,就是敌人跑不了。类似北方草原的游牧民,他们打不过还可以跑。但是既然已经迁徙到了中原,过了数百年的农耕生活,在想骑马跑路就没这么容易了。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齐万年还是司马季,都处在一个同等条件之上。在司马季看来,只要对方没地方跑,那迟早都是死路一条,给雍秦二州的刺史写信,让他们封锁关隘,闭关自守,司马季挑选一个适当的机会便会出发。

    秦王司马柬下达的命令和司马季大同小异,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住叛军活动的范围,将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
    中央禁军随时冲出萧关北上,这是有眼睛就能看到的事情,有鉴于此,齐万年的叛军也有所准备,总是在萧关以北虎视眈眈的叛军小部队,再也没有前一段时间堵在关外,瞭望关中的意思,而是回师收拢,拉开安全的距离戒备。

    齐万年虽然有将近六万大军,可前车之鉴并不远,当初的秃发树机能叛乱,掀起的威势可比他大多了,虽说有汝南王送了一波的开头,可后来壮大之后连续干掉晋朝三个刺史,足以称得上是威震天下,齐万年还远远没到这个地步。

    司马季在猜齐万年,齐万年也未尝没有猜测司马季的想法,可惜猜来猜去就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燕王确实是头一次来到关中,齐万年知道的消息太少了,除了年龄是板上钉钉的,剩下的一切都是口口相传加上自己脑补。

    按照部落分成十二军,司马季说这种划分缺点很大,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不敢说禁军全部都是晋人,但十有**全都是。齐万年的部众分属于不同势力,真要是打散编制,说不定战斗力还不如部族分军,这是叛军的先天劣势,现在燕王准备对着这个痛点试试火力。

    第二天孟观就率领五千骑兵出萧关,直奔北方而去,临走之前司马季也解释了为何这么做,首先骑兵是不容易被歼灭的,第二点,第一战必须不能动用太多的兵力,因为要赢得漂亮给后来的大军一个心理安慰,第三点动用太多军队对方可能跑,不足万人的规模,可能对方会忍不住出来刚一波。
1...646566676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