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领燕王令!”所有晋卫齐声高喝,纷纷脱下身上的胡服,露出里面的贴身胸甲。战马被驱赶回来,整个驻地一副乱糟糟的样子,这个时候如果城中有人发现不对,派禁军出城寻找,那么现在将是司马季最脆弱的时刻。

    可惜没有,司马季一把扯掉身上的朝服,像是扔垃圾一样扔在营帐当中的礼品上,同时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给整个赵王一党成员看的,信中随意胡诌了几个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其中说明了孙秀的出身不能和皇族结亲,以及孙秀没收石崇财产当中属于燕王的一份。

    或者固然也是实情,但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在心中这么说,当然是为了祸水东引。孙秀要是一时激动觉得受到了羞辱,完全可以在京师大开杀戒,抓捕虚无缥缈的燕王一党。

    司马季拍屁股走人又杀不到自己的头上,至于洛阳的士族子弟,爱死多少就死多少,管他什么事情其中好人寥寥无几,多杀一些都是做善事。

    时间不长,整个驻地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司马季换上了一身劲装,全身上下

    套上了一身板甲,站在马车上看着集结完毕的三千多骑兵,最前方的是一身黑袍的晋卫,每个人都身背巨弓,胸前一片胸甲,虽人多势众却纹丝不动,等着司马季的号令。

    其余三千兵马,虽然穿着各异,却也显出一股凶悍之气,除了若有若无的战马抽鼻,算的上是一片的肃穆,至于司马宣




第四百一十六章 禁军追击
    “如果我是相国多好。”心急如焚的孙秀几乎是跑着从皇宫出来,作为一个文臣,哪怕孙秀出身寒微,这段路程也不是轻松的事情,没跑多远孙秀就觉得胸口都要爆炸了。

    赵王府这一趟是必须要去的,中书令不能直接指挥禁军,这个年头虽说讲究出将入相,只是说文臣和武将之间角色可以互相换,不代表文臣可以随意指挥军队。距离皇宫大门仍然很远,孙秀也顾上许多,直接让禁军将校备马冲出了皇宫。

    到了司马伦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孙秀痛斥燕王的行径,表示司马季胆大包天,此次来到洛阳就是专门过来打脸赵王的,绝对不可以姑息,抓住一定要斩首。

    孙秀说话的时候声泪俱下,不但为自己委屈,还未司马伦鸣不平,“现在天下皆知赵王你权倾朝野,执掌天下,司马季专门在皇帝立后的大典上动手,绝对不是仅仅为了臣下,而是对目前大王你的威严不满,京师十几万禁军在恻他尚且敢做出这种行径,要是他返回幽州,甚至可能直接起兵造反,耽误了大王的霸业。”

    “这”司马伦沉吟起来,不得不说孙秀长久以来在他司马伦面前鞍前马后,出谋划策,碰到这种传为天下笑柄的事情,司马伦必须承认对孙秀有些同情,谁都知道孙秀为自己的儿子求亲,这本是一桩美事,现在求亲不成却被司马季把人劫走。

    这要是传扬出去作为同样没什么威望,背后被百姓唾弃的司马伦知道这是什么感觉,自然感同身受。

    就要开口答应,赵王世子司马荂匆匆从屋外进来,正好听见的孙秀的一番话,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得知的七七八八,闻言明知故问道,“哎中书令如此忙碌,不好好休息为何来此啊燕王燕王怎么了”

    司马荂听到孙秀的遭遇不断没有丝毫同情,甚至口气当中有些心灾乐祸。哪怕他的父王司马伦轻声提醒也不当做一回事,他是赵王世子,就幸灾乐祸怎么了

    不同于他的父亲司马伦,司马荂对孙秀这个人是左看不顺眼,右看看不上。出身不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孙秀专权,有些搞不明白谁主谁次的问题。

    司马伦的名声是整个京师都知道的事情,自然也不会有名士来投奔入府出谋划策,这一点和司马季一模一样,远在幽州的愿望还可以把原因推诿到边塞这个问题上,司马伦就住在京师这么多年,却没有名士上门,府中一直挑大梁的都是孙秀。

    如果之前这种情况还可以,可现在司马伦已经是相国,权倾朝野,效仿桓公之举尊王攘夷,孙秀在这里面挑来挑起就令司马荂不喜,也许孙秀自比管仲,可他这个赵王世子并不这么认为,相反对孙秀现在统领朝政十分不满,只是司马伦从中调和,在没有把矛盾爆发出来。

    再者司马荂心中也想要更进一步,知道现在自己的父王还用得到孙秀,所以才维持了表面上的团结,可一旦有让孙秀出丑的时刻,司马荂也乐见其成。

    世子和最重要的幕僚不和,司马伦也是很为难,摆着一副脸道,“你少说两句,孙秀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在打父王的脸。”

    “那倒是不一定,父王仔细想想,多年以前燕王在贾后面前步步高升,就是因为和长公主关系很好,燕王来到京师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都去专门看望长公主。这一点宗室很多人也是知道的,谁都知道长公主并不愿意嫁给中书令的公子,长公主让最为亲近的叔王来营救,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儿臣也没有想到,燕王竟然真的会来。”说到这司马荂微微一顿,拉长声音道,“只是中书令一向是自负谋略,竟然不知道燕王和长公主的关系。听说前几天燕王去府中还笑脸相迎,真是怪哉。”

    司马荂一番话把孙秀说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现在想来燕王自然是属于艺高人胆大,相反孙秀这个垫脚石做的很到位,衬托了对方的英武形象。

    “荂儿的意思是,这件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司马伦狐疑的看着世子司马荂疑问道,“这不会对本王的大业造成影响”

    “当然不能这么算了,儿臣只是不喜欢中书令将自己的过错,联系到父王身上。”司马荂再次张口就是话锋一转,站在了孙秀的一边,洋洋洒洒的道,“中书令是父王的臣下,臣下受辱作为主公,父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所以自然要派出禁军追击。”

    说到这司马荂还躬身行礼,一副对公不对私的风范,如果是名声很好的名士,说不定还自带一股浩然正气。

    司马荂这么说话自然是有自己的考虑,他固然是很讨厌孙秀的专权,认为作为一个臣下孙秀有些太过分了,不明白自己的身份。可是就像是孙秀自己的说的,司马伦必须要出头

    。因为影响的是整个赵王一脉的声誉。司马伦绝对不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不然随便一个藩王都骑到自己脑袋上,这还了得

    “谢谢大王和世子,臣下这就去了。”孙秀急急忙忙的见礼,显然对这件事还是比较上心的,刚刚一番对话孙秀有些话想说,只是时间紧迫还是先去追击,有些话回来再说也可。

    看着孙秀急匆匆出门的样子,司马伦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责怪道,“既然



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击追兵
    “殿下,现在我们上路么”直到船顺流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内,在有晋卫小心的请示道,“选择什么路线北返”

    “上路”司马季自顾自的念叨一句,话锋一转道,“谁说上路的,本王觉得后面有追兵,正好想要试试禁军的成色,要是没有追兵,在上路也不迟。传令,漫漶行军找可设下埋伏处隐蔽,如若半日之内没有追兵,我们再上路。”

    虽说一追一逃司马季也不觉得自己就不行,可要是有机会给对方一个厉害,谁会说不呢难道还有嫌赢得太轻松的将军

    司马季估计如果要是有追兵,人数肯定不过万,中央禁军一直自视甚高,这一点曾经两次统领禁军出征的司马季一清二楚,至少在将校层面,这种想法是普遍的。如果追击一股人数在三千左右,还似乎是以胡人为主的骑兵,中央禁军的追击兵力绝对不会太多。

    更何况这是大晋的腹地,在十几万禁军的眼皮子底下把公主救走,领兵的将校肯定心里窝火,轻兵追击的可能性很大,对司马季是十分有利的。

    相反不论追击的是谁,都不会想到司马季会准备施展回首掏,要知道司马季的兵力肯定不如自己,战斗力禁军也认为比不上自己。

    恰好,领兵追击的还是受到羞辱的孙会,一路上孙会一刻不敢停歇,不断催促身后的禁军跟上,顺着路上的蛛丝马迹,狠狠咬住了司马季北返的队伍,一连就是好几个时辰,马这个动物其实耐力并不算出众,早已经到了人困马乏之时。

    而就在这时,变故突生,只见左右两边的山坳上射出无数箭矢,顿时间使毫无防备的禁军伤亡惨重。“杀!”燕王的军旗高高飘扬,一支装备精良埋伏于山林中的司马季骑兵杀了出来,打了禁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无尽弓弩箭矢的压制掩护下,数以千计的骑兵从两边杀了出来,一下子便冲入了禁军大队伍的中央,将这支队伍拦腰截断。而面对着骤然降临的战事,所有禁军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要知道,他们根本没有防备,因为在禁军的印象当中,就从来没有人敢伏击自己更何况是人数不如自己的对手,禁军号称天下第一的战力,在这个时候屁用没有。

    追击过来的禁军士卒没几个人知道,对面的统帅曾经两次统领禁军出征,对于洛阳这些中央禁军的臭毛病,那是在了解不过了。恨不得一个个一双眼睛都长在脑门上,让他们把眼睛放下来看看有无陷阱,那是多难的事情。

    正面对阵司马季的军队所装备的是重弓,不但需要的力量更大,只有熟练的弓手才能射准,而且还射不远,真要是结成战阵,面对面的和中原弓的箭阵对射,说不定还会吃大亏。短兵相接之时才是重弓最好的发挥场所,可短兵相接的时候,长枪马刀又比重弓更重要。

    要知道这种重弓一直就在东北地区存在,如果一点优点都没有应该早就被淘汰了,可事实上最后这种重弓以清弓之名成了最晚登上舞台的弓,却很快就一统天下,将其他几乎所有弓种全部淘汰,这和发展不相符。

    就在这



第四把一十八章 燕王令五丁抽一
    说是这么说,司马季还是等了一会儿,骑兵还要从残肢断臂上收集能够重复利用的箭簇,过于追求威力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重弓的箭杆又长又粗,长达一米,粗则有小手指粗,命中之后要是力量太大,箭杆容易折断,不过也正是因为又长又大,战后打扫战场还算容易。

    只要能忍受住那股血腥就可以,在这种重箭面前,被一箭射断大腿骨绝对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又因为故意用钝箭头方便重复使用,所以钝箭头造成的伤口十分恐怖。

    这也是司马季放了没断气士卒一马的原因,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之外,绝大部分伤者是死定了,这只是用三菱破甲箭的效果,用来破重甲的小铲子还没用,司马季对弓箭仅限于爱好,但也知道后世弓箭爱好者,利用成熟的工业社会,捣鼓出来了一种叫做斩首箭的箭头。

    斩首箭箭头除了正常的箭头部分之外,周围还有一圈看起来像是发条的卷刃,受限于后世不能随意杀人,司马季只从视频上看到了大鹅、孔雀被射断脖子掉脑袋的场景。至于人的脑袋会不会掉,这就要看人的后颈骨是不是比孔雀更硬了。

    这种箭头都是配合以威力见长的重弓,以射程见长的弓箭使用反而有些浪费。为何朝廷严禁民间出现弓弩,却不禁刀剑,乌合之众就算有刀剑,也对正规军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弓弩是不一样的,这东西可不管你禁军精锐还是山野匹夫。

    “殿下一战就能让中央明白,我们幽州不是好惹的。”身后身背巨弓的晋卫恭维道。

    “射程还是短了一点,还有改进的余地。不过么,以后有更加适合他们的对手。”司马季嘴角浮现出诡异的笑意,“以后带着你们去,你们会自己认识到的。”

    这种重弓在司马季看来,射程上绝对还有潜力,后世的清弓虽然不以射程见长,可也没有这么明显的距离劣势,司马季估算了一下晋卫的重弓,有效射程只有六十米,后世的清弓在射程上和中原弓的射程差距没这么大,百十米内还是可以保证威力的,难道中国制弓的手艺越来越回去了,这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重弓还有潜力可挖,可以把射程提上来,

    至于最合适发挥重弓杀伤力的战场,并不在大晋境内,众所周知,罗马希腊那种文明,甚至西亚的波斯人,都有一种叫做标枪兵的兵种,占据了军队很大部分的比例。

    而这种重弓的后辈清弓,因为威力巨大射程较近,被弓箭爱好者起了个外号叫标枪发射器,意思就是清弓射箭的威力,几乎和标枪兵投掷标枪一样,但是射程更远。

    要是有朝一日碰到战争的标枪兵,只是深入浅出的想想,司马季都能笑出声,到底是标枪发射器厉害还是标枪兵厉害呢

    “一个接触就死了八百人”孙秀看着满脸疲惫的儿子震惊的站起来,双手捏着孙会的肩膀左看看右看看,好半天才松了一口气,幸亏平安无事。

    同时孙秀也暗自结舌,司马季竟然在北返途中还设下埋伏,差点害得他儿子殒命。胆子这么大也算是王侯当中罕见的,至于八百人的阵亡数字倒是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儿子平安无事,其他人死多少又能怎么样

    “父亲,司马季麾下的私兵太强了,孩儿都没有反应过来,一阵箭簇之后,几乎就没有还能站着的人,他们所用的箭簇威力大得惊人。”就算是返回洛阳,孙会仍然心有余悸,他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没有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整个队伍就被前后截成两半。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孙会取出来一支断箭,呈到孙秀面前道,“这就是燕王私兵所用的断箭,比我们禁军所用的箭簇更大更长,威力更是惊人,禁军骑兵所穿之甲胄就如同一层纸,不少骑兵甚至被射穿,箭头插在后面的人身上。孩儿后来返回查验,发现被射中的人全部死亡,有的人是活活流血致死。”

    “这么大的箭并非一般的强弓所射。至少中原是没有这种强弓的。”孙秀出身寒微,前半生颠沛流离,直到进入赵王府才有了落脚之地,对很多地方军队用什么武器一清二楚,就是从来没见过这种箭的。

    “不是鲜卑人所用的弓箭么司马季手下不是说都是鲜卑人么”孙会看到孙秀也一筹莫展,很是好奇的问道。

    “不是,鲜卑人所用的弓箭和中原弓相差不大,为父见过。”孙秀凝重的摇摇头,但有没有多想,反而开始安慰道,“会儿,司马季领兵多年诡计多端,并且和胡人为伍,账下私兵战力高强也说得过去,当初司马允不也是如此么可司马允怎么样,不还是死在了为父手上今日之羞辱,父亲来日一定为你讨回公道。”

    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孙秀都得承认,这一次他注定被整个京师甚至整个天下看笑话。

    被看笑话虽然躲不过去,但是这件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出镇藩王打闹京师,并且斩杀禁军近千人,如果朝廷一句话都没有,经过此役中央的权威将荡然无存。赵王司马伦通过干掉司马允的立威,也会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n



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乐公刘恂
    “征发对象第一首先要识字者,第二要身高要有要求。”下了马车进入燕王府,司马季拿着自己的佩剑交给了冯吉,吩咐道,“此剑为一米,上面有刻度,要一米七以上的壮丁,征发范围从十六岁开始四十岁以下,都在范围之列。如果幽平二州无法凑齐,在放宽征发范围也不迟。”

    “虽是五丁抽一,但本王并不想要太过于耗费民力,加上女真人三万,征发七万壮丁,凑足十万大军即可,现在幽平二州有大军三万五,在此之上在加上十万大军,本王就有十三万大军。”司马季一边走一边吩咐道,“不管京师派谁来,本王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说话的功夫一众人已经进入大殿,司马季的话刚好被在此等候的杨馨听到,闻言想了一下道,“夫君为何不写信给四部鲜卑借人就算是每部借一万,也可以极大的充实军力。”

    “你不懂,这第一仗本王必须要证明一件事,我自己打照样赢。”司马季冷淡的开口道,“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只要第一仗本王证明了自己就能赢,往后才能毫无顾忌的开口相借,所以不管如何,哪个王侯领兵前来,本王都不会手下留情。”

    “颜严你去平州,本王在那里的马场有骏马,从建立到现在也将近十年,现有骏马二十万匹,挑选神骏者三万打回来,记着,所选战马全部钉上马掌。至于其他不足之数,本王为让几个小夫人让娘家帮忙。”司马季长长出了一口气,“迅速召集燕山大营两批学生,按照学科成绩分别投军或者入政。佼佼者进入晋卫,先把晋卫扩充到一万人,要最好的人。”

    “童江去接手盐场,立刻调幽州军沿着运河布防,本王虽然耗时多年把蓟城建立的固若金汤,但绝对不会在刚开始就据城固守。”司马季恶狠狠的道,“幽州是本王的,谁敢进幽州,本王就让他死。不但本王的封国不能让他进来,范阳国也不行。”

    “领燕王令!”冯吉、童江、颜严全部躬身领命道,一个个都急匆匆的离开了大殿。
1...9596979899...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