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能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乐宆
如此,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陈丰和女人们就在整个西州地界游玩。对陈丰而言,同时也是重新巩固和完善他的官吏系统建设,以及视察各地孤儿院和敬老院的情况。比如贪污渎职的事情,陈丰一路走来,也是揪出了几起的。
而在此之前,西州各县各府城的孤儿院、敬老院已经遍地开花,全部成立。
孤儿院和敬老院不分种族和民族的收养病残老弱,可以说给陈丰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民望。
因此故,陈丰便没有停止对孤儿院和敬老院的投入和建造,这方面方良臣带着陈丰招募的一批文人,目前来说干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他们这批人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如今慢慢的已经扩充到近百人了。
也有原先的一个团队,扩充到了十几个团队。每个团队负责几个省,由点及面的去推广和建造孤儿院、敬老院。
进展是相当快的,因为很多孤儿院和敬老院都是同时开工的。因此,几乎每天都有一座新的敬老院和孤儿院落成。
等到陈丰这次视察完西州各地的时候,夏国境内孤儿院和敬老院还没普及和开始筹建的地方已经不多了。即便是靠近邻国的一些边境地区,也都开始有平西王府这边派出的筹建团队活动。
陈丰现在每天自动上涨的正能量点是相当可观的,最多的时候一天自动暴增了九十多万点。
这无疑给了陈丰巨大的惊喜和动力。所以,他打算继续深挖各种可以赚取正能量点的事情。回到天龙府后,陈丰一边招贤纳士,一边开始建造自己的王府。
他将王府所在地选在天龙府,除了这边的交通便利之外,也因为这里有着非常合适建造王府的一大块地。
这块地就天龙府城北,是一片灌木丛和小树林,面积差不多有四五百亩。
将这里推平,就可以建造他的平西王府或者说夏王王府了。
这是陈丰花了500点正能量从系统那里选定的最合适位置。
为此,陈丰对外公开募集建造王府的工匠和民夫,多多益善,包吃包住,还给工钱。工匠每天二十文钱,民夫十文钱。
这样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尤其包吃住这点。在这时代,很多时候劳力便不怎么值钱,只要管吃,就能获得免费劳力。更不用说王府这边现在管吃住不说,还给工钱。
陈丰这样也等于一下子提供了很多岗位,头一天就招了两千多民夫,一百多工匠。
到了第十天,民夫的人数就扩充到了一万两千多人,工匠的人数也有一千来人。
但陈丰这边依旧没有停止招人。一个月后,等民夫的人数扩充到了万人,陈丰才停止了招收。
而这么多人一起开工之下,王府工程的进展当然是非常大的。
此前也就五天时间,那片灌木丛和树林就全部被清理了出来。此后,就是正式开始平西王府的建造工作了。
若是人数就一两万人的话,想要将这王府建好,至少也得一两年的时间。
但现在有万多人,而且陈丰根据系统提供的统筹管理方法加快管理,对人员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对工作流程进行最合理的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按照系统的估算,应该能在半年内完工。
王府的督造,陈丰交给了潘文舫负责,这是对他的考验和信任,当然另外陈丰也派了秋香和吉雅随时查账,小翠、七公主她们当然厄运抓查账的权利。
实际上,如今小翠、七公主就负责王府的钱财开支。这王府的建造,每天花费的银子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些钱都是陈丰自己出的。他现在当然是不缺钱的,不说他当初将西秦的国库搬空,系统空间里只金银就存了不下几千万。
就单单现在玻璃镜和香皂的收入,也足够建造这偌大的王府了。
两个多月后,陈丰静极思动,又开始对西州各地的视察。只是这次,他也带上了家里的女人们。顺带着游山玩水。
如此,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陈丰和女人们就在整个西州地界游玩。对陈丰而言,同时也是重新巩固和完善他的官吏系统建设,以及视察各地孤儿院和敬老院的情况。比如贪污渎职的事情,陈丰一路走来,也是揪出了几起的。
而在此之前,西州各县各府城的孤儿院、敬老院已经遍地开花,全部成立。
孤儿院和敬老院不分种族和民族的收养病残老弱,可以说给陈丰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民望。
&
第372章 平西王府
历史正能量正文卷第372章平西王府?整个平西王府陈丰最在意和看重的就是厨房,灶台按照陈丰要求都铺上了花岗石,地上则是防滑的地砖。因为是厨房,这里的水槽也是特制的下水道的水管也是非常粗大的那种特制陶瓷管。
此外,在陈丰的建议下,这个厨房按照现代化的设计,分为储藏室、办公室、更衣室、粗加工间、餐具洗涤消毒区、配餐间、烹饪区、还有储存柴火和煤炭的燃料仓库。
厨房的中心当然就是烹饪区,中间一个大大的案台,还有好几副放置各种餐具和厨房用品的七八层层架。
其中配餐间和烹饪区都是开放式的,有传送窗,其他房间也是相互连通。这样无疑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尤其是要招待很多人的时候,或举办酒宴的时候。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革命性的厨房改造,最革命性的改变,是洗菜池和水槽的改革。
这时代没有不锈钢,但陶瓷工艺已经非常发达了,现在技工部那边也有好几个烧制陶瓷的窖,也有一批老陶瓷匠人坐镇。陈丰弄出了设计图和实物图,让他们烧制一批水槽,这对这些老匠人虽然有些挑战,但在几次实验之后,就成功的烧制出来。
除此外,最大的改变就是自来水和水龙头的发明了。也都是陶瓷烧制的。
当然,自来水和水龙头不仅仅只用于厨房、其他地方比如浴室、厕所。还有陈丰专门设计给自己洗漱用的盥洗室。基本上每个卧房都配有盥洗室和厕所。每个厕所也都配有抽水马桶,盥洗室则有洗水槽和玻璃大镜子。
可以说,整个王府的都通了自来水,而自来水的水源就是距离后宫不远的一个天然湖泊,面积不是特别大,不过也有百来亩地。这个湖泊是比较独立的,但它不是完全封闭的死水湖泊。因为它的支流是链接天龙山山脉的。
长年从天龙山山脉流下来的雨水、泉水,冲刷出了很多条天然的小河流,最终汇聚到了这个大型湖泊。
当初选择在这边建造王府,这大型湖泊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提供给了王府天然的生活水源。
而王府里的流水,人工湖,就是从这个湖泊饮水过来。
而自来水的水塔,就修建在后宫和存心殿之间的院子里,这里通过虹吸原理,给水塔注水。然后通过水塔给王府供水。
为了保持水质干净、卫生,这座湖泊自然也纳入了王府的范围。王府高高的院墙就将这座被陈丰命名为天龙湖的湖泊全部包裹了进去。
天龙湖的水,大部分都是从天龙山上流下来的,湖水的水质还是非常不错的。
厨房的改革当然不仅仅只限于场地、设备设施,还包括人员改革。陈圆做总厨,下面是几个高薪招募的主厨,主要负责厨房的各式菜肴。而每个主厨下面则有自己的一套班子,炒锅、上什、头沾、烧腊、冷餐、点心、打荷、水台等岗位。
这改革主要是将厨房的一些工序做了细分,职责做了细化。
当然,为了保障饮食安全,这些人的招募和选用,都是陈丰亲自负责的。忠诚度都至少在80以上,不然陈丰根本就不录用。
厨房的位置就在存心殿通往后宫的院子里,这个院子还没有正式命名,算是位于整个王府的中段位置。如此,要传膳的话,无论是送去后宫,还是送去前面的承运殿和存心殿都比较近和方便。
当然,整个王府除了这边的大厨房之外,后宫也是有私厨的,基本上每个宫都配备一个小厨房,这样方便每个宫殿里的人不方便的时候,自己去厨房烧火做饭。
除此外,第一进的大院落,因为住宿着好几千的侍卫和护卫,也有集体大食堂和厨房,那里也归陈圆这个总厨管,主持的主厨也是厨艺比较不错的。只是相比起来没有内院这边的主厨厨艺精湛就是了,但若是放在外边也是一些大酒楼总厨的级别。
对于王府的侍卫和护卫,陈丰也是尽量安排的非常妥当的。住宿的话,虽然也是集体宿舍,但却是十人一间。比起那些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一间的大通铺可就要豪华太多了。
而且陈丰配备的上下铺设置,尽管每个方面的面积不是很大,也就十来个平方,但都是显得干净整洁。
此外,还有统一的集体食堂、澡堂、盥洗室、厕所,让人住着非常的舒服。
只要每天参加操练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有的吃有的住,晚上基本也是休息时间。让这些普遍出生于底层家庭的护卫和侍卫非常的享受。
确实是非常的享受,除了白天例行公事的操练稍微辛苦点,但这点辛苦比起干苦力来说,算得上是非常轻松了。
更主要的是一天三顿饭,中午一般还有肉,这日子对他们这些以前苦哈哈的穷家子弟来说真的是太幸福了。
而且他们每月也都有俸禄可拿,这些钱拿过来,平时他们也花不掉,攒个几年,就能给自己娶个媳妇了。
因此,在忠诚度上,陈丰的这些侍卫和护卫都是非常牢靠的。他们都非常珍惜眼前这个做王府侍卫和护卫的机会。
而这次开伙饭,自然是在大厨里置办。全府上下都可以享用。陈圆这位主厨亲自坐镇,负责陈丰一家人的菜肴。
食材早在今天早上的时候,便被几辆马车送进了王府。这是对他们这个新成立没多久的厨师团队的一次严峻考验。
三十多个人,一共五个主厨,要负责全府上下几千人的伙食,这可是一大挑战。
好在,除了陈丰这位王爷一家子的菜肴有些赶时间之外,其余的倒也不用太赶时间,也不太讲究质量,只要吃饱就行。
这第一顿开伙饭,陈丰这边还是吃的比较高兴的。主要是陈圆经过陈丰的厨艺教导之后,如今的厨艺能力已经高达八级,即便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特级厨师了。
九级的厨艺这世界上,陈丰觉得应该不存在,有也是他自己。
再加上好的食材和烹饪时候好的燃料,厨房用具,陈圆的厨艺可说是更上一台阶。至少吃的家里的女人们都是赞不绝口。即便是七公主,这位吃惯了宫里御厨做的东西,也觉得陈圆的厨艺比起那些御厨只高不低。
吃完了开伙饭,大家便各自带着使唤丫环去布置各自的宫殿了。
七公主、小翠和王月琴,都去东六宫这边居住,而素兰、含芸则住在了西六宫这边。小叮当年纪还小,她自己也愿意跟着小翠,就跟小翠同住了。
至于房间里的东西,桌椅板凳床、衣柜什么的,自然都是让木匠们打制好了。
床上用品什么的,也是早早的就定做好,送了过来。她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指挥下人们,将各自的房间布置好。
如此一直忙碌了大半个下午,各自的宫殿总算是布置好了。
不过,偌大的后宫,就她们这些人住进来,确实是显得有些空旷了些。即便加上
第373章 瞬移
王本清这位青山府的新任知府是陈丰的岳父,这件事算不得什么秘密,至少在夏国朝廷这边就有很多人知道,在西平州的官场更是几乎人尽皆知。
现在王本清被李阙这个顶头上司各种刁难,穿小鞋,还在上表朝廷的奏章中,打了王本清的小报告,说他治理地方庸碌无能,还建议朝廷将他降职处分。这明显就有些过了。
而李阙这位巡抚之所以这么针对王本清,主要的原因就是陈丰当初上表朝廷的时候,向永和帝举荐了他。而前任知府正好是王本清的同门师兄,调任之前也向上举荐了王本清。
结果当然没有什么悬念,王本清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直接从一个县令升任知府,也就是相当于从县长直接升任了市长,这个跨度升迁是相当大的。
而原先这个职位,李阙早就有人选了,也向上举荐了自己的人。但结果,他的面子自然没有陈丰这位平西王的大。就被王本清给夺了。这点就让他怀恨在心。
再加上王本清上任后,就只是象征性的给他这位巡抚写了一份述职报告,也没有专门去州府拜见他这位上司。更加让李阙记恨。
之后,王本清就是经常被他穿小鞋。
这件事王本清通过女儿王月琴说给了陈丰听,让陈丰这个女婿想想办法,不然他这个知府当不了太久,有被降职甚至撤职的可能。
陈丰通过系统就很清楚的了解了事情经过。所以,即便没有石泽天的事情,陈丰也打算对付李阙这家伙了。
都说打狗看主人,何况王本清是他的岳父。李阙这么打压他岳父,就是不给他面子,或者说完全没有将他这个玉面战神和平西王放在眼里。
要想对付这家伙,陈丰的手段很多。陈丰也不想太暴力,直接杀他。但也不可能太温柔。
反正也是闲极无聊,这天他将自己上表朝廷的王府各级官员推荐名单快马交上去后。便使用瞬移术来到了青山府源东县清河乡刘家村的石泽天。
石泽天的老家就在这村子里,有十几亩地,他为官多年,却是两袖清风,也没攒下多少积蓄,只能回家靠着这十几亩地过活。
可说是每天粗茶淡饭,这样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石泽天本人倒是安于现状,但他的老婆孩子却是有些受够了。
尤其是他的儿子石斌,他今年十六岁了,是石泽天的独子,也是老来得子。是他快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来的。他还有个女儿,但早已经嫁人,而且还是嫁在当年他任职的外省。
这天中午石斌满脸淤青,衣服上也沾满了污泥,气呼呼的从门外跑进书房,对在书房的父亲石泽天哭诉,他被村里的孩子联合起来打了。
这刘家村顾名思义,大部分村人都是姓刘的,而他们石家在村子里却是独门独户的,是在他曾祖父的时候迁徙过来的。即便已经百年历史了。但在这刘家村算不上是深深扎根了。
此前,他出息做了官,村里人自然个个巴结敬畏。但后来他全家辞官回来了村里。慢慢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如今三四年过去,有关他得罪了上司被逼辞官灰溜溜回老家来的事情也是早就传开了。背后说他们家闲话的人就更多了。
也多亏了他身上还有进士的功名,村子里的人倒也不敢当面对他不敬。但他的老婆孩子可没有功名,这三四年来明显的遭到了几乎全村人的排挤。
比如他这宝贝儿子,在村里人就没有几个孩子愿意跟他一起玩,反而有不少村里的同龄孩子联合起来欺负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了。
“老爷,再这样,这村子我们待不下去了。”石泽天的妻子含着泪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