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之国术宗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清谈
民国之国术宗师
作者:王清谈
这是个国术高手手撕鬼子的故事,注意,不是抗日神剧,如果你了解国术,会发现,这是真的!



第一章 比武
    每天一千下的劈撩抹剌练完,王洪没有停歇,一抖手上的铁坯剑,脚下迅捷不羁的变化起来。

    游弋辗转中,粘杆抢位,棍内连打,流水点戳,寻隙出峰,断手剌眼破甲,三回九转皆从剑花而出,无一定式,把那两刃一尖厚脊短身的怪剑发挥个淋漓尽致。

    练到兴起,周身活范,筋骨齐鸣,腾挪间,铁剑连连剌在了木桩上,发出声声闷响。

    “别拆房子了!”

    母亲从屋里走出来,把手里的衣服递给了王洪:“给你姥爷送去。差不多了就说家里有事,让你姥爷先回来”。

    看王洪先把铁剑放好才过来接衣服,母亲横了他一眼:“都啥年代了,还往死练这些没用的”

    王洪接过衣服,不服气的说了句:“守铁道的小日本子还天天练着哪”。

    却见母亲脸色阴沉了下来:“跟日本子比,你是不是找抽”

    王洪不敢反驳,“嘿嘿”干笑两声,赶紧出门,往陈家拳房走去。

    母亲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想:高中都快毕业了,还天天琢磨练武,是不是该给找个媳妇收收心了

    等王洪走出胡同,刚好看到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正打着手电筒巡逻铁路。王洪恨恨的呸了一声,在心里咒骂道:“小日本子,没喷子,分分钟干你们回老家”。

    谁都知道,小日本子在打东北的主意,可王洪恨的不光是这事儿。

    父母说,他家原本在西边,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在日本人修铁路时给强占了,成了国中之国的日本铁路附属地。

    母亲现在病恹恹的,就是那时被赶走时,搬家路上被日本兵故意挤到桥下落的病根。

    一进陈家拳房,王洪就听到里屋有人膛音如挫般在讲着什么,他放慢了脚步,好奇的听了起来。

    “……前年国术大考,全国各地的国术馆都派好手去争个好名次。我告诉你们个秘密,练过拳击的,名次都在前边。武状元叫朱国福,兄弟四个都练过拳击,结果几百号人中,他们哥几个都进了最优等。我当时要是报上名,拿个优等都没问题”。

    “我跟你们说,拳击这东西比咱们练的国术好多了,我一路走过来,都没遇到个对手,一个个的名头挺大的,一下场子,就露馅了。

    锦州张三,你们知道吧跟我叫号,我也没让着他,一拳就把他打晕了。

    大连的郑大刀……

    沈阳的林把式……

    营口赵老四,那名声大的,当着上百号徒弟,非要跟我比划比划,我实在推不过了,让了他两招,一拳打过去,他就鼻口窜血,立刻要让场子给我,我哪能要啊,赶紧走了”。

    王洪站在屋门口,听着这个人一拳、一拳的打倒了好几个辽东武术圈的人物,就觉得这个‘空子’还能耍一嘴的‘惊’活儿,挺有意思的,便仔细看了看那说话的人。

    空子是说这个人不是江湖人,说的都是外行的话。

    惊活儿,巾门常用。江湖中,看相算命最擅长。他们没有真本事另说,却能在张嘴几句话间,就把人吓唬住,进而黏住人,收取钱财。

    那人客座上坐着,身材魁梧高大,眼睛圆睁,腮帮处鼓着两团肉,说话嗡嗡的震人耳朵,凶悍之风,迎面而来。

    边上陪坐的都是本地戳杆教拳的,跟姥爷在一起的几个老人家都是爷爷辈的老拳师,其他几个中年壮汉都是叔伯辈的拳帅。

    安市武术圈子就这么大,这些人王洪都认识。

    唯一一个年轻的,是这陈家拳场里的大师兄,叫李帅。

    李帅家里开大米铺子和一间客栈,却整天不务正业的琢磨练武,也时常找王洪一起耍刀弄枪,两人很熟悉。

    王洪看了一圈,才发现,座上的人,除了客座上这位眉飞色舞的,讲起来没完,其他人却一声不出。姥爷是个老江湖,此刻也只管坐在那儿把玩儿着手里的酒盅。

    那练少林拳的杨叔和练二十四路弹腿的李叔,还有李帅,这三个人低头丧气的,极不对劲。

    主座上的陈师父礼貌式的恭维了一句:“赵师父,您真仁义”。

    只见这赵师父头一扬,露着黑乎乎的大鼻孔,说了句:“练武之人要有武德,这里都是自家人,我才说说实话:咱们辽东这片,真没什么高人。其实啊,我输的也多了去了,在上海跟洋人们一起打拳,输赢都是常有的事儿”。

    “那个小杨啊,你用少林拳跟我比拳头肯定不行,你拳重,可步子不活,跟我练几天就好了。小李,我全场都在出拳,你就是起腿也一样输。我不怕告诉你,拳击这东西才实在,一拳是一拳,你起腿的工夫,我一秒三拳打过去了,根本不给你机会”。

    那杨师父头不抬话也不接,李师父更是直接把脸扭到了边上,气的鼻子都歪了。

    王洪被姥爷灌了无数江湖经验,一听就知道,这两位啊,是落到人家的路数上了,被人家打了个没脾气。

    “还有这孩子”。这赵师父把手指向了李帅,说道:“你那发力不对劲儿,打不动我”。

    李帅一脸的不服,却没有说什么,他师父坐在主位上,脸色也难看起来。

    “咱们练国术的,应该认清现实,花拳绣腿什么的可以丢掉了。你们说,练了一辈子的拳,不上擂台比试比试,不看看自己能不能打,那还叫练拳的人吗我练拳击这东西就是为了能打,能上场打。谁行谁不行,拉出来打一场就知道了”。

    说话,这赵师父得意的拿眼睛横扫了一圈。

    王洪心道:“花拳绣腿是为了走江湖,自然不咋的,可国术的根本是上阵杀敌,哪有空手的这赵师父对国术的理解太浮浅了。凭他这体格,欺负一般人,还真是一个来一个来的。仗义行侠、保国强种的国术变成了没事打架玩了,也亏他说得出口”。

    不由的在脑海里把古人拔剑四顾、提刀独立的意象,换成了这膘肥大汉高举着两个拳头,这一比较,趣味横生,让他差点笑出声来。

    姥爷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无意中看到王洪傻笑着站在门外听故事,就挥手叫他过来,接过衣服说:“家里还有事,我先走了”,不待众人说话,就要起身离开。

    李帅看到王洪却一下子跳了起来,拉着王洪就对着赵师父说:“这是边老爷子的外孙,刀法在安市头一号,赵师父,试试”

    姥爷一听就不高兴了:“李帅,王洪才练几天啊你让他来掺和什么”李帅常往王清家跑,叫了声:“姥爷,没事儿”,就拉着王洪追问赵师父:“赵师父,能试下不”

    那赵师父抬眼看了下学生模样王洪,清瘦的身材,脸上白净斯文的样子,心道:眉清



第二章 东洋刀法
    回家的路上,王洪心里也是十分得意,花拳绣腿咱不练,咱也不练那没事儿打架玩的东西,咱练的可是真正战阵用的真东西。

    想到这些人不识货的把剑法当成刀法,王洪心里更爽。

    他在家练的剑,是姥爷家祖传的战阵剑法,出门却以刀法示人。

    宋朝正是盔甲鼎盛时代,不说铁浮图、铁鹞子这种重甲铁骑,步兵做战同样动辄全身札甲,很多军队就装备了厚脊短身的破甲剑,其名不显,却是宋剑的标志。

    边家先祖从沙场带回了这套剑法,后人靠着家传武艺世袭捕快为业,反倒靠着公门,传承了下来。

    曾在明朝时偶有外示,马上被行家称为古今使剑之家第六。

    到姥爷这代,他先接了家族的捕快,后来又到军阀部队里当武术教官,闯关东后,还当过高官护院,做过军队的剌刀教官。

    待年老体衰后,就回到了儿女身边。只是名望在哪儿,安市的武术圈子有点什么事儿,都会请老人家做个公道人。

    姥爷亲身体会到武艺再精,也无力对抗子弹和火炮,便打破传嫡不传庶、传子不传女的祖训,破天荒的教给了他最心疼的外孙子王洪。

    王洪的这身武艺,都是他拿一辈子的经验喂出来的,加上王洪也有天赋,单说武艺已经到了军阵悍卒、公门硬手的程度。

    只是现在的王洪年轻气盛,沉不下心神,等他年龄大些,稍有造化,一方剑法宗师是跑不掉的。姥爷对他的期望可是很高的。

    可姥爷在回来的路上直皱眉头。

    到了家里,姥爷就说:“王洪,以后安心读书吧,跟生人别说练过把式”。

    王洪听到就有点发傻,盯着姥爷看过去。

    要知道闯关东人的习惯,从不忌讳练拳弄刀这种事儿啊

    姥爷接着说:“咱们手把儿硬,放以前都是到公门里修行。可现在老一套行不通了,你再往这个圈子里走,就免不了一次次的动手,稍不留神就结仇了。你老王家三代单传,四处结仇可不是那么回事儿。你就安心读书,把书读好了,做哪个行当,都比做卦子行当安稳”。

    卦子行就是指武术行当。镖行、护院、设场教拳、卖艺是吃英雄饭穿好汉衣的四大明卦。凭武艺当兵吃粮的、做公门捕快的、做幕宾帮闲的,也都属于这个行业。对应着的是黑道,土匪流氓一类的。不管做什么,少有能安稳一生的行当。

    老爷子跟王洪说了这番话后,就让女儿女婿把王洪安排到学校里,住校读书,他准备着回山东养老。

    王洪知道姥爷是为他好,就乖乖的搬到学校安心读起书来。

    可这安市第一刀的名声飞快的传了出去。

    本地的、外地的、圈子里的和爱好这口的,纷纷登门拜访,可不管什么心思,都被姥爷都挡了回去。

    边老爷子说:人家是让着王洪这个小孩子,输赢做不得数。过几天王洪就送我回山东去了,现在忙着在学校里收拾东西哪,只能请大家多多见谅了。

    学校里也不是封闭的,有消息灵通的同学知道了,偷偷跑来问王洪:“你练的是不是大刀王五的青龙偃月刀啊”那一副你说不是就是骗我的样子,把王洪噎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姥爷说走就走,没过多久,就回了山东。

    又没多久,爷爷从老家来信了,说他在县城里兑了家饭馆,让王洪父母陪他读完高中,就迁回去接手。

    上岁数了的老人家,还开饭馆,这让父母担心不已。

    想着王洪虽然上学,却也成年了,这段时间住在学校里,也不招事惹事的,父母俩一合计,就准备把王洪留在安市读书,他们先回去。

    父母给王洪定了很多规矩守着,却也许诺个甜头,说回老家后,给他寻个好人家的女儿,保证才貌双全让王洪满意。

    然后,就把安市的铺面和房子都卖了,给王洪留了两月的生活费,余下的会按月打过来,两口子就这么回了山东。

    没人管着,王洪也算自律,天不亮就爬起来,在山上跑一圈,随便找个地方练剑,练完下山吃口早饭,再回学校里继续上课,周复日始的,日子过的挺安逸的。

    偶有的例外,就是回来的路上,在女中那儿站会儿,看看漂亮的女生上学,饱下眼福,也顺带幻想下未来的媳妇模样。

    可没想到,比武事件经过两个多月的发酵,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又引起了一个日本人的注意。

    这人叫迟田纯平,中等个儿,长相普通,也没有日本人那种明显的罗圈短腿,一口流利的北方味中国话,往哪儿一放都是个普通中国人。

    他的真实身份,却是日军参谋本部情报科情报员,现役陆军中尉。

    迟田纯平在完成了几次外出任务后,就被派到安市,专门负责当地的情报。

    他算是剑道好手,从小习刀,进军校时就已经是二段水平,如果不是长年在外执行任务,现在都要做考四段的准备了。

    出于他的个人爱好,他安排的眼线也收集安市武术界的风吹草动。

    听到安市出了个刀法高手,迟田纯平心里一热,这几年他四处奔走很少摸刀,直到最近才拿起家传的武士刀,恢复了训练。

    对于中国刀法,他是不以为然的。执行任务的时候,他就接触过一些会刀法的中国拳师,在他眼里,那些刀法漏洞百出,不过尔尔,想来那个王洪也只是好上一些罢了。

    迟田纯平心里就冒出来拿王洪练练刀意的念头。

    说做就做,一天早上,迟田纯平在学校边上拦住了王洪。

    他手里也拿着木棍模样的竹刀,挡在王洪前面。指了指王洪手中的小棍子,再粗粗一拱手,就把手里的竹刀举了起来。

    王洪看这人堵在路上,一句话不说,就举起了棍子,估计这人是想见识他刀法。他说了一句“不会”,就准备继续跑步摆脱这人。

    迟田纯平也不说话,在王洪要绕过他时,上前一大步,一米多的竹刀,直接横砍向王洪的手腕。

    却不知道他这样一做,反倒让王洪误会了。

    江湖比武分几种,这种在没有第三方在场,不说话的比武,正是一种单纯比较武艺的方式。比背黄包袱那种只看艺真、勿论生死的要次上一等。也就是,双方在武艺上分清输赢后就结束了,挑战者转身走人,这样不伤害双方的饭碗和面子,纯

    属私下交流。

    赢了的,转身就走。输了的,基本上也不会送命。最有意思的,如果输的明白,那人往往会跪下磕个头再走,以谢对手点出自己武技中的缺点。

    这种比武最大的特点,是挑战方不留姓名字号。

    王洪见对方动手,就准备让对方知道深浅后自行离开



第三章 英雄救美
    王洪跑在山路上,由这不怎么样的日本刀法又想起了那抢占家园之恨。

    日本人修建安奉铁路时,被重金买通的官府,竟派出衙役配合日本人强买土地,中国人有反抗的,就交给日本人按军法处置,里应外合的,把几百户老百姓赶出了家门。

    面对全副武装的日本军警和那些充当爪牙的差役乡保,男人们抗争无望,妇孺惊嚎不已,却只能拿着些细软,含泪离开家园,场面惨不忍睹。

    王洪的母亲当时怀着孕,抱着东西过桥时,被一队横冲直撞的日本士兵挤到了河里,孩子没保住,还伤了身子,寻医求药七八年,这才有了他。

    所以王洪打小的体质就不大好。他从小跟姥爷学习武艺,开始只为了强身健体,等姥爷发现王洪有习武天赋时,才开始教他战阵剑法。

    经历了这场无人知晓的比武之后,王洪决定亲眼看下日本人所谓的剑道和剌刀术,下午自习课时就溜到六道沟日本兵营那里。
1234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