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历史正能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乐宆

    “你难道不知道,我这几个月一直在家里跟先生努力学习吗再加上运气好,这次成了县试案首。”贾琮很坦然的回答。

    贾环还要再说,贾珍便抢先说道:“琮兄弟,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这次在县试中考了头名,可是大涨了我们贾府的威风,我出去都很有面子。这喜事肯定要好好庆祝一番才是。走,回我那边,我们热热闹闹的吃喝一顿。”

    说着贾珍便不由分说的拉着贾琮走,其他人一听到吃喝,也都是纷纷响应。让贾琮都不好拒绝。

    &




穿越红楼 第20章 一朝成名
    贾琮没想到县衙会请他去参加宴席,难道这县试结束后,还有类似鹿鸣宴和琼林宴的宴会

    贾琮心中疑惑,不过也没有去咨询系统。既然县衙那边下了请帖,自然是要去的。

    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又看了会书,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便换好了衣服,带上李怀和王贵两人出门。

    到了县衙门口,递上请帖,两个衙役一看居然是本届县试案首,传说中的神童贾琮,顿时就肃然起敬,给他行礼,其中一人还亲自带着他去了县衙后院这边。因为这次县衙召开的宴会就在这边举行。

    时值二月末,阳光明媚,这县衙的后院开放着不少的鲜花,争奇斗艳的。

    这里算是县令居所的后花园,面积不大,也就一亩大但布置和修建的也是比较雅致的。上面抄手游廊,园中还有一个小亭子。

    本来县试后,县衙没有摆酒庆贺众童生的传统,但这次王立文王县令想要庆贺,自然也我不无不可。

    通过县试的四十多名童生都悉数到场,除此外还有本县的一些有功名在身的人。

    贾琮来的时候大概也就十点,而请帖上说的是午时,算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场了,结果他反而是最晚来的。

    “贾案首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很多人便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贾案首,你这可是有些来晚了。”有人笑嘻嘻的上前跟他说话,而后便开始介绍自己。

    贾琮身边一下子就围了不少人,大家纷纷都跟他套交情。这种场面虽然贾琮不喜欢,但他对此却是经验丰富。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之前穿越的那个时空,这种场合他经历的太多了。

    贾琮举止从容,应付自如,让不少人看得暗暗称奇不已。

    不知过去了多久,听得有人喊“王大人来了”。于是,贾琮身边围着的人都纷纷看向了刚刚走进来王立文王县令。

    王立文今年四十来岁年纪,肚大腰圆,一脸富态,颌下留着胡须,眼神明亮,举止儒雅。

    童生们纷纷向他行礼问好,贾琮也不例外。而王立文微笑点头回应,显得风度翩翩,一派和气。

    等到王立文走到台阶上站定,眼神逡巡了一圈后,开口问道:“贾案首可来了”

    贾琮闻言,便上前两步想王立文行礼道:“学生贾琮见过先生。”

    王立文看向贾琮,颔首微笑道:“不错。年纪轻轻,能写出那么好的时文,非常难得。你跟我来吧。”

    王立文对贾琮一脸的和蔼,朝贾琮招了招手,带着他进去里面的包厢说话了。留下其他童生们一脸羡慕嫉妒恨的看着他走远。

    来到里面的厢房,这里一看摆了一桌酒席。王立文当仁不让的做了主位,其余几人跟随着他一起来的也都纷纷按照彼此身份年龄排了座位。最后,贾琮做在最下首,也就是靠近门口的位置。

    “贾琮,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王立文说着便给贾琮介绍起了一起来的几位。

    一共个人,其中一个是大兴县的教谕,还有县丞、主簿,其余五个人则都是本县的举人,都是比较有才学的那种,至少名气还是有些的。

    大兴县做为京城的附廓县,当然也少不了进士什么的。但王立文这个县令档次的,还是宴请一群童生,那些进士老爷们自然是不屑过来参加。

    “听说贾案首是荣国府嫡脉,勋贵之后,还如此努力进学,真是非常难得。这完全不像其他那些勋贵家的孩子,整日里寻花问柳,花天酒地的。”

    说这话的是一位举人,年纪有五十多岁了,相信已经考了很多次会试,但屡试不第。他这话说得倒也是实话,只是夸了贾琮,却贬低勋贵子弟。这里面就多少有些愤世嫉俗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但有些话心里知道就行,说出来就不好了。

    贾琮看了这位老举人一眼,淡淡道:“老先生这话未免有些武断了。勋贵家里有不长进的子孙,也有积极上进的子弟。这跟其他普通人家里没什么两样。普通人家里也有不孝子,也有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天下知的。”

    贾琮最后这句话无疑有些了这位老举人,只见他面色微微涨红道:“你这话也算对。不过自古英雄多贫寒,从来纨绔少伟男。”

    贾琮淡淡一笑道:“老先生这话倒也没有错。只是,这世间终归是寒门子弟多过富贵子弟的。所以,寒门子弟中出人才的人就多,相反富贵子弟就少。”

    贾琮这话也没有毛病,让这位老举人一时反驳不得。

    “哈哈,有趣。贾琮没想到你年纪轻轻文章了得不说,还生的伶牙俐齿。”王立文笑着说道。其他人也是不由附和着笑。只有那位屡试不第的老举人面上一阵臊红。他五十多岁的人,本身跟贾琮这样一个十岁小儿辩论就有些份了,现在居然还有些辩不过他。

    老举人心中恼怒,却是不好发作,眼珠一转便说道:“贾案首这次县试的答卷,我已经拜读过了。写得当然是极好的。不过,这次的县试只考了四书五经和时文策论,却是没有考究诗词歌赋。但想必你在这方面也是了得的。今日,县尊做东邀请你来赴宴,机会难得,何不做首应景的诗词,让我等开开眼界”

    他这么一说,立即就得到了其他四位举人的附和赞同。说实话,他们心里面也都是对贾琮这十岁的案首有嫉妒的。即便他们年纪都比贾琮大了不少。但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太失败太无能了。尤其几位屡试不第的举人,跟贾琮这位新出炉的十岁案首一比,真的感觉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现在机会难得,他们还真想刁难一下这位十岁的案首,让他出个糗,也好让自己等人心理平衡一点。

    贾琮当然不怕他们的这种小刁难,他正愁怎么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呢。这会儿他们主动给自己送上机会,他当然不拒绝。

    “哦,应景的诗吗”贾琮眼睛一转道,“不如让王大人出题,然后让我等都做一首,大家一起交流品鉴一番,也算是一段佳话。”

    “好。这个主意不错。”王立文当即拍板道,“我也正有此意。那就以建功立业为题,诗词不限,两炷香时间。”

    王立文很干脆的决定了下来,然后便招呼了人出去传话,并且给大家准备好笔墨纸砚。

    贾琮看向那老举人,笑着说道:“我等童生是末进后学,还需要向五位前辈学习赐教,不如几位前辈也一起应个景儿,写上一写这诗词。”

    五位举人还没说什么,王立文便笑道:“好。五位做为这些童生的前辈也正好写上一写,让他们看看与尔等的差距。”

    五个举人对自己的诗词功底还是比较自信的。毕竟他们在大兴县士林圈子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不然也不可能被县令邀请过来。

    而平时他们赖以成名的武器就是写上一些诗词歌赋。

    所以,五人包括那位老举人都很是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大家便都拿了纸笔,开始冥思苦想起来,而开席的时间自然是延后了。

    贾琮本来还想着能来吃顿好的,结果先闹了这一出。他倒也没有失望,只是觉得两炷香也就是一个小时的限定时间太长点。

    &



穿越红楼 第21章 提前下注
    历史正能量正文卷穿越红楼第21章提前下注?“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王立文朗声念出了这首诗,声音从包厢里飘了出去,霎时刚才还喧闹的外间立时鸦雀无声了。

    过了好一会儿后,有人大叫了一声“好诗”,于是喝彩声便纷纷响了起来。

    没过多久,本来外间吃酒的众童生们都跑到了包厢外面来。

    一个童生大着胆子对着里面问道:“不知刚才这首诗是哪位所作是不是某位前辈所作”

    这次王县令带了本县的几位举人一起过来,大家都是知道的。之前这几位举人都写好了诗词,但还没有完全都传出去。因此,大家都怀疑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至于贾琮显然不在大多数人的猜测之内,毕竟他才只有十一岁,做出这么大气磅礴的词就太不可思议了。

    只是这话一出,在场五位举人脸上不由满是尴尬之色,尤其那个想要试图给贾琮挖坑的老举人,此时更是满面通红,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跟贾琮这位县试案首贾府神童相比,他们还真的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王立文笑着开口道:“这首诗是贾琮所作。”

    “什么!”

    惊呼声四起。这实在太震撼了。他才十一岁啊!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厉害的诗这让大家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能。

    王县令当即便将贾琮的这首诗手稿递传了出去,让众童生传看。

    事实就摆在眼前,贾琮的书法别具一格,这些童生都是看过贾琮此前贴在墙壁上的答卷的,一下子就能认出来。

    童生们传看之后,都是默然无语。贾琮才十岁啊,而他们在场的年龄都要比他大,不少人还大他不少。但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只能说,贾琮真的是神童,而且天赋过人,是他们这些人完全无法比的。

    “今日之后,贾琮你的诗名便要传遍满京城了。”王立文拈须微笑,此时他很是高兴。能在自己召集的宴会上传出这样的佳作,他的面子上也很有光彩。

    “学生只是侥幸罢了。”

    贾琮难得的谦虚了一下。

    王立文摆手道:“你不必谦虚。你年纪轻轻就是本县案首,而且还做出这等好诗,这是天赋异禀,堪称百年难出的一个天才。记住,你不必自谦,但也不能自傲。只要脚踏实地,继续潜心向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多谢先生教导,学生以后必定戒骄戒躁,潜心向学。”贾琮起身郑重的向王立文作揖行礼,摆出一副弟子的模样。

    贾琮的这个姿态让王立文看得欢喜非常,若是可以的话,他真的想要收下这样的学生。只是一个贾琮的出身非比寻常,他是荣国公府的嫡脉,再个即使他愿意,贾琮或者其家人也很可能不同意。

    更主要的是王立文倒也有自知之明,他虽然进士出身,但只是二甲进士,本身的才学也不怎么突出。不然,就不会做这个该死的京城附廓县县令了。

    他只能压下收贾琮这个弟子的念头。

    “贾案首如此年轻,却能做出这样的诗作,我等实在佩服。”

    有童生在包厢外,躬身作揖,一脸赞佩。

    他的话引来了很多人的附和声。

    贾琮倒也不托大,向王县令等人示意后,便走出了包厢,向着门外围拢过来的众同期童生施礼道:“诸位同考客气了。这首诗只是我偶得之作,能让各位喜欢赞同,是我的荣幸。倒也算不上什么。”

    “贾案首过谦了,这样的诗,足以流芳百世了。‘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读来感受良多,我辈读书之人自当以此共勉。”

    “是啊。这样好的佳作,我等今日有幸看到它的问世。真的是三生有幸啊,当浮一大白。”

    “我等敬贾案首一杯。”

    ……

    众人纷纷起哄,要向贾琮敬酒。不管他们是不是好心,还是故意想让他喝醉,贾琮很是镇定的说道:“诸位不用这么客气。我现在年纪还小,若是喝酒不妥,我就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吧。”

    众人这才想起贾琮的年纪来,十岁是小了点,不能喝酒,也就没有逼迫。再说他们也没有资格逼迫贾琮喝酒。

    于是,贾琮以茶代酒,跟几位同考童生们喝了一杯。

    接下来,贾琮便回了包厢,王立文便高兴的马上让人重新开席,还不忘让人去将贾琮的那份手稿要回来。

    只是下人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禀告,贾琮刚才写的这首诗稿,不知哪里去了。那些童生都说他们相互传着传着就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傻子都知道贾琮这诗稿是被人给藏起来了。王立文闻言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他之所以要让下人去要回诗稿,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收藏。结果,却被外面不知哪个可恶的家伙强行下手了。

    只是这偷藏别人诗稿的事情算得上是雅事,他即便是县令也不好在这个场合下令去搜查每个童生,这可是有好几十人呢。

    但眼看着这首佳作的第一篇诗稿被别人偷去,他心里能高兴才怪。

    贾琮当然看出了他的意思,便说道:“承蒙先生抬爱,若是先生喜欢,学生便再写一张送给先生。”

    王立文闻言不由大喜,连忙道:“好好好。那就麻烦你再写一张吧。”

    当下贾琮便起身去那边书案要重写这首诗,王立文当即也跟着起身站在他旁边瞧看,其他人见此也都纷纷为了上去。

    “对了,这首诗的诗名叫什么”王立文在旁问道。

    这首诗的诗名原本是叫做《上堂开示颂》的,但显然和此时此景对不上。因为上堂是指禅宗丛林,开示则指佛门中,高僧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这首诗的原作者就是唐朝一名禅师。

    这个时空的历史有些错乱,跟现代时空有些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唐诗宋词这些在这个时空有些有,有些却是没有的。这首唐朝的《上堂开示颂》这个时空此前就没有出现过。

    所以,贾琮脑筋一转便回答:“就叫《劝学颂》吧。”

    “好!好一个《劝学颂》!”

    大家都是纷纷叫好。

    贾琮铺开一张上好的白纸,用毛笔先写了题目,然后又写了这首《劝学颂》,最后还写上了日期和自己的署名。

    一旁的王立文看得眉飞色舞,再次连连叫好。实在是贾琮这首诗写的字,比之刚才那诗稿又强上了一分。再配上这首佳作,真的是相得益彰。让他一见之下就有些爱不释手。

    一旁的几人看得也是眼馋不已,那教谕忍不住开口说道:“贾琮,要不你也给我写一副,如何”
1...165166167168169...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