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能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乐宆
史家忠靖侯史鼎和他的夫人来了。薛家自是不用说,客居贾府,一家人都来了。
此外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也都早早的送来了祭礼摆在灵前。如此亲朋你来我去,数不胜数。四十九天里,宁国府街可说是人来人去如潮水,络绎不绝,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七七四十九结束后,一大早,贾琮就秋桐叫了起来,穿上了丧服,过去了东府这边。
吉时一到,六十四名青衣引灵,贾蓉摔丧驾灵,哭得声音都哑了,神情哀痛非常。贾琮昨天下午就知道了贾珍之死,为此系统还扣除了他一百五十万点的正能量。相当于扣除了他如今的一半。
对这点贾琮倒是有心理准备,但一时间还是心疼非常。
这次跟着贾宝玉、贾环过来,贾琮心里面倒是一点内疚都没有。像贾珍这样企图玷污自己儿媳妇的人,可说是人渣中的人渣。何况,平日里他也没有对贾府对宁国府做什么贡献,反而将偌大的宁国府弄得江河日下,一点都不长进。
反而,他现在死了,对宁国府对贾家说不定是个好事。至少不会变得更差。
说实话贾珍的人缘便不是很好,不过做为宁国府的当家人,如今他死了,还是有大把的人给他哭丧的。尽管真心的没有几个。
要说其中有真心哭的,第一个就是贾蔷了。他做为贾珍的堂侄,从小就被贾珍养在身边,很多时候他对贾蔷比对亲儿子贾蓉还要好。
所以,贾蔷过来哭丧后,是真心哭得伤心,最后更是哭晕了过去。
另外一个就是尤氏了,她虽然跟贾珍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毕竟是她的丈夫。这时代的女人,丈夫就是她们的天。没有了丈夫做为依靠,女人会过得很苦。
即便是尤氏也一样,贾珍一死,她就等于守寡了。不可能再嫁的。贾蓉又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自己也无所出。未来生活如何,完全要看贾蓉这下一任的当家人怎么对待她了。因此,她哭丧的时候,也是真心在哭,只是大部分是在苦自己。
其余哭得震天响的,要说有多真心,说出来他自己都可能不信。
贾府这边第一时间派人去钦天监阴阳司来择了下葬的日子。
这阴阳司就是专门负责为皇室和显贵们婚丧喜庆选择时日的。无论结婚还是死亡,都必须先去报备选日子。
贾府这边被推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里,要请一百零个和尚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个高僧、五十位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贾蓉在贾府宁国府这边布置好灵堂,陆续请来了和尚道士之后,总算骑着快马回来了。之后,他便哭倒在灵前,哭晕过去了好几次。
而贾珍的老子贾敬这边,贾府当然也派人去通知他了。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死了,他虽然不想再沾惹尘世,一心修道,但还是回来了宁国府。只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他感觉更加苍老了许多。在宁国府这边呆了一晚之后,就重新回去了道观,将贾珍的丧事都交托给了贾蓉,同时也将宁国府的掌家之权和贾家族长一职都传给了他。
 
穿越红楼 第40章 中秋家宴
到了城外,贾蓉来到诸长辈前,让坐轿上马,因而贾赦一辈的各自上了车轿,贾宝玉贾蓉一辈因为与贾珍同辈,却还得步行。
贾琮有功夫在身,自然稀松平常,但却是苦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等人。从宁国府那边一路走来都走了两个多小时了,期间主要是要跟那些设路祭的世交亲友客套,耽搁了不少时候。
但也走了至少十几里路了。他们算得上是从小娇生惯养的,这一路都是步行,或站或走。着实累人。
贾府的一些女眷倒是心疼贾宝玉,她们乘坐轿子马车,但这时候也不好让贾宝玉上车或上轿,毕竟有些不像样,只能时不时关心几句,让他们稍事歇息。
王熙凤不久就带着贾宝玉去了大路旁边的一座村庄农家休息了,送殡的队伍很长,行进缓慢,他们从后面赶来就行。
贾琮可没有这个好命,也不想跟着王熙凤去,便继续跟着送殡队伍向前。
铁槛寺是贾府宁荣两公时修建的,是贾府停灵办丧事的地方。贾府的祖籍在金陵,祖坟也在金陵,贾府的人死后,当然也要葬到祖坟里去。只是京城距离金陵可不近,不可能马上运回去。
而且在这古代,按照规制,贾珍是要跟他的嫡妻一起合葬的。由于尤氏还健在,一般不会单独运回去金陵的,也不会在京城择穴下葬。她要等贾蓉死后才可能一起运回祖籍合葬。如此,贾珍的灵柩极可能要在铁槛寺存放很多年。毕竟尤氏才三十多岁,想要早早死掉,几乎不可能。
贾琮在铁槛寺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就随着大部分人回去了。
宁国府那边随着贾珍的死亡,加上贾蓉要守孝,其威势就远远大不如前了,府里的奴仆丫鬟做起事情来也是没有了以前的上心。而尤氏因为没有贾珍这丈夫,在府里的威望也是大不如前。
至于秦可卿,她也要跟着守孝,自然也没有多少时间管理家务。为此,尤氏专门求了贾母和王夫人,最后两人便专门派了人来整顿。
这人就是王熙凤。她也确实是有些手段过来宁国府这边后,便雷厉风行的开始整顿。当即就打发出去了两个手脚不干净,还打了三个偷奸耍滑的。效果立竿见影。
宁国府这边有了王熙凤的整顿,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宁国府原先该有的一点气势。
贾琮对这些当然不是很关心,他只是听了贾环的唠叨,从他那里知道了如今宁国府的处境。
总体来说贾蓉还是太嫩了,撑不起偌大个宁国府。
不过,贾琮对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贾珍在的时候,他有着三等将军的爵位,跟那些勋贵世交都有着交情,在外面,场面上也都过得去。
但现在贾蓉只是个监生的身份,还是花钱捐来那种。依照朝廷的规矩,即便他递减继承贾珍的爵位,也是不够看的。
而贾蓉不可能走科举的道路。
所以,宁国府到此,基本上是没什么兴旺的迹象了。到了贾蓉下一辈,若是没有个出息的。他们家的爵位更是可能要到头。
对此,贾琮倒是深以为然。这种情况,大家都看得到。
宁国府如今就一个贾蓉,贾蔷勉强也算一脉,兄弟俩接下来要做的除了守孝就是为家族开枝散叶。争取让下一代走文举的道路,让宁国府重新光耀门楣。但这点很难。
距离贾珍的出殡过去了十来天后,终于到了中秋。像以往,荣宁两府自是要大肆庆祝一下的。但今年因为贾珍去世,不说宁国府,即便是荣国府这边倒也不好搞得太热闹。
当然,该有的酒席还是要的。尤其贾母这位老祖宗,平素里就喜欢热闹,喜欢过节。
饿中秋节在时代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算得上一家子的团圆日,这点古今相同,跟除夕夜相差不多。
所以,这天贾母这边便在院子里摆下了两桌酒席,请来了荣国府这边的全家人。
到了城外,贾蓉来到诸长辈前,让坐轿上马,因而贾赦一辈的各自上了车轿,贾宝玉贾蓉一辈因为与贾珍同辈,却还得步行。
贾琮有功夫在身,自然稀松平常,但却是苦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等人。从宁国府那边一路走来都走了两个多小时了,期间主要是要跟那些设路祭的世交亲友客套,耽搁了不少时候。
但也走了至少十几里路了。他们算得上是从小娇生惯养的,这一路都是步行,或站或走。着实累人。
贾府的一些女眷倒是心疼贾宝玉,她们乘坐轿子马车,但这时候也不好让贾宝玉上车或上轿,毕竟有些不像样,只能时不时关心几句,让他们稍事歇息。
王熙凤不久就带着贾宝玉去了大路旁边的一座村庄农家休息了,送殡的队伍很长,行进缓慢,他们从后面赶来就行。
贾琮可没有这个好命,也不想跟着王熙凤去,便继续跟着送殡队伍向前。
铁槛寺是贾府宁荣两公时修建的,是贾府停灵办丧事的地方。贾府的祖籍在金陵,祖坟也在金陵,贾府的人死后,当然也要葬到祖坟里去。只是京城距离金陵可不近,不可能马上运回去。
而且在这古代,按照规制,贾珍是要跟他的嫡妻一起合葬的。由于尤氏还健在,一般不会单独运回去金陵的,也不会在京城择穴下葬。她要等贾蓉死后才可能一起运回祖籍合葬。如此,贾珍的灵柩极可能要在铁槛寺存放很多年。毕竟尤氏才三十多岁,想要早早死掉,几乎不可能。
贾琮在铁槛寺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就随着大部分人回去了。
宁国府那边随着贾珍的死亡,加上贾蓉要守孝,其威势就远远大不如前了,府里的奴仆丫鬟做起事情来也是没有了以前的上心。而尤氏因为没有贾珍这丈夫,在府里的威望也是大不如前。
至于秦可卿,她也要跟着守孝,自然也没有多少时间管理家务。为此,尤氏专门求了贾母和王夫人,最后两人便专门派了人来整顿。
这人就是王熙凤。她也确实是有些手段过来宁国府这边后,便雷厉风行的开始整顿。当即就打发出去了两个手脚不干净,还打了三个偷奸耍滑的。效果立竿见影。
宁国府这边有了王熙凤的整顿,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宁国府原先该有的一点气势。
贾琮对这些当然不是很关心,他只是听了贾环的唠叨,从他那里知道了如今宁国府的处境。
总体来说贾蓉还是太嫩了,撑不起偌大个宁国府。
不过,贾琮对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贾珍在的时候,他有着三等将军的爵位,跟那些勋贵世交都有着交情,在外面,场面上也都过得去。
但现在贾蓉只是个监生的身份,还是花钱捐来那种。依照朝廷的规矩,即便他递减继承贾珍的爵位,也是不够看的。
而贾
穿越红楼 第41章 贾赦炫儿
历史正能量正文卷穿越红楼第41章贾赦炫儿王熙凤凑趣道:“那就让宝玉再说一个吧。说不定真的比琮哥儿的笑话好笑。”
贾母这时候也说道:“好好好,那就让宝玉再说一个。就一个啊。不好笑也没关系。”
这话说得还真是区别对待。贾环就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贾琮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贾母偏心是一定的,不偏心才叫不正常了。
贾宝玉闻言便忙说道:“肯定好笑。我说了啊。有个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贾宝玉说完,大家都很给面子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然,其中贾琮和贾环有些例外。贾琮只是礼貌性的跟着哈哈笑了两声,而贾环则是哼哼了两声冷笑。
“这里可是真有个秀才呢。二哥哥,你这不会是故意笑话琮三哥哥吧”探春笑着问道。
贾宝玉连忙摇头道:“琮哥儿可不是七十岁。他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早就是进士老爷做大官儿了。”
王熙凤笑道:“还是宝玉会说话。琮哥儿将来指不定还真能做大官儿呢。”
贾宝玉略带不屑道:“做官有什么好的。要我说,琮哥儿这样的人物,将来若是真做了大官,那就太俗了。”
大家听得他这“胡话”,都是不由暗暗摇头。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很不凑巧,贾宝玉这番话刚刚落下,门外就传来贾政的怒喝声:“无知的孽障!你自己不好好不思进取也就算了,居然还跟你兄弟这么说。”
随着贾政的声音,便见贾政一脸怒色的从门外走了进来,随后的便有王夫人、贾赦和邢夫人。
贾宝玉见到贾政一脸怒色,不由吓得一哆嗦,连忙躲到了贾母怀里。
“老爷,喜庆的日子,你别生气。”王夫人连忙上前拉住了贾政。
贾母也是一脸不高兴的一边安抚受惊的贾宝玉,一边没好脸色的训斥贾政道:“我们好好的在这儿说话,你一来就扫了大家的兴。还不如不来。”
见贾母发话,贾政才一脸无奈的说道:“母亲,你刚才也听见了,这业障说的什么话。他自己不上进,居然还劝琮儿不要去科举。若是这么下去,我们贾府将来如何”
贾母一脸溺爱的伸手搂着贾宝玉,脸带不满道:“他还长大了自会明白事理。他现在就很好。你这个当老子,不用每次见到不是码就是打,好好的人,被你吓得反而不好了。”
贾政见自己母亲这么溺爱,也是没法,再加上中秋佳节,他也不好做那个扫兴的人。只能长叹了一口气,退到了一旁去。
“老祖宗,现在人也到齐了。要不就开席吧。”王熙凤见缝插针的开口询问。岔开了大家的注意力。
“那就开席吧。”
很快就在厅堂里就摆了两桌,各色菜肴流水般的摆上了桌。贾琮因为功名在身,即便年纪这次也跟贾母贾政贾赦坐了一桌,同桌的同辈除了他就是贾宝玉了。看得出来,贾宝玉便不想跟贾政这老子同桌。至于贾环,则坐到另外一桌去了。对此,他倒也没有不乐意。毕竟跟长辈坐在一起,他也不自在。
其余的便是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王熙凤。
“琮儿,宝玉之前的混账话,你可不要当真。我们贾家到了你们这一辈,好不容易出个你这样的种子,自是要走科举之路,关心仕途经济,将来光耀我们贾家门楣。”
刚坐下没多久,贾政就一脸正色的对贾琮说了这番话。
贾赦也笑道:“琮儿,你二叔说得是正理。你如今虽然已经有了秀才功名,还是院试案首。但这算不得什么。至少你得两年后中个举人回来才行。最好一口气,接着中个进士回来。”
王熙凤凑趣道:“那就让宝玉再说一个吧。说不定真的比琮哥儿的笑话好笑。”
贾母这时候也说道:“好好好,那就让宝玉再说一个。就一个啊。不好笑也没关系。”
这话说得还真是区别对待。贾环就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贾琮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贾母偏心是一定的,不偏心才叫不正常了。
贾宝玉闻言便忙说道:“肯定好笑。我说了啊。有个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贾宝玉说完,大家都很给面子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然,其中贾琮和贾环有些例外。贾琮只是礼貌性的跟着哈哈笑了两声,而贾环则是哼哼了两声冷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