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国术宗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清谈
这个借口非常得体,王亚樵发现自己居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一人行,怎比人人行
教师高大尚的地方,就在这里。
这一句话,让王亚樵兴致全无,好在他心里也知道邀请王洪的结果会被拒绝,拍了拍王洪的肩膀,说:“那就等老弟闲暇时,大家一起杀过去”。
说罢,便背着手,溜达着走了出去。
不是他不想多说,他从小也学武,可看了王洪的表演,他有点蒙,看不懂,也不知道怎么说,更不想被这几个专业人士小看,见王洪拒绝,转身便走。
张之江的朋友把王亚樵送走后,就设宴招待几个人,顺便也安排了住处。
暗杀这事儿,民国权贵都知道怎么处理。
毕竟不是被通缉,无非是少出门、多带保镖、行踪不公开而已。要是遇到王亚樵这样手段无极不用的,公开的说杀谁就杀谁,人躲哪儿都平推过去的主儿,那是谁都怕。
可日本人要敢在中国地盘上这样做,不管用浪人还是用特务,就等着剌杀大战开始吧。
其实从清末以来,日本人没少在中国搞暗杀,可一贯以来都是搞下毒、提供经费。但亲自下场,这对一个国家而言得不偿失。
这两天的报纸上,已经出现了要跟风学习王洪,剌杀日本人的苗头,日本人看着不妙,已经哑然不作声中。明眼人都知道,日本人再傻,也不会火上浇油,至少这几天肯定会风平浪静。
也就王洪不了解民国这种剌杀风气,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才会感觉头痛。
宴席上,张之江就准备正式给王洪下聘书,在中央国术馆任教授,教习大刀术、拼剌术、短剑术、红樱枪四门。
唐豪、朱国福、严乃康三人大称是武林盛事。
王洪能得到中央国术馆的认可,心里也不平静,可见让他教四门,就苦笑道:“我年纪轻,还教四门,不大合适吧”。
朱国福笑着说:“这只是军事操练,要是算上短兵、长兵,你得教六门。搏击这块,你也得参加一下”。
王洪吓一跳:“赤手搏击这块真不行,家祖常说:拳孬,提把菜刀。我们练拳都是当活动身体的”。
这回轮到朱国福满脸苦笑。他一手得意的穿心崩拳,却只在武术圈子里有人知晓,远不如他在拳击上的名声大。拳术再好,也比不过个洋体育。
中央国术馆张罗了那么久,拿拳术当体育申请经费,教育部不认可。
民国四大正规军校只认枪剌,不是德国种的,就是日本种的,根本信不过中国种。
大刀术,归没钱买枪的地方军阀所有,可人家只是没买枪的钱,不得不将就一下。
好吧,体育与军事两不理,中央国术馆成立时,这个尴尬。
说来说去,还不是国术刚从民间走出来,上阵无用闹的
好不容易遇到个从东北战场上杀出来的国术高手,上来就把拳术给否了,在坐的几个武术行家,都是满脸无奈。
张之江就问王洪:“以你在义勇军里的见识,两军作战,国术能做什么”
王洪一直在迷茫这个问题,他挠着头说:“偷袭摸哨,偶尔拼剌刀。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
严乃康奇怪的问:“日本人不拼剌刀吗”
王洪就把自己困惑的讲了出来:“我在东北,炮没遇到,远远的就是机枪、步枪打来打去。近些距离,大肚匣子扫射最好用。等交战到最后时,才会拼剌刀。只是拼剌刀更多的象古代作战,就那几下子,还讲究配合。除了夜里摸哨,我用的是武艺,其他地方,
第83章 师父有了
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青帮巨头,在上海横行一时,在全中国都颇有影响力。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街头混混,都以攀附上他而荣。他的一生,既做过不少好事,也做过不少的坏事,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可外人很少知道,他跟国术界十分熟稔。
杜月笙跟另一个青帮大佬张啸林都是孙禄堂递过帖子的名义徒弟。李景林跟他关系很不错,那么多军阀,可没几个人能从杜月笙手里拿到大洋。中山先生的保镖杜心五,在清帮的辈份很高,又是民国元老,跟杜月笙关系也不错(他俩辈份差着哪,不是传说中的师徒)。吴鉴泉设场教拳时,他还去学过太极拳。
这桌上陪坐的孙存周和郑怀贤也都是他的结拜兄弟。
先说孙存周,孙禄堂的次子,幼承家教,敏而好学,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也是个好动手的人,本来在江苏国术馆好好的教拳,可这一二八停火协议一定,镇江成了战区,国术馆就散了。他刚回到上海,被同门介绍到消防队去教武术。(这孙存周在九一八后在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打了几年游击,他长子孙保和也在洛阳对日作战中牺牲,是少有的大武术家参加抗战的例子)
郑怀贤从小学叉,拜的也都是好师父,一路推荐着就到了孙禄堂那里深造,不但在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方面造就了一身过硬武艺,而且还在几个师父这里学了手好医术。来到上海到各大学教授国术,不久就被杜月笙看中,结为金兰,实际上是杜月笙的贴身保镖。
见到孙存周,王洪有些亲切,毕竟他的第一本武术书,就是孙禄堂的形意拳学。
就跟孙存周说:“令尊的形意拳学令我大开眼界,恨不得当面请教”。
孙存周客气的说:“书是个记载,说的不周全可别介意”。
王洪认真的说:“我从里面明白了不少东西,要不然,我还以为拳脚没什么大用哪,有时间向老兄学习一下,请多指教”。
孙存周自然说一起学习。
杜月笙笑道:“果然都是真武人,三句话不离本行。来,大家坐下来喝杯茶,清下口”。说罢,几个人就落了坐。
茶水一上,杜月笙就混不当回事的说道:“租界那边的巡捕房跑来,跟我这边打了招呼,说有个叫王洪的,跟日本人硬碰硬,让我这边安稳两天,别被两边误会了。这我就想见见了,能逼着租界巡捕怕事闹大的,是什么样的好汉,哈哈!”
众人也陪着笑了起来。
宴席的气氛被杜月笙带动的,很快热烈起来,众人吃饭喝酒聊天,忙得不亦乐乎。
席间,杜月笙对王洪说:“老弟,你是条汉子,战场上杀日本人,到上海也敢跟日本人对着干,中国人,佩服。你觉得孙先生的东西好,想不想跟他学哪我可以给你推荐”。
王洪有些惊喜:“能跟明白的人学拳,那是求之不得”。
见王洪回答的肯定,杜月笙就对孙存周说:“二可,你觉得怎么样”
孙存周问王洪:“我听国福讲,你是家传的短剑,水平非常高,怎么会想学拳”
王洪说:“先祖教拳,术高而理糙,很多东西,只知道对敌时应该这样,身上的道理却没有多少。我拿形意拳学,发现里面总结的东西有与剑法相合的地方。又问过沈阳的邢家兄弟,这才发现,拳术也许上阵没什么大用,可调校自身大有用处,这才起了学拳的念头”。
孙存周说:“这倒是跟家父的想法有些相似”。
杜月笙见孙存周不反对,立刻说:“这保荐人我做了,王洪,你只管去孙先生那里学拳,其他的事情我包了”。
王洪从心里觉得这人真的非常善解人意,连忙感谢。
朱国福也
第84章 取消少林武当
王洪见不演示一下不成,就接过剑来,脑子里稍想了下怎么给这三位盟兄展示,就站在了酒席边上。
他在不大的空场地上走起了剑式,同样也是击、剌、格、洗,除了有几个让人惊讶的硬格动作,其他的都是单式原地演示,与在座各位学过剑法的路子基本相似。
孙存周和郑怀贤都是跟过李景林学过几天武当剑,自身也会形意剑、八卦剑、太极剑。
两人对视了一眼,王洪的剑法走的是硬冷的路子,的确是下过大功夫,孙存周没看到身法,只能犹豫的说了句:“是套散剑”。
郑怀贤看到那几处硬格,也说了句:“这剑法不走避青入红”。
包括武当剑法在内,很多剑法都不主张兵器互碰,意图不沾对方兵器,直接入肉见血。
王洪解释了下:“我这剑法,传来的剑是厚脊的,比这正常的剑要短,可以硬格,可以贴身再捅,可以砍拍”。
张之江唐豪他们几个人见的是王洪拿剌刀演示,放在脑袋里想了又想,这才对上了号。
可孙存周和郑怀贤没听过又没见过,还在那里深思,王洪只好再做解释:“听家祖说,是宋时军中传下来的,一长一短之短器。家祖一脉数百年一直世袭着公门,家业不兴,可剑法保存的还不错。家里有时说这剑法,也叫进身破甲剑”。
几个人吁了口气,要是这样说,这剑法来源堪比武当剑法。
孙存周把他父亲的地址给了王洪,也答应先写信说明这事儿,杜月笙也拍着胸脯说,他明天就写推荐信。这宴会就到了结束的时候。
杜月笙这一个宴请就搞定了三件事:结拜、写荐师信、送程仪。
当信封里装着5000大洋的支票放在王洪手上时,把王洪惊讶的目瞪口呆。他只知道这钱,在租界外差不多可以买套大房子了。
他心道:虽然叫了盟兄,可这给的也太多了吧
却见,不管是张之江、唐豪,还是朱国福、严乃康,或者孙存周、郑怀贤,都不以为然。
他哪里知道,这时代的国术家们,收程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济来源,名声越大、辈份越高、水平越高,拿的就越多。
为什么清末在县城里混大的武术家一听就知道水平不高
还不是这程仪闹的。
台面上的武术界人士,手下多有很多个码头。真有本事的人,四处游学,贵重的程仪没有,可衣食住行不用发愁。
当然,你拿了程仪,以后人家在你的范围内,你也得帮着张罗。
可问题谁都不把你当回事的人,你真就有水平吗
郭云深北方几省,走哪里都有朋友,人家听说他路过,都拿着程仪在路边等着他,这才是河北形意拳壮大的原因。
以杜月笙的手段,早就知道王亚樵都亲自上门请王洪了,这比狐狸还精的人物,自然不会象给一般人那样,给个几百大洋。他早早就把王洪当成了一个后手准备着,要给钱,就要给到王洪以后拿他当亲人看待。
等回到住处,张之江问王洪:“王洪,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拜师”
王洪觉得现在北方还是冰天雪地的,就说:“等北方开春就去吧”。
张之江知道北方的开春要到四月,就挽留道:“那就先到南京教上两个月,再坐火车北上吧”。
王洪觉得这样也好,还能去中央国术馆看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他回房里,把这钱交给了赵婧之,把晚上的事情大略说了下,发自内心的说:“杜大哥这人情太大了,以后得还”。
赵婧之见到钱,又是欢喜,又是发愁。喜的是王洪终于把两人的家底挣出来了。可也愁这么一大笔钱,将来还的人情也不会小
第85章 编教案
现在的中央国术馆,都是张之江看好的人在主持。
他自己一身的政务,副馆主也是挂名,国术馆这里,多数时候就是这三个处长当家。
王洪一进国术馆,就身挂四个军事武术的教学,一下子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不过王洪身上的名头很响亮,义勇军教官,上阵杀倭,花红悬赏过万大洋,是敢跟日本人正面怼,背后互相剌杀的人物。
即使少林门那帮人在,也不敢张嘴挑战。
因为挑战王洪的门槛太高了,他没在国术圈里创出名声,反而是杀日本人成名,这让国术圈的人无从挑战。
除非大家都杀过日本人,否则,一边待着去。
这时代不象后世,长个嘴就敢说,找上门来可以叫警察。
真要有丑闻,国术圈子立刻就能传开,根本混不下去。哪容隔上几十年了,才说谁谁谁输给谁谁谁了,只能说后世的人品教育不够。
这时头一批学员都多数都脱离了学员身份,不是自己闯荡,就是挂个辅导员的身份。
新进来的这些娃娃,却抢着报了他这几个班,这可是出路问题。要能学会王洪的本事,都可以挑着军队去当教官了,光想想,就让这些娃娃们兴奋。
王洪入馆认识了一下众人,张之江就让他先编套教案。
这主意肯定是唐豪出的。
因为张之江刚说完,王洪就被唐豪拉到了编审处,帮着他编写教案。
唐豪再回到国术馆,也没要什么职务,他现在一门心思的,想帮着王洪把教案编写出来。
编审处里有大量的武术书籍,王洪正准备大开眼界一下。谁知,唐豪拿出一本日本书让他看,大和六年版的《陆军剑术教范》,让王洪以这本书为范例,编写教案。
唐豪在日本就搞到了这本书,却总觉得里面的东西过于肤浅,又东拉西扯找到各种古书来参考,什么戚继光、吴殳的古书更是看了很多,是中国最早想推广劈剌术的人物。
可惜,他直到后来跟顾留馨一起琢磨时,思路都是错误的。士兵们需要的是简单实用的剌刀术,大量武术家的经验放在里面,并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国情和士兵能力。
把士兵培养成武术家,也真难为这两位武术家了。
王洪拿到这本书,先参考的是短剑术。日本人认为在壕垒战里需要的短刀格斗术,就是搞了套单拿着剌刀的技术。日本人搞的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有几个动作。
只好再看日本人所说的铳剑术。这个拼剌刀,王洪在义勇军时,已经做过了些改动,又经过一对多的正面实战,现在更是看到了原版,这就简单了。
日本人把“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利用刺刀进行短兵夜袭攻击”当做剌刀战术的根本,王洪可没这个想法,剌刀就是剌刀。
他从大肚匣子上就看出来了,只有连发的扫射,才是战场主力。
借助日本教材,王洪搞了个四格一劈一剌,格上下左右,劈头面、劈前手,刺躯干。再加上抢位原则、移动步法,就算完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