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同燕国和谈之后,他就把拟定新律法这件事提上了议程。
而土地的问题便是重中之重。
他正有心挑选几名干才深入大宋各州府,没想到长孙却同他心有灵犀,也想到了这一层。
按说这是件好事。
毕竟长孙本就是他最看好的继承人,只会读书不行,只会弄权也不行,还是得懂一些实务。
可这孩子在他的逼迫下离京十年,远离父母的同时,一样也和他这个皇祖父疏离了。
本有心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处理政事的同时,祖孙俩也能借机亲近一些。
没想到这孩子……
赵重熙一撂衣摆跪下:“孙儿想清楚了,还望皇祖父成全。”
昌隆帝目光微微闪了闪:“咱们祖孙二人分离那么多年,朕本是有心把你留在身边学习治国理政的。”
赵重熙忙道:“皇祖父疼惜,所以才会不舍。
可孙儿却以为,您如今春秋正富,今后有的是时间教我治国理政。
而且,您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一代明君,何尝不是因为自小便熟知民间疾苦的缘故
孙儿不敢妄想能够达到您的高度,只求今生不做糊涂事,不做糊涂人。”
“好一个不做糊涂事,不做糊涂人!”昌隆帝大声赞了一句。
他并不觉得长孙的话有夸大的嫌疑。
一代明君他赵雍本来就是!
赵重熙的薄唇几不可查地抖了抖。
拍龙屁的效果显而易见!
他磕了个头道:“请皇祖父成全孙儿。”
“你先起来,又没有犯什么错,总跪着做甚”
“谢皇祖父。”赵重熙道站起来,坐回了方才的椅子上。
“重熙,朕可以给你半年的假,可你也该把你的计划同朕详细说一说。”
赵重熙遂把他和凤凰儿在均州时商量好的计划告知了昌隆帝。
见皇祖父沉吟不语,他又把司徒曜想要参金部司郎中杨宪的事情说了出来。
如果说前一件事让昌隆帝对年仅十六岁的长孙刮目相看,那后一件事就让他小小吃了一惊。
他虽早就有心重用司徒曜,但那家伙磨磨唧唧的性格实在让他有些不喜。
因此和谈之后他并没有大力提拔司徒曜,甚至还设了个小局把他诓进了御史台。
御史台的马中丞能力虽有不足,但性格却是异常地忠勇耿直。
对待出身“叛臣之家”的司徒曜一直都有些看不上。
这一点不是他胡乱揣测,而是有实据的。
几个月前,慕容离亭在韩雁声的别苑举行桃花宴,马中丞的儿子马徽不就是因为这个,给司徒家的四少爷司徒竼吃了排头么
司徒曜在御史台的日子不会好过,这是昌隆帝早就料定的。
他也想借着马中丞的手“整治”司徒曜一番,让他改一改性子,以求将来能堪大用。
&nbs
第十六章 惊弓鸟
昌隆帝看着孙子的模样,不由得笑出了声。
良久后他才语重心长道:“重熙,司徒六姑娘这般合你心意,也不枉你皇祖母替你费了这许多心思。”
赵重熙敛住情绪,正色道:“都是皇祖父和皇祖母疼惜孙儿,所以才事事思虑周全。”
昌隆帝点点头:“未婚妻是长辈替你择的,但也是你自己之前就喜欢的。这是巧合,也是你们俩有缘分。
但你要记住,凡事都要适可而止。
帝王,是不应该陷入情爱之中的。
司徒六姑娘再好,她也不该是你生命中的全部。
她再聪明,也绝对不能越过你去。
从一开始你就要注意拿捏分寸,以免将来追悔莫及。”
赵重熙的心里倏地刺痛了一下。
皇祖父这些话是在警告他,不要把司徒箜看得太重。
同时也是在提醒他,皇祖母当年是如何“牝鸡司晨”,从而失去帝心的。
可皇祖父不知道,纵然从未谋面,皇祖母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也丝毫不亚于他。
但赵重熙也清楚,为这种事情同皇祖父争辩毫无意义。
他脸上只略微露出了一点恰到好处的伤感,应道:“孙儿记住了,谢皇祖父教诲。”
昌隆帝很满意他的顺服,笑道:“那你的第二个原因呢”
赵重熙没想到他还能记得自己之前说的话。
他也笑了笑:“婚约一旦宣布,孙儿和司徒六姑娘相处起来定然不及现下这般自如。
她也一定会顾及孙儿的身份,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所以还是暂时不要宣布的好。”
昌隆帝道:“是这么个道理,她既然如此聪慧,定然能在许多事情上给你好的建议,一旦成了正式的未婚夫妻,倒是不好开口了。”
他话音刚落,就听吴公公在外面道:“圣上,午膳已经备妥了。”
“走吧,陪祖父吃顿饭。”
昌隆帝拉起赵重熙的胳膊,祖孙二人一起走了出去。
用过午膳,赵重熙去东宫同苻溱微回合,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
两日后。
沈二老爷处理完手头的事务,与同僚打过招呼后,带着随从离开了户部衙门。
此时刚到申时,又值夏初天黑得晚,沈二老爷哪里肯早早回府。
他低声嘱咐了随从一句才上了马车。
随从一挥马鞭,马车缓缓驶离了户部衙门。
不到半个时辰,主仆二人已经出现在城南的一所小宅子前。
随从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名粗使婆子把门打开,将二人请了进去。
婆子才刚把门关上,沈二老爷就急切地问道:“张妈,巧娘这几日还好么”
张妈忙笑着应道:“奴婢瞧着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巧姑娘如今月份大了又是头胎,心里不安也是有的。
不过老爷今日来了就好了,巧姑娘一看见您,保证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还有小少爷,您来了他也一准儿愈发听话乖巧!”
沈二老爷最爱听这个,从袖中摸出二两银子递给张妈:“借妈妈吉言,今日出门匆忙未曾多带银两,您拿去给家里添几个菜。”
张妈千恩万谢地接过银锭,笑眯眯地把他请进了正房。
沈二老爷这一待就是近两个时辰。
安抚好巧姑娘和她腹中的孩子,沈二老爷才志得意满地离开。
他同柳氏成婚都快二十年了,膝下却全都是女儿。
柳氏是生不出儿子,小妾们是养不活儿子。
搞得他一个三十多快四十岁的男人,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
半年多前他偶遇了家道中落的巧娘。
听那积年的妈妈们说这女子好生养,他便在城南置办了一所小宅子,把巧娘安置在这里。
没曾想妈妈们的话竟这般灵验,巧娘才刚跟了他不到两个月就有了身孕。
而
第十七章 托后事
宦海沉浮半辈子,沈秉忠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的眼睛。
尤其是他的子女们,年少时就已经被他看了个透彻。
老二志不大才更疏,自小就从未入过他的眼。
但身为一名父亲,沈秉忠不能眼睁睁看着已经成年的儿子一辈子闲赋在家。
所以他十几年前就把二儿子安插进了户部,勉强算是步入了仕途。
沈二老爷在户部混了这么多年,像样的差事从未办成过一件,自然也就谈不上升迁,一直都是从七品。
好在沈秉忠本就不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出息,只要不惹事足矣。
然而此时二儿子递过来的这封薄薄的书信,却让他对自己的眼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他竟是看走眼了
老二此次究竟是惹了多大的祸事!
沈秉忠喉间一阵焦灼,竟像是一刻都等不急了一般,双手一用力就扯开了那信封。
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了书信的内容,他顿觉一阵眩晕袭来,眼前有些发黑。
沈二老爷匍匐在地上,哭嚎的声音更大了。
沈秉忠在左手虎口上重重掐了一下,酸疼的感觉让眩晕减轻了不少。
见二儿子竟是一副脓包样,他怒斥道:“早干嘛去了这种时候哭有个屁用!”
沈二老爷直起身子,哽咽道:“父亲,您一定要救儿子……”
沈秉忠一指落在书案上的信纸:“你老实交待,这里面说的事情可属实”
沈二老爷的目光有些躲闪:“属……属实……但儿子……”
沈秉忠强忍住要吐血的冲动,厉声道:“家里少你吃还是少你穿了几十年来你母亲和大嫂可曾向你讨要过半文饭钱
你的薪俸虽然不多,也足够你寻常时候花用了吧
你倒是说说看,为何要贪墨这么多银两”
沈二老爷总算是不哭了:“父亲,儿子是被杨宪那老匹夫拉下水的!”
沈秉忠对他彻底绝望了:“金部司那许多的官吏,他为何不去拉旁人偏拉你分明是你自己太过贪心!”
“我贪心”沈二老爷指着自己的鼻子呵呵冷笑起来:“自打芳儿参选秀女,我们二房砸进去多少银两,父亲可知晓
我要是不想法设法弄些银两来填补亏空,难道还指望柳氏把她那寒酸的嫁妆拿出来现眼么”
听他越说越理直气壮,声音也越来越大,沈秉忠真是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
要不是事情紧急事态凶险,他说不定还会表示一下赞许。
“老二,你睁开眼睛看清楚,五万银子!
你知道这五万银子够你死几回么!”
沈二老爷对大宋的律法谈不上精通,但也知晓贪墨的官员绝不会有好下场。
他嗫嚅道:“所以儿子才来求父亲……”
想起起在宫中艰难度日的沈贵人,沈秉忠的心不由得软了几分。
“你可知晓写这封信的人是何目的”
沈二老爷摇摇头:“儿子猜不出,可这人定然不坏好意,说不准就是想用这件事情讹咱们一笔。”
见他的想法如此幼稚,沈秉忠耐着性子道:“很明显这些人是冲着杨宪去的,你不过是遭受池鱼之殃罢了。”
有些话他都懒得同老二解释。
一个小小的从七品官员,有他不多无他不少,死了也就死了。
如果不是顾及自己这个尚书右丞,人家何必多此一举写这样的信
事关生死,沈二老爷脑子难得灵光了一回。
他急忙道:“父亲,那人是不是担心这件事情牵扯到您身上,所以才……”
沈秉忠道:“所以你要想好自己该怎么做。”
沈二老爷犹豫了一下:“事到如今抽身是来不及了,坐以待毙也不行,那我只能……”
沈秉忠见他目露凶光,忙出声打断她的想法:“你能走的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出面指证杨宪。
可这么一来,你……”
沈二老爷惨然道:“父亲,如果我真出面指证杨宪,圣上真会放过我么”
&nbs
第十八章 恩师到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看----------
沈二老爷那封书信的事情是赵重熙做的。
他把暗卫们听来的事情告知了司徒曜等人。
如今已是万事俱备,可以动手对付杨宪了。
司徒曜把参杨宪贪墨受贿的折子又反复看了几遍。
凤凰儿却不打算理会这件事,一面吩咐春桃几个替她描一些素雅的花样,一面趴在书案上研究與图。
宦海沉浮半辈子,沈秉忠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的眼睛。
尤其是他的子女们,年少时就已经被他看了个透彻。
老二志不大才更疏,自小就从未入过他的眼。
但身为一名父亲,沈秉忠不能眼睁睁看着已经成年的儿子一辈子闲赋在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