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而这一世……
也不知父王是受了什么高人的指点,居然选择了这般简素的车马。
正想着,车驾已经行至接官亭。
赵重熙把心里的疑惑挥散,率东宫所有僚属跪倒在车驾前。
“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都起来吧。”
“谢殿下。”
“本宫离京多年,东宫诸事皆赖众位悉心照料。无奈此地实非畅聊之所,且回宫再与诸位叙旧。”
这就是不打算下车,想要直接回宫的意思了。
众僚属退下,各自去寻来时的车马。
很快车驾前只剩下了赵重熙和几名东宫的仆从。
“重熙上来吧。”车中再一次传出了大宋太子赵璟那温润柔和的嗓音。
赵重熙自嘲一笑,似这般温柔的语气,上一世自己一共也没有听过几回。
他躬身施了一礼:“是。”
一名仆从掀开车帘子,赵重熙上了太子的马车。
虽是轻装简行,太子殿下乘坐的马车依旧宽敞舒适的。
赵重熙一撂衣摆,跪在太子身前重重磕了三个头:“参见父王。”
太子亲自将他扶起来:“吾儿不比多礼,快坐下说话。”
赵重熙依言坐在太子身侧。
太子轻轻一抬手,车内随侍的两名仆从依次下了车。
马车缓缓动了起来。
“重熙,快让父王好好看看你。”车厢内再无旁人,太子的情绪有些失控。
饶是赵重熙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眼眶还是湿润了。
这毕竟是他的生身之父,纵然明知在他心中自己也算不了什么,他还是生出了些孺慕之情。
记忆中小小一团的长子,竟已长成了风姿俊秀器宇轩昂的少年,太子竟生出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一双手原本是想要像十多年前那样抱一抱儿子的,最终却落在了赵重熙的肩膀上。
“吾儿竟已长得如此出众,不枉你母亲日日思念岁岁祝祷。
一别十一年,重熙还记得从前咱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么”
赵重熙哑着嗓子道:“儿子不舍得忘记。”
太子叹了一口气:“你皇祖父的心太硬了,当年为父求了他三日三
第一百章 迎父母(下)
太子妃哭得非常伤心,重整过的妆容几乎全都花了。
她也不唤宫人来伺候,只用小儿子递过来的帕子一点点拭泪。
赵重华是太子妃一手带大的,对母妃的性情非常了解,最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他蹲在太子妃身前,像这些年无数次做过的那样,一会儿轻言细语,一会儿俏皮无赖,很快就把她哄得破涕而笑。
看着眼前母慈子孝的场景,赵重熙突然就明白了。
难怪母妃一直最疼爱二弟,对自己却始终像是隔了一层,怎么也亲热不起来。
除却分离十一年造成的疏离,他们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他是嫡长子,从懂事那一日起,身边所有的人都教导他要如何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的,顶天立地的男子。
当然,孝道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可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学好了本事,便有能力撑起家族荣耀,能替父母解决各种烦心事,能让弟妹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孝。
可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承欢膝下、时时陪伴、温言抚慰、彩衣娱亲……
这些他上一世没有太过在意的小事,或许才是父母认为的孝。
毕竟父王母妃身份如此尊贵,在他们看来,烦心事从不是柴米油盐,甚至不是富贵财势。
他们的烦心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如何巩固储君之位。
上一世,他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在皇祖父面前表现,以保储君之位不会旁落,便能彻底解决父王母妃的烦心事。
至于将来是父王登基还是自己为帝,在他看来并没有多大区别。
可惜……
他正想着,就听赵重华对太子妃说到了他的婚事。
“母妃,咱们什么时候能见到大哥的未婚妻”
“赐婚圣旨还没下呢,谁知事情会不会有什么变故你可别到处乱说,小心坏了人家姑娘的闺誉。”
赵重熙握了握拳。
母妃一直想要做主自己的亲事,对皇祖母择定的未婚妻人选心存不满是肯定的。
可她竟这般直白地当着自己的面诅咒婚事不成,都不顾及一下自己的感受么
赵重华在太子妃那里没有得到答案,站起身凑到了赵重熙身旁:“大哥,你回京这么久,肯定和司徒六姑娘见过面了,她是个什么样子的姑娘,和溱微姐相比如何”
赵重熙把心里的不快压下,浅笑道:“为兄回京时日虽不短,但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却不少。
司徒六姑娘乃是大家闺秀,寻常时很少出府,你觉得我和她有机会时常见面么”
赵重华一点也不相信他的话。
他嘟了嘟嘴道:“大哥都不愿意同我说实话,我问的是她有没有溱微姐那么出众,又没有问别的。
这么简单的问题,只要见过一次就能回答出来,何需时常见面”
赵重熙嘴角微抽。
这个样子的重华,和上一世他们兄弟俩刚重逢时的他一模一样。
可惜他喜欢缠着自己的日子太过短暂。
京城里好玩的地方、有趣的玩伴都太多太多,自己这个在他看来着实有些无趣的兄长,自然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反而因为他的时常说教让重华心生不满,因此两兄弟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见大哥依旧不肯给自己一个答案,赵重华又蹭到了太子妃身侧:“母妃,不如您把司徒六姑娘召进宫里,让大家都瞧一瞧准皇长孙妃是什么样子的。”
这话正中太子妃的下怀,她对赵重熙笑道:“重熙啊,不如就依了你弟弟的意思,过几日咱们一切都安顿好,母妃便请司徒六姑娘前来东宫一叙。”
想了想又道:“把溱微也一并叫来,说起来我也好些日子没见她了。”
赵重熙心道,母妃这是想借着苻溱微的美貌和才情压一压司徒箜
可惜她不了解司徒箜
第一百零一章 两生厌(上)
今日的家宴虽然摆在风华殿,受邀者却并不多。
除了韩皇后以及几位品阶高的妃嫔,就是太子一家,连皇子公主们都没有参与。
太子妃一行人抵达时,除了昌隆帝和太子,其他人已经就座。
听赵重华让他看“那个女人”,赵重熙只以为他让自己看皇祖父的某一位妃嫔,轻声道:“你小子才刚回京,连皇祖父都还没见到就开始看人不顺眼了”
“不是,大哥误会我了,我说的是……”
赵重华往赵重熙身边凑了凑,暗暗指了指坐在太子妃身后的一名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妇人道:“我说的是她。”
赵重熙顺着他的手望去。
那女子他从未见过,但坐在那个位置的,只可能是太子的姬妾,而且在府中地位应该不算太低。
他收回视线道:“她怎么了”
“她是去年父王新纳的方侧妃。”
方侧妃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这一世和上一世的种种不同,赵重熙还是觉得这件事有些古怪。
太子侧妃虽然也是妾,但和那些寻常的侍妾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规制,太子身边可以有侧妃两名。
可上一世,父王身边除了皇祖父赐的一位孙侧妃,余下的便只是一些普通的侍妾。
其中也有几个出身不低也颇为得宠的,用尽各种手段却没有坐上另一个侧妃的位置。
足见父王对那另一个侧妃之位是非常看重的,如今竟轻易就许人了
他也压低声音道:“重华,这方侧妃是什么来头”
赵重华道:“是密州士族方家的姑娘,半年前方家老家主六十大寿,父王前去贺寿,回来的时候咱们府里就多了一名侧妃。”
赵重熙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抿了一口:“不过一个侧妃罢了,重华何须这般在意。”
“她有身孕了。”
赵重熙的手顿了顿。
父王不仅给了那方氏侧妃的位置,还允许她有子嗣
赵重华嘀咕道:“这下你也在意了吧。从前咱们家就是我们兄弟俩和妍儿,再过几个月说不定就能添一个弟弟。”
赵重熙笑着摇了摇头。
多几个庶弟庶妹他还真不在意。
反正父王也不是什么深情专一的男子,母妃嫁与他这么多年,要真计较这个日子早就别过了。
孙侧妃能有妍儿,方侧妃自然也能有自己的孩子。
赵重华见他神色淡淡的,揪着他的衣袖道:“大哥,以她如今这般受宠的架势,一旦有了儿子,还不得……”
话未说完,只听殿外传来一道略有些尖细的嗓音。
“圣上驾到——”
赵重华听说皇祖父到了,迅速闭上了嘴,身子还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赵重熙嘴角微弯,这小子还是这么惧怕皇祖父,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他拉起赵重华的手站起身,和其他人一起冲殿门跪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都入座吧。”
“谢圣上。”
昌隆帝携太子一起在首席入座,第一眼就朝两个孙子那一席看去。
赵重华又是一抖,险些一步就朝自家大哥身后躲去。
这点小动作如何瞒得过昌隆帝,他哈哈笑道:“重熙,带着你弟弟来给祖父瞧瞧。”
“是,皇祖父。”
赵重熙拉起赵重华的手,兄弟二人来到昌隆帝和太子那一席前,一起跪下行礼。
昌隆帝冲赵重华招了招手:“重华来祖父身边坐,重熙去你父王那边。”
赵重熙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快去吧。”
赵重华见推脱不了,只好硬着头皮站起身,战战兢兢地在皇祖父身边落座。
昌隆帝生平最不喜欢性情懦弱的人。
此次见太子像是有所长进,瞧他多少还顺眼了几分。
没曾想二孙子重华竟这般胆小,简直比年少时的太
第一百零二章 两生厌(下)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看------------------------
太子妃和太子一起长大,对他的性情可谓了如指掌。
心知他因为圣上对长子的偏爱又不满了,她忙开口劝道:“殿下,今日天色已晚,您也早些去歇着吧,有话明日再和孩子说。”
太子却不想听她多说,一双眼睛只看着赵重熙。
赵重熙冲太子妃行了个礼:“母妃且回房安歇,儿子也有好多话想要同父王说。”
太子妃见劝不住,只好温声道:“那你们父子俩别说得太晚,明日圣上说不得又要召见。”
赵重华不服气,想要随父王和大哥一起去,被太子一瞪眼只好停下了脚步。
太子和赵重熙一路行至他的寝殿。
宫人们把父子二人迎进书房,上了茶水点心后退了出去。
太子在书案后坐下,指着一旁的椅子道:“坐。”
赵重熙躬身道:“谢父王。”
说罢稳稳当当坐在了椅子上。
今日回宫时,沿途父子二人说了近一个时辰的话。
今日的家宴虽然摆在风华殿,受邀者却并不多。
除了韩皇后以及几位品阶高的妃嫔,就是太子一家,连皇子公主们都没有参与。
太子妃一行人抵达时,除了昌隆帝和太子,其他人已经就座。
听赵重华让他看“那个女人”,赵重熙只以为他让自己看皇祖父的某一位妃嫔,轻声道:“你小子才刚回京,连皇祖父都还没见到就开始看人不顺眼了”
“不是,大哥误会我了,我说的是……”
赵重华往赵重熙身边凑了凑,暗暗指了指坐在太子妃身后的一名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妇人道:“我说的是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