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这种场合凤凰儿本来是不想插话的。
虽然太子妃待她很是亲热,赵重华也没有把她当外人,但一日没有大婚,她一日便只能算是个“外人”。
尤其是这种涉及他们一家子的话题,说多了便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毕竟赵重华和阿福不一样,他对太子的感情是很深的。
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们一家三口显然没有注意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她看着太子妃,轻声笑道:“母妃,太子殿下态度转变,是不是有什么人点拨了他几句”
赵重熙恍然。
不仅是这一次,父王回京前后的表现同样是判若两人。
尤其是这一世回京的轻装简行,比起上一世声势浩荡的太子仪仗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可自从回京之后,他又恢复了上一世的样子,行事昏庸毫无章法,说句不好听的,就跟不长脑子一样。
而今日这一招以退为进,像是脑子突然又长出来了。
靠他自己是绝不可能的,显然是给他支招的高人又回来了。
太子妃拧着眉想了想:“殿下的幕僚我全都认识,尤其是他最信得过的那几个,从密州到京城,一直都伴随他左右。
而且,太子殿下自小就不太听得进去别人的话,那几位幕僚也就是替他处理一下日常事务,重要的事情也插不上手。
&n
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解法(中)
半个时辰后,赵重熙吩咐时雨将凤凰儿送回母妃妃那边,自己则去了御书房。
虽然只是简短谈论了几句,但他和凤凰儿一致认为,那廖老九的身份定然不是一名花匠那么简单。
不过太子离京本就是他们所期盼的事情,这廖老九算是间接帮了他们一个忙。
他们目前要做的便是全力促成太子的离京,而且绝不能让他回到密州。
密州是太子一党辛苦经营了十一年的地方,回到那里他很容易被廖老九等人利用,谁也说不准他们什么时候又惹出乱子。
只有让太子身边的倚仗尽量少一些,他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安分守己。
昨日休沐,今日照例早朝。
赵重熙在御书房外等了好一阵,才见到了昌隆帝和韩禹等几位重臣的身影。
见长孙像是等候自己多时的样子,昌隆帝笑道:“难得朕今日不寻他,他自己倒是送上门来了!”
重臣们都陪笑了几声,倒也没有的说那些过分动听的奉承话。
昌隆帝本就有心培养长孙,因此同诸位重臣商议国事并不打算让他回避。
于是赵重熙便随昌隆帝等人一起进了御书房。
此时已届年末,正是皇帝和满朝文武事务最繁忙的时节。
昌隆帝和诸位重臣商议的也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他每听完一位重臣的奏对,总要耐心询问赵重熙的意见。
对于一名十六岁的少年郎来说,这样的场合是必然会紧张的。
总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说出的话不合时宜。
不仅让皇祖父失望,更让重臣们鄙夷。
但赵重熙显然没有这样的顾虑。
上一世他比这一世更早被皇祖父带在身边听重臣们议政,如同今日这样的情形不知遇到过多少次。
所以他十分得体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既不显得张扬,又不让人觉得幼稚。
总之,是一个让昌隆帝十分欣慰,重臣们略带惊喜的皇位继承人该有的表现。
重臣们离开后,昌隆帝敛住笑容看着赵重熙:“今日来寻朕,是为了你父王上书离京一事”
赵重熙躬身道:“是,孙儿昨晚在宫外留宿,今日一早回到东宫便听说了父王打算离京一事,所以来问一问皇祖父的意思。”
昌隆帝端起茶抿了一口:“这本是你们东宫一家人都事儿,问不着朕,倒是你……”
他似笑非笑地凝着长孙的眼睛:“你是怎么想的”
赵重熙道:“孙儿自然不希望一家人这么快又分离。”
昌隆帝呵呵笑道:“是啊,连你们这些小辈儿都知道,咱们是亲人,好容易团聚在一起,为何又要主动求去”
赵重熙一撂衣摆跪下:“请皇祖父宽恕父王,他定是一时间想左了,待孙儿回去好生劝说一番……”
昌隆帝冷声道:“有什么好劝的,牛不喝水强按头,他自己不愿意在朕跟前儿待,朕又何必挽留他!”
赵重熙道:“父王向来都是个恋旧的人,在密州住了十几年,对那里的人事物都非常熟悉了,乍一离开多少有些不适应。
等他再适应一段时间,肯定不会再有求去的想法,请皇祖父再给他一次机会。”
昌隆帝和所有的帝王一样,疑心病是非常重的。
听长孙说起太子对密州的熟悉,他的手指蜷缩了一下。
“好了,你起来吧,看在你这份孝心的面上,朕会仔细斟酌。”
“谢皇祖父。”赵重熙磕了一个头,这才站起身来。
昌隆帝把长子的事情抛到一边,挑眉:“昨儿出宫去见司徒六姑娘了”
赵重熙老老实实道:“就是去给她送些书。”
“傻小子!”昌隆帝笑骂道:“司徒家虽然也算是书香门第,但人家姑娘又
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解法(下)
赵重华的话让太子妃愣了愣。
以大宋朝当下的情势来看,司徒家自然比不上阮家有权势,府中子弟也不及阮家的少将军们有出息。
可看事情最忌讳目光短浅。
小儿子知道上进是件好事,可一来大宋那么多的武将,怎么也轮不到他去开疆拓土。
二来大宋朝不可能永远无休止地征战,总有一日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文官的重要性迟早会超过武将。
而曾经的司徒家是燕国的文官之首,也曾经出过很多大人物。
谁又敢说他们家没有翻身的一日呢
重华不像重熙那般得圣上看重,但也不能一辈子就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他多读些书日后也好帮扶重熙一把。
她刚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小儿子说一说,就见长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进来。
见自家大哥回来了,赵重华把方才和母妃谈论的话题立刻抛在了脑后。
他着急忙慌地迎上前:“大哥,皇祖父怎么说”
赵重熙道:“皇祖父说待他斟酌之后再说。”
虽然不是什么肯定的答复,赵重华却立刻就高兴起来,一双眼睛也变得格外明亮。
凤凰儿在一旁暗暗感慨。
同是出身皇室,阿福和他弟弟,甚至是那位总是犯蠢的太子殿下都比自己单纯多了。
当然,单纯的是上一世的赵重熙,这一世的阿福有了许多的变化。
但他的心地依旧是善良的。
想到这里,凤凰儿的目光忍不住落在了赵重熙的脸庞上。
赵重熙察觉到她在看自己,冲她眨了眨眼睛。
凤凰儿和他早已经形成了默契,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圣上说是要斟酌,斟酌的并非太子要不要离京,而是太子离京后的去向。
她也眨了眨眼睛表示自己知道了。
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这次要对您说声抱歉了。
京城您不愿意待,密州您也回不了,且看陛下的心有多硬,把您打发到什么地方继续修炼了。
赵重熙见自家媳妇儿同自己如此心灵相通,心情瞬间大好。
就连总是黏着自己的弟弟也不嫌烦了。
他伸手揽着赵重华的肩膀:“母妃方才对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习武可以强身健体,关键时候亦可自保,所以大哥并不反对你刻苦用功。
但母妃方才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读书可以明理,对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更何况谁告诉你阮家的少将军们便不读书的他们只是不读死书,其实个个都熟读兵法,否则岂不成了一群莽夫
你见哪个莽夫能打那么多胜仗的”
赵重华嘟了嘟嘴:“同样的话,大哥说的就是比母妃说的中听。”
太子妃啐了他一口:“你个贫嘴的臭孩子!”
赵重华却笑嘻嘻地对凤凰儿道:“嫂子,涂少将军和司徒少将军究竟谁更厉害呀”
凤凰儿好笑道:“阿篌擅长拳脚兵器,阿浚则擅长骑射,你打算在他们两个中间挑一个老师”
赵重华道:“只要嫂子肯替我说项,他们肯定不会拒绝。”
凤凰儿道:“他们年后便要返回汾州,你想拜师肯定不行,我同他们说一声,有机会指点你几招吧。”
“多谢嫂子。”赵重华的眼睛更亮了。
太子妃见他话还没说完就想往外跑,忙出言制止:“说话就要用午膳了,你急急慌慌的又要去做甚”
赵重华道:“涂少将军要教我骑射,可我连一把趁手的弓都没有,我要去找一把。”
太子妃还想再说他两句,他却已经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赵重熙笑道:“难得重华求上进,母妃就莫要生气了,皇祖父赏了箜儿几道菜,差不多也该到了。”
太子妃叹道:“你也别瞒着母妃,你皇祖父说要斟酌,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
你父王自己闹着要回密州,他多半不回阻拦。”
&n
第二百一十七章 计成空(上)
提起那方侧妃,太子妃一脸的别扭。
凤凰儿轻轻瞥了赵重熙一眼,阿福是个好儿子不假,但他真不像赵重华那般会哄长辈开心。
她反握住太子妃的手笑道:“不过是个小小的方侧妃,母妃根本不用把她当回事儿。
不管她是真心恋慕太子殿下,还是另有所图,她都一定不会愿意和太子殿下分开。
如果太子殿下真是年后便要离京,那咱们就等她出了月子身体恢复后,立刻派人将她送去与太子殿下团聚。”
太子妃道:“那她的孩子……”
替那女人养孩子,她坚决不同意。
凤凰儿笑道:“做娘的人谁会愿意和孩子分开届时母妃只要做出一副想把她的孩子留在京里亲自抚养的样子,她不着急才怪!”
太子妃拍了拍她的小手:“母妃听你们的,咱们留在京里好好过日子,管人家如何风流快活。”
正说话间,吴公公带着御赐的美味佳肴到了。
太子妃带着儿子和儿媳一起迎出了正殿。
吕青青被二皇子带进宫后,在罗妃身边充作了一名普通的宫女。
她的容貌太过惹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罗妃不允许她踏出寝宫半步。
不过她听说了吕青青的身世之后,对这小姑娘的才华倒是十分感兴趣。
这般聪明的姑娘,被那位人称“琴书双绝”的司徒三爷亲自教养了六年多,绝不会输给京中那些高门贵女。
而且吕青青身上并没有那种惹人厌憎的清高孤傲的才女脾气,非常会来事儿。
罗妃并不是很好伺候的人,最擅长的就是挑刺,可在青青身上她也很难挑出毛病。
今日一早罗妃去给皇后请安归来,吕青青十分殷勤地献上自己亲手沏的香茶。
罗妃轻啜了一口香茶,轻笑道:“信阳毛尖本是好茶,经了青青的手后像是更香了。”
吕青青笑道:“娘娘谬赞,是您宫里的茶叶好。”
罗妃放下茶盏:“听二殿下说,你六岁时边和司徒三爷一起去了衢州”
“是,因为夫人容不下我们母女,对父……司徒三爷也心生怨念,阮大将军心疼夫人,一怒之下便替司徒三爷寻了个官职,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我娘……我娘生活无依无靠,不想让我跟着她吃苦,便将我送到了司徒三爷身边。
所以我便随着他一起去了衢州赴任。”
罗妃叹道:“女人妒性大也是常有的事儿,尤其那司徒阮氏,身后有那般强势的父兄做靠山,如何肯与别的女子共享一夫
更不用说你母亲还生养了你这么美丽可爱的女儿,她就更接受不了了。”
吕青青乖顺地立在一旁,强忍着快要滴下来的泪水。
罗妃暗暗嗤笑。
如今的十三岁小姑娘都这么厉害了么
瞧这戏演的,比她们年少时强了不知多少倍。
你娘在司徒阮氏新婚时便勾搭人家司的丈夫,还偷偷摸摸生下你这个私生女,难道还指望司徒阮氏行欢欢喜喜把你接到身边当宝贝疙瘩供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