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不去,得罪圣上。
去了,得罪殿下。
他究竟是去呢……还是去呢……
“大吴”正纠结间,昌隆帝突然唤了一声。
吴公公小腿一抖:“老奴在。”
昌隆帝却没有在意他的紧张,吩咐道:“你待会儿亲自去一趟东宫。”
我的姥姥!
果真是要赐宫女!
吴公公的腿都打晃了,差点儿直接跪下。
昌隆帝终于发现了异常,拧着眉道:“大吴,朕瞧着你有些不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吴公公忙道:“谢圣上关心,老奴就是膝盖有些酸痛,这也是老毛病了。”
上了年纪的人谁身上都会有些旧疾。
譬如说吴公公,每年季节变换时他的膝盖总会疼痛,这件事是昌隆帝知道的。
他也没有多做怀疑,语气中带着一丝惆怅道:“你去瞧瞧重熙在忙什么,朕听闻凤翔宫那边已经布置妥当,让他抽个空陪朕过去看看。”
吴公公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偷偷睃了昌隆帝一眼。
凤翔宫曾经是元后的寝宫,自从她薨逝后,那里便一直空着。
不仅没让如今的韩皇后住进去,圣上自己也是二十年未曾踏足半步。
最近修缮凤翔宫,圣上倒是十分关心进度,却也从未起过要去那里看一看的心思。
今日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吴公公不敢耽搁,应了一声后躬身退了出去。
阮棉棉拿定主意后,第二日便打发英子去护国公府请方槐花。
孰料方槐花有些事情要处理,前几日带着两个儿媳去了陈留。
阮棉棉只能把事情暂时压下,巴巴儿地等着槐花大姐回京。
这一等就是好几日。
方槐花回到护国公府,听闻自家妹妹有急事寻她,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赶了过来。
她这几年操心的事情少,两个儿媳又一连给她添了两个孙子,整个人越发比几年前圆了一圈。
下了马车后随着引路的丫鬟急匆匆赶到琴瑟居,方槐花累得直喘粗气。
见阮棉棉歪在白藤椅上打瞌睡,身边的小案几上还摆满了各种小吃食,哪里像是有什么急事的样子,她顿时气坏了。
敢情二妮子这个小混蛋是在消遣自己呐
要不是看在她怀着小外甥的份儿上,
她伸出胖乎乎的手拍了自家妹妹一下。
阮棉棉被拍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眼泪都险些掉下来。
她伸出胳膊紧紧抱住方槐花的腰:“姐,你可算是来了!”
方槐花越发着急了:“你真是越大越
第二百二十章 凤翔宫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刷-------------------
方槐花自幼性格泼辣爽,又在边城生活了半辈子,行事从未有过这么不干脆的时候。
阮棉棉眨巴着眼睛,像是没听懂她的话一般:“你就像当年教我一样教她不就得了。”
方槐花白了她一眼:“小妞妞要像你一样皮实,我立马儿就去教她!”
阮棉棉顿时有些心塞。
她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小凤凰那般精致秀美,气质更不像她那般斯文贵气。
可她也不像槐花大姐形容的那样粗糙好吧
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年纪比小凤凰现在还小一岁呢!
那时槐花大姐怎的就好意思把夫妻间的那点事情说得那般详尽
以至于后来她和死渣男成事那一回,明明他都喝得半醉了,他们还是非常顺利地做了夫妻。
方槐花按了按眉心:“二妮子,小妞妞是我最喜欢也是最心疼的外甥女。
换作其他事,哪怕再困难再危险,我方槐花也是义不容辞。
可这件事……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怕拿捏不好那个度。”
阮棉棉总算是明白了。
槐花大姐担心的不是小凤凰,而是皇长孙。
毕竟她和阿福接触的次数十分有限,根本谈不上了解。
阮棉棉的呼吸很快变得均匀绵长。
这次却轮到司徒三爷睡不着了。
因为他想起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自从阿福成了他的准女婿,在某些事情上他一直是严防死守。
当然,那小子也的确是洁身自好。
不仅对京中所有的贵女们都是不假辞色,就连皇宫里那些美貌的宫女也一直视而不见。
所以那臭小子直到现在还是个未经人事的童男子。
对女儿来说,女婿身边干干净净是件好事。
可对于一个新娘子而言,一个毫无经验的新郎就意味着洞房花烛夜要吃苦头。
谁都有过第一回,那种生涩无措的感觉,想起来都是泪……
所以说,大家子里的少爷,到了一定的年纪长辈们就会赐几名教他们通人事的通房丫鬟。
一是不让少爷们被外面那些心思不正的女子勾了去。
二是为了少爷们将来娶亲时,洞房花烛夜能顺利一点,也有不让媳妇吃苦头的意思。
千百年来大家族里都是这样的规矩,几乎从未有人质疑过是不是合理。
换作从前,他根本不会去关心女婿有没有经验这种无聊的事。
可重活一世,他对这种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女儿是一定不能吃苦的。
女婿也绝不能去别的女人那里学经验。
那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才能皆大欢喜呢
推翻了无数个想法后,司徒三爷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炸了,一时没控制住,翻身的动作就大了一点。
他正后悔,果然就听阮棉棉嘟囔道:“你又在折腾什么了!”
司徒三爷索性把嘴唇凑到阮棉棉耳畔,把方才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脑倒了出来。
听着听着,阮棉棉的睡意就没有了,一双眼睛都瞪圆了。
那边司徒三爷还在喋喋不休。
“……棉棉,我觉得还是后一个办法好些。
让阿福去亲眼瞧瞧人家都是怎么办事的。
虽及不上前一个办法,但比起看那避火图自学强了不知多少倍。
我这几日就托人去联系,等下一个休沐日……”
话音未落,屋里又传来了重物落地的声音。
司徒三爷完全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一夜之间竟被媳妇儿第二次踹下床。
这一次他的动作显然没有上一次那般利索,坐在地上竟忘了站起来。
阮棉棉这一次却没有后悔。
瞧这死渣男想的都是些什么馊主意!
让她的女婿去观摩别的男女做那种事
这和千年后那些男人看某种东西有什么区别
她好好的女婿,才不要被死渣男给教坏了!
好半天司徒三爷才回过神来。
他哭笑不得地看着犹在气鼓鼓瞪着自己的媳妇儿。
&nb
第一章 成大礼(上)
昌隆二十四年九月十二日。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大宋朝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吉时到,钟鼓齐鸣。
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黑色衮服的赵重熙登上了龙华门开始祝祷。
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由鸿胪寺的官员们引导依次进入皇宫,行至龙华门外。
随后,朝臣们分成文武两列。
文官跪于御道以东,武官跪于御道以西,静候新帝祝祷完毕。
大约两刻钟后,赵重熙结束祝祷,走入龙华殿就座。
文武百官按照官职高低依次进入龙华殿。
禁军鸣鞭,将军卷帘,鸿胪寺卿高喊行礼,官员们行五拜三叩大礼。
礼毕,官员们再次行至龙华门外,翰林院掌院学士在诏书上盖印。
鸿胪寺卿奏请新帝颁诏。
赵重熙允准后,翰林院掌院学士将诏书交与鸿胪寺卿。
鸿胪寺卿手捧诏书放入云舆内,由云盖引导送至龙华门。
登基大典庄严肃穆且十分繁琐,结束时已近午时。
因为下午还有大婚典礼,内侍们丝毫不敢耽搁。
小袖子带着几名小太监替他把冕冠和衮服脱掉,小安子则招呼宫人们端来了饭菜。
赵重熙心里一直惦记着婚礼的事,哪里有心思吃饭,胡乱用了几口就吩咐人把饭菜都撤了。
一面又问:“吴公公呢”
小袖子忙道:“回圣上,吴公公今日要和两位迎亲使去皇后娘娘府上迎亲,方才已经出发了。”
听他一口一个“圣上”,赵重熙多少有些别扭。
这个称呼昨日还属于皇祖父,今后却要一直伴随他到老。
又听小袖子提起迎亲的事,赵重熙越发心塞。
迎娶凰儿为妻,是他盼了三年多的事情。
尤其是去成国公府迎亲的场景,他想过无数次,梦过无数次。
甚至连催妆诗都偷偷作了好几首。
可真到了大婚这一日,他之前所有的盘算却成了空。
凰儿值得世间最好的,以皇后之礼迎娶她入宫,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但这么一来,他们的婚礼便会留下很多遗憾。
譬如说,他不能亲自去成国公府迎亲。
皇室子弟娶妻,甚少有人会亲自去女方府上迎亲。
但只要新郎自己愿意去,旁人也说不出什么。
皇帝则不同,就是说破大天磨破嘴皮子,也没有亲自去皇后娘家府邸迎亲的道理。
赵重熙郁闷极了,满脑子想的全是凤凰儿身着大红嫁衣的模样。
小袖子和小安子在东宫伺候了他三年多,对他的脾性和心事都非常了解。
此时见赵重熙有些打不起精神,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不敢开口说话。
他们两个不敢说话,其他的小内侍和宫人们也都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正觉得压抑,昌隆帝搭着钟公公的手,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内侍和宫人们赶紧行礼:“参见太上皇。”
昌隆帝摆摆手,内侍和宫人们都退了下去。
身为过来人,长孙的心事他一看就知道。
他翘了翘嘴角,故意道:“臭小子能不能有点儿出席!
虽然你不能亲自去司徒家迎亲,但朕替你安排的正副两位迎亲使,难道还不够体面
反正都是你和丫头在一起过日子,婚礼是什么样子的也没什么打紧。”
说罢重重叹了口气:“就拿朕来说吧,当年迎娶你皇祖母时,赵家只是寻常的官宦人家,左家又是商贾,但我们的婚礼却办得非常盛大。
但最终结果如何,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反观韩氏,因为是继后,当初朕连个婚礼都没有给她。
可最终和朕过到头的,还是韩氏。
所以,婚礼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夫妻今后相扶相携,好好走完一生。
臭小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赵重熙嘴角
第二章 成大礼(下)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刷---------------
容云有些羞赧:“是我太心急了。”
春桃笑了笑,对凤凰儿道:“姑娘,您要不要再用些点心”
方槐花自幼性格泼辣爽,又在边城生活了半辈子,行事从未有过这么不干脆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