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我的小面包
“狗鞑子,纳命来”。即便是鞑子已经进了城,赵海依旧不怕,直接从城墙的楼梯处,扑向鞑子,直接把其从站马上拽了下来,然后,一刀,结果了对方。
赵海直接翻身上马,挥舞着腰刀,连连砍杀,颇有无敌之势。
只可惜,鞑子兵马太多,即便是赵海再勇武,也无济于事,很快,便淹没于人海之中,最终被斩于马下。
即便是鞑子已经进了城,高阳的军民,依旧没有逃走,反而组织了巷战,阶段狙击鞑子。
“大人,你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很快,就有人护送孙承宗想要撤离,以最快的速度,来开这里。
只可惜,孙承宗并不同意,反而抽出一把腰刀,势要冲出去跟鞑子拼命。
“全民对抗”
第三百三十五章 救走
“唰唰唰”赵海捡起一根长矛,舞动如飞,每一下,都会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
“呲啦”可惜,鞑子人数太多了,一个不查,后背被砍中,一条寸长的伤口划出,鲜血彪飞。
“唏律律”战马惨叫一声,却是被击中了腿部,跌飞出去,而赵海也因此,被甩了出去。
鞑子数十人围攻上来,赵海即便是在勇武,也是寡不敌众,身上的伤口,不断的增加,最终,倒地不起,再也没有能爬起来。
赵海作为一任知县,却是异常的勇武,这在官场上,可是极为少见的,假以时日,或许,能够成为卢象升一般的存在,可惜,战死在了这里。
鞑子的战斗力可得非常强的,像赵海这样的,可是极少的,所以,在赵海战死以后,抵抗力度就大为减少,被鞑子打的连连败退。
“爹,你就跟有福先撤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要您老人家在,咱们孙家就不会败”。孙鉁留着泪劝阻,可惜孙承宗一根筋的,绝不后退,一定要战到最后一人。
孙鉁兄弟几人,以及儿子孙子辈的,也都在劝阻,可惜,就是不听,老人家势必要跟高阳城共存亡。
忽然间,一队黑衣人冲了出来,对着孙承宗就是一记手刀,而后者直接晕了过去。
“你,你们是什么人,把我爹怎么了”孙鉁又惊又怒,这伙黑衣人看起来训练有素,战斗力极为强悍,关键是,不知道是敌是友啊,上来就对老爹出手。
“放心吧,我们是大明人,既然老爷子不愿意撤退,那就打晕带走好了”。黑衣人霸道的说,带着孙承宗,就朝后面撤去,而孙鉁也只好带着家人,紧紧地跟随。
不过有一点,孙鉁可以确定的是,那就是,黑衣人对孙承宗,对自己一家人,没有恶意,要不然,就不是手刀那么简单了,而是刚到伺候。
很快,黑衣人带着孙承宗,孙鉁等人,七拐八绕的,竟然从一条小路出了城,要知道,即便是在城里活了这么久的孙鉁,竟然都不知道。
对于这伙黑衣人的来历,孙鉁更加的惊奇了。
“来人,全部上马,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就在孙鉁离开高阳城没一会,后面就传来阵阵的喊杀声,而且,越来越近了。
“踏踏踏”。战马疾驰,孙鉁紧紧地跟着黑衣人,向着南方而去。至于要去哪里,暂时也管不了了,先活下去再说吧。
一日之后,一行人到了一处山寨处,一个壮汉出来迎接,并询问道“一路可还顺利”
“放心吧,一切顺利,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虽然不知道王虎要搞什么名堂,但是,既然他提出来,熊亮还是照做了。
为此,熊亮不惜派出了自己的精英队伍,陪着那边的情报人员,一路险之又险的把人给救了出来。
“多谢这位,大,大王救命之恩”。在孙鉁看来,眼前这位,应该就是这里的山大王了,顶多也就是个会打鞑子的山大王。
不过,既然人家救了自己,感谢的话,还是要说的。
“不用了,来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好生安顿”。来人客气,熊亮还是挺高兴的,总算不是救了个白眼狼。
孙鉁一行人,带着依旧还在沉睡的孙承宗,在一人的带领下,朝着客房走去。
虽然自己这些人是逃了出来,但是,孙鉁的心情,异常的沉重,一大家,上上下下的几百口人,到了现在,只剩下二三十人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没有逃出来,而很大的可能,都已经死了。
这对于整个孙家来说,可以说个极大的打击,不过,看了看那依旧沉睡的老人,只要他还在,那么整个孙家依旧还在。
“什么情况,杀,快,跟我拦住那些鞑子”。刚躺在床上没多久,孙承宗就一阵胡言乱语,然后豁然坐了起来,大吼起来。
可惜,四周很安静,没有惨叫声,没有厮杀声,也没有火炮和火铳的声音,一切,太安静了。
“怎么回事,我现在在哪里”孙承宗有点迷茫,之前不是在高阳城,跟鞑子大战吗,怎么会在这里
“爹,咱们跟鞑子大战,不敌,眼看就要死了,却被人给救了下来了,您忘了吗”孙鉁记激动的说,老爹终于醒来了,战斗力竭,悲痛,再加上长途的颠簸,导致老人家到了现在才醒过来。
“那,那高阳城呢,城里的百姓呢”孙承宗低声嘶吼,可惜,嗓子早已经哑了,喊不清楚。
“都,都死了,城破以后,鞑子就大肆屠杀,抢掠,高阳城,完了”。孙鉁痛哭不已,里面有多少自己的族人,战死在了里面。
“哎”孙承宗叹息一声,其实,结果他早就想到了,只是不想承认而已,听闻孙鉁这样说,唯有一声长叹。
“对了,是什么人救了我们,可有感谢”孙承宗问道,不管怎么样,人家千里迢迢的救了自己这些人,还是要感谢的。
“谢过了,爹,放心吧,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处山贼窝,可是,我观其战斗力,非常的强悍,显然,不像是普通山贼所能拥有的,至于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了”。孙鉁虽然怀疑,但是具体的也不好过问,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随缘吧。
“把总,咱们要出兵吗”熊亮站在大厅里,对着地图看了许久了,一队长询问道。
“不急”。熊亮摆摆手,现在鞑子的部队,距离这里还比较远,长途跋涉不易。
而且,王虎曾说了,要等到他的大部队来了,汇合了在做打算,暂时不宜做什么大的举动。
“继续侦查,把夜不收都放出去,我要知道鞑子的最新动向”。只有了解了鞑子的动向,才能准确的做出,接下来的策略。
“是,把总,放心吧,都已经派出去了”。一队长躬身,领命而去。
“把总,老家运来的炮队,预计明天就回到达,一共一百门火炮,全是最新式的火炮”。二队长禀告道,这些火炮,都是安装在马车上的,是可以跟着野战的灵活火炮。
“好,实在是太好了”。熊亮一拍大腿,有了火炮,那么,战斗力又提高了一大截了,果然是个好消息。
第三百三十六章 分兵
数日之后,卢象升终于抵达京师,崇祯帝急招之下,在武英殿面圣。
“臣卢象升拜见陛下”卢象升进了大殿以后,疾走几步,跪拜道。
“卢爱卿快快请起,一路辛苦了”。崇祯帝对于卢象升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短短数日,就从河南赶来,可谓是日夜兼程了。
“卢爱卿,这鞑子肆虐,以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短短数日,鞑子已经攻破县城十几个了,求援信如雪花般,飞入京城,让崇祯帝烦不胜烦。
“打,必须要打,这鞑子生性残暴,就如山贼一般,你不把他打疼了,他以后只会来的更勤,危害更大”。卢象升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
然而,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其中最为代表的乃是杨嗣昌,因为他主张的是议和,关键是,还得到了崇祯帝的默许。
杨嗣昌主持中原剿匪大计,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已经出现效果,不光李自成败北,就是张献忠,也已经连连大败,被逼的都快走投无路了。
只要再有一年的时间,杨嗣昌就敢说,可以消灭农民军,然而,偏偏这个时候,鞑子来了。
不过,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杨嗣昌的主张,先和满清议和,主力解决掉农民军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满清。
不过,卢象升并不同意,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还想议和,都攻破了十几个县城了,屠杀数万大明百姓了,你还想这议和
“卢爱卿,你可有把握”崇祯帝希冀的说,要是能够击败鞑子,自然是极好的。
“臣定当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卢象升大声应道,定会带大军,和鞑子决一死战。
“好,不愧是朕最能干的臣子,现朕任命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所以勤王兵马,打击鞑子的嚣张气焰,杨爱卿为其辅助,做好一切调配工作”。
崇祯帝的愿望是好的,杨嗣昌在朝中支配,卢象升在外面打仗,两人相辅相成。
“是,臣下领命”。卢象升和杨嗣昌,对视了一眼,才缓缓的退了出去。
不过,临行前,崇祯帝还赐予了卢象升尚方宝剑一把,以示权威。
出了京城,卢象升返回大营中,众人见卢象升带了尚方宝剑而来,皆是惊喜。
“大帅,恭喜啊”卢象同等人,纷纷祝贺,这代表着,陛下对于大人的厚爱。
“哎,难啊”卢象升心里并不欢喜,反而担忧不断,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杨嗣昌主张的是议和,恐怕之后,对自己会掣肘不断的。
“大人,宣,大,山西三镇的总兵,才两万多人,实在是太少了啊”。杨廷林愤怒的从外面走进来,三个总兵,才两万多人,就这,还想跟鞑子野战,妄想吧。
“对了,关宁那边,来了多少人”卢象升沉声问道,就是人来的再少,这仗,该打的,还是要打啊
“一共步兵三万,还有铁骑一万,共四万人”。杨廷林早就打听清楚了。
只是,听到这里,卢象升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因为,关宁那边,可是由高起潜负责监军的,而那个太监,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啊
果然,之后几日,卢象升下达的种种命令,到了关宁那边,不是推诿,就是抗拒,气的他连摔了好几只茶碗,也无济于事,只好上报与朝廷。
现在还没开始打呢,就指挥不动,要是到了开战的时候,更是别想了。
崇祯帝接到禀告以后,加上杨嗣昌的参合,于是下令,由首辅大臣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
这样下来,虽然卢象升的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还在,但是,实际上,他已经管不了关宁那边的事情了,已经算是分兵了。
翌日,卢象升下令,大军有涿州出发,朝着保定行军,寻找鞑子的主力部队。
鞑子兵分八路,这对于卢象升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鞑子的战斗力很强,分兵的话,也许,自己还可以分而击之。
“什么,鞑子真的去了大同”王朴忽的站了起来,那俊美到了脸庞,写满了惊讶之色。
“这是兵部陈新甲传来的消息,应该假不了”。亲兵说道,而且,手里还有一封信报。
“奶奶的,管不了了,老家都要被鞑子一锅端了,我还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王朴也是慌了,老家大同,要是被鞑子给打烂了,那么,自己也就惨了。
“你出去,让大家埋锅造饭,不要声张,咱们明天,一早就回去”。王朴安排道,然后自己修书一封,打算明天走的时候,让人送到大帅那里就行了。
很快,王朴的大军,就收拾完毕了,只等着天一亮,就出发了。
“听明白了吗,只要交给杨廷林就行了”。王朴也是没敢让亲兵,把修书直接交给卢象升,那样,不知道这名亲兵,还能不能回得来。
天才蒙蒙亮,王朴就带着大军出发了,而且,他的大军,就驻扎在最外面,行动起来,可是方便的很。
“大人,不好了,那山西总兵王朴,不知道为什么,拔营朝着西面去了”。杨廷林接了信报,还没来得及看,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什么,这个时候还走,他敢”卢象同大吼一声,战事就在眼前,这人竟然敢逃走,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着杨廷林递上来的信报,卢象升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信中说,鞑子的大股兵力,集结在大同附近,有攻打大同的可能。
这大同可是王朴的老巢所在,这大同要是被攻破了,王朴也就完了。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王朴回援,也无可厚非,可惜,卢象升总感觉,这信报是假的,因为,根据自己的来的最新消息,鞑子去大同的,只是小股而已,并没有主力部队。
可是,王朴已经跑了,自己能怎么办,带大军去拦截,然后干一架
“本来兵力就不多,可经不起糟蹋了”。卢象升叹息一声,走就走吧,没有了你王朴,难道就不打鞑子了吗
过了保定以后,卢象升继续进军,一直到了巨鹿,驻扎在一个叫做贾庄的地方。
而高起潜监军的关宁铁骑,则是驻扎在离此三四十里的一个叫**泽的地方。
在这里,卢象升发现了一股,鞑子的主力。
第三百三十六章 分兵
数日之后,卢象升终于抵达京师,崇祯帝急招之下,在武英殿面圣。
“臣卢象升拜见陛下”!卢象升进了大殿以后,疾走几步,跪拜道。
“卢爱卿快快请起,一路辛苦了”。崇祯帝对于卢象升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短短数日,就从河南赶来,可谓是日夜兼程了。
“卢爱卿,这鞑子肆虐,以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短短数日,鞑子已经攻破县城十几个了,求援信如雪花般,飞入京城,让崇祯帝烦不胜烦。
“打,必须要打,这鞑子生性残暴,就如山贼一般,你不把他打疼了,他以后只会来的更勤,危害更大”。卢象升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
然而,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其中最为代表的乃是杨嗣昌,因为他主张的是议和,关键是,还得到了崇祯帝的默许。
杨嗣昌主持中原剿匪大计,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已经出现效果,不光李自成败北,就是张献忠,也已经连连大败,被逼的都快走投无路了。
只要再有一年的时间,杨嗣昌就敢说,可以消灭农民军,然而,偏偏这个时候,鞑子来了。
不过,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杨嗣昌的主张,先和满清议和,主力解决掉农民军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满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