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我的小面包
王虎眯着眼睛问道:“朱老板,要是我这一个月可以织
第七十八章 美食
满满当当的,朱环点了一大桌子菜,看的王虎挺尴尬的,实在是太多了,还欧很多自己没有吃过的。
香酥酸甜的糖醋黄河大鲤鱼,微微弯曲,摆出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姿势,圆圆圈的九转大肠,浓郁而又不失风味,不过下面的,王虎就不认识了。
朱环笑了笑,指着一道类似红烧肉的菜肴道:“此乃虎皮肉,相传为董小宛所创,是用上好的五花肉做的”。
而其中,一个条状小碗的,竟然大名鼎鼎的鱼翅,王虎也没有想到,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食用鱼翅了,几百年下来,怪不得不多了。
朱环推了推前面的一道菜,笑着说:“王虎,你尝尝这个菜,名为状元及第粥,是用上好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等做成的,最是鲜美了”。
王虎撇撇嘴,我又不是秀才,不等着考状元,和这个意义不大吧,不过人家是好意,也就接了过来,果然,味道非常的鲜美。
“王虎,你尝尝这个,洋芋呢,我跟你说,这可是从海外传进来的,产量很小的,脆脆的,味道很不错的,我最喜欢吃了”。
最怔了怔,王虎瞪大了眼睛,这洋芋,不就是后世的土豆吗,貌似,就是这个时候,传到国内的,果然是真的。
朱环夹了一点吃着,眯着眼睛问道:怎么样,好吃吧。
王虎的心思倒是不在这里,后世的时候,这土豆,煎炸烤炖涮煮什么样的没有吃过,关键是产量啊!于是问道:“朱环,这洋芋的产量如何”
朱环回复道:“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缘故,这个洋芋产量太低了,不过我喜欢吃,嘿嘿,在我们家的农庄种了不少的,你要是想吃,就跟我说”。
“那个,你能不能给我弄一点过来我想试着种一下”。的确是,海外传进来的物种,并不是在海外高产,挪进来就高产,那也是需要适应环境的。
王虎的打算就是,进行育种尽快让这作物,适应这里的土地,毕竟,这可是高产的东西,就好像玉米一样,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环境,在好几个省份,都已经普及开来了,包括王虎这里。
听到这里,朱环倒是很开心的答应:“好啊,我家里还有好几种别的稀奇古怪的物种呢,一块给你弄一点,还有一种又青又红的东西,有点长,吃起来好辣好辣的,你要不要”。
不知道是不是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吃那种东西的样子,朱环擦了擦嘴,狠辣,但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这不就是辣椒吗”。王虎点点头表示同意,来这里这么久了,王虎还真没吃过辣一点的东西,每一次吃饭,都好像缺点什么一样。
一顿饭吃到了下午,王虎也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也是吃多了点,肚皮鼓鼓,坐在座位上直哼哼,惹得朱环娇笑不已,让伙计送来了两杯消食茶。
“那个,朱环,我该回去了”。王虎站起来道,心想下一次,也该送人家有点东西才行啊,毕竟帮了自己这么久。
只是送什么呢,虽然没有点破,但是王虎知道他是郡主,家里可谓是富可敌国,什么东西没见过,什么东西没吃过
“要不,送她一面镜子”现在人用的还是铜镜,照起来并不清楚,不像后世的玻璃镜,毛孔都看的清清楚楚的。
不过想要做镜子,就需要先把玻璃做出来,可是,那玻璃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只能找一些烧窑的匠人,去实验吧,虽然王虎不会做,但是具体的大方向知道啊。
“王虎,你就坐这条船
第七十九章 招人
韩氏乃是泗水村的一个村民,本来是去孙家寨的妹妹家里,走亲戚的,就听说了织布作坊要招人的消息。
泗水村距离利国码头不远,谋生的路子多一些,是以,韩氏家里比嫁到孙家寨的妹妹韩二妮强多了,这不,韩氏就带着一些过年才积攒下来的白面馒头,以及一吊肉,过来看看。
对于枣林村的作坊,韩氏也是听说过,但是到底是距离远了点,没有孙家寨的人了解的多,于是问道:“二妹,你说的是真的一个月二两的银钱,还会有肉吃”
对于这个,韩氏是有点不相信的,自己男人在码头上做活,累死累活的,一个月,好的时候一个月三两银子,不好的时候,连二两都不到呢。
“姐,我还能骗你不成,走,咱们快点去,名额不多,错过了就后悔死了”。韩二妮不由分说拉着姐姐就朝枣林村跑去。
现在村子里谁不知道在枣林村的作坊里做活轻松,月钱还丰厚,那里找这样好的地方去。
韩氏姐妹俩,在没嫁人之前,都是织布的好手,不过等赶到作坊外面的时候,满满当当的都是人,好几百号,而且很多人韩二妮都认识,那些人也是织布的好手,瞬间,畅快的心情,又变得坎坷起来。
韩二妮拉着姐姐,紧张的排着队伍,前面可是有着一百多号人呢,一直等到了中午时分,才轮到他们俩。
韩氏两人紧张的进了堂屋,看到里面面试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子,只是问了几个关于织布的问题,也就松了一口气。
很快,韩氏姐妹俩就听到一个让她们欣喜的声音:“好了,你们俩被录用了,后天一早辰时集合不得有误,未到者按开除论处”。
“姐姐,姐姐,我们被录取了呢,我们被录取了呢”。韩二妮拉着姐姐的手,兴奋的跟个孩子一样,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又蹦又跳的。
其实,不光是韩二妮,周围被录取上的,除了几个年纪大一点的,都是一阵欢呼雀跃。
谁料,忽然间,韩二妮砰地一声,栽倒在了地上吓得韩氏脸都白了,大喊着:“二妮,你没事吧你没事吧“”。
韩二妮眼前一片金星,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对着哭泣的姐姐说道:“我没事,姐,我就是饿的,这一激动就晕了”。
闻言,韩氏才松一口气,埋怨的说:“叫你不要又蹦又跳的,你偏不听,刚才吓死我了”。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红色襦裙的女子,径直走来,皱这眉头问道:“钟鸣,怎么回事”?
这下可把韩氏姐妹俩吓坏了,战战兢兢的站起来,一脸拘谨的看着眼前这个气场强大的女人,心里思量着,这人是谁,也有着一丝丝的害怕,生怕自己刚才因为昏倒了,惹得这女强人不快,把自己给撤了。
钟鸣老老实实的回答:“回总管,这人刚才貌似因为饿晕了,昏倒了”。
女子皱了皱眉头,说道:“饭团,你去把人扶到屋里去,记下她的牌号,先支给她十斤面,事后归还”。
“是”。饭团上前,扶着韩二妮,就去了旁边歇息。
韩二妮刚才可是吓坏了,一看那气场强大的女子,竟然是大总管,心里后悔死了,干嘛在这里又蹦又跳的啊,回家庆祝不行吗
好在后面的话,让韩二妮开心不已。
“这位小姐,刚才那个红衣服的女的,是夫人吗,真漂亮,真是个好人呢”。看到饭团真的拎来了一袋面,韩二妮激动地都快哭了,这可是白面啊,自己过年都不舍得吃呢。
“恩,恩,二夫人最好了,也是最漂亮的,她可是大总管,以后你们要注意点啊”!被人叫做小姐,饭团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不过也别怪别人这也认为,原本饭团瘦削矮小,浑身上下破破烂烂的衣服,现在呢,白白净净的,还有点婴儿肥,身上的衣服,可是小家碧玉型的,可是比一般的
第八十章 吃肉
等韩氏回到泗水村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韩氏的男人赵大力,正在村口巴望着。
看到韩氏急匆匆的赶来,赵大力颇为不悦的说:“你怎么才回来啊,现在兵荒马乱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看到男人不悦,韩氏没敢说什么,低着头,拎着篮子就进了院子。
跟妹夫李用不同,赵大力这个人大男子主义的很,在家里说一不二。
看着篮子里的白面,赵大力疑惑的问:“媳妇,怎么回事,你不是妹夫家挺穷的吗,怎么还有白面给咱们”
韩氏心中一喜,正好把事情跟丈夫说一说,道:”大力,枣林村听说过吗,那里办了一个很大的织布作坊,招了好几百人了,一个月二两的月钱,而且三天还有一顿肉吃,我和二妮都报名了,后天一早就开工,你说怎么样”
韩氏已经在盘算了,到时候有了月钱,该置办点什么呢
“不行”。赵大力想也别想,斩钉截铁的说。
韩氏惊愕的问:“为什么,人家孙家寨好多人选不上,哭的那叫一个惨啊,我能通过,干嘛不叫我去,一个月多二两银子呢,咱们的日子也好过的多。
谁料,赵大力大怒,说:“好什么好,现在我挣得银子不够你花的吗,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这事就这么定了,现在冰水已经化了,漕运大开,码头来往的船只会越来越多,下个月的工钱就多了”。
说完,赵大力一甩手,进了里屋睡觉去了。
“呜呜”。韩氏委屈的垂着头,抹着眼泪,却又无可奈何,只是感觉亏欠了二夫人的一番好意。
可是,韩氏却是不敢违背丈夫的意思,只好也上床,躺着睡觉。
很快,就到了报道的日子,一干女子都早早的来到作坊报道,韩二妮换上了过年才穿的那件衣服,虽然依旧破旧,但是浆洗的很是干净。
只是韩二妮此刻非常的焦急,因为马上就要到时间了,可是姐姐韩氏,依旧没有到来。
“不会是姐夫不让她来了吧”。韩二妮忽然想到,姐夫可是一个霸道的人,大男子主义,平常出门都会说道一二,这出门做工,一整天的不回家,指不定就不同意呢。
想到这里,韩二妮暗暗流泪,这么好的机会,姐夫怎么就不明白呢
要说刚开始,王虎弄那个蜂窝煤作坊的时候,会有人怀疑,结果怎么样了,后来又弄了个肥皂作坊,现在枣林村一个个村民,富有的很,都快赶上县城的那些人了,明晃晃的事实,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再说了,都是相邻村寨的,大几百人,万一王虎敢欺骗,这家家口口的,能有好几千人,他还真敢杀光了不可。
“算了,怪姐姐没那个福分”。韩二妮擦了擦泪水,昂首挺胸的跟着人群朝里面走去。
很快,那个令自己敬仰的二夫人就来了,依旧是那么的青春靓丽,在上面讲了很多的注意事项,还有上下工的时间。
因为是第一天,韩二妮还是有点紧张,而且感觉,这织布机,跟自己家里的不太一样,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惊讶的发现,这织布机,竟然比家里的好用太多了,织出来的布匹,有紧密又结实,而且还是一倍宽。
韩二妮心里暗暗想到,副千户大人,果然厉害啊!怪不得人家能够做到副千户呢。
当韩二妮饿的头晕眼花的时候,一阵钟鸣之声响起,却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各位听好了,到了吃饭的还是,你们有半个时辰的吃饭时间,大家拿起你们的餐碗,依次排队打饭,大人仁慈,今天第一天,会有肉吃,你们一定要好好干活,来报答大人”。
 
第八十一章 受欢迎的布匹
到了四月份,王家棉布便已经运送到了兖州城朱家布店,进行销售。
这比寻常的棉布,宽上一倍,立即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水车巷的司吏家的女人李氏,虽然家资不丰,却是个爱炫耀的性子,时常会逛一些布店,小首饰店之类的地方。
这一天,李氏就来到了朱家布店,很快就被一款新式棉布给吸引住了。
“老板,你这布倒是挺奇怪的啊,怎么会这么宽啊”!李氏疑惑的问,摸着这布匹,手感倒是极好的。
很快,掌柜的走了过来,颇有点得意的说:“这可是新上市的王家棉布,比平常的棉布宽一倍呢”。
说着,掌柜的还把声音提高了几分,好吸引别人的注意,还一边在棉布上比划着说:“你们看看,这棉布这么宽,裁剪的时候,自然是可以有更多的余地,以前边边角角的地方,也会变得更大,这样,还可以做很多东西呢”。
“而且你们看看,这前襟后襟都可以连成一片裁剪,不需要分两次裁剪成型后靠线缝合在一起,做衣服省时省力,而且少了一道缝线,也会更加的体面”。
“咦,果然是啊,这样可以省很多布料呢”。
“是啊是啊,你看看,这前襟和后襟连在一块,果然好看的多了”。
“哎,老板,给我来上三匹,我回家做几件新衣服去”。
掌柜的大嗓门,果然有了效果,很快,他的周围,就围着一圈的叽叽喳喳的女子,不停的询问着,爽快一点的就直接购买。
李氏是个精于裁剪的女人,这也是她会炫耀的资本,每每一件普通的棉布,她都可以做出来新意来,这会儿,有了更大更宽的棉布,有了更大的余地,自然是能够做的更加的漂亮,也是心动了。
于是,李氏问道:“掌柜的,这棉布怎么卖多少钱一匹啊”
“小娘子好眼光,这可是最新式的王家棉布,你看看,这么宽,裁剪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不是,做出来的衣服也好看,一两银子一匹”。
“能不能再便宜点啊,掌柜的,我可是老主顾了吧”。
“这可是新品啊,供不应求呢,哎,算了,看在你是老顾客的份上,少你二钱银子,九钱八分一匹如何”
“那好,谢谢掌柜的,给我来一丈一尺”。
买了棉布以后,李氏就急匆匆的回家了,回到家以后,就拿起针线活计儿,开始做起新衣服来。果然,这宽步在裁剪的时候,余地更大,节约了不少的布料,而且前襟后襟连在一起,省事还好看,余料,还能给丈夫做一个小衫呢。
做好了新衣服以后,李氏试了试,越是越是满意,于是带上上个月买的那个银饰,一摇三晃的出门了。然后哪里有人多,就往哪里挤。
李氏附近的人,都是舒念的人,看见李氏过来了,纷纷赞道:“李娘子,又做新衣服了,这个百褶裙,可真是好看啊”。
住在李氏对面的客氏,平常就跟李氏喜好差不多,看到李氏身上这件新百褶裙,心里羡慕的近,不过,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之处,问道:“李家娘子,你这衣服稀奇的很啊,这前襟后襟怎么说连一块的啊,中间怎么没有缝线啊”
李氏得意的瞥了周围一眼,声音提了几个分贝说道:“这你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可是朱家布店最新式的棉布,比平常的棉布宽一倍呢,裁剪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这布宽了,前襟后襟不就连在一块了吗,自然是不需要缝合了”。
李氏的话,却是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心里面很是美滋滋了一把。
“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