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但是我们依然解决了贵国现在最需要的流动资金问题,这已经是很重要的支持了不是吗”一旁的鲁特说道。

    “有德意志帝国的海外资产做担保,我们也可以向贵国的财团和银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钱的话,这个谈判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吸引力。所以,我想谈谈别的。”鲁普雷希特盯着对面的鲁特说道。

    “我曾经和鲁特国务卿谈过这个问题,我需要一个保证,一个切切实实的政治保证,在德意志帝国和协约国集团交战的时候,美国至少可以保持中立,但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对于盟友来说最低的要求,您和您政府却一直没有给,你们在待价而沽,只要情况合适,利润合理的时候,你们会毫不犹豫的在背后捅我们一刀。也许不是您,但是可能会是别人。”

    “大家都是政治家,我们应该清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吧尤其是贵国,一个简单的民意和政府的更换都可以让以前的协议变成废纸。在经历了之前的事情之后,我对您和您的政府做出的承诺保持怀疑。”王子现在有些感谢那些波兰后裔了,因为他们给了殿下可以质疑




第600章 针锋相对 2
    而且说实话,罗斯福对于德意志帝国还是很忌惮的,虽然这个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已经世界第一了,但是和后世相比还不是一个概念,精密机械和各种高技术的东西也玩的不怎么溜,和后世2战时美帝产能技术双王冠相比那是差远了!

    这一点从机械出口角度就能看出来,虽然美国的工业在1战前已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但是出口量反而还不如德国,1913年的时候,德国机械产品出口总额达73840万马克,占到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29.1%。而美国是68060万马克,大约是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26.8%。而在化工行业德国的优势更是巨大,不要忘了,当时德国可是几乎垄断了世界所有的合成染料市场的!别看德国和俄国是敌对国家,在1战爆发前,就连苯类化工产品之类的化工产品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所以说,美国人的工业主要体现在量上,美国那么大,资源那么多,单纯光靠采矿、钢铁工业都可以把美国的工业规模堆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要单纯看技术的精细程度的话,这时候的美国还是不太够看的。

    所以,罗斯福巴不得双方打得惨一些,然后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而实际上不少美国实力派也都是抱着相似的看法的,说什么国与国的友谊相信这个说法的人一般都会死的很惨。至少鲁普雷希特是不相信的。

    “这是拿美利坚合众国的核心利益去赌博,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是欧洲的内部事务,合众国没有必要参加的这么深,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即使我同意了,议会也不会同意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黄金作为普通货币交付给别的国家。”罗斯福说道。

    “最关键的是,其中的风险,如果合众国大量黄金储备转移的话,对于国内的金融稳定会有极大的影响,这对于贵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有很大的危险。不是吗”鲁特国务卿说道。

    “对我们当然有好处,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和协约国开战,如果我们从贵国购买东西的话,你们会收马克吗同样的道理,你们会收英镑亦或者法郎吗”鲁普雷希特反问道。

    “不会,绝对不会!因为处于战争中的国家的货币是不值钱的,他们的波动太大,而且一般会贬值,所以,为了保证你们的利益,你们只会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资产抵押!”还没等鲁特说什么,王子就给出了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收美元。我们给贵国的贷款也是美元贷款!”鲁特说道。

    “但是我们不可能只从美国进口东西,真金白银永远是最好用的。而且说一句不恰当的话,贵国从英法获得大量黄金储备之后,美元也可以多印一些了吧在战争时期,贵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大量的黄金,贵国民间也有大量的黄金,只要不是来自国内的问题,在战争期间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动摇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实力的国家正在参战,没参战的国家没有实力。“王子没有丝毫的让步。

    “我们的谈判似乎进入了僵局。贵国试图绑架合众国,而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罗斯福平静的说道。

    “德意志帝国用贵国最需要的殖民地都无法交



第601章 他们必须同意
    “所有的合同都会得到德国皇室和巴伐利亚王室的认可,他们不会随政府的更迭而失效,因为这笔资产并不是购买商品所得,贵方完全不用担心损失什么,难道不是吗你们只用稍微释放一些影响力就可以了。”

    “按照协议,在战争期间,我们将会把相关资产转移到一个基金会的名下,而这个基金会将有德方和各位一起掌管,到了基金会使命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些资源。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转移资产,也不用担心分配的不公。”劳拉伯爵最后说道。

    ”这个意见非常诱人。我原则上同意。”j.p摩根第一个表态,而随后和德国有密切粮食贸易关系的芝加哥财团也表示支持。再然后是梅隆和洛克菲勒。实际上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洛克菲勒还是十分犹豫的,可以预见的是,战争爆发之后协约国一定会从美国大量采购原油或者石油加工品。

    作为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光吃一家怎么行,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吃了这家吃那家,两头都吃,如果有第三家介入,那么,最好把他们都吃掉才好,按照洛克菲勒的想法,光吃同盟国和协约国是不行的,如果美国能参战的话,不管是帮那一边,国内的原油需求恐怕是大增吧

    他原本是打算做一些小动作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没办法了,洛克菲勒财团实力确实很强,但是奈何对方人多势众啊!摩根财团第一个表态很正常,他们主要出售各种矿石,并且在非洲有大量的投资,德国无论如何都需要进口各种矿石,在美国政府的促进下,美国的矿石在德国市场上优势很大。

    而殖民地的资产也让摩根财团和德国政府绑在了一起,一旦英法胜利了,摩根财团在非洲的资产恐怕也会被没收把所以摩根财团没有别的选择。至于说英法从美国进口资源这个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不太可能的,想想看,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家缺什么资源在非洲有各种血汗工厂,黑人工人干活几乎不给钱,再加上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和世界金融中心,英国人犯得着从你那进口资源

    即使到了2战,作为享受租借法最多的英国也大部分都是买工业产品和武器,如果非要说资源的话,那也是石油最多,至于从美国进口矿石那还真没多少。

    芝加哥财团的那些农场主们支持德国也是可以理解的,德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小麦和接近一半的大麦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来的时候或者说历史上的时候,德国的粮食进口大部分都是俄国,但是现在,有美德之间的贸易协定支持,也更为了打压俄国经济,德国的粮食进口开始转向了美国,俄国固然有地理优势,但是奈何美国的大农场和德国的大轮船以及贸易协定太给力了。

    而且因为德国是一个王国联合体,各个王国都有土政策,从目前来看,芝加哥财团出口到巴伐利亚王国的粮食是非常廉价的,因为王子通过和德国政府的协商,以减少王室拨款为条件,降低了进入巴伐利亚王国的粮食关税,所以芝加哥财团对于巴伐利亚王国还是很有好感的,至于说巴伐利亚本地农民怎么办要么去更赚钱的工厂,要么直接拿补贴种地……。知道历史的王子是



第602章 他们必须同意 2
    当然这点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饿的时候突然获得了一块糕点的话,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现在,俄国人开始撕毁和美国的各种经贸协议的时候……。美国人从日俄战争中捞到的东西很多,巴伐利亚虽然狠,但是也不够支持如此巨大的战争的产品供应和运输,美国人以贷款开路确实获得了非常多的经济利益,但是随着战况的不利和英法接近的影响,俄国人也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了,而在俄国人看来,想要和英法靠近就要和美德拉开关系……。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历史上在日俄开战之后,俄国人就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了留里克2型装甲巡洋舰,有的时候,朋友和敌人的界限并不清晰。而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数以亿计的法郎和英镑贷款就被拨付给了俄国。

    光有内因和外因还是不够的,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战时对世界市场的分配,无论德国是否会赢得战场,战争状况下德国的那些nb的化工企业和染料厂想出产染料想什么呢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化工产品是必须退出市场的,那么好了,市场谁来接手如何接手

    德国化工产品已经在世界上出局了,但是他们的渠道还在,如果杜邦能获得这个渠道的话,总比便宜了英法强吧……。至于说以后战争结束了会如何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无论德国胜败,德国化工企业还是要回来的,这个和胜败就没什么关系。所以既然德国愿意让出部分渠道,那么杜邦财团完全没理由拒绝啊!

    而且和2战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情况那就是,别看历史上美国人在1战中赚了很多钱,别看到最后也排了200多万大军参战。但是美国人的军工产量就是没上去!而且也没有卖出多少军火,否则的话,第一批美军登陆法国后也不会用法国人的绍纱轻机枪——这东西几乎是1战中最悲催的轻机枪。

    杜邦财团没有穿越者,但是他们分析美国陆军的规模和装备更新,也知道单纯军火是赚了不了太多的。而且他们也清楚即使开战了卖给协约国也不会有多少东西,因为英法的军事工业并不弱。历史上1战中除了俄国这个工业坑到一定程度的国家,英法德奥四国其实没进口多少军事装备。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杜邦财团也同意了,如果单纯从本心上来说,杜邦现在对德国的态度比洛克菲勒还要真诚……。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尘埃落定了,所谓的美国十大财团那是2战后的事情,现在没那么多新产业,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美国国内的主要经济体已经表示了对德国的善意,至少也是中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想要参战也是难上加难,毕竟竞选经费都是这些人出的,没这些人支持,你怎么上台

    “既然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了,也已经建立了稳固的贸易关系,那么我现在需要各位帮一个小小的忙,大家都清楚鲁普雷希特来到美国的目的,我们想和美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可以一起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缺乏远见的人不想这样做。所以,我们需要各位发挥自己在政府的影响力。”尘埃落定之后,劳拉女伯爵笑着提出了第一个要求。

     



第603章 不得不还的债
    然后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出了问题总要人来背黑锅,就像出去吃饭,总要人来买单一样,按照一般人想的,既然背黑锅自然是要找不那么重要,但是看样子分量又足的人,到是当时美国海军规模才多大能参与到决策中的人又有多少

    杜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不是他参战,而是留在美国本土的话,那么这个锅十有要甩到他头上,毕竟他曾经是美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毕竟情报大部分都是他搜集的,毕竟是他同意和日本开战的,高层不过是受了蒙蔽而已。

    但是结果呢杜威参战了!而且还战死了!更重的是死的还很壮烈,甚至连同样参加海战的埃森事后都发表文章称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和杜威一起战死了数千的美军,他们奋战到了最后,这些人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世人他们无愧于美利坚合众国,他们是政界要人最重要的遮羞布,把污水泼到他们身上,先不问那些老爷们是否同意,美国海军上下和那数万名死了亲人的家属就不同意。再说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人都死了,谁还会追着人家生前的战略错误不放

    杜威是准将,地位已经很高了,然后再比他高,和这件事情有直接关系,还能管事带舰队的人就不多了,辛普森也就是个中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能背这个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辛普森将军,另外一个就是美国海军部次长,这个人的名字叫西奥多.罗斯福!

    如果不考虑个人因素的话,罗斯福背黑锅的概率要比辛普森大多了!首先,这个决定最终是由海军部下达的,辛普森作为美国本土舰队的司令他更重要的是执行,甚至连自己支持这个计划都可以找到说辞,第一,自己并不在远东,不知道远东的情况,一切推断都是根据海军部的情报做出的。第二,他是舰队司令,人家在古巴打西班牙舰队做的还不错,也算是有功。

    那么好了,罗斯福呢他本身就是海军部次长,所以他没有能量让海军部长顶缸……。然而他又负责日常工作,那么好了,让副手顶缸这几乎是海军上下的共识。而且实际上这个决定确实是罗斯福主导的,让他顶缸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十分正义并且正确的决定。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他还阴差阳错的将两艘原本可以加入俄国或者西班牙海军的主力舰给推到了日本人这一边,而这两艘战舰的加入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这事要是翻出来,拉出去枪毙十次都够了!这是妥妥的卖国啊!而且还是光卖了,自己还没得到什么利益那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或者说不出什么地震级别意外的话,流血流汗打赢了西班牙舰队,并且和决策部门有一定距离,还知道罗斯福一些隐秘事情的辛普森中将是绝对不会有事的,他提醒过罗斯福关注两艘战舰的去向,提醒过罗斯福关注日本人,提醒过罗斯福小心英国人。客观来看,辛普森把能做到的都做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偏偏就是辛普森去背锅了,黯然的被迫退役,然后接受调查,差点没有免了牢狱之灾,多少年的付出化为泡影。荣耀和激情随风而去。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不是别人,正是辛普森自己!因为他直接主动去背黑锅了!甚至在此之前没有和罗斯福说一声!

    当本来就差点认命的罗斯福找到了赋闲在家的辛



第604章 妥协
    “我……。”整整踌躇了2分钟,罗斯福愣是一个字没说出来,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眼前这位为了帮助自己而身败名裂的老朋友。罗斯福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唯一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德国崛起的恐怖,德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具备一个国家崛起的所有因素,和平稳定的环境、广袤的国土和数量适中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但是德国不一样!这个国家太可怕了,不过50万平方公里,放到美国也就是1到2个州的面积,结果就坐上了世界工业的第二把交椅。而且还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

    当然,现在的罗斯福也就是想想,甚至他自己都对这个判断抱有极大的怀疑,他想的更多的是如果德国上去就被协约国揍趴下怎么办……。这也是绝大部分美国高层想的问题,否则他们就不会提出这个所谓的援助计划了。绝大部分美国政要都希望这场欧洲大国的混战能打的时间更长一些……。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人,又如何去说服别人

    “我们整整一代人试图让美国海军冲出美洲走向了全世界,然而十几艘战舰,上万名海军官兵的奋战和鲜血都无法还来一个在远东的落脚点。而现在,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只要你点个头,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代价,我们就可以在远东获得一个无法动摇的堡垒!整个威廉皇帝领地、俾斯麦群岛都是我们的!告诉我罗斯福,你到底为何而犹豫”辛普森调整了一下自己,继续问道。

    “我只是担心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罗斯福说道。

    “拿破仑皇帝时期的法国不是强大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到头来还不是英国人在我们家门口把五大湖的海军基地给烧了,对了还有后来的白宫”辛普森嗤笑道:“亦或者,你认为,现在的英国不是超级大国。一个大国愿意把他的力量限制在欧洲和非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难道德国还能成为另外一个日不落帝国”

    “德国不会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他已经从远东撤离了他的力量,美洲是我们和英国人在争夺,在战争期间,我们就可以彻底压倒英国人在美洲的势力。非洲太遥远也太贫瘠,我们没必要下大力气。”罗斯福说道。

    “我们仅仅是提供贷款,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而且几乎没有风险。即使德国失败了,我们也只是少拿了一些,而如果德国胜利了,我们在远东就彻底站稳了脚跟,那位的信誉还是不错的,至少他答应的事情不会食言。而且这一次他是德皇的特使,有德国政府背书。”辛普森顿了顿接着说道。

    “虽然我听说德国人希望我们用部分黄金来付账,但是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旦战争开始,即使他们可以打破英国人的封锁,能够用来交换的也就是贵金属,他们早晚会回到美利坚合众国的,而且英国人也需要从合众国购买商品,他们也必须支付贵金属。我们的金融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你的老朋友们,比如说威廉.鲁弗斯.戴伊他们都希望你能和德国人搞好关系,他们还让我帮忙送一封信给你。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说着辛普森讲一封信交给了罗斯福。

    戴伊、



第605章 签署条约
    不过最终西奥多.罗斯福还是顾及了这样一个条约背后代表的政治姿态,所以最终双方还是签署了一个半密约的形式,即承认德美双方之间签署了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协议,但是具体内容无可奉告。当然,英国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这个条约的内容,但是即使他们获得了条约的原件哪又如何反正美国政府是不承认。你爱咋地咋地。

    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1905年开始到1915年,美国为德国提供1.2亿到1.5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其中规定8成以上的资金将用于德国从美国购买商品。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大量的美元流动,德国政府动用这笔资金购买的时候,由美国政府直接付款并记账。
1...111112113114115...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