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这笔贷款中将有10%的贷款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进行支付,这些支付将运往德国本土用作德国从其它国家购买紧俏物资以及维持战时金融和货币稳定的作用,在战争结束后,德国政府将在8年内将这笔贷款以贵金属的形式偿还。
其次、德国政府从1910年开始按照规定偿付这笔贷款,同时以德国在海外的资产作为抵押。德国政府不需要偿付利息,但是却需要按照美国的要求开始改造远东各个岛屿的基础设施。
从贷款开始后,美国将在1910年获得德国在远东的加罗林群岛作为殖民地,1912年将获得马里亚纳群岛。并在1914年获得包括关岛在内的原西班牙王国转移给德国的殖民地。并且在贷款期结束前,德国将把所有的远东殖民地移交给美国,包括但是不限于德属几内亚。
而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将在欧洲大战爆发后保持中立,秉承航行和贸易自由原则,继续保持和德国的贸易。美国政府不建议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的船舶为协约国运输物资。由此引发的灾难将有船运公司自行承担。而德国政府确定不会对欧洲范围之外的悬挂着美国国旗的船舶进行攻击。如果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事情,那么双方应该秉承合作的态度解决这些争端,并且尽量将影响压制到最低。
从这个条约的基本内容来看,前面的部分大家都能理解,几乎就是用美国的金钱换取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同时美国为德国提供部分黄金贷款,一边在战时依然可以购买外部的物资。但是后面的关于航运问题却让不少人想不明白。
“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足足够的利润,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商人就会变得活跃,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商人就干铤而走险,百分之百的利润会让商人冒着绞刑的危险去做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商人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的道德和法律。我们在战时是不可能阻止美国商船给英国人运送物资的,总有一些人会在高额利润的影响下采取行动。
这种事情是阻止不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美国政府,或者说和美国政府中的一部分人打好招呼,除了和德国利益息息相关的大财团之外,经过殿下的多年培养,美国政界中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对于英法怀有极大的敌意,而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不移的站在德国一边。所以虽然无法彻底禁止,但是也希望美国政府能尽可能的限制对协约国的出口和运输,并且减少擦枪走火造成两国关系恶化的可能。
对于美帝的恐怖,
第606章 不安的种子
“难道我们不能使用别的方法来获得这些贷款吗”谢林伯爵问道。
“别的办法美国人精的很,他们知道我们要和协约国开战了,所以他们不可能在手中持有大量的德国资产的,如果论海外资产和投资的话,我们远远不如英法两国联手,他们对外海的控制不仅仅体现在广袤的殖民地,以及依附在殖民地上资源和市场上的经济利益,同时他们也是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者,而且他们还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所以,美国人宁可持有英镑和法郎也不会接受马克。”
“我们总不能用黄金和白银来对美国的贷款背书吧德国的黄金储备本来就有限,而且这些黄金储备从某种程度上还将作为战时同盟国内部的支付手段和外购资金,这些贵金属储备对于战争的需求都不一定够用,又怎么可能在此之前就消耗掉呢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鲁普雷希特说道。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一旦开战,我们的海外资产会很快被协约国请吞掉,不要说英法俄这些国家了,日本也要分一杯羹,而那些所谓的中立国也会以各种名义打算从我们的身上分一杯羹,而对于这种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的,与其便宜了这些豺狼,倒不如作为抵押品交给美国人。至少可以减少我们的债务,同时为我们在战时获得资源提供担保。”
“想想看,对于那些位于中立国的资产,我们只要一个声明或者一个手续就可以把他们折算成真金白银来减少我们的债务,而英法对于某些资产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松的,这些东西对于英法和美国来说一样重要,而对这些资产的争夺,必将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这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都是很划算的。”
“到是这样做会导致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政府就这样把那些工厂主、金融家的资产作为了战争的抵押品!当然,威廉皇帝会为这些人提供一张欠条,或者将其设为国内债务,但是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已经埋下来了,在和平时期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一旦开战的话,这些人如果做些手脚的话,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将是一件非常难办,甚至是灾难性的事情!”谢林伯爵说道。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德国如果赢了,那么他们失去的还有机会得到补偿,但是如果失败了呢他们什么都不会得到。他们即使有不满也应该清楚,他们和帝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所以不会有事的。”鲁普雷希特眉头微微一皱,随后说道。
“这个,您说的话从逻辑上来说无懈可击,但是我并不认为真的就万无一失,您和那些资本家接触的并不多,您对他们的贪婪以及力量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只在乎利益,而不在乎国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和敌人合作,而他们的力量也十分强大,他们的资源和产品对于军事十分重要,他们善于鼓动和宣传,有的时候政权不一定会被军事力量推翻。”
“想想看吧,当我们的军队在前线奋战的时候,如果后方出现大的动荡的话,那么我们怎么办是继续抵御正面的敌人,还是转过身镇压叛乱而且我们的军队真的会在这种情况下听从皇帝和您的命令吗”谢林伯爵忧心忡忡的说道。
鲁普雷希
第607章 阴谋
“谢林伯爵,您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当谢林伯爵忧心忡忡的从王子的书房退出的时候,他迎面碰上了前来的劳拉女伯爵,后者身着淡紫色的正装,犹如一朵娇艳的玫瑰一般美丽。
“殿下似乎忽略了一些问题,我试图提醒他,但是效果很差劲,我希望您能在合适的时候劝说他一下。”谢林伯爵不止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也不光对说,而这一次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备受器重的女伯爵身上。
“我会尽力的,但是我们毕竟只是殿下的部下,可以提供建议,但是不能越俎代庖。”劳拉女伯爵笑着说道。
“您说的有道理,尊敬的女士。”谢林伯爵微微有一些一愣,但是还是决定以后有功夫再谈这件事,毕竟自己刚出去,女伯爵再进去说这件事显然有些不好。想到这一点的谢林伯爵让开了通道,随后目送女伯爵进入王子的书房。
“我的父亲曾经说过,真正的政治家是可以因势利导的来实现自己的计划,借助大势在别人都无法察觉到的情况下完成布子。当事情爆发的时候,一切都是瓜熟蒂落,势不可当,我原来是不信的,但是今天我信了。恭喜您,鲁普雷希特殿下。”劳拉女伯爵微微欠了欠身子行礼说道。
“其实我也是没办法,毕竟德意志帝国没有那么多硬通货币支付债务和利息,而我们在前线奋战,资本家们自然需要付出一些其它方面的代价,否则我们在前面打死打活,他们在柏林的豪宅中花天酒地算什么事”王子微微一笑,合上了手上的文件,笑着看着眼前的属下。
“不、不、不。我说的不仅仅是我们和美国的关系,而是德国国内和奥匈帝国之间的关系。我真的很佩服殿下,您在无形之中就做到阿当年奥匈帝国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女伯爵摇了摇头。
“但是,我担心这件事情一旦爆发的话,影响会非常大,如果控制不好,波及的可能不仅仅是普鲁士,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德国甚至是奥匈帝国,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在战场上还没有崩溃,但是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干掉我们自己,而且我想问一下,如果普鲁士王室都妥协的话,那么巴伐利亚凭什么保证自己能够活下来”劳拉有些紧张的问道。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我的一部分计划,也好,我说说我的想法,然后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鲁普雷希特想了想说道。劳拉伯爵已经是己方的高层了,其命运已经和巴伐利亚王国绑在了一起,虽然他是匈牙利人,但是其所有的根基和能力都是在巴伐利亚方面背书的情况下才存在,而一些事情依然需要她去处理,所以,让她知道某些计划细节还是有必要的。
“我的妻子曾经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德国国内的形势不发生变化的话,德国输了,我们固然会失去一切,但是赢了同样不会好过,在这场战争中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很有可能直接扩充1倍以上,而这些地方绝大部分回落到普鲁士王国手中,我们现在占帝国的七分之一的领土和六分之一的人口,以及接近五分之一的工业生产总值,但是一旦完成扩张,巴伐利亚连十分之一都
第608章 软刀子 1
相对于巴伐利亚王室自古以来对巴伐利亚王国的统治,普鲁士王国的崛起和扩张速度太快了,1807年普鲁士不过是在现在德国的东北角,然后通过一次次的谈判和对外扩张战争很快扩展到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在这个扩张过程之中,诸如汉诺威、莱茵兰、黑森—莱茵、法兰克福王国等等一系列的王国、大公国和自由邦被普鲁士吞并。如此过快的扩张速度本来就会留下一些隐患,诸如宗教问题、中央和地方势力的问题。
而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普鲁士国内其实是德皇、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掌权,当战争爆发之后,德皇和容克贵族最为依赖的陆军将会被战争牵扯绝大部分精力。而造成对国内压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一定会想方设法掌权,也许他们同意实施君主立宪制,也许并不是真的非要让德皇倒台,但是到了那一步,就不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可以决定的了。
历史上威廉二世愿意放弃德皇的尊号,愿意实施君主立宪制,但是最终结果如何在红色力量和资产阶级力量的作用下,军队背弃了德皇,转而和资产阶级联合。最终导致了第二帝国的终结。
而巴伐利亚呢在历史上的表现其实更加糟糕,最早的革命就是在巴伐利亚爆发的,然后才有的柏林起义,自己的老爸是最早失去王位的。但是在这个位面不一样了,第一,巴伐利亚内部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王室代表的国家力量之外,就是国民,没有资产阶级,没有实力强大的政党。换句话说,只要能保证老百姓物质生活,那么内部政变的压力会比较小,毕竟现在五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口都在王室的相关企业或者工厂中工作。
第二,巴伐利亚的物资储备足够多,殿下可是按照历史上准备打4年的假设来储备物资的!考虑到必要的时候还要支持奥匈,所以最近又把物资,尤其是粮食储备提升了一大截,粮食储备量是按照每年消耗量减去巴伐利亚自给自足量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因为吃不上饭出问题的概率很小了,而国内又没有足够的政党,那么也就是说没有谁有能力组织叛乱,在加上空前强大的巴伐利亚军团,从内部来说,王国可以安然渡过一战的动荡期。
至于普鲁士呢怎么说呢即使有相对于历史上较为充足的物资储备依然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归结到了人和集团对权利的渴望上了,作为一个首相,肯定不愿意因为一个人的不信任而丢掉自己的位置,即使强如俾斯麦又如何历史上,新上台不久的皇帝陛下想搞掉他就搞掉了。
而如果是君主立宪的话,那么首相就只用对议会负责了,而各个党派将成为国家的真正掌权者,统治权带来的巨大利益肯定会让某些人有想法!而目前德皇做出的决定,以德国对外资本来换取贷款显然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即使会有补偿,但是他们抱有不满那也是一定的!而他们对权利的觊觎也会因为这件事情不断扩大,毕竟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人家找你拼命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如果殿下估计的不错的话,那么战争时期,无论是社会民主党还是资本家们都会给普鲁士找一些不自在。迫使君主立宪
第609章 软刀子 2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利,再苛刻的条件都可以接受!比如说让德皇可以提出巴伐利亚获得更大的独立性,以及战后对领土利益的分成。而资本家们或者社会民主党甚至可以提出废除德皇的封号,甚至允许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合并也是完全有可能!当然,无论是谁,在战后利益的分成上肯定要给巴伐利亚相当大的好处。
“您是准备待价而沽,然后改变德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吗您最终打算站在哪一边德皇还是议会”劳拉女伯爵想了想说道。
“德意志帝国应该延续,部分省或者自由市可以完全是议会制,但是不能让整个国家变成共和国。这和我们的利益是不相符的。普鲁士王国虽然要被削弱,但是依然有存在的必要。”鲁普雷希特想了想说道。
“您想要肢解普鲁士”劳拉脑袋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让他感到震惊和恐惧的想法!普鲁士崛起于1840年之后,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主体,在奥匈帝国眼中,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国家拥有的力量是恐怖的!而眼前这位王子居然想要完成奥匈帝国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是唯一的选择,巴伐利亚王国在1战中无法完成质变,即使有奥地利的支持,我们也很难对抗强大的普鲁士,甚至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符腾堡和萨克森以及类似巴登大公国这些地方势力反而会站在普鲁士一边。一山不容二虎,只要有普鲁士在,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合并就是不可能,即使我和玛丽的后代也不可能同时拥有两顶王冠,所以普鲁士必须被削弱!”鲁普雷希特心中说道。
政治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现在王子对普鲁士动手固然是狠了一些,但是一旦德国打赢了,普鲁士削藩那也绝对毫不留情,毕竟如果玛丽妃变成了玛丽女皇,再加上自己这个巴伐利亚,普鲁士面对的德意志体系内部的压力会非常大,即使王子同意自己的后代分别继承两个王国,普鲁士依然不会放心,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就拼真本事吧!
当然,普鲁士也不能真的完蛋,皿煮这东西吧,是会扩散的,而且奥地利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融入到大德意志体系的,这一点即使被削弱的普鲁士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这意味着原本的双方地位彻底颠倒!如果霍亨索伦家族彻底完蛋了,那么整个普鲁士会重新整合成一个共和政府,这个可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说历史上的普鲁士自由邦,其实就是普鲁士的国土换了个政府!而这个政府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从覆灭巴伐利亚的红色政权的速度上就可以见一斑。
所以说,普鲁士王室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避免后世的普鲁士自由帮的成立!鲁普雷希特要的不是给普鲁士换个政府,也不是单纯的许诺好处,要的是一个崩溃四分五裂的普鲁士,只有这样,巴伐利亚在未来的利益分配上才能占据更多的好处,如果普鲁士分成了几乎相等的两块,或者说数块的话,那么无论是共和派还是保皇派的邦国,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的话,就必须拉拢巴伐利亚,才能压倒潜在对手。
&n
第610章 软刀子 3
知道这一点,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这就是一场时间竞赛,以最短的时间拿下东线,然后巩固成果,部队随后南下奥匈,完成奥地利政局的变化,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等待双方的行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出现战力衰竭的时间应该是在开战两年之后,也就是说,鲁普雷希特有两年的时间可以处理东线和奥匈帝国的问题,2年之后议会派就可能发动政变。如果到那时候依然无法搞定东线和奥匈帝国的事情的话,那么不要说坐收渔利了,直接被困死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尊敬的殿下,您对匈牙利是什么态度”劳拉伯爵问道。
“他们愿意走就走好了。我的计划中始终没有将匈牙利纳入到大德意志体系中的意思,我需要的是一个团结巩固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内部四分五裂,通过一个决议还需要两个地方议会共同批准的邦联制国家。匈牙利可以独立,但是我们至少要保证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鲁普雷希特十分笃定的说道。
“您做事很有分寸,和威廉皇帝以及弗里茨皇帝相比,您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量力而为。”劳拉女伯爵恭维道。得到的保证后,这位出生在匈牙利的贵族也送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好聚好散恐怕是最好的结果了。在关键问题上,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下属说过谎,即使有些事情不方便告诉,他也会直言不讳的说明,仅仅从信誉上来说,这位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鲁普雷希特可没有说谎,他是真的不打算把匈牙利也兼并过来,在这一点上,他的出发点和俾斯麦非常接近,即使以普鲁士王国的力量,俾斯麦对于奥地利依然敬而远之,他完全意识到,普鲁士根本吃不下那么大一个国家,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宗教信仰等等所有方面,普鲁士兼并奥地利之后,只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国家的力量不是集中了,反而是分散了!
从国土面积上来看,普鲁士是34.5万平方千米,而奥地利当时的领土在30万平方公里左右,论人口,普鲁士是3000多万,奥地利是2400多万。论宗教,普鲁士是新教徒,而奥地利、巴伐利亚、符腾堡之流都是天主教徒,如果以宗教势力划分德意志的话,那么说不定南方的天主教徒们还会有优势......。直接抹杀哈布斯堡王朝根本不可能,德国打赢奥匈是一个问题,但是彻底灭亡一个传承了几百年的欧洲强国是另外一个问题。
无论法国、俄国还是对面的英国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俾斯麦最终理智的选择了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之外,而这还不算完,普鲁士还必须保证南德的三个王国的独立和特权!否则真要是逼急了南德各国,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还真不好办!巴伐利亚虽然弱,但是当时也能憋出10万大军。到时候前线打起来,其他强国再一出手,普鲁士完全是吃不了兜着走的节奏。
而现在,王子面对的情况很相似,奥地利和匈牙利几乎各占这个垂垂老矣的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