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做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兵魂
赫赫军功,魏军诸将望尘莫及。
前年齐魏之战,魏军连败,独独牧华力领兵,在魏东拖住齐军步伐,力挽狂澜,使魏国免受灭顶之灾。
牧华力步伐稳健,走进帅帐内,询问道:“公输将军,河东郡局势如何”
来河东途中,他已经听说,秦王领军抵达函谷关。
不久前,再度得知秦军全歼了浊河南岸的
第267章 魏军防线
魏军延河构建防线,似道道巨蟒雄踞。
潘雄欣赏公输琅的部署,若他坐镇河东郡,兴许不能组建连环防线。
若他们三将,分别坐镇一方,必然阻挡秦军锋芒。
牧华力捋着胡须,神态凝肃道:“王上派老夫前来河东,老夫自然与大军共存亡。此间,与公输将军留守前线,若能抵御秦军,自是极好的,若不能阻挡秦军,届时与公输将军,退守第三道防线,休整再战!”
“喏!”
潘震高声而语,自信满满而去。
秦军!
哼!
公输琅在河东郡部署,形成森罗密布的防线。
今他们分别把守三道防线,莫说秦军装备有限,即使是钢铁巨兽,彻底占据河东郡,不死也要扒层皮。
帅帐内,公输琅态度虔诚,移步牧华力身旁,低声询问:“大帅,末将部署有何问题,为何大帅担心兵败”
他自信所做安排,能阻挡秦军。
不敢妄言说,反攻秦军,全歼秦军,至少,拖延秦军步伐,完成王上的交代。
“风陵渡,莫忽视风陵渡!”牧华力声若洪钟。
公输琅内心咯噔一惊,赶紧转身,抓起行军地图详细浏览。
浊河北岸的防线中,风陵渡至关重要,堪称要塞。
不过,风陵渡距离函谷雄关,足足两百里地,相隔甚远,他派遣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领万精锐驻守。
秦军转战风陵渡,吃力不讨好。
思索中,牧华力起身,叮咛道:“风陵渡乃浊河要津,兵家必争之地,陈昌琦善战,仍不能轻敌大意,续再派精锐驻守,防患于未然。”
“大帅,如此,恐兵力吃惊!”公输琅苦涩的说,神情颇为无奈。
河东守军不足十万,朝廷派遣援军五万,分批驻扎在三道防线,已经捉襟见肘了。
再分兵的话,秦军强行渡河时,怕不能阻挡。
“无需啰嗦,你需知道,秦军渡河,兵锋受阻,必然转战风陵渡。”牧华力语声冷酷,颇为强势。
折身回到案台处,抓起茶杯狂饮,喝道:“兵力不足,王上自会派遣,风陵渡有失,浊河沿岸防线形同虚设。”
“喏!”
公输琅颔首,快步离去。
........
从秦军渡河起,浊河南岸的精锐,除少数兵勇留守函谷外,大军陆陆续续登上北岸浅滩。
纵然渡河登陆时,遭魏军拼死抵抗,秦军先遣军损耗不少。
所幸总算登陆了。
“呼!”
季玄陵身披风衣,挂着铠甲,头戴盔戎,持长矛跃下战船,长呼口气。
杨经武,林君宸领先遣军苦战,大军渡河时,北岸杀声未曾停过,此时,浊河上还漂着秦魏两军浮尸呢。
仰头举目眺望北方,依旧是狼烟滚滚,青烟袅袅。
猛地把长矛刺进浅滩的沙土内,季玄陵意气风发的说:“秦军渡河,公输琅休想再阻挡秦军锋芒了!”
身旁,陆续跃下战船的徐闻达,黄浩然,贾问道,面容中,也洋溢着笑意。
十数年来,秦军未有踏上魏国疆土了。
今朝,秦军入魏,对秦国有着非凡的意义。
“王上,林将军,杨将军,带军接连作战,一夜未做休整了,需派遣将领替换。”未做歇息,黄浩然连声建议。
未做答复时,林君宸提剑而来,铠甲残破,一身污血,满目的疲倦,抱拳汇报:“王上,浊河沿岸的魏军已撤离,在大军十里外的扎营。”
“林将军,辛苦了!”
季玄陵拍了拍对方肩膀,向身旁随从说:“宗离,派大夫为林将军治疗,送他两坛佳酿!”
“谢
第268章 兵锋受挫
先锋受挫而已。
全军仍斗志昂扬,焉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季玄陵从容果断,叮咛道:“传令三军,就地休整,领命伙房,炖肉犒赏先锋。”
“喏!”
秦军饱餐一顿,除少数兵勇,帮转运粮食外,多数兵勇全在休整。
入夜,晚膳照旧异常丰盛,全军养精蓄锐,欲择日再战,重振雄风。
此间,季玄陵召集诸将,商讨作战计划之余,严令各军警惕。
“失火了!”
“失火了!”
夜半,寂静的军营内,突然传来惊雷般的吼声。
紧跟着,营内响起隆隆的军鼓声。
鼓声沉闷,震耳发聩。
已经熟睡的兵勇,全被急促的军鼓声惊醒,衣衫不整的冲出军帐。
顷刻间,整座军营乱糟糟。
季玄陵跑出王帐时,浊河南岸火光通天,刺眼的亮光照的河面亮如白昼。
“坏了!”
“停靠在河岸南面的船只失火了。”
来不及深究时,徐闻达神色惊慌跑来,惊慌失措的汇报:“王上,探子汇报,大军停靠在南岸的运量船只,让隐藏在南岸的魏军焚烧了。”
果然如此!
季玄陵阴着面孔,拳头嘎吱作响。
公输琅够狠,够狡诈。
牧苍驰率军强攻,不给魏武卒休整时间,他竟派军在浊河南岸搞事情。
分明欲断秦军退路啊!
“北岸还有多少船只”
“约莫三成!”徐闻达急促的回答。
“混蛋!”
季玄陵气急怒骂。
三成。
秦军如何运送粮草,军械,没有粮草,军械,如何作战!
公输琅欲断秦军退路呐!
此时,他面冷似寒冰,近乎暴跳如雷的询问:“军中粮草还剩多少”
“已运送来的粮食,勉强能支撑五日!”徐闻达谨慎的回答。
大意了!
他太大意了。
河岸上运量的船队,近日来马不停蹄的运粮,没有做半点休息。
今夜船队才休息,船只就在悄无声息中被魏军焚烧了。
这支魏军,何时渡河浊河,已没有时间追究了,不过其意明显,分明欲把他们困在浊河北岸!
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啊!
五日
季玄陵低声嘀咕,平静的让人害怕。
所剩船只,每日马不停蹄转粮食,仅仅能勉强保证秦军的粮草供给。
“杀!”
“杀啊!”
思索中,北方杀喊声似惊雷响起,军营内,不少惊慌兵勇,转身向北方望去。
很明显,驻守在北方的魏军,再度向秦军发起攻击。
卫康一路狂奔而来,气喘吁吁,道:“王上,末将巡查过军营,一切安好。魏军叫嚣,末将率军驰援牧将军。”说着,转身欲领兵作战。
战船被焚毁,他知道问题有多严重,若不能在战场大捷,后果会异常严重。
“回来!”季玄陵一声喝。
“王上,不能让魏军撒野!”卫康转身,不甘心的说。
此时,季玄陵何尝不气愤,然再生气也必须忍着,朗声道:“给邢步英,高宗离传令,让他们各领万名虎狼骑支援,若魏军反攻禁军,助牧苍驰阻挡他们,若魏军欲夜袭军营,即刻带领禁军撤回来。
你带军在军营布放,以防不测。”
“王上,末将愿亲自征战!”卫康仍不甘心。
“执行命令,违者军法处置!”季玄陵高喝,怒气冲冲走进王帐内。
此时,黄浩然,徐闻达,贾问道,杨经武,林君宸一行,陆续抵达帐内,徐问道气愤的说:“王上,公输琅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没错,焚毁船只,斩断秦军退路,此举狠狠打击秦军气势。不过,没有稳定的粮草供给更可怕,公输琅欲再次全歼秦军。”黄浩然附和。
南岸起火后,他思前想后考虑很多,后路被斩断,先遣军受挫,已动摇军心。
若军中缺粮的消息传出,大军必然人心惶惶,处
第269章 风陵渡
黄浩然没有说明,不过,语意已非常明显了。
秦军处境堪忧,不快速改变局势,全军必然彻底丧失斗志。
一群斗志涣散,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战场遇到魏军,一触即溃啊。
不过,秦军尚未到倾吐陌路之际。
季玄陵阔步走进王帐,前所未有的严肃。
来回度步徘徊,似在思索。
这一年多来,他屡次御驾亲征,一路所向披靡。
东征伐魏,未与魏军主力触碰,秦军定然处处碰钉子,使得大军气势低沉。
“呵呵!”
“一时失利,不代表秦军什么,即使魏军处境天时,地利,人和,本王照样送他们上路。”
黄浩然,贾问道,卫康,林君宸,杨经武等,齐刷刷转首望过去。
没错,未到山穷水尽时,谁说不能柳暗花明呢!
卫康建议道:“王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末将愿领精兵出征!”
“不,不能重赏全军!”
贾问道走上来,否决了卫康的建议:“此战,该挑选该死精锐,组建敢死队,再在军中树立榜样。若赏,也该赏赐林将军,杨将军统领的先遣军。”
顿了顿,贾问道继续说:“此战,大军粮道,后路被断,引起全军信心低落,欲恢复全军气势,要么尽快恢复粮道,要么找到魏军藏匿粮食的地方,秦军粮草充足,大军自然渐渐恢复气势。”
“王上,贾大人所言有利,不过,臣详观魏军防御,发现对方连续两道防御,全是以河修建攻势!”黄浩然指向地图道:“第一道防御以浊河为依托,第二道以湅水河为屏障,若臣猜测没错,魏军第三道防线,在汾水河流域。
三道防线,从西向东,大军从南向北征战,几乎处处碰钉子。所以臣建议,改变作战策略!”
“没错!”
“此战,非秦军兵不利,将不勇,问题全在魏军防御。”季玄陵详观地图,指头猛地点在地图上:“此处,乃魏军命脉所在,夺取此地,魏军必败。”
幕僚,将军,快步追上来,望向季玄陵所指地方,异口同声的说:“风陵渡”
“没错,正是风陵渡!”
季玄陵点了点头,自信满满。
“风陵渡,自古为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塞,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若秦军占领风陵渡,一路向东征战,简单许多,关键封陵城,阳晋城内,囤积不少粮食,占领此地,几乎便抓住魏军要害,让魏军进退不得,若改变防线,渡河的秦军,将狠狠打击对方!”黄浩然一点即通,道出风陵渡的重要性。
闻声,帐内所有人议论纷纷,他们不是傻瓜,季玄陵指出魏军防线的要害,他们围绕风陵渡讨论。
一时,各有良策。
“蛇打七寸,擒贼擒王,抓住魏军咽喉,公输琅休想再掀起风浪。”少时,季玄陵铁拳砸在案台。
仰头眼眸扫过诸将,喝问:“卫康,魏军何人驻守风陵渡”
“禀王上,是魏军骁将陈昌琦!”卫康回答。
陈昌琦
没有听说过!
季玄陵也不啰嗦,立即点将:“风陵渡,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来,东联魏国,西通秦国。卫康,你领四万禁军渡河西进,两日内,占领风陵渡。”
“喏!”
卫康早求战心切,听闻军令,满目喜色,向帐外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