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学霸的科技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啸木

    大脑的反应有多快,智能设备的反应就有多快。

    高密度氢氧化铁,它表面非常光滑,摩擦系数很低。具有极佳的耐磨性,是非常好的轴承材料。

    高密度




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术
    星火科技建造核力工厂之后,新材料提供给项目组,促使他们研发出新技术。

    中微子通信实验室,赵照看着从核力工厂送来的材料。

    他吩咐道:“现在开始用新材料加工中微子捕捉调制器。”

    科研人员开始看着图纸,加工成型的中微子捕捉调制器只有黄豆大小,它和以前直径5米的大圆球相差太远。

    实验室的研究员,担忧的向赵照询问道:“赵主管,我了解到公司现在制造出一种叫做高密度材料的材料。

    这个材料会不会是高密度材料,如果它是高密度材料,应该能把数吨重的设备,压缩到黄豆大小。

    但它的质量没有变化,如果真是高密度材料制造,这种设备根本无法让个人使用。

    它依然无法快速推广,对现在中微子通信网络的发展,基本没有任何作用。”

    赵照笑着点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如果是高密度材料,它确实无法应用在我们的技术上。

    但这个材料不是高密度材料,它是简并态实验室研究出的新型材料,体积和质量都不大,只是利用材料产生的核力,束缚住空间中无处不在的中微子。”

    中微子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很震惊,他们都想象不出来技术的跨度可以这么大。

    直接把非常庞大的中微子捕捉调试器,制造的这么小。

    这不是几倍几十倍的压缩体积,而是把中微子捕捉调制器体积压缩数万倍。

    这就是高端材料和理论技术取得突破后,对现有技术的促进作用。

    中微子捕捉调试器,它以前靠重粒子强大的弱相互作用力捕捉中微子。

    现在四大基本力统一成核力,完全可以靠核力来捕捉中微子,它变得更加高效,耗费的能源也变得更低。

    科研人员很快让智能工业机器人,加工出黄豆大小的中微子捕捉调制器,并把它安装在新设计的星星眼镜里面。

    赵照使用之后,感慨的说道:“这才是真正的中微子通信硬件,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改进中微子通信编码,让它传递复杂信息更加快速准确。

    智能设备连接中微子通信卫星,可以高效的传输数据。

    没有中微子通信卫星,智能设备可以自己捕捉调制少量中微子,它也可以向周围传递紧急信息。

    中微子通信只需要留下天上的通信卫星,再也不需要地面上的服务器进行信息处理。

    只要功率足够,任何一个智能设备都可以变身成中微子通信网络的小型基站。”

    这项技术成功之后,赵照立刻把它应用在中微子通信卫星上,小巧的中微子捕捉调制器,可以让中微子通信卫星体积更小,携带更多的能源,开发一些重要的辅助功能。

    中微子实验室抓紧时间测试卫星,他们要赶在质量投射器投入使用之前,把中微子通信卫星做好。

    人机智能交互实验室,实验室主管吕秦岭正看着一个新型材料,这是高密度氯化钾。

    材料研究院主任冯云德交给他的资料上写明,这种材料可以把电信号转化成神经快速识别的生物电信号。

    它也能把神经末梢的生物电信号,快速转化成正常的电信号。

    吕秦岭很快指导科研人员,研究这种高密度氯化钾材料。

    冯云德用耳骨做的实验,他认为耳朵离大脑较近,痛觉神经又不密集,还有敏感的神经系统。

    吕秦岭考虑的更多,需要全面验证这种材料的性能。

    他不只是在耳骨上面做实验,额头、颈椎、手臂、眼眶等身体上神经敏感的地方,他都开始做实验。

    开始是用动物进行实验,确保实验安全之后,招募志愿者进行人体实验。

    基因实验室制造的人造器官,可以保证志愿者生命安全,只不过实验的过程有些痛苦。

    吕秦岭经过细致的实验,他了解到高密度氯化钾的特性。

    这种材料确实可以转化生物电信号,只要它接入到神经末梢中,就能发挥作用。

    神经末梢必须要直接连通大脑,如果通过脊柱中转,这个材料的特性几乎不会起作用。

    &



第289章 量子计算机上市
    7月20日,这对星火科技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日子。

    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主任张伟正式向星火电子总经理郑子欣交接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经过张伟带领的量子计算机实验室长时间研发测试。

    特别是四大基本力取得突破,可以用核力控制量子。

    量子计算机研发直接进入到加速状态,12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正式被研发出来。

    经过详细的测试之后,量子计算机可以定型生产。

    张伟的任务变成研发更加高效的量子计算机。

    研发成功的量子计算机,正是交由星火电子公司。

    周宇看到他们交接完成,他开心的说道:“量子计算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测试,它的型号终于确定。

    张伟,你们有接下来研究量子计算机的思路吗”

    张伟笑着说道:“量子计算机的结构很精妙,这个结构远远没有到天花板的时候,它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量子计算机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很简单,就是堆砌硬件。

    研发出纠缠更多量子比特的量子相干球,研发出储存空间更大的量子储存阵列。

    最关键是要小型化量子计算机,现在量子计算机体积比超级计算机还大,它也是极为耗能。

    这些限制,就决定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只能用于大型单位。”

    周宇拍了拍张伟的肩膀说道:“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研发出全民都可以使用的便携式量子计算机,这样才能进入到真正的智能时代。”

    张伟连连保证道:“请周总放心,我们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一定会刻苦钻研,研究出更多型号的量子计算机。”

    星火电子公司总经理郑子欣看到周宇和张伟在聊天,她欲言又止,想要开口又没有说出来。

    她最后下定决心,向周宇提出建议道:“周总,以前的设备生产都是星火精密制造公司负责,我们星火电子公司只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

    这是因为以前的产品加工技术太高端,公司要把主要的工程师都聚集在一起,攻克高难度的配件。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公司发展困难时期,只有集中全部资源,才能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但现在量子计算机和智能工业机器人都已经很成熟,机械加工领域,人才的作用已经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周宇还没等郑子欣说完,他笑着询问道:“你们星火电子公司是想自己生产量子计算机。

    有什么事情直说就好,还绕圈子干什么!”

    郑子欣尴尬的点点头道:“我们是这个想法,主要是为了维修方便。”

    周宇思考片刻,答应道:“可以。”

    郑子欣说的也对,现在加工的技术难度,那与公司刚成立时,加工产品零配件的难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星火精密制造公司现在很忙,今后他们主要加工高难度产品,大型结构件。比如像质量投射器这类的产品。

    消费电子领域,星火电子公司完全可以承担起量子计算机的生产任务。

    郑子欣听到周宇答应之后,脸上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以前产品按照销售渠道的反馈,需要调整一些细节,她都需要付出自己的人情,请求星火精密制造公司快速改进。

    郑子欣知道星火精密制造公司真的忙,而不是在有意拖延,但这种求人的感觉真是不爽。

    “其他单位早已经对量子计算机望眼欲穿,我们正式对外销售量子计算机吧!”周宇临走前交代道。

    “我们这就开放订单,生产完成之后,陆续给预定的单位发货。

    我们精算师经过计算,每台量子计算机售价定在30亿元,每个单位只允许购买一台。”郑子欣介绍道。

    周宇离开星火电子公司,他不需要了解新型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它的性能都在自己的脑海中。

    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非常出色,哪怕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传统计算机性能加在一起,都远远比不上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第290章 航天发射中心
    2024年8月17日,周宇带领星火科技部分高管,开车前往阿拉善航天发射中心。

    星火科技在阿拉善沙漠中心地带建造航天发射中心,现在的科技发达,只用两个多月就完成航天中心的建造工作。

    华夏的公路建设很密集,哪怕是在沙漠中,都有横穿而过的国道主干线。

    星火科技车队顺着国道行驶,很快看到一个新铺设的支线,前方就是阿拉善航天发射中心。

    电动汽车行驶在道路上,很快看到前方矗立着一个巨型建筑物,它在巨大桥墩的支撑下,矗立在沙漠中。

    这个巨大的建筑物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

    这就是星火科技航天中心最核心的设备,质量投射器。

    它可以把不大于100吨的货箱,发射到1000米每秒的高速,并被月球的引力捕获。

    货箱的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飞到太空中。

    周宇一行人来到航天发射中心,星火航天公司助理前来迎接他们。

    助理恭敬的说道:“周总,鲁总经理和贾工程师,他们正在对质量投射器进行最后一次测试,没有时间来迎接您。”

    周宇摆摆手道:“这没什么我也不是总摆架子的人,现在主要就是让质量投射器发射万无一失。”

    “我们进入航天发射中心,看一下质量投射器到底是怎么运作。”

    周宇领头,众人都走进航天发射中心。

    这里面非常宽阔,占地2000多平方米,房间有20多米高,中间没有任何遮挡。

    墙壁两旁安装有螺旋形的楼梯,巨大的窗户让四周景象一览无余。

    周宇看到鲁金铭和贾云的身影,鲁金铭正在控制中心那边,给操作工程师讲话,贾云则带领工程师详细检查货箱。

    他先向鲁金铭的位置走去,航天发射中心控制中心,它和传统的航天发射中心完全不一样。

    控制中心没有复杂的仪表,甚至连控制按钮都没有。

    鲁金铭看到周宇到来并盯着这里看,他立刻解释道:“周总,本来我也在纠结传统控制方式,还是先进的脑电波控制方式。

    人机智能交互实验室吕秦岭先生发明神经生物电传导设备,它可以实现更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神经控制。

    我就选择神经控制方式,每一个工程师控制一种工序,共同协作完成质量投射器的操控。”

    周宇听到鲁金铭说时,他看向坐在前排的工程师,他们耳部都有一个金属光泽的耳钉,这就是神经生物电传导设备。

    “这种设备传递信息很快速,准确率也比脑电波控制方式高。

    但人的大脑很奇怪,精神不集中就可能出现溜号,或是有人因为某些原因故意搞破坏,这种破坏方式更隐蔽也更难防范。

    这种情况下,你们采用神经控制的方式,怎么来规避这种问题。”周宇关切的询问道。

    鲁金铭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周总,我们已经考虑这些细节问题,我们设置严格的权限网络,每一个任务都分配到责任人。

    除了具有较高权限的高管,普通的工程师没有相应的权限。

    高管真的出现问题,它所造成的破坏性就不是一次航天发射任务受损。

    我们公司管理很人性化,公司对管理层的状态也很重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质量投射器不只是有人来控制,人工智能湘华也同步接管质量投射器。

    人下达的命令与湘华下达的命令进行对比。

    这两种命令类似,那就开始执行命令。

    这两种命令没有相似度,将进行量子模拟计算,根据质量投射器采集到的信息,执行对航天发射任务更有力的命令。

    只有最高权限,才可以直接给质量投射器下达命令,让它完全无视人工智能湘华的命令。

    具有最高权限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航天发射中



第292章 太空站计划
    9月5日,周宇和鲁金铭来到国家航天局。

    质量投射器正式投入运营之后,成功发射了20多次,国家有关部门也认可质量投射器的能力。

    国家早已经准备太空战略,发现质量投射器这一个高效的运输方式,直接把相关战略计划提前。

    周宇和鲁金明今天来到国家航天局,就是国家启动太空站计划,要建立属于华夏自己的大型太空站。

    国家航天局邀请华夏航天相关人士,其中就包括星火航天公司。

    周宇他们来到会议室,发现会议室里面已经到来非常多的人。
1...8586878889...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