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听雪
“儿臣探查江南盐务事宜的时候,还因偶然,从一些马商那里探听到了……一个更让儿臣心惊的事情,这一次缺失的证据,都是儿臣顺着探听到了的这事儿,往下顺藤摸瓜的搜集来的,这件还未有定论的事儿的东西……”
说到这里,翎钧稍稍顿了顿,见隆庆皇帝在眉头紧拧的看着他,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便佯装犹豫的抿了抿唇角,用一句比较含蓄的话,跟隆庆皇帝引出了话题,“如松是个很忠心的臣子,即便知道……朝廷对他爹娘有那般不公,也没对父皇心生怨恨……不瞒父皇说,儿臣跟如松,是有过两面之缘的,第一次,是儿臣得上山采药的神医搭救,巧遇了他的义姐,受他义姐托付,来送消息给他,让他回家探望爹娘,第二次,是他自故乡归来,到儿臣府上归还马匹……”
“如松的爹娘姜老将军”
翎钧的话,让隆庆皇帝微微一愣,本能的,便拧紧起了眉头来,“姜老将军,他怎么了”
对老将军夫妇,隆庆皇帝还是颇多亲近的,这跟他还是个皇子的时候,母妃失宠,他被封裕王,遭他父亲薄待的遣去了贫瘠的封地有关。
&n
第九十二章
“竟还有这样事情!”
翎钧拧眉听隆庆皇帝把话说完,像是刚刚得知般的,神色凝重起来,“听父皇这意思……老将军是对咱裕王府有恩,还曾因接济待产的嫡母而受罚的,大哥他……他怎可这么忘恩负议,只因其不肯赠马,就怂恿旁人这般对他!如此作为,若遭人传言出去……”
“不肯赠马”
隆庆皇帝是个记恩的人,尤其对老将军那样,曾给他雪中送炭的,就更是在意非常,听翎均说,令他受屈,还险些殒命了的人,是翊釴那个刚刚还惹了他生气的“逆子”,心里的火,顿时便更旺了起来,“混蛋玩意儿!要不是老将军相助,他那条命,都得孕在他娘的肚子里!这要是……要是……”
隆庆皇帝并不是个易怒的人,身为皇子时的尴尬境地,令他的愤怒,常常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话说半句,想起翎均跟翊釴两人是有怨的,而且,就在刚刚,翊釴还曾诬陷于他,想让他遭自己惩罚……是人便有喜怒,翎均虽从小儿就乖巧懂事,颇得他喜欢,却也难免会因怨生恨,寻着机会,就报复翊釴。
翊釴固然不好,但,要如何惩罚,那是他的事儿,用不着旁人来谗言使坏。
即便,说话的人是翎均,这深受其害的人,也是一样!
“翊釴好歹也是朕的皇子来的,只是想要一匹好马的话。该是也没什么难的才是罢”
重获冷静的隆庆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翎均一眼,明显的露出了,对他说的话,并不完全相信的神色,“你说的这话,可有依据”
“据儿臣探查所知,原本。江南大营的主将,还是对老将军颇多尊敬的,直到后来,那主将迎娶了李氏的嫡女为妻,才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对老将军横眉冷对,态度恶劣了起来。而那被迎娶的女子。正是翊釴的堂妹,现如今兵部给事中李长义的嫡出长女。”
说完这句,翎均稍稍顿了顿,见隆庆皇帝一副让他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才又张口,把自己跟车夫老王打听来的消息,一股脑儿的都说了出来,“在此之前。翊釴奉了父皇诏令,前往江南大营巡视,曾跟老将军提出,索要名马‘电掣’,‘电掣’,父皇也是知道的,昔日,皇爷爷就是因老将军在御花园里被‘电掣’阻拦,未能及时参加宫宴。而削了他西北大营的主将之职……这‘电掣’,是后来皇爷爷抚慰老将军。不让西北军恼恨,才御赐的东西。于情于理于法,老将军都是没有资格随意支配,随意赠送旁人的……”
“朕以为,钧儿你说的这两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事儿虽是有些蹊跷和疑点,但也不是不可能巧合,隆庆皇帝稍稍想了一下,才又拧眉起来,拿了自己面前的筷子,夹了一块儿翎钧他娘李氏给自己布菜到蝶子里的肉,放到了自己碗里,深吸口气,慢慢的给了他一句回话,“此事关系重大,若无确凿证据,不可妄言。”
“翊釴巡视江南大营,是父皇即位的第二年春,四月时候。”
翎钧知道,隆庆皇帝并不是容易被说服的人,所以,在跟他提这事儿之前,便特意准备了足够的证据,区别只是,原本,他只想把翊釴扳倒,自己以后都不用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会儿,在听了他说自己是都人所出的贱种之后,却是已然决定,要让他以死报偿,“江南大营主将与李氏嫡女成亲,是同年的五月初七,也就是翊釴归来帝都之后,不足半月的时候,儿臣特意使人跟媒婆张氏问话,据媒婆张氏所言,李氏嫡女的出嫁事宜,是由她一手操办的,当时,对方家里连聘礼都没下……那李广义就突然跟那嫡女定过娃娃亲的张校尉家里毁了婚,使着原本已经准备好了的,他女儿的嫁妆,就把女儿‘嫁’去了宋家,成亲当日,翊釴亲自送嫁,接亲的宋家,是由其亲弟代接,礼过三日,那李家嫡女回完了门儿,便径直被送去了江南大营里面!”
“寻常百姓家里,要嫁姑娘的,都得准备个三五月,媒聘齐全了,才允出门,李广义身为国舅,竟把嫡长女嫁的如此随便,父皇觉得,这事儿……合情合理么”
说完了李家女儿出嫁的事情,翎钧深深的吸了口气,许久,才又慢慢吐了出来,“而且,据老将军昔日副官所言,老将军受伤,是因‘电掣’突然发狂,不受控制的奔跑挣扎所致,老将军归家颐养之后,他和三个忠心于老将军的侍卫,亦都被江南大营的主将,以查无军籍的理由,给轰出了江南大营……父皇试想,四个从军二十载的人,怎就会突然没了军籍若无军籍,之前的饷银,又是如何得来”
“四个从军二十载的人,突然就没了军籍”
军队防务,从来都是历朝历代皇帝最为关注的事情,此时,听翎钧这么一说,隆庆皇帝顿时便吃惊的瞪大起了眼珠子来。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足够勤勉的皇帝,登基五年有余,一直兢兢业业,唯恐在自己这里,毁了祖宗基业,明明已是年近五十岁的人了,为稳持政局,还
第九十三章
翎钧与张居正几无交往,却是有暗中使人查探过他,得知他现如今,仍未成为哪个皇子的幕中之宾,他想,趁着这个极好机会,卖张居正一个人情,争取能让他为自己所用。
听翎钧跟自己推荐张居正这个做事严谨仔细,口风严,又不归属于任何一派的人来为自己探查此事,隆庆皇帝对他的喜欢,顿时便更多了起来,对他所说的,这些事情的清醒,也是更多信了几分。
“钧儿说的这人,朕也觉得妥当的很!”
隆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慈父笑容,未再与任何人商议,就把此事给敲定了下来,“待用完了午膳,钧儿就随朕回去御书房,朕使人去把张居正唤来,钧儿把已经探知的事情,跟他交待一二,也方便他探查起来,可以有处下手……老将军那里,你也使几个信得着的人去,保护照料一番,若给老将军治病,需要用什么名贵药材,只管让小英子去大库里帮你取……小英子,这事儿,你记一下,万不可误了给老将军诊病!”
在隆庆皇帝身边儿伺候的太监总管,姓罗,单名一个英字,虽已有四十有余,却因十几岁时候,就跟着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远去封地,而一直都被隆庆皇帝称呼为小英子,一叫二十多年,也都没再改过。
小英子是跟着隆庆皇帝在昔日的裕王府受过罪的,老将军对裕王府的帮衬。他也是感同身受,听翎钧意思,极有可能是翊釴这最该感激老将军保命之恩的人,对他老人家……一种本能的气愤,便是在心里默默凝聚了起来……
人,要懂得知恩,虽然施恩的人,未必就是要图报的。但,那被施恩的人,若是以怨报德,可就是太不应该了。
小英子这样想着,脸上不动声色的答应了隆庆皇帝一句,微微抬头,看了坐在隆庆皇帝旁边。正被他拉着手说话的翎钧。眸光微微一闪,他了解隆庆皇帝,确切的说,是了解他的习惯,他是个有洁癖的人,极少跟人有肢体的接触,在小英子的印象里,能得隆庆皇帝这样亲近的说话的男子。仅有三人,老将军,姜如松,现在,又加上了一个翎钧。
有李氏的服侍,隆庆皇帝的这顿饭,吃得非常舒服,父子俩吃完了午膳之后,就又往御书房而去。因之前事情,本该中午之间就批完的奏折还剩了不好。隆庆皇帝掐算着,姜如松那里也该差不多了。自己去了御书房之后,正好,也可以顺便把嫁蓬莱公主给他做妾的这事儿,跟他说道说道。
然后,世事常难尽如人意。
隆庆皇帝跟翎钧一起,刚刚走进了御书房的小院,就听到西侧院里,仍在传出女子的告饶之声,而且,这出声儿的人,还是蓬莱公主,她对姜如松的说话,也不再是之前时候的高人一等的傲气,而是,带着讨好的撒娇。
蓬莱公主,还是未出阁的公主,对男女之事,理应不懂多少,但听她这……
隆庆皇帝的老脸有点儿挂不住,翎钧的脸色,也有些微微泛红。
父子俩对视一眼,一言不发的双双转身,又出了御书房的院门去,往来时的方向而去。
“朕觉得,今儿这天气不错,没风,不冷,要不……咱们就去御花园的亭子里去,让人点上火盆,唤张居正来,一边说事儿,一边观景”
大明律有写,后宫不得干政,他们不能去任何一个妃子或者皇子的寝殿,而现在,又不是上朝时候,去空荡荡的大殿里,也是不妥,隆庆皇帝颇有些尴尬的清咳了一下儿,跟翎钧提出了这么一个不能算是办法的办法。
“儿臣听父皇的。”
没想到柳轻心给姜如松,让他进献隆庆皇帝的这药丸竟是如此神效,翎钧颇有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这事儿,可一定不能让隆庆皇帝知道,不然……以后他迎娶柳轻心,可就该又多一层麻烦了……
这可恶女人,尽给他出难题,她真当他这夫君,是无所不能的是不!
冬天的凉亭,即便没风,即便风和日丽,也一样是冷的。
隆庆皇帝让人在凉亭里烧了四个火盆,石凳上铺了厚厚的棉垫子,也依然是阻挡不了寒气从脚底下往上冒,坐了没多大一会儿,未及张居正领命前来,他便有些坐不住了。
“父皇,瞧这天气,像是要起风了。”
翎钧眼尖,一眼便见着了隆庆皇帝冷得发抖的双腿,唇角微微一抿,心思急转,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好法子来,“儿臣记得,皇祖母最是喜欢冬天的,现如今,她都驾鹤两年有余了,也不知……她老人家的寝宫,现如今,下人们可还有好好打扫……”
“是啊,这日子,可真是过得快,转眼,母妃这都走了两年了……”
听翎钧这么一说,隆庆皇帝顿时便想起,还有已故的杜康妃寝宫可以使用,杜康妃是他的母妃,亡故后,他特意亲笔拟了旨意,封她为太后,责令原来伺候她的宫女们,依旧在
第九十四章
“现如今,像你这么重情重义的女子……彩凤,能遇上你,真是我的福气!”
感动至极的隆庆皇帝,半点都不顾忌还有翎钧这个儿子在场,就一把将李氏揽进了怀里,伸手,轻轻的拍打起了她的后背来,“不哭,不哭了,母亲那么喜欢你,若在天上见了你为她哭泣,可又该难受了……”
“嗯,臣妾听陛下的,不哭。”
听隆庆皇帝这么说,李氏忙伸手出来,小心的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痕,一边儿点头,一边儿反跟他劝慰起来,“陛下把照料太后娘娘寝居的重任交给臣妾,臣妾真是欢喜,每日前来扫洒,就像是,又回到了过去时候一般,哦,对了,还忘了告诉陛下,太后娘娘最喜欢的那棵海棠花,今晨萌了骨朵,瞧样子,是今年能开了……都道是草木无情,臣妾却是觉得,这草木,可远比许多人都重情义的多呢,就像这棵海棠花,太后娘娘走的时候,盛开的一朵好花,就在第二天清晨时候,没受半点儿伤害的坠落下了枝子,两年都没再有半个骨朵,今年这要开……八成儿,也是为了要祭奠太后娘娘的第三个祭日的……”
“还有这事儿”
李氏的话,顿时就让隆庆皇帝讶异的瞪大了眼睛,“那花在哪里呢快!带朕去看看!”
海棠花,是一种富贵人家女子喜欢的金贵花种,尤其是被培育成盆栽的那些。可以搬进屋子里面,在冬天里开放的。
古籍有载,海棠丧主,三年不放,放则家有大喜,亡则族有衰亡。
隆庆皇帝是一国之君,整个大明朝的天下,都是他的家。这杜康妃昔日所养的海棠花,在即将到来的,她亡故的第三年时候,长出了花骨朵……不就是要预示,大明朝,要有大喜,要兴盛
听隆庆皇帝要看花。李氏忙答应了一声。小心的退后一步,红着脸从他的怀里出来,就引着他往后面的屋子里走去,“陛下来得可真是凑巧,要是早来一天,都还没有呢!”
目送着自己父皇跟母妃去了里面的房间,翎钧心情很好的往四下里环视了一圈,这是个收拾的极好的宫殿。看样子,他娘寻常里,的确是没少在这里下工夫。
不过,这工夫没有白下,至少,隆庆皇帝在今日里来到这里时的所见,是又对她多了几分旧情的……皇宫这么大,一个男人,数不清的女人。像她母妃这样,身份低微。又眼见着就要年老色衰了的女人,若不能得皇帝的疼惜。后果,就只有一种,死,确切的说,是死无葬身之地。
隆庆皇帝跟李氏去里间看完了吐了花苞的海棠花,再出来外间,脸上也是满满的笑意,抬头,见到翎钧,才是记起,他来这里是为了避寒,跟张居正说事的,不能有后宫之人在场,扭头,半点不顾自己的皇帝身份,径直冲着还在里间的李氏,就喊了一句,“彩凤,朕一会儿要跟张尚书在这里议事,你且回去自己的住处,避一避嫌罢!”
李氏乖顺的听命离开,留下隆庆皇帝和翎钧两人在屋子里,寻了一处桌子旁边儿,隔着桌子的坐了下来。
因以前在这宫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杜康妃亡故之后,仍被隆庆皇帝下令,留在了这宫殿里做事,所以,两人刚刚坐下不久,就有两个小太监态度恭顺的给他们端上了茶来。
茶是上好的碧螺春,杜康妃生前最爱喝的品种,茶汁映着在已经开了片的汝窑瓷器上,好看的像一副画。
“钧儿,你之前跟朕说,你在从江南往后回返的时候,遭了人行刺,受了重伤,那救了你回去施治的人,跟如松说的那位神医,可是同一人”
想到还在御书房侧厢里“忙活”的姜如松,隆庆皇帝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从他之前带了翎钧离开,到刚才,他们用完了午膳回去,这期间,至少也有两个时辰了,而听那厢房里面……咳,这药,果然是如姜如松说的,神医所赐的神药啊!
“回父皇的话,给儿臣施治的,是神医的弟子,如松跟父皇说……是神医送他的药,还是神医的弟子”
翎钧自然不能让柳轻心“变成”这个给隆庆皇帝赠药的人,不然,以后……他可不想在他准备好之前,就让柳轻心跟隆庆皇帝见上,给他们日后的相守,平白增加麻烦,“若是神医的弟子,那就是给儿臣施治的那位,若是神医……那就是那位翎钧也只见过一次的隐世高人了……”
“你当时,受了多重的伤对那位你见过一面的神医,又是个什么印象”
隆庆皇帝想的,当然是要招揽那位能制造“神药”的隐世神医,他是当真受够了现如今的这种美人在怀,他却只能“坐怀不乱”的感觉了,要是能让他……那真是给那神医付多少的俸禄,他都是乐意至极的,“你说的那位,神医的弟子,会不会制造如松带回来的神药”
第九十五章
听翎钧这么说,刚刚掐了一把冷汗的张居正便是明白,今天,隆庆皇帝找他来,不是要找他麻烦的,忙不迭的谢了他一声,接过他递上的帕子,擦了擦额头上上汗。
“听去传话的侍卫说,陛下有要紧事情,让臣火速过来,所以,走得稍稍急了些。”
擦过了汗,得知自己没事儿的张居正深深的吸了口气,想把帕子还给翎钧,却发现,上面沾了自己许多的汗,有些脏了,“这帕子……臣就先不还给三皇子殿下了,待归家之后,亲自清洗晾晒之后,明日下朝之时,再原物奉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