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军长武士敏根本没想到15军败的如此之快,急忙派人督促部队赶修工事。去年冬天,各个部队都按照战区的安排修缮工事,唯独80军在干活时偷工减料,只是对冷口要塞做了加固。
许是觉着日本人离的还远,前方还有27军这个大户人家在顶着,驻防夏县境内的165师一部对上峰的命令混没当回事,只是在公路两侧草草的构筑了一些战壕和碉堡,陕州保安旅提供的水泥被后勤送到洛阳黑市里贩卖一空,只有轨道钢因为太过显眼没有出手。
98军接手防区后,全军上下立刻转行成了泥瓦匠,官兵们一面破口大骂一面和泥土砖石做着斗争。摊上这种事也是没有办法,要想保住性命唯有自己动手。
自接手阵地后,部队彻夜未眠,到15军败退下来时阵地已经初具规模。可是众人都知道,这种临时构建的土木工事顶多能应付山炮和九二步兵炮之类的小把戏,如果遇到野炮或是大口径重炮肯定只有送死的份。
晚七时,日军先头部队抵达埝掌镇外围,刚一交手,他们就用掷弹筒发射了大量的催泪瓦斯。98军也不含糊,前线官兵一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面立即用八二迫击炮弹还以颜色。
大约是觉着守军的火气有些大,日军没有再发动试探性攻击,而是隔着战线与98军远远对峙。是夜,15军和98军一齐动手,又将工事做了加固,武士敏还组织小部队从中条山内绕到闻喜以东的公路上敷设地雷,迟缓日军炮兵向夏县运动的速度。
听说日军在进攻中大规模使用毒气弹,曹二宝把缴获的日本防毒面具给98军送了五百个去,数量虽然不多,可是装备机枪手和一线部队的战斗骨干却绰绰有余。这两天,北岸普降暴雨,黄河的流速比往常快了好几成,连带着南北运输都受到重大影响。保安旅因为有二十多条铁壳船在手里,各种物资依旧在源源不断的从南岸往平陆运送。因为有柴油机提供动力,效率明显比依靠人力风力的木船高出许多。
正在官阳渡那边渡河的第9军就是在依靠四条木船摆渡,黄河水涨之后,每渡一次都需要四个小时。每条木船每次只能装载五六十余人,忙活了一天半,才把军部和一千多号伤兵送过河。在五福漳那边渡河的部队也差不多,不仅船速慢,还得时刻提防日军空袭,部队苦不堪言。
午饭前,第9军裴军长托人传过话,希望保安旅能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曹二宝没有拒绝,让雅格布给那边调了三条船过去,想来足够他们撤退之用。
仗打到这个份上,连老百姓都知道运城那边保不住,可是卫老总就是硬挺着不让大家南撤。就现在这个局面,只要鬼子缓过神来,用飞机彻底封锁黄河上的各个渡口,打不了三天,部队就会因为缺乏弹药和日本人当靶子打。
曹二宝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可是有军令在只能硬着头皮带人在中条山内坚持。为防备万一,家里的日式150榴弹炮连也秘密运到了北岸,加上七五口径的山野炮,民团在平陆要塞区的火炮能达到一个团。可这样强大的炮兵力量依旧不能让他感到安心,中条山守军已经打光了四个师,还有六个师遭受了重创,几样加在一起,几乎占到守军全部兵力的一半。要是98军和第3军再垮掉,恐怕到时候茅津渡就是一个修罗场。
老话说怕什么来什么,正当曹旅长心神不宁时,去给第98军送给养的车队带回一个坏消息,一个小时前驻唐回村的第7师师部遭到袭击。日军两支挺进队从野道进入山内,一路向纵深穿插,顺带着还攻打了3军军部所在的泗交镇。好在12师36团反应迅,联手作为军预备队的34团围了这股日军。经勘验日军遗留在战场上的尸体后得知,进攻泗交镇和唐回村的是36师团225联队第1大队主力,总兵力大概在600人左右。要不是第3军一直提防着日军暗算,而且还由保安旅补充了一部分武器弹药,能不能把这帮牲口留下还是两说。
不过唐军长对这场夜袭倒是挺满意,部队在战场上找到了二百余支步枪和十余挺轻重机枪外,此外还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三十来匹骡马,这对第3军这种佃户人家而言,无疑是一笔横财。
泗交镇遇袭的消息传开,各部队免不了又是一番折腾,加强明岗暗哨,沿着山间小路派出巡逻队。曹二宝也没敢托大,开战以后,通过茅津渡向南输送的难民和伤兵至少得有上万人,在平陆周边等待过河的人数更多,里面要是没有日本人的摊子那才是怪事。仓库医院炮兵阵地的哨兵翻番,镇子里的巡逻队加倍,此外还有从陕州那边借来的警察,这帮家伙眼力毒,成色稍微差一些的土匪溃兵根本逃不出他们的法眼。
这一夜驻定会是个流血的夜晚,大约凌晨三点,日军对夏县发起了总攻,郭家庄水头镇相继失守,芮城和永济周边也发现了日军的踪影。与此同时,渑池义马等地的驻军仓库先后发生爆炸,房间传闻,第一战区囤积在陕州的大量弹药辎重被毁,人员物资损失惨重。
第四百四十四章 法海
谣言满天飞,日本人那里的反应倒还不大,一战区司令部可是炸了锅。先前保安旅向上峰汇报过,十几条铁壳机动船和二十多门火炮毁于轰炸,今天早上又是军火仓库和粮库,就算是委员长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现在中条山要是少了他们的支应,恐怕前线连棒子面粥都喝不上。
洛阳城里的娃娃都会唱:陕州有个曹半城,家中良田两万顷,库里洋钱赛银行,大鱼大肉不稀罕,顿顿都是燕翅席。
何应钦总参谋长是钦差,不晓得小地方居然藏着一尊大财神,可卫立煌总司令却是门儿清。这两天前线吃紧,他刚要下令征用陕州的炮兵和船队,再借点粮食赈济灾民,没成想却叫日本人炸了个干干净净。这就好比土匪准备下山打劫,好不容易才踅么见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车,结果冲到跟前一看,卧槽,是特么运大粪的!你说这得有多尴尬。
曹二宝并不知道这事,他一连打了几个喷嚏以后还以为是金姐在唠叨自己,本想打个电话问问,可又怕手下的那帮小子笑话,于是只能作罢。前线的状况很不客观,谁都没有想到,日军大队人马居然趟着齐腰身的积水由涑水北岸一路西进,这会都过了水头镇西南方向的郭店。按照这个速度,至多明天晚上就能到达永济北边的七级镇,和在那边担任守备任务的独立六十六旅接火。
如果单纯的是步兵还好,日军居然还带着大量的火炮。一开始谁都认为在发洪水的区域不可能带着火炮行军,可日本人还真办到了。野炮太笨重,自然没有办法,可他们把山炮分解到了极致和弹药一起装在橡皮艇上拖着走,到了船过不去的地方就肩挑手抬。要不是保安旅的突击队从敌后折返时意外碰上,恐怕只有等到日本人打到眼皮子底下才会有人发现。
听完汇报,曹二宝总算知道了炸掉日军军火列车的英雄:一条土狗。补给线屡屡被袭,日本人防范的相当严密,公路和铁路两侧五里内被烧的寸草不留,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座炮楼,炮楼一般都是三四层高,方圆几里之内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出他们的视线。每隔一段时间铁甲车巡逻,防止有人在铁路线上做手脚。夜里更要命,每隔一阵子还要让老百姓一边敲着梆子一边寻线。
突击队这帮小子玩炸药都玩出了心得,自然知道对于军火列车这种危险目标得保持多远的距离。别说日本人有炮楼守着铁路线靠不上去,就算能靠近他们也不会去。五里的距离对八二迫击炮和九二步兵炮而言都有些远,命中目标得靠运气。但是对军火爆炸时产生的危机而言,部队在这个距离上还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思来想去,突击队惦记上了沿途村子里的那些狗。但是让狗背着炸药包跑直线,而且得在火车来临时恰巧冲到火车附近,这不但要有技术还得有运气。
带队出击的法海,这货上回打机场时大显身手,回到部队后还一直负责新兵白刃战的教学。战斗开始后,杨宝临挑人去敌后搞偷袭,出乎所有人的资料,他竟然推荐法海作为突击队的负责人。让日本人带队去打日本人,这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可曹二宝也同意了。就这么着法海带人奔了敌后。
法海的招数很简单,用大烟做配料煮了一大锅骨头汤,一半喂狗一半洒在铁路线周边。算好军用列车通过的时间,把定时炸弹在狗身上捆好就次第放了出去。为避免日军看出破绽,捆着炸弹的地方还用狗皮做了伪装。
十条狗顺着香味直奔铁路线,有的跑着跑着就停了下来,有的直接开小差不见了踪影,只有两条狗还算尽职尽责。
四处晃悠的野狗自然躲不开炮楼上岗哨的视线,大约是怕它们跑到铁轨上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哨兵一枪一只,把这对难兄难弟放倒在铁轨边。日本人的枪法不错,枪枪命中头部。
站岗是一种折磨,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看着同样的风景,纵是有森严的军纪压着,难免也会设法找找乐子。于是,野狗们遭了殃,只要是在步枪射程内,几乎没有一只能逃脱被打死的命运。
傍晚时分,开道车隆隆驶过,很快,两天一班的军列准时抵达。日本人的火车就是这点好处,从不迟到早退。
十枚炸弹几乎同时响起,但是起作用的只有一枚,那条最先被击毙土狗替它的小伙伴们报了仇。虽然离铁轨还有三四米远,可是定时炸弹里足有五公斤炸药,两声密不可分的巨响让整列火车都陷入火海之中。
军列像被点着的鞭炮一样,一节接着一节的灰飞烟灭,顺带着还把铁路边的两座炮楼一齐变成了碎片。
突击队躲在山头上静静的坐着观众,甚至还喝了点地瓜烧作为庆祝。法海悄悄地松了口气,战果明显超出预料,从爆炸的规模上看,不仅列车和军火彻底完蛋,短时间内这段铁路线也将被迫停顿。光是填平那些大坑就要大半个月,如果加上铺铁轨的时间,恐怕在战役结束之前,日军都得依靠公路运输弹药给养。
骡马大车也好卡车也好,哪能和火车这种大家伙比。虽然山西的铁路都是小火车,一节车厢不过二十吨的载重,可是这相当于十二辆九四式自动车或者二十辆胶皮大车的运货量。前线那么多部队,光是为前线运送粮草就能日军后勤部门给忙死。
曹二宝盘算了一下,为解决运输线的安全,日军势必得抽调部队回防,一个大队?两个大队?亦或者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相较于日军在战场上的庞大兵力而言,抽走这点人马并不会影响大局,可毕竟能减轻前线部队的一些压力。
自开战一来,间谍便衣队空降兵小规模的穿插队伍,样样都让中条山守军大伤脑筋,各部死伤的官兵至少四千人以上,几乎有一个师被他们成建制打残了。法海这一闹腾,也算是礼尚往来。
第四百四十五章 斯蒂勒
五月十六日,战局急转之下。
日军利用一整天的时间,终于把火炮推进到了既定阵地,全线使用毒气弹作为杀手锏辅助攻击。日军航空兵也大举出动,太原机场起飞的99式双发轻轰炸机群以运城镇芮城县城平陆县城为目标进行不间断轰炸,阻止守军向一线增援;自河南新乡出发的97式轻型轰炸机群则将目标对准了各个渡口,妄图阻绝黄河南北两岸交通。
正在山外作战的15军17军98军蒙受了巨大的压力,战至十六日晚七时,15军和98军撤往永济17军则在第3军的接应下退入中条山内。运城在光复7个月后再次沦陷,一战区在中条山外仅剩余东郭庙前等几个据点,部队被压缩在横垣大道以西的山区内,防区南北宽度在一百四十余公里东西最窄处不过二十公里,呈北高南低东宽西窄。
为保存实力坚持长久作战,一战区命令14集团军司令部并15军17军相机撤往黄河南岸,43军协助80军防守泗交镇东侧地区,第27军会同独立66旅防守永济蒲州城至风陵渡一线,第3军和98军以张茅大道为中心进行防御,陕州保安第1旅任务不变。
当兵的最怕什么?就是从一个死局跳进另外一个死局里。
上至集团军司令下至刚补进部队的新兵蛋子都知道,第3军和98军一共才五个步兵师,想要守住那么大一片地盘几乎是痴人说梦。相较于去年望原战役时,守军是多了几千号人马,粮食储备和工事构筑都强出不少,可这回日本人来的也多,至少有两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外加至少三个炮兵联队盯着这边。弟兄们能不能活着从中条山回到南岸,就得看张茅大道能坚持多久。如果第3军和98军怂了,大家要么躲进山里啃树皮要么跳进黄河拼水性,死活都得看老天爷是不是赏脸。
还是那句话,靠人不如靠自己。军长司令们没法子见面商议,只能互相拍了一通电报,内容已经由共同防守变为跑路之前知会大家一声。
98军的武士敏军长本对死守张茅大道沿线并无底气,他的部队在董封驻守时下大力气搞过工事,可现在撤入中条山以后,什么都得从头来过。日军就在山外,战斗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工事不齐全可是要死人的。不过进山之后他松了口气,从张茅大道沿线的防御设施来看,部队应该有一战的实力。
沿途的大型碉堡里面有钢筋和轨道钢作为支撑,主体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外侧还有袋装的碎石和泥土做掩护,一部分在地上,一部分埋在地下,纵是山炮直瞄也难以摧毁;小型火力点和地堡虽然没有钢筋,但都由枕木和条石做过加固,厚度一般在六十公分以上,抵挡子弹和手榴弹问题不大。从庙前镇方向进山的各个路口都有部队把守,由于兵力问题,虽然做不到处处设防,可是完全能够做到为大部队及时提供预警。
鉴于98军这几天在山外连续与日军作战,部队比较比较疲惫,唐淮源军长与武士敏军长商议后随对防区做了划分。98军以48师王克敬部负责五老峰至解州镇之间的防务,填补第3军与27军之间的真空地带;第169师郭景唐部防守陌南镇张村镇老虎沟一线
是夜,日军没有急着进攻,由于道路上的积水还比较深,他们只能通过人力畜力向运城一带运输火炮和弹药补给。中条山内各部队也没有闲着,他们一面加紧巩固阵地一面向北面派出小部队,用迫击炮袭击日军的交通线,迟滞日军的战役部署。
保安旅配合第3军作战的那个九四式山炮连也没有闲着。为方面行军,日军都带着手电筒,惨白的光柱在夜间尤为显眼;离山区比较远的那些日军更是肆无忌惮,在之前的作战中,他们发现中**队缺乏远程火炮炮弹也相当匮乏,于是在宿营地点起了大堆篝火,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电池,还能借助火光恐吓黑暗中的偷袭者。
很遗憾,这种枉顾作战条令的行为遭到了报应。面对如此多的靶子,炮兵们一面勘察地形一面向家里发去了急电,要火炮要弹药,越快越好。曹二宝没有犹豫,直接派车队送了四个博福斯七五山炮连外加一千发炮弹过去。第3军那几门火炮的射程太近,战区配属给他们的炮兵又缺炮弹,干这种活只能给自己人添乱,唐军长便派出工兵营帮着构建了阵地。近千号人马一直忙到早上四点,二十门火炮才堪堪就位。
眼瞅着就要天亮了,亲临一线指挥的保安旅炮兵团长周有福亲自操作火炮打出了第一发炮弹。他是玩八二迫击炮出身,对七五山炮并不在行,犹太教官斯蒂勒亲自帮他这门炮做的瞄准。听说第3军那里也有几个大鼻子老外,不过都是俄国老毛子,和波兰人他们有灭国之仇,曹二宝特意交代过,不能让他们碰面,防止两边掐架。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周有福从炮队镜看了一眼,效果相当好,真打在篝火堆最密集处。他用的这具蔡司炮队镜还是斯蒂勒的私人财产。其他犹太人跑路,不是带着金银细软就是家里的祖传物件,唯独这位大哥带着部队里常用的家伙。要知道蔡司炮队镜的全重可有五十公斤,甭说是逃难,就算是部队行军带着都费事。部队打运城时也缴获过日本人装备的九一式七厘米炮队镜,不过就是这种蔡司炮队镜的仿制品,不过精度稍微差一些,没有原装货用的舒坦。九四式山炮连那边用的是九八式10倍炮队镜,全重145公斤,效果更是差着一大截,周有福这种级别的boss根本懒得用。
首发命中以后,斯蒂勒又稍微修正了一下坐标,然后炮兵们就开始自由射击。周有福的命令很简单,用最高射速打光二十发炮弹就转移阵地。虽说这是夜间,日军炮兵的反击肯定没有那么快,但是小心一些总没坏处。
第四百四十六章 炮击下的等待
日本人在睡梦中被蒙头抽了一棍子,虽然因为天黑无法查清详细的战果,可是从早上进攻时间被一再推迟开始来看,他们的损失肯定不小。
战区司令部转来一个坏消息,垣曲济源各黄河渡口被日军全部占领。正在等待渡河的第九军后卫部队与敌激战后,九百余人当场战死,六百余人被迫投降。还有百余名官兵不甘心做俘虏,从渡口附近的民宅里寻来葫芦和羊皮筏子,居然有五十多人成功泅渡到了南岸。这些泅渡成功的官兵报告称,参加进攻的敌军中有不少人穿着奇怪,他们的装备和服装样式虽然与日军差别不大,可是说着中国话,帽徽是五色徽军装是茶绿色的。
负责河防的部队长们听完就是一愣,是说中国话的日本兵,还是日本人因为兵力不足叫伪军穿着日本军装?能游过黄河的都是好汉,自然不可能叫敌人吓破了胆。
情况被层层上报,战区这才明白伪满洲**也参与了进攻。是不是日本人从东北调来了援兵?战区司令部有些担心,可是由于缺乏相关情报来源,与伪军中的内应也暂时联络不上,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处于空白状态。对一场大战役而言,居然敌人有成建制的援军到来,可自己却一无所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时半会也没怎什么好办法,卫立煌司令只能一面向派出侦察兵一年提醒山内的部队多加小心。
上午九时起,日机二十四架次分两批轰炸了渑池县城和火车站,期间一架侦察机低空观测轰炸效果时被守军用大口径机枪击伤;日机三十六架分六批沿张茅大道轰炸守军各据点,其间被守军用高炮击落两架击伤一架;敌机二十四架轰炸永济以西守军各阵地,期间低空扫射时被守军以苏罗通小炮被击伤一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