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轰炸不奇怪,哪哪都有人还手才是怪事,联想到凌晨的那阵子炮击,日军突然意识到或许山内的战斗要比之前麻烦一些。

    上午十一点起,日军开始对东郭庙前等几个据点开始了炮击,与往常五分钟十分钟的小场面不同,一百八十门山野炮轰击了块半个钟头都没有停止。高爆弹燃烧弹榴弹毒气弹轮番登场,大有用炮弹把守军给吓死的架势。

    不过部队的工事掩体还算结实,尤其是山上主阵地的那些半地下掩体和碉堡,比起80军弄的样子货来,质量明显高出好几个档次。当兵的都是粗人,对钢筋混凝土这种洋把式并不怎么放心,他们在日本人进攻之前又用条石枕木沙袋左一层右一层的加固过。工事周边都种着花草灌木,现在正是草场莺飞的时节,除非走到阵地前仔细观察,要不根本发现不了。

    为增加部队的战场生存率,山上还建起不少假货,有些是用树枝泥土堆就的劣质产品,有些则是用油漆在石头堆上画出来的。从机枪巢到火炮掩体,甚至是屯兵点,数量足有上百个。按照战前的构想,部队在日军之前的火力试探时故意暴露出一批假货,现在日本人用炮弹砸的正欢实。

    渡过炮击时最初的慌乱之后,有老兵们开始通过给新兵讲解各种炮击中的典故来打发时间:知不知道日本人用山野炮轰击的时哪里最安全?教你娃娃个乖,弹坑,唉,尤其是刚落过炮弹的那种最安全,因为炮弹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炸两次。就像去打靶,能有几个人能把两发子弹打在同一个窟窿眼里?那你知不知道鬼子用迫击炮打的时候哪里最危险,也是弹坑,每五六发里头至少有两颗会落在同一个坑里。这都是学问,想活命,多学着点吧!

    昨天保安旅刚给第3军送来一批补给品,除去弹药防毒面具熟咸肉和烙好的大饼外,甚至还有几卡车香烟和烧酒。数量不算少,可分到每个人头上却不多,酒不过一两烟不过半包,可是对军心士气却有极大鼓舞。

    上一次欧战时,部队里有个说法,叫做战壕里没有无神论者,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战壕里没有不抽烟的人。川军滇军里烟客比较多,唐司令治军严格弟兄们口袋里也不充裕,基层官兵里头抽大烟的人并不多,但是喜欢洋烟卷的人却比比皆是,香烟断顿的时候,卷点树叶也能过把瘾。

    这日子还长久,自己兜里的宝贝自然能省就省,老兵们接着给新兵普及战地常识的时候还不忘记揩油:这战场上抽烟也是有讲究的,鬼子眼睛尖枪法准,半夜里特别喜欢朝抽烟的岗哨开枪。你娃娃是新手,这烟不能放身上,要不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把命丢了

    那些连排长对这种战壕里的小故事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还会暗中鼓励,无他,可以缓解战壕里紧张情绪。头顶上子弹乱飞,身前身后炮弹不断,但凡胆子小一点,十有**会被吓出毛病,四处乱跑还是小事,有些家伙甚至会像疯子瞎开枪。且等着吧,抽抽烟讲点笑话,时间也好走的快些。只要熬到鬼子发起冲锋,这份罪就没有白受。

    午饭时分,炮击稍微有些减弱,似乎鬼子炮兵也分批吃饭去了。第三军的弟兄们也没亏待自己,吃个胃饱肚圆,就算是死了也不后悔。

    下午一点半,日军总算拉开了架势,步兵派出散兵线重机枪和九二步兵炮靠前,那些刺刀上挑着小旗的军曹曹长不停地在给身边的人加油鼓劲。

    山下的日本人动了,营连长们一边给自己点上最后一根烟卷一边招呼大家伙做准备。今时不同往日,大家伙有明碉暗堡做依托,日子安逸的很。不像往日猫在战壕里打阻击,进入阵地的时间早了会挨炮弹,去的迟了会挨枪子。哥们今天就当一次缩头乌龟,也享受享受阴人的乐趣。




第四百四十七章 阳谋
    第三军把守外围的部队是34师公秉藩部,全师三个团,其中两个团防守九龙山上牛岭要塞群,有吃有喝不算,还不用被风吹雨淋,要是不打仗,日子比投胎在老地主家过的还舒坦。

    199团顶在外围,日军没打来之前,部队还偷偷派人去盐湖弄私盐,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可现在却是苦不堪言,除去不多几个地堡外,能用来抵御敌军弹片的只有战壕和头盔。等炮击结束时,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没了踪迹。还有不少弟兄都被埋在了泥里,这可不是什么好滋味,趁着鬼子还没上来,弟兄们七手八脚的忙着从土里刨人。好在都是浮土,除去一些运气欠佳的,锤锤胸口掐掐人中都还能缓过来。

    日本人上来了。观察哨们高声喊道。有个新兵下意识地从战壕里探出脑袋去看日军的位置,结果被身边的一把拉了回来。几乎是一眨眼工夫,一长串日军的子弹就呼啸而至,其中一颗直接崩飞了新兵头上的帽子。

    今天打头阵的日军是21师团,师团长田中久一。作为战争爆发后第一批组建的三步兵联队师团,21师团比353637师团这些后组建的部队强上不少,不仅军官们都是来自那些战前组建的老牌师团,连士兵都是久经战阵。除去少部分补充兵外,其他官兵枪法极准单兵技战术娴熟配合意识强,打起仗来能够非常坚决地贯彻指挥官战术的布置。

    199团立刻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团里每个营都装备着四挺二四式重机枪作为火力支柱,这些重机枪也一直是日军重点关注对象。虽然都是布置在二道战壕的机枪巢内,前头还有步枪兵保护,可在掷榴弹九二步兵炮几乎是追着机枪小组在打,往往一条弹带只打出去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就得挪腾地方。

    相较于重机枪射手以命换命的打法,轻机枪射手们就要轻松一些。捷克式也有将近二十斤老秤的重量,可是相较于动辄上百斤的重机枪而言,这东西轻的像是玩具。战事紧张,不管有没有被日军盯上,射手们都习惯于搂一火就换地方。命是爹妈给的,谁都没有第二条,要是不想死就得勤快一些。单发点射短点射,技术好的射手能用捷克式压制日军小队规模的进攻,只有那种临时充当机枪手的二傻子才会扣着扳机死命搂火。

    日军还是老战术,在炮兵掩护下,重机枪在三百米外展开,然后派出偏师从两侧包抄。大约是今天的兵力相当雄厚,负责侧翼进攻的部队足有两个大队,他们不仅携带者掷弹筒和歪把子,甚至还有重机枪和九二步兵炮。

    为减轻迂回部队的压力,战线中央的日军也匍匐前进至守军阵地前二百米处进行火力试探。大约是觉着持续炮击已经摧毁了大部分的火力点,这种例行公事式的小把戏并没有持续多久,见到迂回兵力已经就位,总攻开始了。

    虽然开战已经好几年,而且有老毛子教官做过指导,可是34师还是没怎么学会布置重机枪阵地。没等日军攻入一线战壕,在九二步兵炮和掷弹筒联合打击下,全团十二挺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就四分之三回归了零件状态,残存的那些也不得不向后撤退。

    说句实在话,就算重机枪没被摧毁,他们对快速移动中的日军步兵也难以构成有效杀伤。这东西还特别吃子弹,只要稍不注意,挥霍掉的子弹就足够一个班打一场阻击。如果射手的经验不足,弹药手携带的那点子弹根本不足以应付一次小规模进攻。

    要防守的地方太大,月牙形战线越往两头走步兵越稀薄。重机枪撤走后,日军的进攻节奏明显快了不少,他们立刻把目标对准了守军防线内神出鬼没的捷克式。战术简单而有效,阵地上可以充作机枪阵地的地方就那么多,七八个步枪手各瞄准一处,只要捷克式还打算开火,他们就会有收获。

    199团这边的步枪手们也没闲着,大家都知道,等捷克式完蛋以后大队日军步兵就会蜂拥而至。自己这边人数本身就不占优势,拼刺技术和身体技术更是和人家没法子比,等白刃战开始,阵地也就该姓了日了。

    随着火力减弱,部队的伤亡也大了起来,尤其是拿着盒子炮的连排长,无一例外都受到日军步枪射手的特别关照。中国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差,指挥架构相较于甲午年间并无太大进步,一但失去军官们的指挥部队就会立刻奔溃,尤其是那些补充兵和抓来买来的壮丁,一多半都会立刻扔下枪支逃走。

    很快,阵地两端的阵地几乎同时失守。日军迂回部队建立好重机枪和九二步兵炮阵地后,立刻继续向守军后方纵深穿插。重机枪和九二步兵炮则开始配合正面火力对199团的阵地进行鱼鳞式压制,迫使守军要么放弃阵地。

    不过就今天这么局面,增援是必须的。假如山外的阵地全部丧失,日军就会把山野炮推到九龙山要塞跟前进行点射,相信这里不会比冷口要塞支撑的更长久。师长公秉藩立刻向199团派出了援军,前进指挥所里能很清晰的看见,在重机枪和炮火的威胁下,增援上去的官兵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

    参谋长唐汝昌仔细斟酌了一下:这是阳谋,日本人知道我们必然会分兵去救199团,所以摆开阵势专打援兵。如果跟着他们的节奏走,部队的血就会被放干。

    副师长王自强也不同意继续坚守山外阵地:侧翼的上牛岭要塞附近刚刚发现日军空降兵,数量不详,泗交镇的军部再次遭到日军偷袭,具体伤亡情况不详。如果我们能集中兵力退回山内防守,两个要塞区之间至少能相互照应。

    要不我们请保安旅的山炮连策应一下?有个参谋请示到。

    我看行,哪怕就来几轮齐射,也好给前头的弟兄们提提气。唐汝昌眼前顿时就是一亮。

    这也是个办法。公秉藩点了点头。他刚要伸手去拿桌上的电话机,那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公师长,我是唐淮源。一个小时前43军军部和80军军部同时遭到日军大队级别的挺进队袭击,现在(80军)165师已经被击溃,43军也失去了联络,务必多加注意

    听完唐军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公秉藩有些缓不过神来。43军这一跑,第3军的侧翼算是彻底完蛋了,只要茅津渡再丢掉,恐怕大家就都只能去钻山沟打游击啦。他点起香烟猛地抽了两口:命令,199团放弃外围阵地,退守上牛岭,通知要塞里八二迫击炮注意掩护。赵世铃他们当了兔爷,咱们43师可丢不起这人。



第四百四十八章 惊变
    34师放弃山外的计划并没有能改变什么,80军和34军遇袭后跑路后,第3军右翼彻底暴露,面对莽莽群山数百条山间小道,莫说没有兵力去封堵,就算有人手,时间也来不及。

    夜里大股日军沿着山路向第3军的防区穿插,泗交镇二次遇袭,整整两个大队的日军借着夜幕向镇内猛攻;与此同时,还有两支大队级别的迂回部队沿着山路一直绕道向34师侧后。因为当初27军接防时闹出了不愉快,要塞区的二期建设并没有完工,根本无法对来自身后的攻击做出有效反击。正当公秉潘指挥部队依托工事与敌人鏖战时,九龙山上牛岭要塞群身后的沟渠头失守。

    日军随即两面夹攻,并将150重炮推至要塞外当做直瞄火炮使用,对那些已经暴露在外的碉堡进行定点清除。一连串的巨响过后,除去十几个钢筋混凝土碉堡外,土木构建的工事要么损毁要么因为守军逃离而失去作用,要塞区的火力顿时弱了一大半。

    眼瞅着局面越来越糟,公秉潘随即命令以四个营的部队继续固守要塞,其余人马在副师长王自强带领下对沟渠头一线进行反扑,为第7师李世龙部的增援争取时间。

    很可惜,天不遂人愿。反击部队在半路上遭遇埋伏,王自强当场阵亡,指挥系统失效后,部队陷入混乱,无组织的抵抗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残存的官兵就在敌人优势火力打击下四散而逃。有不少官兵顺着原路逃回要塞,并将部队遇袭的情报带了回来,消息传开,34师的军心乱了!

    眼瞅着部队就要全军覆没,公秉藩连忙调整部署。他让199团团长薛金吾带两个营死守九龙山要塞,并安排工兵立即引爆了安置在老龙沟和吴家咀两座公路桥上的炸弹,迟滞沟渠头方向日军的进攻节奏,自己则带着师部直属队在两个营的护卫下从红崖方向突围,试图与张店镇方向的第7师会合。

    此时已是五月十八日拂晓,虽然太阳还没露面,但是视野已经清晰。见到有人正从要塞后方撤离,沟渠头方向的日军立刻用九四式山炮进行拦截。

    长途奔袭,重武器只能通过骡马背运,所以携带的炮弹数量并不多,加上刚才从背后袭击要塞区时还消耗了一部分,落在突围路线上的炮弹不过六七十发。

    但是34师军心已乱,原本就乱七八糟的逃难队伍立刻在炮击中做鸟兽散。兵败如山倒,散兵们三五人一伙七八个一群,有的丢下行李,有人扔掉枪支弹药,沿着山路小道四散而逃。师部运输行李的马队也被炮弹击中,五颜六色的钞票被风吹的到处都是,大家急着逃命,这些平时视若性命的东西,现在根本没有人想着去拾捡。

    前后不过一夜时间,4个步兵师就成建制从守军序列里消失,一个师部两个军部失去联系。消息传开,中条山守军各部顿时大惊失色,连带着一战区司令部也坐不住了。卫(立煌)老总几连拍来七八封电报,要求各部队加紧战备,据说他自己也在往陕州这边赶,准备靠前指挥。

    不过事情的发展还没有糟到极点,薛金吾带着部队守住了日军山崖上的主堡,居高临下用迫击炮封锁了进山的道路。那碉堡非常坚固,是在山体里掏出来的,航空炸弹根本不可能命中;七五口径山炮的威力又太小,在二百米外直瞄射击都没什么反应,而威力适中的一五零重炮又运不上山。日军负责主攻的62联队多次进攻未果,只得组织工兵分队携带炸药进行爆破,不过守军的轻重机枪甚多,这些工兵都在半路上成了筛子。

    眼见部队又一次被击退,联队长大田熊太郎大佐改变了战术。他从各个中队抽调来二十余具掷弹筒,同时向九龙山要塞的主堡周边发射烟雾弹,迫使守军的防御火力因为视线不清只能盲目射击,然后工兵开始土工作业,利用之字形的战壕向前迫近。不过日军的进展相当缓慢,刨开浅浅的一层浮土,哪哪都是石头,之前中条山各部修工事时遇到的麻烦现在归了日本人。

    薛金吾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一听到外面乒乒乓乓的动静就知道日本人在做什么打算,他没有犹豫,立刻调集两挺重机枪朝着声音密集的方向打,减缓日军的施工进度。日军工兵猝不及防,当场被放倒了十好几个连带着一座百十人据守的碉堡,居然挡住了日军数万人马的去路,不可不谓中条山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趁着日军大部队还没有展开,一战区再次对中条山内的部署做了调整:15军17军及80军残部适时南撤黄河,加入南岸防御;27军并独立66旅防守永济至风陵渡第3军并陕州保安第1旅防守平陆;98军防御芮城作为总预备队。

    曹二宝一边看着电报一边盯着地图在思考部队的部署,看的出来,战区已经对北岸战局不报希望了。但看防区的划分就能知道,东线部队是以茅津渡台寨为防御中心,中线有大禹渡为退路,西线守着退往潼关的风陵渡,真的到了总撤退的时候,至少不会因为抢道打起来。但是,如果非要按这么个布置去打,部队非但保不住阵地还会损兵折将。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弃中条山把部队通通撤回南岸,这样至少能保住部队。还是那句老话,军令如山,上峰说要打,那就老老实实做拼到底的打算吧。

    趁着大战还没开始,部队开始疏散平陆周边的非战斗人员。那些老百姓还好些,关键是伤员,船队天天抢运,可似乎还是没有减少的样子,着实令人头疼。

    下傍晚的时候,第3军那里送来消息:有士兵报告称34师师长公秉潘和参谋长唐汝昌做了日军的俘虏;80军的孔军长倒是没事,军部遭袭后,他在军部特务营的护卫下一直退到了曹川镇,现在部队大约还有七八百人,这会正在找船渡河;43军最厉害,他们向东北方向从日军的结合部跳出了包围圈,现在已经抵达浮山。

    一想到孔令恂他们一个白天就跑完了百余里的山路,参谋们差点没以为他们集体转行做了骑兵;43军的速度也不慢,不仅跋山还得涉水,速度比德国佬的闪电战都要快上三分。

    都是能人啊,老曹感叹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 防谍
    生死关头,自然马虎不得,小两万人挤在茅津渡等着过黄河,要说里面没有日本人的间谍和摊子,恐怕连后勤上的毛驴都不会相信。

    伤兵也好难民也好,在平陆这边就要进行第一轮甄别。曹二宝的法子也简单,男女分开,不论老幼通通脱光衣袜摊开行李,男人由警察和宪兵搞定,女人孩子由陕州雇来的老妈子进行查验。

    检查区设立在离茅津渡不远的小村子里,每日大人喊孩子闹,各种是非是少不了的。天天都有人拒绝检查,保安旅的政策很粗暴,不论男女老幼,用棍子放倒再接着来,如果对方想武力反抗,无一例外的都会按通敌罪名枪毙。时时都有人往渡口涌来,天天都眦毛的家伙被当成鸡宰掉,从战区司令部到地方上的政府,这时候都选择了无视,乱世用重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兵的也是一个待遇。按照规定,伤兵必查验伤口后才能过河,尤其是轻伤号,都得由医护兵解开纱布进行伤情鉴定。由于前线各部队连遭惨败,难民中的溃兵越来越多,战区特地给保安旅派来一个连的宪兵,帮着他们查验身份收缴武器。

    几天下来,部队先后抓住了七个日军探子,还有不少想偷运私货去南岸的家伙。枪支吗啡红丸洋货和伪造的法币,乱七八糟,几乎什么都有。违禁品罚没人员收监,唧唧歪歪的得先打一顿再扔进牢里。后勤统计过,这些玩意在西安那边至少值十七八万,不是法币是大洋钱。

    陕州那边也做着类似的工作。开展以后公路铁路周边一直都在戒严。潼关方向的重炮坦克装甲车过起来没完没了,带着徳式钢盔的中央军更是成千上万,这些人马都驻扎在储家崖,充作军营的芦席棚子足有上千个。老百姓都在传,蒋委员长从潼关调来了精锐部队,准备在中条山好好教训一下小日本。
1...154155156157158...281
猜你喜欢